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七五]桃花酒 > 第29章 第六回 千夫指,傲骨难折白玉堂

[七五]桃花酒 第29章 第六回 千夫指,傲骨难折白玉堂

作者:洛安之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0-08-06 01:32:01 来源:文学城

眼见着日薄西山、鸟雀归巢,市巷人群散了。空荡的长空独有一只白鸽振翅向晚霞飞去。

白玉堂往府衙去了。

倒也不是看在谁的面子上。白玉堂做事从来但凭本心。

一来,事关他与陷空岛,他确有必要弄清诸事原委,但潘班头便是能说清楚前因后果,如今数桩官司牵扯不清,苦主不只是一个不依不饶的徐老夫人,绝非潘班头一个小衙役能决断;二来,他虽见千夫所指也敢自言问心无愧,却也无意置身众人吵嚷中,听一群望风捕影的鸭子高声唾骂。烦人。还让展昭白白瞧了一番笑话。

不如走一趟官府。

想必那几个自称是陷空岛手下的人都在府衙等着呢,他倒要看看哪路鬼祟,敢打着他陷空岛的旗号办事。

他是不屑与官府为伍,是侠客自在,又不是不讲理的傻子。

但白玉堂此举无异于退让,潘班头反而心下有愧。旁的不说,他是不信白玉堂会无故害人性命的。当年他那小侄子在松江边上玩耍,不慎落水,江流湍急,眨眼间卷走了人。是白玉堂眼尖瞧见,及时寻来蒋平,又托卢夫人救治,才抢下一条命来。此间救命大恩,白玉堂不以为意,将功劳推给兄嫂。潘班头却心知那时白玉堂离得远且不会水,凭仗习武之人耳聪目明才发觉出事,但他便是置身事外也无人知晓,举手之劳管一番闲事是白五爷本性良善,顾惜无辜性命。

虽与陷空岛无甚往来,但恩情就是恩情,潘班头记挂于心,笃信陷空岛几位当家品性。

且徐家这事儿分明是老太太一时迷了心窍,不肯听理。

潘班头这愁眉苦脸一叹,一众人也便到了府衙。白玉堂第一个见到的自然是知府大人。

他们松江府这位知府姓林,年过四旬,江南人氏,祖籍扬州。他个头不高,但清瘦,和潘班头一般蓄了胡子,却全无粗犷之气,反而面容温谨儒雅,瞧来很有气度,只可惜平日里省衣节食、修旧利废一事远近闻名。他不买宅子,无妻妾子女,孤身一人住府衙后院的简陋厢房;不穿锦衣,除了官服没几件拿的出手的衣衫,大多都缝缝补补又三年;莫说小厮侍从,连个庖厨都不舍得请,吃食简单,是个多用两勺盐都心疼计较的铁公鸡;若非有老潘这得力干将,府上劈柴挑水都得事事躬亲,旧日里还曾为了修屋顶从梯子上摔下来过。

他从小小县令到今日的松江府知府,在这松江来了去、去了来,又因政绩斐然几次留任,已然快十年了。松江府百姓无不熟稔这位两袖清风的知府大人,一年到头,能瞧上数回林知府为衙役损毁公家之物吹胡子瞪眼的笑话。

便是白玉堂也有所耳闻。

一地知府,俸禄不低,按说他不必清贫度日。白玉堂却是偶然见过一次知府俸禄的去向。

松江府有一年夏日连月暴雨如注,水淹农田城池,伤财害命。莫说耕种,山洪频发连屋舍都淹了,活命都是难事。朝堂赈灾拨款如何他不知,但救人如救火、刻不容缓,松江府各县受困的百姓也等不得,为救济安顿百姓,林知府一声不吭地将省吃俭用的俸禄尽数捐出,召集人马,恨不得亲自赶去救人。

苦己而解百姓之苦,难己而救百姓之难,白玉堂观来,圣人不过如此。

这松江府林大人,确实值得敬佩。

白玉堂天生傲骨,纵使一介白身也不肯跪地一拜,但上了公堂见知府亲审此案,未见通判,但本州司理参军同司法参军却在旁一观。他到底是给林知府作揖行了一礼,“草民白玉堂,拜见知府大人。”

