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七五]桃花酒 > 第12章 第十一回 天昌北,散财问案锦毛鼠

长乐馆二楼,白玉堂坐在窗边不紧不慢地喝完了剩下半坛女贞陈绍,面色却半点不显醉意,仿佛那不是陈年佳酿而是兑多了白水的冷茶。

展昭离去已有些时候,他却半点不急。

长顺镖局的总镖头杨烨振的女儿杨忆瑶生来天盲不假,但此事江湖人其实鲜少听闻。莫说展昭,便是白玉堂,若非与杨烨振交好,曾有缘见过那天盲的杨忆瑶一面,也不可能知晓此事。

白玉堂端着酒杯,暗忖展昭当真是身为江湖人不问江湖事。他见展昭说起正事,总是面带三分笑,和和气气的模样,哪有面上八风不动,实则话里藏话的时候有趣。他便忍不住想刺他几句,也不知是哪来的兴致。

但那位“杨忆瑶”出现的时间太过凑巧,后来又销声匿迹,不知是否真有联系。

堂倌见白玉堂坐那儿小半个时辰,那坛酒空了,心道江湖人的酒量了不得。他是没见过一两个能把陈酿当白水饮的。

他正想上来问问,这财大气粗的公子哥要不要再添坛好酒时,白玉堂却盯着窗外街道上急急跑过的一个小衙役瞧了起来。直到那小衙役拐过街巷不见了踪影,白玉堂淡淡一哂,拎起刀转手就朝店小二丢了一枚银子,喊道:“结账。”

话音才落,人早就蹿出窗户,月白长衫在日头下稍稍一晃便消失了。

堂倌发了老一会的呆。

当真有会飞的江湖人,这本事,比楼下那说书老头的故事精彩多了。

白玉堂不知长乐馆的堂倌正是江湖豪情大起,心里暗笑南侠展昭前脚刚说不曾吃过官家饭,后脚就去官府探听消息,支唤小衙役了。

他往天昌镇北边去了。

和那安平镇西巷无二,这天昌镇的北巷亦是鱼龙混杂之地。莫瞧白日里安安静静只有几个街头的泼皮无赖各处躲着太阳小憩,到了夜里可是来客如云、摩肩擦踵,到处都是窑姐儿倚着栏杆迎客。白玉堂轻身往墙上一贴一落,一阵风过,来往街巷的路人只觉得有道影子从脸上扫了过去,他已经落在一棵树下,吓得树下乘凉说笑的四五个小乞丐登时跳了起来。

他这轻功和展昭那江湖有名的燕子飞不同,从他那亲兄处偷的师。虽没什么名头,但身法轻灵,好用得很,跟个鬼影似的,和白玉堂侠肝义胆、快意江湖的洒脱作风决然不同。大白日里白玉堂稍稍提点劲就难摸着影子,若是到了晚上,再穿着一身白衣,估摸着谁都暗骂见鬼了。

白玉堂伸手一抛,一枚银锞子走了个来回。

好家伙,几个小乞丐瞪直了眼,脚下钉了钉,再挪不动了。

这可是一枚银锞子,不是几枚铜钱,说是给几个乞儿改头换面都不为过!再想到长乐馆的胡辣汤、西街的杏酪粥、云雀楼的烧鸡……小乞丐们两两对视一眼,仿佛从各自的嘴角看见了要滴落的口水,连肚子都率先不争气地叫唤了起来。

他们几人一抬头,又是一呆。

世人皆好色,这玉树临风的公子哥他们也见过不少,但眼前这位侠士却是眉目俊俏得过分了些。这模样倘使骑马游街,不得像那说书老头说的一般被砸一脑门的果子!且少年华美,背着金光时总有些不辨雌雄……几个小乞儿心思游走,齐齐对上那双冷煞锋锐的眼睛时,不禁打了个哆嗦。好看是好看,眉宇间却压着太过锋利的一股气,比手中长刀还凶戾。

“这、这位大侠有何吩咐?”那领头的、年纪大些的小乞丐小心翼翼地问道。

“问几句话,再办件事,这锞子就是你们的。”白玉堂言简意赅道。瞧着几个小乞丐各个亮了眼睛,他手一揽,把锞子收了回来。

人美不及银子美。

“您问便是,我们几个定当知无不言。”小乞丐抠回了黏在银锞子上的眼睛,赶紧拍着胸脯应承。

白玉堂唇边淡哂,倒没取笑小乞丐学这文绉绉的言辞,开门见山道:“昨儿夜里你们可有弟兄在镇口歇下的?”这些小乞丐居无定所,和那些占了好地方的痞子无赖不同,常常到处跑,晚上也是随便找个地方就睡下了。

“西边镇口还是东边镇口?”一个小个子问道。

白玉堂一偏头,留意到小个子乞丐肩膀和裤子上沾了些黄泥,和其他几人不同:“昨儿夜里你在哪边镇口的林子里转悠了?”

