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七五]桃花酒 > 第19章 第十八回 天昌夜,忽闻程家有女来

屋内半晌没人说话。

灯火微微闪烁,而被石老头按着的老婆婆满面惊惧,不由自主地颤抖起来。良久,她才哆嗦着小声问石老头:“那案子可是县太爷结的,不会找到你头上来吧?这、这都八年过去了,应该……应该算不到咱们家吧?”

石老头苦着脸半晌才道:“八年了……”

“都八年了……”他低头看自己发抖的手,“陈家村又可有幸存?”

八年去,陈家村难道就全是当年程家白骨案的知情人吗?里头有多少襁褓中的孩子!这一夜之间还不是满村人成了白骨……天昌镇的县太爷是换人了,衙役也换了几批了,可是那女娃娃会不会查到头上来这哪里能说得准。

老婆婆猛然从床上站了起来,着急往外走:“不行,得叫大郎赶紧——”

“哎呦,老婆子你还真糊涂了?!”石老头连忙拉住老婆婆,“你当县衙是什么地方,想去就去想走就走,回头县太爷第一个治大郎的罪。”

老婆婆直跺脚,眼泪直往下倒,无措道:“那还能怎么办?大郎还查着案子,得多危险。”

不等石老头说话,房门外传来声音——

“爷爷,晚上真不吃啊?”正是白日里的小衙役,他笑嘻嘻地同爷爷说些闲话卖乖,句句讨喜,“娘可是做了您最喜欢的菜,怕放久了就凉了正在锅里热着呢,爷爷当真不来尝尝吗?明日可就没那么好吃了。”

石老头跟老婆婆几番比划禁口的手势,才起身去拉门。

屋顶上的白玉堂和展昭对视了一眼。不必互相示意,几乎是同时,两人将手里的瓦片往屋顶上一盖,向后腾身跃起。二人在黑夜中沿着几家屋檐蹿过,终于回到刚才巷口两匹高头大马站着的地方。

夜色未深,街上隐约还有灯火游走,两人许久未对上话,俱是满腹心事。

但是二人都牵着马缰绳站在巷口,不肯离去。

展昭的良驹等的不耐烦了,朝他甩甩尾巴、扭头催促的时候,展昭才终于道:“白兄刚才说百毒门偏爱收些女童?”

“你想说那程家被拐的女童后来进了百毒门?”白玉堂虽是在问话,话中却笃信自己所料不错,“你倒是肯定那石老头说得准确,八年前出事前被拐了个女童都记得清清楚楚,还偏巧就是被灭满门的程家女儿。”

“县衙的卷宗,”展昭说道,“今日我正巧看了天圣五年的卷宗,程家白骨案的后一页说的正是女童走失的案子。”卷宗的顺序从上而下是时间由近及远,也就是说往下翻是前一个案子,他只扫了一眼,并未瞧仔细,但也可证石老头所言非虚。

白玉堂抬眼,语气微妙:“那你可是认了那冒名顶替的杨忆瑶可能就是这程家女?”

照眼下看来,极有可能是如此。

展昭并未搭话,心里却知白玉堂话中之意。他是疑心那位“杨姑娘”为了报八年前的家仇,入了百毒门之后,借着百毒门的古怪门道,屠了全村。

可她既能心狠手辣,叫陈家村的老少妇孺无一幸存,会因满街百姓而百般顾忌吗?

“这回可以说说你的后手了?”白玉堂见展昭不搭话,又提眉道。

案子查到这份上如遇瓶颈,唯一的突破口便是“杨忆瑶”那几人。从动机到手法都仿佛是有了合理的说法,除却些许说不通的微妙之处,几乎可以肯定那姑娘便是凶手。然而就是这微妙的古怪,令展昭迟疑,无法给“杨姑娘”一行人定罪。

他或能再逮住“杨忆瑶”,可若他们抵死不认,展昭又心头疑窦难消,又该如何……?

白玉堂拂了一把他那匹白马的脖子,突然翻身上了马。

展昭便随着白玉堂的动作扬起脸,恰逢白玉堂目光从高处垂落。

他对上那双清润墨眸,不动声色地撇开视线,却须臾又转了回来。那眼底是映着月光的墨潭,只是眉头紧蹙、闭口不语的模样叫人看着心烦,白玉堂竟鬼使神差地开口道:“你可还知道五日前进山的衙役是哪个?”