此般礼数,与白玉堂只有见面之缘、别无故交可言的林知府却是心下一惊。

他虽是官场之人,但毕竟是松江府的父母官,没打过交道也早闻陷空岛五鼠的威名。

松江府富庶,说来有半数功劳要归于陷空岛五鼠。他们五人颇有些经商奇才,从打渔到造船,从水产营生到满天下开酒楼,乘着朝廷重漕运这股风扶摇直上,短短几年就富甲一方。他们又以侠义自处,从无为富不仁之事,不仅雇佣伙计时出手格外阔绰,还不会为私利挤兑别家的活路。林知府自认这数年来松江府政绩拿的出手,却不能全然归功于己,少说也有陷空岛这生意经给百姓带来的好处。而松江府富了,难免熙熙攘攘为利奔走,绿林莽客、鱼龙混杂,但又许是陷空岛与茉花村两家坐镇松江,鲜有人在此闹事,一来是给他们面子,二则可见两家主子确是武艺高强。而其中名声最盛者当属锦毛鼠白玉堂。

江湖人惯是目中无人、不服管教。这白玉堂更是桀骜不驯,捉了贼揍一顿就往衙门口一丢,从来不露面。

不止如此。

百姓道少年侠客不过翩翩公子,执刀抚扇、振袖掷杯,风流倜傥,潇洒自在,满市巷都是一见倾心的闺秀娘子。他却见过少年人因贼人欺辱轻薄女子毫不留情地削其命根,因妇人拐子便轻易断其双足,丢进公堂时还鲜血淋漓、惨不忍睹;又或有山野间匪贼出没、谋财害命,数十人的贼窝,他说闯就闯,猖狂取贼首级,若非潘班头带一众耆长、弓手前去剿匪捕盗撞上,白玉堂甚至懒得知会官府一声;两年多前,松江府治下有知县与长吏携手欺上瞒下,悄然鱼肉乡里,芝麻小吏,朝廷命官,皆被人二话不说斩了,林知府见那一刀断头的功夫分明写着白玉堂的名讳,若非行凶者来无影去无踪,别无罪证可言,再添那知县府上搜出银财如山,乡里百姓苦其久矣,皆为这事拍手叫好,此案岂会不了了之。不顾男女老少、不管尊卑贫富,只问罪责轻重,当真是江湖血性、侠客本色。林知府感慨之余,亦道此人年纪轻轻,出手不可谓不狠绝。

白玉堂那长刀见过血,也杀过人。

而他是富贵窝里的金玉公子,也是凶性不改的绿林草莽。或许是铲奸除恶、一心向善,又何尝不是但凭心意、私刑惩恶。

正是如此,林知府和两位参军见白玉堂领头上公堂,心中诧异非常。哪怕迎上白玉堂的躬身作揖,也难免觉着少年侠客的眉眼比刀利,能轻巧剜开人心一瞧究竟。是非曲直、善恶黑白,他自有定论。

林知府这文弱书生好歹为官数载,什么没见过?自是胸口压着一口惴惴,面不改色地一拍惊堂木,威严喝声:“白玉堂!有人报案,道你在疏阁当众杀人,你可有话说?”

白玉堂抬目,未有作声。

林知府心里一突,暗道平素早知白玉堂是个杀人不眨眼的凶徒,此刻见他轻描淡写地站在堂下,别无凶悍迫人,竟也觉得声势非凡。

“无话可说。”白玉堂不冷不热道。

林知府愕然,与堂下一侧的司法参军以及书吏对视一眼,且要蹙眉为这嚣张所言问罪,潘班头赶紧高声一句“大人”,匆匆跑上前来。

林知府方知徐家糊涂事,不由问道:“那黄师婆……哪来的?”

松江府还有师婆敢出面作乱?

此地谁人不知,白玉堂最是厌恶师婆弄些歪门邪道招摇撞骗。就连他都听说过四五年前,乡间有师婆装神弄鬼,一碗符水意外害死无辜稚子,事后逃去,与此毫无干系的白玉堂硬是追了数十里地摘了那师婆首级!陷空岛更是在松江府放话,城中凡有师婆作祟,必取其性命。此后连摆摊算卦的都掂量了几分,不敢轻易拿鬼神之说骗人,又哪来的师婆胆大包天,还敢太岁头上动土?

潘班头摇头:“没见过,就无端端冒出来了。”

林知府想想,瞧了一眼耐着性子等在堂下的白玉堂,又低声问:“人可都带来了?”

