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七五]桃花酒 > 第22章 第二一回 八年恨,一朝落成白骨案

长乐馆门前正值人声鼎沸,众百姓将酒楼围了个水泄不通。

只是没人进去,甚至好些人被掌柜的从长乐馆里头请了出来。掌柜和堂倌皆是神色惴惴,正忙不迭地鞠躬致歉。门口的百姓不由嘟囔是哪个如此霸道,一早将长乐馆包下,连早饭都不让人吃了。

还没说出个道理来,他们听见里面传来什么东西碎了的声音。

有人嚷道:“那仿佛是长乐馆摆在角落的花瓶……!”一时百姓面面相觑,心下惋惜,那可是瓷做的花瓶,长得可好看了,是谁这么不小心!

且想着,一浅一深两道身影闪进了长乐馆二楼的窗子,风携了二人几声急语——

“……那虎头骷髅果真是白兄昨日提到的那颗?”

“往陈州路上捡的,爷早说……!”

话音断落在长乐馆里头。

此时的长乐馆二楼,并无富贵豪客一掷千金,只有一个年轻小娘子剑锋寒芒直逼少年要害。展昭一晃,眨眼近至少年的身侧,陈文聂当即喜极高声——“展大哥!”展昭单手按住少年的肩膀,将他整个儿拎到一边。

白玉堂踩着展昭影子后至,长刀吻鞘而出,冷光倏闪。

刃沾一点天光,似得一寸雪。

好快的刀!那姑娘见长刀锋芒太重,避则剑断,只好硬着头皮迎了一招。但应招之余她便做好准备,步下疾退。她手中挽着剑花,错开刀锋,却发现长刀刀法错乱,轻灵诡谲、变幻莫测。她这头匆匆忙忙,勉强应付,不料那刀回转就是一突,气势骇然,险些取了小娘子的性命!

这是什么宝刀,如此可怕,她竟是从未听闻。

姑娘的面上闪过诧异,一抬眼,正对上白玉堂那张含怒的笑面,心里却是一句:嚯,生气也很好看呀。

白玉堂不作他想,未留半点情面又是横着一刀。

姑娘身后的一人连忙拔出手边的匕首迎击。可谓是一寸长一寸强,那匕首又不是什么宝器,直接被削成了两截。而另外几人似乎不常用武器,只能空手迎上。白玉堂的眉梢一挑,似笑非笑的神色更显怒意。

刀且未进,展昭先作声:“白兄。”

一并来的还有那“杨姑娘”一声急喝:“不可!”

白玉堂眉目冷斜,还掌的左手及时收回,只迎着扑前的人影摆腿踹了一脚。后发却先至,一人重重撞在墙上。衣摆起落间隙,他身形游走,侧身逼近另一人,刀背横斜一敲,可谓是举重若轻、飘飘似鬼魅,卸了来者攻势,人也紧跟着被他一脚踹了出去。

一步倒一人。

不过少顷,桌椅横倒,长乐馆里徒留几人哀嚎之声。

白玉堂垂着刀,衣袍未平,眼前能好端端站着的只剩下那个“杨姑娘”。长乐馆的掌柜听到楼上的响动,早就骇得紧闭大门,同堂倌在一楼躲了去。

这回姑娘瞧清了白玉堂手中的长刀,修长细窄,却也普普通通,一点花哨也无。前些年朝堂见草莽械斗屡伤百姓性命,下令禁了民间私造大刀、□□,但江湖人行事不羁,哪肯当真就范,还常用些环首刀和朴刀。白玉堂这把却是不同,瘦长似剑、单侧开刃,乃是一柄细长的直刀,又比直刀更长,像扶桑刀却无那弦月弯弧,论其形制当属唐横刀。

与展昭的巨阙不同,白玉堂手上的长刀不似什么神兵利器。

但横刀难练乃是江湖众所周知之事,满天下都寻不出几个横刀刀客。这年轻人的刀法却称得上炉火纯青,又兼有少年锋锐,张狂至极。

姑娘心下感叹,听白玉堂淡淡一哂:“你便是杨忆瑶?”