展昭微微一怔:“进了陈家村的那两个衙役?”

白玉堂偏头看了一眼夜色,口吻冷淡,却改了口风道:“你不是另有怀疑吗?去问问那两个衙役,前几日问他程家一事的姑娘是何面貌。你便是画不出来,但总记得那假杨忆瑶长什么样、是个什么性情。”话尽,他便牵着缰绳将马掉了个头。

展昭面露异色,望着白玉堂好一会儿。见白马在青石板上蹭蹄,白玉堂却始终不肯扭过头来,他忽地轻咳一声掩去了自己的笑意:“白兄此言有理。”

这位锦毛鼠可真有意思。

分明瞧着心高气傲,是个性急之人,却仿佛风度与生俱来,思虑仔细周到无不令人佩服。展昭心下莞尔,竟也想将今日长乐馆白玉堂赠言还给他——好个白玉堂!好个,明辨是非、嫉恶如仇的锦毛鼠白玉堂。

白玉堂哪儿能背着身猜到展少侠心头促狭,只跟个大爷般催人道:“还去不去了。”

他也并非全凭一时心意喜恶有此决断,只是对石老头所言上了心。如今只需前后印证一番,便知自己的推测与展昭的猜疑有无道理,何乐不为。又何必在此争论些有的没的,平白闹得不快。倘使真是那几人行凶,案子一结,白玉堂明天就可以把几车药材拖走,方是公私两不误。

展昭轻身上马,也是调转了马头,朗声笑应:“夜色渐深,要寻那两位衙役可要加紧了。”

说着,他一甩缰绳,却把白玉堂落在身后。

那枣骝色的骏马在夜里渐渐无人的街巷飞驰,只闻马蹄笃笃不见高声嘶鸣,如夜中一团火红,竟是比展昭的身影瞧着还要张扬了几分。

而白玉堂的白马还在扭着头瞧着他,像是在问,要追吗?

少年人哪有服输的,自是叫他激起好胜之心,轻轻一扯缰绳。

白马知主意,扬蹄狂追而去,犹如一道撕开夜色的闪电,却不曾惊扰百姓须臾。明月高挂,神驹通身白如雪练,添之少年公子身着月白浅衫,眉宇间顾盼飞扬,可谓是世间大好风景莫过于此。

二人往县衙去了一趟,先把书房里眉头皱成山川的县太爷逮着问了一通,随后才去寻那两个衙役,这一来一回骑着马虽费了些时辰倒也不慢。

不过惨了那刚刚熄了灯、爬上床的衙役。

他还没来得及闭上眼,就见黑漆漆的夜色里,高处突然出现两双眼睛。衙役险些一口气没喘过来,当场摔下床蹬腿归西,嘴里还满口浑话:“娘啊菩萨啊鬼啊饶命啊……!!”

展昭干脆腾手点亮了桌上的烛台。

衙役眼睛刺着光,可算醒了:“哎呦喂少侠是您啊!”

“吓得我——不是我说,少侠,我胆子小,家里还有老母要供养,您别拿我打趣啊,这两日都是些白骨本来就睡不着了,差点吓出好歹来,明儿还得当差呢。”他摸着心口糊里糊涂、语无伦次地说了一通,心里还想着果然应该找个时间拜拜佛,不然去三星镇观音庙求一卦也好。

展昭和白玉堂对视一眼,纷纷对着那衙役一指对方,却又半道同时收回了手。

衙役眨眼,半晌没缓过神,暗道这两位少侠是在说这不怪他的意思吗。他见两人神色怪怪的,没敢问,晕乎乎地拿起了正事:“二位少侠这么晚来,可有事吩咐?”