“都在外头,大人可要传召?”潘班头说道。

林知府摆手:“不急,给徐老夫人倒杯茶,请她稍坐。”

潘班头点头称是。

林知府目光从白玉堂身上掠过,来不及思虑,又飞快拉住潘班头:“你不是去疏阁……?那温蝶姑娘呢?真没了?”

潘班头闻言也暗暗瞧了白玉堂一眼,低声惋惜道:“温蝶姑娘该是从三楼坠下,头朝地,当场断气了。”

所以……?林知府以眼神示意堂下。

潘班头轻咳一声,明知白玉堂听得清二人耳语,还是闷声回话,“这不徐家的事打断了,没逮着机会问起。不过来前我听着,有位少侠……”他犹豫了一瞬,没点破展昭的身份,“该是与白五爷相识,问起此事,白五爷说……”

他又顿了顿,瞄了一眼面含冷色的白玉堂,林知府也跟着将目光挪去,催促道:“支支吾吾什么,他如何作答。”

“五爷说,温蝶姑娘是自己跳下去的。”潘班头说。

林知府当即扭头,错愕道:“她自己……?你是说她是轻生?”难怪前头白玉堂说无话可说呢,是压根觉得此事与他无关,觉得这状告荒谬。

潘班头又是点头又是摇头,很是糊涂:“大人,我这也不知道啊!”

林知府却奇怪道:“所以,白公子是凑巧去疏阁碰上了?他今日是去寻温蝶姑娘的?”

“……呃,大人?”潘班头一个大老粗都听出这话里有几分微妙了。

“白某确是去疏阁寻人。”白玉堂忽然道。

林知府便转过头来,既是问案,再望倒是再无惴惴,拧眉沉稳道:“白公子之意,不是去寻温蝶姑娘的,但碰巧撞上温蝶跳楼?”

“不错。”白玉堂道。

“但有人报案指认白公子当众杀人,白公子说温蝶轻生可有旁人作证?”

“并无。”白玉堂干脆道,“是白某一人所见。”

林知府眉头紧了紧,“据本官所知,白公子前些日子不在松江府,今儿刚回来?”

“是。”白玉堂眉梢微动,仍是简短道。

“白公子寻的何人?二人可是相约在疏阁相见?可能为白公子作证?”林知府又问。

这三问便有些耐人寻味了。白玉堂半晌才答道:“寻常友人罢了,我与他并无约定,不能为白某作证。”

一来,他虽不是寻温蝶,却是让温蝶传话寻温殊;二来,他去疏阁寻温殊一事不便在公堂一言。

他取笑温殊那松江一霸的名头,但话非虚言,松江府三教九流盘根错节尽在温殊掌控之中。然而温殊这人有点毛病,规矩多,疑心重,最不爱出这山大王的风头,成日附庸风雅却自嘲下九流暗昧、见不得光,对官府避而远之比他白玉堂更甚。且他与温殊的确无约在前,他堂堂陷空岛五当家还要寻个外人打听陷空岛生了何事,说来都是笑话。

但白五爷行事磊落,岂会为辩白而信口胡诌、弄虚作假。

然而人命官司,官府又焉能不追根究底。

林知府便道:“疏阁的管事说,温蝶几日来神色无异、行为无常,也未曾碰上不同寻常的事。今日她也只见过白公子一人。”来报案的是几个受惊的疏阁常客,梨园管事却不敢轻易招惹陷空岛白五爷,更别提状告了。但人命关天,不问尊卑,林知府便寻了那梨园管事问话。

眼下白玉堂的辩词太过无力,一面之词无以为证,就算林知府明白众人未见他亲手推落温蝶,几分嫌疑不足以定罪,但此事闹大,判白玉堂清白也不能服众。

“白公子既言温蝶轻生,不若与疏阁管事当堂对质?”

白玉堂抬起眉,“无须多此一举。”他神色平静,唇边惯常添了笑,目中却浮现几分凶煞,“温蝶虽是自己跳的楼,可白某没说她是轻生。”

林知府愣住。

这……作何意?

不是轻生,难不成是被旁人逼着跳下去的?当时在场的可只有你白玉堂啊!