姑娘不应答,只是暗暗哭丧着脸。哎呀遇到煞星了,出师不利、出师不利!这口气分明是知晓她不是杨忆瑶,而是冒名顶替的。虽说昨日再遇展昭她就猜到了不妙,但究竟是如何教人识破了呢!起初展昭不是丝毫不疑吗?!

她心里嘀咕着,瞄了爬不起身的同门师兄妹一眼,又瞄白玉堂一眼,最后瞄了展昭身后的陈文聂一眼。

白玉堂见她目色藏光,似乎打量着什么主意,似笑非笑道:“你若想扮作杨忆瑶,还得先把眼睛戳瞎了,要不白爷帮你一把?”

说着,白玉堂便要抬刀。

姑娘心底一惊,长顺镖局的杨忆瑶难道是个瞎子?

哎呀!这真是阴沟里翻船!

她按住这口凉气,终于认栽收剑,摆了一个乖巧笑脸道:“我确非什么长顺镖局的千金娘子,只是百毒门门下的小弟子,今日冒名顶替只为遮掩师门来历,无意同二位少侠交恶,还请少侠手下留情。”

“手下留情?”

白玉堂微眯着眼似是好脾气地应声,只唇边含嗤,字字戳心:“百毒门的毒物可未曾对陈家村一村的平民百姓留情。”

姑娘神色微变,敛声默然。

“那根本——咳——与我们——咳咳、咳、无关……”一个靠着墙半晌没能站起来的百毒门弟子满面怒色,捂着肚子、断断续续地辩白,“小师姐你怎么、咳——怎么、不与他们辩清、咳——”

“休要胡言。”姑娘闻言竟面色微沉,高声喝止。

她又同白玉堂、展昭二人抱拳,神色复杂:“事到如今,二位少侠想必已经查到我百毒门头上,也无甚好隐瞒的。我百毒门与白骨案确有联系,此事怪百毒门御下不严,酿下大祸。”这年少的领头深吸口气,似是思及百人性命皆因门内毒物无辜受死,不禁愧色满面。思及此,她的目光又越过白玉堂,望向展昭。那陈文聂见状生了畏色,抓着展昭的衣袖往后躲了躲。

未等她详说,白玉堂截住了话:“此事当然该算你百毒门之祸。”

“你——!”几个百毒门弟子本就内伤在身,此时被这话激出一口老血。

“百毒门在这里就有八人,外面还有五人,武艺或是二流,却各个精通奇毒。”白玉堂收刀入鞘,轻轻一掸衣袍,头也不抬道,“倒是叫一个身无长技、手无缚鸡之力的少年给逃了?”

姑娘一愣。

白玉堂侧过头,讥诮目光落在那埋头不语的陈文聂身上。

少年攥紧了展昭的衣袖,在这迎面而至的冰冷煞气中一个哆嗦。

他不由扬起脸急切地看向展昭,却发现展昭亦是垂目瞧他,“小兄弟昨日说,在陈家村曾耳闻啃食之声,”展昭口中语气难辨,又仿佛还是和和气气的,跟往日无二,“还见着一个巨大的黑影,多亏于此,展某查到此案竟与八年前血案有关。”

展昭稍稍偏头,神色沉静:“展某细瞧过那些尸骨,未有利齿啃咬的痕迹,小兄弟可知是何物?”

“……大概是夜有山野恶兽捕食,我听差了吧。”半晌,陈文聂才小声回答。

“陈家村虽位处深山,却鲜见野兽,只有六日前出现了一只恶虎,小兄弟可是说它?”展昭又问。

陈文聂嚅嗫了许久,才不肯定地说了句:“……大概是吧。”

展昭的眉目渐渐流露出一种惋惜,“小兄弟说自己名陈文聂,当日展某先入为主,还未问清,”他低垂着眼,语气温和诚恳,“小兄弟的陈姓是耳东陈,还是,禾口程?”