小个子面露惊色:“西边镇口。想逮只兔子,不过给跑了,见天色晚了就在接近镇口的地方歇下的。”

“昨夜有雨,想找个避雨的地方可不容易。”白玉堂轻眯起眼。

那目光凛凛,几个小乞丐都忍不住咽了咽口水。

瞧出小个子神色踯躅,似有话讲,话中也不尽实。白玉堂并不着急,手中一抛一接着那颗锞子,再次开口:“夜里雨势极猛,想来你也没胆子在雨中入眠。”淋了大雨免不了有伤风的时候,小乞丐能活到今日,想必底子不差,但也不敢拿命开玩笑。穷苦人家,一场伤寒能要了这条贱命,他抓不起药,就只能硬熬。

闻言,小个子一哆嗦,眼睛却依旧直溜溜地盯着白玉堂的手。

“大侠说得不错,昨儿我本是在镇口卖烧饼的大娘家墙角歇下的。但是半夜里有雨,把我吵醒了。我也不敢淋雨,只好找屋檐躲雨,后半夜都没睡着。”

白玉堂扬眉一笑,听出未尽之意,信手将银锞子抛给了这小子,示意他继续说。

“大侠爽快,在躲雨的时候我听见有车轮轱辘声,不过待我探头去看的时候没瞧见人影,也没瞧见马车。”小个子攥着那枚银锞子眉开眼笑,“车轮声音挺急,不知道是谁大半夜里快马加鞭地赶车,一下就不见了,我着实好奇……”说到这里他停顿了一下,瞧了瞧四周,凑近白玉堂一步,压低了声音说,“顺着镇口往外寻去,远远地瞧见了火光,就是坟头山上常见的那种发蓝发绿的鬼火,飘在黑夜里一闪一闪的,还会动。”

大概是怕白玉堂不相信,小个子还补了一句:“小子可没拿话搪塞您。虽没敢凑近,但亲眼瞧见那些鬼火仿佛是跟着鬼越走越远的。”

白玉堂眼底闪过意外。

小乞丐胆肥不足为奇,毕竟见得多了也就不怕了。只是这小个子的话却证明了展昭所救的那个小孩所言非虚,那些黑衣人确实有办法弄出像是鬼火的火焰来。先前在长乐馆他几次对展昭说那陈文聂有古怪,难不成是他想岔了?

白玉堂心神跑远了些,面上却半点不显。

“还有一事,”小个子同那几个一道儿的小乞丐对视了一眼,又开口说道,“不知大侠你有没有兴趣。”

这小子人小,心眼不小,拿他当财神爷讨银子呢。

白玉堂脾性难料,却不见得为散财而恼,当即道:“你直说便是。”

小个子乞丐吞着口水,有些犹疑道:“当时心里怕得紧,就躲了回去。大约过了两炷香,我也不是很确定,只是隐约听见有人呼救,猜测是不是有人半夜从三星镇来撞上那鬼火了,这才又走到镇口往那闪烁着鬼火的地方凑近了些。不过我没瞧见人往镇子上跑来,夜里天黑,按理说除了那些蓝火我什么也看不清,可昨夜巧下的是雷雨,我倒是看见有人从山上下来了。”

“山上?”白玉堂心下一动,本来漫不经心的神色倏尔严肃起来。

“大侠知道天昌镇西边镇口出去,左手边的大山后面的陈家村吗?”小乞丐道。

白玉堂轻轻一颔首。

原是不知,现在山都翻了个来回了。

小乞丐随口一问,见他真应了不由愣了愣,顺着话就说了下去:“有回我进林子想逮只兔子,顺着坡爬了上去发现有条道通向陈家村,路不好走,听说是几年前山体滑坡给埋了。那个女人就是从那里走下来的。”

“是个女人?”白玉堂虽是问了这句,却并无意外之色,且隐隐有了猜测。

“年纪不大,天黑看不清样子,不过感觉和大侠的年纪差不多,或许还轻些。”