千言万语到了林知府喉咙口,到底是自持身份又吞了回去。断案不是市巷妇人碎嘴的捕风捉影,得讲实证,他这断案的知府更该讲究公正,不可凭一时猜忌……真正值得他困扰的,该是眼前这个老老实实前来公堂却委实称不上配合的疑犯。

白玉堂来此本就另有所图,几番纠缠温蝶一案多少令他不耐,果然不客气道:“照知府这问法,到天亮也莫想理清官司。”

林知府心梗不已,深吸口气没有发作,反而温言请教:“白公子有何高见?”

话音刚落,外头传来高声:“大人怎能如此礼待一个杀人凶手!”正是歇了好半晌的徐老夫人前来一听究竟,好巧不巧闻得此言。老妪气得发抖,往公堂上扑身而来,被衙役急急拦下。

徐老夫人更恨,抬头见林知府不肯放她进去,气冲上头竟是在公堂外公然咒骂起来,骂白玉堂狼心狗肺、阴险刻毒、害人性命,也骂林知府礼待杀人凶手,是收受贿赂、抹平官司,与陷空岛狼狈为奸、官商相护!

林知府一听便头疼起来。

他倒是不恼,先冲潘班头招手示意,心知徐老夫人这是至亲身死、失了理智。前头那张家官司,张员外不也差点发疯发狂和一个媒婆打起来。然而林知府这般体恤大度,不与计较,徐老夫人却更是骂声不休、大哭大闹,引得府衙外百姓围观,府衙后头也有数人闻声而出。徐老夫人见围者众多更是理直气壮,又见老潘端茶来劝,直呼林知府若是不秉公审理,她便是拼了老命也要上京告御状求公道。

那公道当真是在您这头吗?

糊涂啊。林知府叹其可悲可怜。

罢了罢了。林知府按着突突跳的太阳穴,在吵嚷之中就此事对白玉堂先问道:“白公子,徐家状告你派人打断救命法事,你可认?”天降横祸,老来丧子丧孙,何其苦、何其痛,他非是不能体谅,但林知府也清楚徐家官司里说什么师婆唤魂简直是一派胡言,尤其是事未成,立即成了旁人的罪过,将那师婆摘了出去,分明是个圈套。无奈徐老夫人冥顽不灵,要解此案之铃,便不能从无法印证的“唤魂成与不成”入手,换言之,只要白玉堂未曾着令打断法事,一切迎刃而解。

白玉堂铲恶锄奸从来亲自拎刀上门,对师婆之厌也是松江府尽知,何须费这工夫。

果然,对外头咒骂尚且漠不关心、处之泰然的白玉堂如他所料,听着此事就火气上撩,不快道:“鬼祟行径,与爷何干。此事,知府尽可带人来当堂对质。”

林知府却没应此言,只道:“既非白公子所为,却嫁祸于你,可见终究是白公子的仇怨,白公子对行事之人可有猜测?”

“……”白玉堂眯起眼,明了林知府之意,半晌才道,“白某闻说,陷空岛连月来屡次三番背上官司,林知府可能为白某解惑。”

林知府心下稍慰,亦是感慨这少年人远比世人清醒明理。

“光是今日,就有三起。”他叹道。

松江府太平数载,自南市牙婆窝里斗、互相残害起,到今日所祸及数条人命,条条都与陷空岛有干系。纵使不是陷空岛所为,又岂会和陷空岛毫无瓜葛。分明是江湖纷争惹来祸端,真正被殃及、受害的却是这松江府的平头百姓。林知府身为松江府的父母官,焉能不恨贼子不拿人命当回事,苦教多少人无辜遇害,又令多少人心伤落泪。

痛失孙儿的徐老夫人,一桩红事变白事的张家与苏家,还有住在府衙里苦等女儿下落的郭老儿……若非疏阁温蝶只是个无父无母的伶人,这公堂便该多一双悲恸的白发人。

“哪三起?”白玉堂蹙眉,单刀直入道。

林知府尚未言语,公堂外头先有人高声喊着“五爷您可得救救我啊”扑了进来。是个年岁不轻、身形圆润的妇人。她穿着喜庆,中气十足,一开腔就盖过了徐老夫人的哭闹,力气也远比上了年纪的老妪大的多,扒开衙役就往公堂冲,一抬头正露出鼻青脸肿的面孔。正是张家官司里的冰人李媒婆。那官司还没个定断,她该是与张员外在府衙后头候着,听着徐老夫人大吵大闹的动静摸了出来,这会儿显然听明白了陷空岛白五爷就在公堂之上,当即高声呼救。