陈文聂僵住了。

“展、展大哥……”

窗外突然翻进一人,对着百毒门领头的姑娘急道:“小师姐,官府的人来了!”旋即见满地吐血的师兄妹,面露震惊,下意识举剑戒备。

白玉堂一脚将地上断了半截的匕首踢飞出去。不偏不倚,正好戳在一个起身欲退的百毒门弟子脑袋边上,匕首在木头柱子上微微晃动,而他的长刀轻飘架在领头少女的肩上,“急什么,此案未了,你们还是随爷在这等上一等罢。”他好声好气地笑道,眉目凛然令人不敢轻举妄动,“毕竟白爷这刀可不长眼。”

一时楼内歇声。

不过眨眼须臾,楼下传来响动,官差提着刀从前后包围了长乐馆。王朝正敲着前门喊声:“掌柜的开门!”掌柜的千呼万唤终于盼来救星,哪有不赶紧照办的。这一开门,便迎来了面色乌黑、额间有月的肃容中年人。

这是钦差包拯啊!掌柜竟是登时眼泪簌簌,如见至亲。

戏台众角俱登场,展昭这才轻叹一声:“陈小兄弟,展某曾言,定会竭力相助,弄清你们之间的恩怨,再送你回去。”

“……”陈文聂依旧是唯唯诺诺的神情,却缓缓闭上眼。

展昭抬头,好似只为解惑,对那束手就擒的百毒门少女道:“姑娘为何要追杀陈小兄弟?若是为移尸之事,今日大可不必现身,官府昨夜结案,毒物虽与百毒门有关,但亦知确非贵门行凶。”

那位姑娘也不说话。

包拯却踩着楼梯走了上来,语气沉沉:“只因百毒门的毒物并未用完,也从来不在程家姑娘手中。而是在你的手中。”他的目光灼灼,直逼陈文聂,令闻声睁眼的陈文聂僵身一颤。

“本官可有说错?”

陈文聂扑通跪地,满目慌乱胆怯,颤声喊冤:“大人冤枉,草民、草民不过是个流浪乞儿,如何、如何能得什么百毒门毒物……”

包拯近前环顾,仔细端详了一眼被白玉堂长刀挟持的小娘子。

然而那位姑娘并不出言证实。

包拯这才道:“陈家村程氏本非天昌人氏。根据卷宗所录以及石老所言,十七年前夫妻二人带着一家奴仆搬来陈家村,在陈家村做起了教书先生,不久诞下一女,正是程文婧,然八年前意外遭人拐卖。而后不久,程家满门遭难,无一幸免,唯有早先被拐走的女童活了下来。”

陈文聂闻言低下了头,仍是胆怯万分、低眉顺眼的模样。

“本官昨夜与展少侠夜谈此案,尝闻你家中父母双亡,唯有一姐姐大你三岁,与你失散,而父亲正是教书先生。”包拯停声,众人依言望向陈文聂,衙役心头更是齐齐闪烁异色。

这未免太巧了!

昨夜里那个自首的阿文姑娘也说自己有一幼弟,小她三岁。

“程姑娘八年前被拐,或是侥幸躲开了程家之难,而你却是从八年前的程家大难中真正存活下来的程家子。”包拯说到此处,面沉若水,宛如公正凛然的神佛,字字捶人心,“天圣五年天大旱,死于那年的百姓不在少数,她离乡八年,如何得知程家大难的前因后果?正是从你口中得知,而你——”

陈文聂猛地抬头。

“才是陈家满村白骨与镖队意外身亡的罪魁祸首。”

“不!不是的,阿文才是凶手!”一人高声惊叫。

不知何时被衙役带来的程家阿文听闻此言,几乎是跌着扑倒在包拯身前。她攥着包拯的衣角,双目垂泪,焉有昨夜里那心如死灰、投案自首的平静,字词哆嗦,惧怕不已:“是阿文一人所为!一人所为!大人——大人!不关他的事,是阿文死有余辜……!”

展昭瞧着阿文哭得狼狈,却是不打自招,心生不忍亦感叹包公行事妙哉。

“程姑娘,天网恢恢,便是你想一力承担此案罪责,也逃不过举头三尺神明。”包拯轻声叹息,示意官差将阿文从地上扶起,“人命关天,生死权责尽在本官之手,倘若尚无头绪,断不会轻言有罪。”他敛了动容之色,不怒自威,“程姑娘真想认罪,本官且问你,你是哪一日在陈家村的泉水中下毒,叫满村一夜成白骨?”