“你说你五日前去了陈家村?”展昭见白玉堂抱着刀倚墙不说话,便摸摸鼻子开口道。

“对啊,和小何一起去的。”衙役说。

小何估摸着就是石老头所说的老何的儿子了,这便没错了。展昭心里有底,接着问道:“那日可有个姑娘喊你们二人问话了?问的是陈家村程家。”

“陈家村陈家?”衙役舌头没转过来,且说话不和天昌镇人氏一般,带了点口音,“哦你说程家?”他一拍前额,终于勉强念对了,“对对是有个姑娘拉着我们问了好一会儿的话,问什么陈家村的程家如何如何的,陈家村哪里来的程家,我没见过啊,那村子里不都姓陈嘛。”

展昭听明白了:“小兄弟不是当地人?”

“对对,我前几年才和我娘搬来天昌镇,当时找不到活儿干,差点饿死街头。得亏县太爷好心,收留我做了个衙役。”衙役道。

展昭点头,挂了个和气笑容,客气问道:“那你可记得那姑娘长什么模样?”

衙役轻轻“唔”了一声,摸着自己的下巴细想良久。“印象不是很深了,年纪不大,长得……应该还挺好看的吧。”衙役不确定地说。

“有多高?”展昭在身前比划了一下印象里那个“杨忆瑶”姑娘的身高,对着衙役问,“可有这么高?”

衙役又皱着眉头使劲儿回想,“好像有,还是更高点?”说到后来他自己都开始狐疑自己的话是对是错了。

展昭没催,又问:“穿着什么样的衣服?”

“这个有点印象,穿着粗布旧衣,一看就是那种洗了好多次、快洗坏了的衣服,现在的姑娘家除非是流民,不然哪有衣衫那般旧的。”衙役想了想,才慢慢说道,“哦这么一说,好似是个瘦巴巴的姑娘,说话细声细气的,叫她大声点,不然听不清,结果憋得脸都红了。”他忽然又补了一句,“哦不对,是耳朵都憋红了,感觉快哭出来,本来小何还有点不耐烦,见她那样觉得还挺可怜就和她多说了两句。”

“说话小声?”展昭重复了一句。

这可不像是他见着的那位会大喊有登徒子的“杨忆瑶”。

“是啊。”衙役叹气,“得亏是在安平镇,不然叫人看见我大白日不好好当差,当街把小娘子惹哭了,县太爷那不得抽我!”

说着,衙役又嘀咕了一句:“不过应当不是良家……”

本是倚着墙、漫不经心地听展昭问话的白玉堂突然直起身,目色凛然:“那姑娘可是一直低着头说话?”

衙役闻言“啊”了一声:“对对!她低着头,跟大家闺秀似的,没和男人说过话,难怪我想不起来长什么样。”

展昭瞧了白玉堂的面色一眼,搔了搔下巴,没插话。

白玉堂沉着厉色,紧盯衙役,口中再问:“她是在安平镇的西巷口把你们二人拦下的?”

“可不就在西巷口,入陈家村得从那西巷口的山道进啊。”衙役说道。

“除了问你陈家村的程家,”白玉堂神色有些不可捉摸,语气更是隐隐含着冷意,“她可是托你二人去寻人?”

“哎唷,少侠您真是灵啊,难不成会算命吗?”衙役也是吃惊,伸手对白玉堂竖起了拇指,“那姑娘叫我二人帮忙寻一寻她弟弟,说是小她三岁,路上失散——”

是了。

那个巷口拦下他的姑娘面色戚戚然,口中说着与幼弟走散,走投无路才求到他身上;说是五日前才从陈州避难而来,却知那条山道往里头走是陈家村。白玉堂的眼中跳着灯火,似有寒冰应声而断。骇得衙役一下子住了口,不知哪儿招惹了这位眉目锋锐的少侠。

展昭见他面色阴晴不定,伸手轻轻一拍白玉堂。习武之人的肩膀哪有好拍的,白玉堂一时没分辨出其意善恶,信手还招擒拿。展昭身手灵巧,手背贴着白玉堂的手掌一翻腕便躲开了,行招行云流水,目光平平静静。

白玉堂抿直了唇,鲜洁眉目正是寒戾难掩。

不仅被展昭说中了“杨忆瑶”和那几个黑衣人与此案的联系另有隐情,真凶还极有可能就在他眼皮子底下。白五爷如何不恼!只是展昭目光温温淡淡,既无得意之色,也非自以为是的劝慰,好似叫人一拳愣打在空气里。