委实聒噪,白玉堂回头睨了一眼。

胖妇人登时僵住了,犹如一只被掐住脖子的肥鸡,好半天才在白玉堂道目光中哆哆嗦嗦地说完:“还、还求五爷和知府大人求求情,我、我……”

她吞着口水,就此打住,还硬生生地退了半步,险些扭摔在地。

“你认得爷?”白玉堂唇角微挑,声音又轻又稳。

李媒婆良久不敢作声,见白玉堂面无怒色,她却禁不住心胆俱颤。可她不语,白玉堂质询的目光就添了几分说不出的冷冽,李媒婆登时脖颈发凉,抖着唇连忙道:“我我家的那那那……是、是是陷空岛当差的啊,五、五爷。”

话音方落,那边张员外也冲了进来。这头听李媒婆同白玉堂呼救,那头听徐老夫人咒骂林知府与陷空岛同流合污,三言两语生了误会,悲愤欲绝中高呼:“知府大人岂能包庇陷空岛所犯罪行!”

“狗官!交出害我孙儿的凶手!”徐老夫人紧跟着喘气嘶声。

一时之间,公堂内外犹如千百只鸭子乱叫,比市巷还要喧闹。

林知府正被这一出七嘴八舌的争闹搅得头疼不已,那丢了闺女的郭老儿竟也凑上一脚。听出白玉堂在此,他不敢迎着官差往里冲,就在庭院青石板上扑通跪下了。郭彰朝着白玉堂大哭着俯拜在地,开口就道:“大王,求您放过我女儿罢!”

“……”白玉堂错愕望去。

这老丈当他是哪家霸山占水的山大王了?!

白玉堂且冷面步前,公堂上忽而惊堂木落,众声惊止,里里外外皆是吓得一哆嗦。

明镜高悬的匾额下,那张温厚面容此刻肃然无情,沉声道:“公堂断案,岂容尔等肆意喧哗!”言罢,一众官差在潘班头的手势中,尽数将闹事几人押着臂膀按倒在地。

林知府扫视众人,满目知府威严:“再有犯者,杖责二十!”

杀威棒在侧,公堂噤声。

林知府这才沉着脸对潘班头轻一挥手,示意他放众人进来。

潘班头早被徐老夫人折腾得不轻,简直如蒙大赦。可他刚松口气,见白玉堂转回身时,拎刀的手正以拇指浅浅扣着刀鞘,只怕是不耐烦到了极点,潘班头这口气又给提了回去。他倒不怕白玉堂大开杀戒,眼下诸事无果,白玉堂想必爱惜羽毛,既来了,不求个明白当然不会自己断送了线索。只是白五爷万一恼上心头,任性威吓众人以便问话,难免有藐视公堂之意,林知府的脸面又当往何处搁。

潘班头正忐忑,林知府又道:“诸位的官司皆与陷空岛有些干系,如今白公子这主事人在此,你们既有怨愤,便在此当堂对质罢。”

几人又争先恐后地张嘴,林知府无情拍着惊堂木先声夺人:“此案未结,孰是孰非,本官自会定夺。尔等再敢胡搅蛮缠、扰乱公堂,休怪本府无情。”

到底是心知官民有别,也求着知府给自家官司一个公道,众人皆是噤若寒蝉,外头看热闹的百姓也闭紧了嘴。

这一静,白玉堂不以为意的神态便格外扎眼,提刀踱步至胖妇人身前的举止更是鹤立鸡群。数人均盯着白玉堂的举动,碍于官府威慑,竟闹出几分敢怒不敢言的架势。反倒是刚才还急着凑到白玉堂面前呼救的李媒婆步步后退,骇得脸色发白、腿脚发软。

白玉堂眯起眼道:“你说你是陷空岛的人。”

李媒婆不敢抬头,目光几次扫过低垂的长刀,听到他又问了一次,囫囵点头。

白玉堂轻嗤了一声,没驳她,接着问:“你犯了何事?”

李媒婆一咽口水,见白玉堂未有怪罪,当即涨了几分声势,急急道:“那张家公子好端端地自己死了,大家伙儿都看着,张员外死活说是我干的!五爷,这当真跟我无关啊,小的冤啊!”