“我、我——民女……”阿文半晌说不出话来,终究是一闭眼说,“两日前的晚上民女下的毒。”

“也就是说,正是展少侠碰上陈文聂的晚上,隔日尸骨便被展少侠发现了。”包拯说。

“是——”阿文道。

这回便是楼中那百毒门少女与同门弟子也不忍地扭过头去,她浑然不知,喃声笃定:“正是那天夜里我寻了空……”

“姐姐。”陈文聂终于开口,“莫要说了。”

“文远……”阿文呆住了。

陈文聂盯着阿文看了许久,笑了笑,眉目好似因这笑容张开了些。

旋即他转过头,望向每一张面目,又果断俯身而拜。

“包大人果真是明察秋毫,草民程文远拜见包大人。”陈文聂、或者说程文远给包拯重重地磕了个头,面上再无惊慌之色,平静沉声道,“家姐确是为草民而认罪,程家当年灭门也是草民与其亲口所述。”

几日来,言辞是假、性情是假,便是名字也是编造来的。

这场大戏到此方才露了真迹。

展昭握紧了巨阙,却叹昨夜里阿文几次端详众人面目,恐怕为的不是其他,只欲多看几眼同王朝站在一起的少年。或正是幼弟安危近在眼前,胆怯少言的阿文方有了担下一切的决意。

“八年前草民死里逃生,亲见陈家村人杀我双亲、灭我满门。而八年来心头积怨,日日夜夜都恨不得啖其肉、饮其血、抽其筋,将他们挫骨扬灰。”和阿文昨夜里掷地有声的“为报家仇”不同,程文远这字字句句中满含冰冷狠毒的恨意,教人听来如坠冰窟。

“不、文远……”阿文转身去拉程文远,却被他握住了手。

“只是草民一事不解,望得大人解答。”程文远抬起头,微微一笑,仿佛一脱去这几日的低眉顺眼,便在窗前斜照的日光里亮出几分从容和少年无畏,“包大人是如何猜出草民才是真凶,须知昨夜结案,草民亲见诸位笃信家姐所言。”

包拯神色微动,到底是答道:“从你遇见展少侠的那夜开始算起,百毒门移了尸骨正是那一夜。可安平镇的更夫却在更早一日的破晓之时,瞧见有人拉着镖队马车进了镇,也就是说,长顺镖局的人早就死了。”

跟在包公身后,挤在楼梯上的石姓小衙役“啊”了一声,明白过来。

案子起因既是陈家村,那没道理长顺镖局的人死得更早,可见早一个晚上,陈家村的人也死了。小衙役是昨儿白天去问的,回话时跟着那更夫所言——说是前夜的事,实则是三日前。

他自个儿说得糊涂,展昭和包拯却听得明白。

三日前,镖队与陈家村百人身死,百毒门夜中运尸入安平;而后前日,白日展昭、白玉堂在安平镇潘家楼闻陈老儿一事,当夜破庙撞破追杀;昨日,追查白骨案,夜闻阿文投案——到今日,离命案,已是第四日。

“据本官所知,发现陈家村尸骨时,家家户户桌上的饭菜不超过三日,但一家炊烟却该是前一天才有的。”

包拯望着程文远,语气平淡,娓娓道来,“除了凶手,恐怕没有人会在满村骷髅里生火做饭。你的姐姐更不可能,她被卖入窑子,身无自由,离开一时好说,但绝不会夜间逗留陈家村。百毒门想要遮掩此事,恨不得满村白骨被发现时,已辨别不出是身亡时日,更不会留此痕迹。而你,”他不见高声,字词却如雷响,“便是从陈家村翻山而来。”

程文远一愣,竟是苦笑,也不辩驳。

“包大人说的极是,我多逗留了一日。”他仰头望向窗外,眉目淡松,“原想等泉中药性消散再离去,这才生火做饭,然而第二夜百毒门便寻了上来,只好慌乱中离去。”程文远笑了一笑,“一夜大雨炊烟却不灭,包大人所说举头三尺有神明果真不假。”

白玉堂闻言,神色微动。

程文远口中言辞和小乞丐所见对上了。百毒门三日前的夜里发现镖队白骨,暗中处理,又兵分两路,一则随山路寻至陈家村,二则将尸骨送往更远的三星镇乱葬岗。小乞丐看见的提刀姑娘就是百毒门的领头少女。