白玉堂撇开头,虽没有收敛凶色,却也未有多言。

见白玉堂挪开视线,展昭又同那官差微笑示意。衙役才咽了口口水,继续说了下去:“小何还跟那姑娘苦口婆心地说了半天,实在不是我们不愿意。”

大概是越说,想起来的越多,他说的也越加顺溜,“一是因我们并非安平镇的衙役,若是在安平镇走散了,找我二人无用,我们公门之人时时当差,总不好常来安平镇;二来,这几日流民较多,寻人不便,最好是叫安平镇县衙帮忙画个肖像、贴张告示,也好叫她弟弟自己找过来。”言及此,衙役叹了口气,“可是那姑娘不听,说哪怕是天昌镇也要寻一寻。我二人也是没法子,想想她也可怜,难为一个姑娘家大海捞针似的寻亲,就应了她,这两日都在天昌镇的流民巷子里跟小乞丐打听着呢。”

白玉堂的脸色越发凶煞,这黑发淡衫的翩翩美少年冷了色,跟窗外起了鹅毛大雪似的:“她既然叫你寻人,当是同你说过姓甚名谁。”

“说过说过,”衙役打了个激灵,连连说,“那姑娘说自己本家姓程,那时我还当她是什么程家的亲戚,因为陈州遭了大难所以来投奔的,所以才跟我们打听什么程家。她叫、叫什么来着……”

可白玉堂却未有再听之意,转身一声不吭地跃出了窗子。

展昭微蹙眉头,望了一眼抓耳挠腮使劲回想的衙役,听着声紧随而去。

二人刚刚跨上马,就听见衙门那边传来了一阵骚动,四处灯火通明还有人呼喊。白玉堂冷着脸,回头远眺,听展昭蓦然说了一句:“今夜项福意欲行刺包公。”

“以项福的本事闹不出这么大动静。”白玉堂却说。

两人对视一眼,二话不说齐齐掉头往县衙去了。

正在县衙门口的张龙听到马蹄踏着青石板的重重响声,旋即喧嚣的夜里传来一声长长的嘶鸣。两个少年侠客快马而至,紧紧拽着缰绳,神驹前后在台阶前高抬前蹄。青丝长袍随风飞扬,仿佛夜色中最张扬夺目的风景。

展昭心下惦记包拯安慰,口中直问:“尊兄,可是有人行刺包公?”

未曾想张龙抬眼见是展昭,居然同时脱口一句:“展爷,那白骨案的凶手来自首了!”

“凶手何人?”白玉堂冷声追问。

“一个姑娘,大半夜里坐马车来的,刚刚被送去见了包大人。”张龙还没弄明白这位少侠是谁,只当是展昭的同行好友,口中便先答了他,“自称阿文,说是什么程家旧案的遗孤。”

两人一愣。

耳边响起二人跃出窗外时,那衙役高声——“程——程文婧,对对,那姑娘叫程文婧,说是要寻她就去安平镇西巷寻阿文。”

石老头家的老婆婆紧张的问语仿佛又在夜风里响声:“那案子可是县太爷结的,不会找到你头上来吧?这、这都八年过去了,应该……应该算不到咱们家吧?”

县衙里头传来赵虎一声叫好:“别叫他跑了!”

有个人影不知被什么东西击中,咕噜咕噜从屋檐上滚了下来,恰巧落在展昭和白玉堂的马前——正是那前来刺杀的项福。展昭和白玉堂却是神色微变,根本没空去瞧被张龙制服的项福,俱是轻身跃起,蹿进了衙门。

寒刃出鞘浅勾锋锐。

正是刀似残月淡觚棱,一剑霜寒——十四州!

阿洛:白五爷,你当真不是对昭昭上心了才又提议去找衙役的么?

白五爷:……【斜了一眼】

_(:з」∠)_昨儿去看了个电影,回来想着,剧情通顺很重要啊,所以,这案子的思路你们还清晰么

不好意思,本来昨天就写好的,但是觉得剧情不对又删了重改

_(:з」∠)_表示删了三千字的宝宝心好痛,我去冷静冷静

2024.3.18微调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9章 第十八回 程家女,八载故人问亲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