“你竟还敢口出狂言,反咬一口,你、你——”张员外气得直哆嗦。

“张家公子。”白玉堂说着,侧头看向知府,“第二起?”

“准确的说,第一起。”林知府道。

“何时没的?”白玉堂便问道。

“今日张家接亲,晌午前准备进门时出的事。”林知府也不管一众原告面色各异、颇有微词,细细答来,“张苏结亲,恰是你陷空岛作保的这位冰人牵媒拉线,如今张公子与苏娘子纷纷意外身死门前,张员外状告冰人做了一桩八字相冲的死媒。”

乃是今日三起命案官司其一。

白玉堂眉头压紧,只觉处处荒诞可笑,直言问道:“如何死的?”

“尚未查验。”林知府说着示意潘班头。

潘班头瞧了眼掩面的张员外,不忍地接过话来:“闻说是接亲至门前,张公子踢轿门后,突然一头栽倒在地,没了声息。慌乱之中,未掀盖头的苏娘子勾到门槛,无人搭手,正面撞在石板上也断了气。”

白玉堂沉着目光,没有说话。

“此后第二起,便是疏阁温蝶姑娘坠楼。”潘班头说。出了人命,是有上报官府,但实则无人状告。不提无人知晓温蝶与温殊的干系,如今温殊不知去向,除了那活活气死的徐小公子和伤心的疏阁姊妹,也只有官府之人全凭良心坚守职责,记挂一介伶人的性命。

“随后,便是……”潘班头看向徐家老太太。

此事白玉堂懒得理会,抬手一指弓着腰、缩着头等候的郭老儿,“他那闺女又是何事?”

一脸苦色的郭彰当即又跪下,哭道:“还请大王放过小女,她年纪尚轻,未至出阁,且早年亲事已定,当不得您的夫人啊。”而一旁的潘班头出言解释了因果。

“……”白玉堂瞧那老丈片刻,竟是缓下神色,抛下那两桩人命官司,同郭老儿好声好气道:“老丈可知掳走令爱的陷空岛仆从姓甚名谁?”

“他说他叫胡烈。”郭老儿忙道。

白玉堂心头又是惊又是怒,知晓此言多半非虚。那胡烈还有个兄弟名作胡奇,二人皆是他那友人柳青引荐,道其兄弟被乡野豪绅所逼,无处可去、前来投效。他知晓柳青那白面胖子素来是个耳根软、容易受人哄骗的,但因四哥一事,他走的匆忙,虽未能仔细考察胡烈弟兄秉性,更来不及妥善安置。如此,是他的过错。

而眼下被人钻了空子,在诸般罪状中有此一遭,不论背后如何算计,也当真是他活该了。

他敛了口气,浑身寒煞逼人,问话却轻:“他在何时何处将令爱掳走?”

见他问得仔细,郭彰老儿当他不信,边哭边急急道:“大王,我说的都是真的!四日前,那胡烈在我父女二人渡船时,说要将我女儿与什么五当家为妻,小老儿不肯,他便强留了我女儿。若非小老儿意外落水被人所救,也要一并被抓去呢!”

话毕,徐老夫人已然痛骂道:“他就是个狼心狗肺的强寇土匪,你与他有何好解释!”

公堂外还有不少围观的百姓唏嘘愤愤,指指点点道白玉堂竟是如此人物,什么江湖侠客,分明是绿林劫匪。

林知府也扶着惊堂木沉声道:“白公子既已了解原委,可有澄清之词?”

白玉堂尚不动气,也不费心辩白此事全是胡烈自作主张,只安抚那可怜老儿道:“老丈莫怕,我非山贼盗寇,更不是什么大王。我不妨给你一句明白话,我的亲事轮不着旁人作主,也绝对无意强娶你那有婿之女。”他说到这儿,目光也跟着掠过众人面目,公堂外头指骂嘀咕未曾因他短短几句空话承诺而停歇,反倒一个个都说往日瞎了眼,笑锦毛鼠不过如此,道习武莽夫终是贼人的料。一面之词不被采信,他早有预料。这世上人言可畏却如墙草,总是在等一阵风。