“你见百毒门追踪而来,与展少侠道夜里惊闻啃食之声,引出八年前血案……可见你原想让人以为那夜便是案发之时,不料镖队之祸拆穿了这时间差。”包拯又道。

程文远沉默含笑,终是颔首。

若无意外身亡的长顺镖队,以陈家村偏僻与满村白骨累累,确是难以弄清身死时间。

“六日前,陈家村村民报官有恶虎伤人,一老叟上山砍柴险些命丧虎口,得幸被人所救。”包拯接着道,“展少侠前往陈家村时,进了那户人家,桌上摆有四副碗筷,据县衙所录,那陈老儿老来得女,算上老伴一家不过三口人,展少侠也确实只在屋内瞧见三具尸骨。”

闻言,众人一愣。

“可见陈老儿家中有客,本官猜测,是六日前虎口救人者被陈老儿盛情留下。据官府清点,全村一百零七具尸骨,未多,则少。”包拯口中字句虽是推测,却叫人无可辩驳,“碰巧去陈家村的衙役今日说,救人者竟是一个少年,他虽未见着,本官却有了怀疑。且六日前他们山中寻虎时,未曾寻得,十有**已命丧黄泉。”

“那大虫已死。”程文远说。

“虎头骷髅被白少侠捡到,多半死法与陈家村无二,或许死得比陈家村村民还要早些。”包拯道。

闻言,白玉堂眉头一展。

竟是能从这些零碎线索中整出思绪来,包公洞若观火、见微知著,名不虚传。

白玉堂心下钦佩,连平日里的猖狂都收敛了几分:“昨日我从安平镇往陈州的官道上捡来的,或是从山上滚落,且大半陷入泥中,边上还有半个鞋印。接连几日有雨,泥地湿滑,那虎头骷髅怕是被人一脚用力踩进了泥里。”

只有半个鞋印,是有一人发力踏了一脚,有此力道当是习过拳脚之人,不是那些面黄肌瘦的流民。

而这几日只有峨嵋弟子白日往陈州去,若见这虎豹头骨当是丢入林中,怎会有泄愤之举。其余独行侠倒是有可能,但白日里来去的江湖人多半纵马而行,不至于大白日跟个山野常见的兽骨较劲。

如此推测,或有别的可能,但想想这几日的事,最大的可能竟是有点功夫却总是步行的镖队人马。

“那日我从通往陈州境的官道上爬山路去陈家村,恰巧碰上恶虎扑食砍柴老叟,救人之余,设法取了那大虫性命。”程文远说着,对包拯端端正正磕了个头,“包大人所说,草民明了了,但这些仍说不通,包大人为何笃定是草民所为。”

“昨夜里趁乱摸进县衙的是百毒门弟子,那时程姑娘尚未前来,王朝说是被你一口叫破。”包拯未有直言答他,而是看向了屋内的几个百毒门弟子,“这是其一。”

他竖起二指:“其二,今日一早,百毒门弟子前来长乐馆,本官原是不解其意。展少侠和白少侠急匆匆地赶来了,可见百毒门的目的他二人是知晓的,再加上昨夜里你跟着展少侠同去,早上却不在县衙门前。”

“其三,展少侠说报案那日早晨,那位疑似百毒门弟子的姑娘特意一早骑马迎上了他们,却在你落单时并未动手。”

被点着名的百毒门少女搔了搔脸,盯着白玉堂的长刀没作声。

“其四,”包拯接着道,“百毒门虽只是移了尸骨,但多少与此案有联系,却留于天昌镇,便是被展少侠识破也无意离去,可见另有所求。”他好似对那百毒门少女微微一笑,威严之色不减半分,“其五……”

“百毒门那夜追杀于你,数人身怀武艺且精通奇毒,却教你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少年逃出生天,本官猜测,你手上有能威胁他们的东西。”包拯将条条桩桩列出,犹如迷雾之中投下指路的光影,“百毒门若为移尸之事追杀于你,展少侠报案那日大可不必还凑上前来,平白教人生疑;更不必在暴露面目之后,三番五次寻你。本官可有说错?”