但明白归明白,无奈他耳朵好使,眼睛也不瞎。

门外或有认得他白玉堂的,又或有知晓但从未打过照面的,有受过陷空岛好处的,也有过去称道侠客仁善的……正因为他在松江府大名鼎鼎,此时才引来众人瞩目,化作回旋镖,戳着他脊梁骨唾骂。污言秽语将他贬如微尘。

名声皆负累,风一吹,墙就倒了。

白玉堂不惧旁人讥他谤他,但今日却有些格外的心烦。

这众声诘难确实烦人,但他从来自认清者自清,怎会受点诽谤所扰。思来想去不知烦从何起,反倒又念起商定助他查明原委的展昭。他只能归结于一来眼前阵仗从未有过,既声名狼藉、失了脸面,难免要烦,二来与展昭的约定不知如何,心里罕有的没底。后者他分身乏术,尚且不提,前者……

白玉堂自知往日并非不重名声脸面。恰恰相反,他相当要脸。

不过是少年人心思玲珑,早早学会了不露声色,实则脸薄好胜、心比天高,满身不肯服输认栽的劲头、不教人瞧去狼狈笑话的心气,就连名扬天下也或多或少占了几分苦心经营。旁人说他行事狠戾、刻薄任性,他不作声,也不以为意。因他知晓无论如何,说这话的人也总要认他所作所为乃是正邪分明、扶危济困之举。

早前也不是没被人窥破,评说为文武双全是狗屁,真乃刀客草莽、文人矫情。

“好在你行走江湖管的都是旁人之事,这旁观者清啊,才得了个通透明白的便利。但凡哪日自个儿想争个声名脸面,保管一塌糊涂!”

“你这瘟货长了一张乌鸦嘴,成日想瞧白爷笑话,与病夫有的一拼,仔细折寿。”

那瘟货当然不听,摇头晃脑笑嘻嘻:“白五爷才要仔细使心弄心,反害己命。万一哪天费尽心思却比不过旁人,意气不平,鬼迷心窍,一根绳就想把自己吊死了呢?”

得了他一刀,那瘟货还不知死活,第二日来求扇面时又嘴不把门,取笑他少年人虚荣心上头就口不对心、假模假式,嘲讽他争强好胜起来就死要面子活受罪,挤兑他迟早有一日为意气之争惹来杀身之祸。那时正是踌躇满志入江湖的时候。白玉堂将新写的扇面往那破嘴上一丢,全盘笑纳,眉间尽书少年意气:“你爱藏头匿尾、不问声名,与爷何干?大丈夫在世,已然不问权势利禄,追逐虚名怎么了?”他行走江湖之时,求名就是求名,行善就是行善,杀人就是杀人,处处发乎本心,从来光明磊落,有何不可?

他就是要扬名立万,不输任何人一头,有何不可!

可今日一盆污水,旧日经营皆成空不说,还惹满身负累作笑料。

如何想不起那破嘴的嘲笑:“少年人啊就是好哄,还以为面子能当饭吃,不吃亏哪知权柄在握好使。”世间声名不过纸糊的墙,不堪大用。争来争去一场空。

白玉堂一一端详外头喊打喊杀、评头论足的张张面孔,仿佛都写着“不耻小人”四个大字。嗡嗡嘲讽指骂入耳,他竟是倏尔扬眉而笑:“老丈既有胡烈之名,那便好说。”

他信手一抬,有什么东西咻的一声,急坠在林知府的手中。

是一块刻着飞马踏云的玉佩,活灵活现、栩栩如生。潘班头瞟了一眼,暗忖这玉佩成色可不是展昭手里那块玉腰佩能比。羊脂白,温润干净、质地细腻又透着滋润光泽,最上等的珍贵软玉,唯有富贵人家给稚子贴身佩戴。万一摔了,知府大人那俸禄还真赔不起。

林知府难免手抖了一下,明白此物绝不仅是贵重而已。

“你们要交代,白某便给个交代,但须知府大人应我一事。”白玉堂长刀低垂,目光却盈着傲烈本色。

他话中之意清明。白玉堂要亲自去查。

“此物押于你,三日后白某必提真凶的项上人头来换。”

第二更奉上,小天使请给我爱的亲亲好不好~

白五爷这几章表示很委屈【???】

五爷莫哭,昭昭陪你玩儿

以及不知你们有没有看出,白五爷最后稀奇的是什么诶嘿

2024.3.18改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9章 第六回 千夫指,名利如水翻手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