众人无不呆滞失语。

便是展昭和白玉堂心知程文远有古怪,也不能像包拯这般将案情梳理得如此清晰明了,仿佛开了天目、处处亲眼所见,因而任何细节都不能逃出他的耳目。

且据白玉堂所知,包拯大多线索并非亲身所得,而是与展昭夜谈耳闻。

程文远亦是无言以对。

“只有一事本官尚未想通,”包拯说,“若按程姑娘所言,在泉水下毒,毒物总有用尽的时候,而百毒门手掌毒方,无须几次纠缠……”

“果真没有什么瞒得过包大人。”程文远竟是笑了。

他看向被长刀所挟的百毒门少女,平静道:“五年前,一心报仇雪恨的我偶然听闻百毒门有化人为骨的毒物,便四处寻之,得幸百毒门素有收留流浪儿的旧例,我亦得师门垂怜。小师姐不愿说,百毒门也想要掩盖白骨案,他们更是几番来追杀于我——是因为我偷了百毒门的圣物。”

那姑娘欲言又止,盯着白玉堂贴近脖子的刀,扭头闭眼。

“百毒门擅制奇毒,但可怕的不是毒,是虫,且并非江湖早有传闻的蛊虫,而是最为常见的……”程文远从怀里掏出了一个小瓶子,“玄驹虫蚁。”

见他的动作,一众百毒门弟子竟下意识向后挪了一点。

“半月前我在陈州遇上了姐姐,一眼便瞧出了她耳上坠子是儿时母亲所赠,得以相认。”程文远淡淡笑声,声入风里似悲歌,“我与姐姐提起复仇之事,姐姐有心阻拦,我便独自离去。姐姐只知我要在泉水下药,并不知此物。”

“师门……”他顿了顿,又改口,“百毒门称其为食人蚁,乃掌门所养的奇物。我手中偷来的是可控食人蚁千军万马的蚁后。而水中所下的,是对人体无害、遇光则消的药物,此药可叫食人蚁发狂食其血肉,只留白骨。”程文远没有打开瓶盖之意,只平静道来,“此物虽生得微末,却凶悍非常,吞血食肉眨眼之间,不留半点痕迹。”

说着他将瓶子放在了地上,抬目而笑,少年温软柔顺的皮囊沾着狠辣无情:“恶虎因此丧命。至于镖队,不该从山路而行,我猜是恶虎上所留的食人蚁被镖队人马撞上了。我曾同展大、展少侠言啃食之声,及蚁潮退去时的黑影,非是信口雌黄。”

“但你是为了引出县衙中知晓八年前案子的人故意为之。”包拯未有动容,一语点破,“你昨日在县衙并未动手,是知晓知县调任。若非程姑娘不知其中干系,贸然认罪,出手行刺知县以便揽罪于身,你接下来要动手的……就是当年掩埋案子的官府中人。

程文远沉默了半晌,闭上眼。“包大人断案如神。”他如释重负般说道。

“草民认罪。”

阿文闻言,抓着程文远痛哭出声,又禁不住这种痛苦般蜷缩在地:“我早说了不要去,早说了……怎会如此,我好不容易逃出来,好不容易找到你……怎会如此……”

“姐姐,家仇不报,文远死不瞑目。”

程文远轻手揽住阿文,仿佛不是一个瘦弱的少年,眼中还有尚未燃尽的仇恨:“你只知程家遭难,却不知那一年……我看见了什么。”

“报仇哪里比得上你好好的……”阿文嚎啕,哽得上气不接下气。

程文远笑了一笑。

“姐姐可记得……因那年天大旱,颗粒无收,食不果腹,最终闹了饥荒。”程文远仿佛没听到阿文的话,只管自己说下去,“远近数十里,山木尽枯、黄土裂缝,朝廷放赈救灾之人迟迟未至,安平、天昌等镇皆饿殍遍野,遑论深山之中的陈家村。”

喧声因少年之语渐止,众人面面相觑,想起前几日陈州流民奔涌,便也多少明白这寥寥数语之下是何等惨状。

可接下来所言,却远远出乎众人意料之外——

“陈家村人心生歹意,只道我们家有食物,不肯与他们分,夜里拿着镰刀、斧头、菜刀冲了进来,将每个人砍死,满地都是鲜血。娘为了把我藏起来,就抵着柜子在我眼前被活活砍成了两半。聂哥哥把我偷偷从窗户带出去,可是为了引开人助我逃跑,也被逮去杀害。”他仰着头,仿佛要穿过屋顶看到天空,面容平静,双目通红似含血泪,“那天天好黑,可是血好像都在发光,比太阳还要刺眼。”

“陈家村人饿疯了,我知晓他们是饿疯了。”他这么说,字句却令人背脊发凉。

没亲眼看见这一切的姐姐,怎么会明白他八年来是多么痛苦,又是积攒了怎样的恨意。他不敢忘,也忘不了,六岁起日夜都在这场梦魇之中。

“可是这还不够……!”

程文远咬牙切齿,扭过头看向包拯,语气尖锐,“包大人明察秋毫、断案如神,亦能不畏权贵,文远佩服。可不知,倘若包大人见血案之中,村人皆凶徒时,又当如何处置?”

“……”包拯神色微动,好似语塞。

楼中静默。

程文远便大笑起来,笑出了眼泪,又倏尔收声问道:“包大人也不知如何是好吗?”

“人人都道法不责众。好个法不责众,好个孩童戏言不可当真。”那双目锐利,如不管不顾、无情取人性命的洪水猛兽,正如展昭遇到他的第一夜所见模样。“我去报案,连门都没进就被赶了出来!”

他嘶哑高声,直逼人心麻木处,一语剜出血肉来,“对,我只是个六岁的孩童!”

“可他们知道那陈家村人做了什么吗?!”

程文远直起身,仿佛所有在漫长日夜里潜伏的恨意在这一刻被天光揭开了,他又痛又恨又畅快淋漓,“程家为何一夜只剩白骨?通往天昌的路为何走山被埋了?!是他们——他们找不到粮食,竟是生了火将所有尸体都拖去丢进锅里煮了吃了!他们就是吃人的山精鬼魅,是没有人性的妖怪畜生,吃了人埋了路,还无耻地去县衙报案!”

屋内所有人都骇住了,甚至有人不禁呕了一下,向后退了数步。

这只是短促的没有力量的言语,甚至不曾描述其中的苦难,却叫人如鲠在喉,无以抗辩。

“旧闻每逢大荒之时,常有易子而食这般荒诞之事,我亦知饥饿折磨令人癫狂。我也饿过,太饿了,为了一口吃的我什么都愿意干……”程文远喃喃,神色恍惚,“要么生要么死,什么都好过这场折磨,若非一时运气我岂能活到今日。而为苟活,饥者皆是人间恶鬼,何来人性可言。我知——”他说,“我知——”

“可也难平心头这口怨气!”

他好恨啊!

要他如何不恨啊!!程文远字字如刀,直杀人心:“民蠢如此,官府——该主持公道的官府又在何处?!”

“官府明知这案子有问题,却以妖吃人草草结案。那狗官分明是为了自己的政绩前途,也知道满村合谋屠人食之骇人听闻,硬是掩埋了此案!哈哈,可我偏要叫他们知道,自己被吃了、家人被吃了是如何感受!!”

说到此时,程文远仿佛失去了力气,声音渐渐小了,满脸的泪却笑得畅快。

“包大人,既是法不责众,我一人命抵可还公平?”

本案结,前方高能,极为凶残,食用时请多加小心。

不过我想现在说已经来不及了。

所谓都是债都是孽,欠债是要还的,造孽是要死人的,我始终相信,天道好轮回,前因结后果。

程文远取假名陈文聂的聂其实有深意,代表救了他的聂哥哥,也代表自认罪孽深重

还有他其实才是演技帝,比起那冒名顶替的杨姑娘真的是技高一筹。

_(:з」∠)_会不会吓到你们啊,好担心,这案子的结果我一开始都想好了的,还是不要发的太晚了,免得你们半夜看吓吓的。

不要怕!下个案子争取多发糖、少凶残,顺便下个案子好像算不上案子?

提示,本案尚有一些问题没有解答,比如庞安,其实与此案有关,还会再提。

接下来要梳理一下前文捉虫了,顺便理顺一下bug。

宝贝儿们别在意,抱起来亲亲

xxxx

2021.11.10改

我到底有没有把bug修改掉,我现在已经茫然了……

2024.3.18捉虫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2章 第二一回 八年恨,一朝拂袖乱生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