小乞丐说得模糊,白玉堂却没有半点不耐烦。得亏是昨夜里的事,过个几天怕是他连雷雨天里见到的到底是个男人还是个女人都忘了。

小乞丐皱着眉头努力回想时,忽的对上白玉堂手中提着的刀。他双手一击掌,叫道:“对了,她手里和大侠一样提着把刀,哦不对,要更细一些,应当是把剑。”

是个通武艺的江湖女子。

“你可瞧见她往哪儿去了?”白玉堂道。

“往天昌镇来的,我怕瞧见什么不该见的东西,就避开了那个女人,往另一条巷子去了。”

再之后估计这小乞丐也说不出个所以然了。白玉堂也没指望从几个小乞丐口中问出这密林白骨案的来龙去脉。不过银财动人心,他瞧了一眼几个暗恼自己昨夜没睡在镇口的小乞丐,目光从巷中掠过,突然问道:“你们几个,安平镇西巷可曾去过?”

“去过。”小乞丐们纷纷点头。

白玉堂轻轻一指小乞丐手中的银锞子。

小乞丐们愣了愣,听白玉堂冷声低语道:“若是叫人抢了,不必拼了性命,你们几个去替我办件事,回头去安平镇西巷的窑子里找一个叫柳眉的,只说是白五爷叫你们来的。银子叫她给你们。”

北巷既鱼龙混杂,自是摸不着人的底线。别看那些无赖混混如今一个个安安分分,回头他一走人,这几个小乞丐便也被扒得干净了。

这几个连三脚猫功夫都没有的小孩儿哪躲得开无赖的觊觎。

这等小奸小恶、偷鸡摸狗之辈,好比墙皮上的浆糊、洗不掉的狗皮膏药,教训几回也无用。一时心生退意,却躲不过来日上门找茬。小乞丐毕竟是常年居于天昌镇,得不到远在松江府陷空岛的庇护。

白五爷年年日日游走江湖,这匹马行天下,走到哪儿算哪儿,虽说性情洒脱、不拘小节,却生有一颗七窍玲珑心。这人情练达起来,想要一事周全必当是处处周全。

银子他给了,多留两个心眼也省得这几个小乞丐办事不尽心。

却不想这几个小乞儿闻言,心思全跑偏了。

“窑、窑子啊?!”

“柳眉姑娘?!”

几个小乞丐的神态各异,有眼含促狭的,也有面色通红的,口中所呼也各有不同。

“大侠竟然是柳眉姑娘的入幕之宾。”领头的小乞丐忍不住挤眉弄眼道。

柳眉姑娘是去岁冬末来的安平镇,短短数月,艳名在外。她只管卷着衣袖往那一站,不必卖身更不必卖艺,多得是人讨她欢喜。别说这天昌镇,那三星镇都多得是富商老爷想买她一曲,大把银子往柳眉姑娘身上撒了个空,却只能得之一笑。

不过眼前这位公子侠客一副风流多情的好相貌,功夫也了得,哪里是那些大腹便便的富家老爷和满口之乎者也的酸书生能比的。这般一想,倒也不值得意外。谁还不许这朵多受簇拥的娇花也爱瞧美人呢!

都说才子配佳人,可美色相携也是世间大好风景。

他们这头暗暗揣着念头,焉知锦毛鼠盛名天下,正是傲笑江湖、风流天下独一人,区区安平镇可留不住。不过这频频打量的目光到底是肆无忌惮了些,白玉堂懒懒睨了几人一眼,吓得小乞丐们当即收了心思,噤声不语。

这位散财的财神爷似乎颇有些喜怒不定。

“先头说大侠要我们办什么事?”领头的小乞丐不敢再招惹白玉堂,赶紧问起了正事。

“想办法打听打听,这几日可有什么江湖人士来了天昌镇,或者安平镇也行。”白玉堂道。

“陈州大难,这几日来往安平镇和天昌镇的江湖人士可不少啊大侠。”一个小乞丐说。

白玉堂想了想,又道:“只需打听这三日内还留在天昌或是安平的江湖人。”

这些小乞丐总是哪儿都钻,想要知道些琐碎消息还是让他们去探听最快,堪比江湖百晓生。不过到底是些寻常乞儿,不是丐帮弟子,更非那江湖百晓生。若想知道哪家门派的毒物能叫尸首化作白骨,还得另寻旁人。

几个小乞丐纷纷散去,照他之意行事。

唯有那个手里攥着银锞子的小个子却留了下来,眼巴巴地盯着白玉堂,生怕一个不留神眼前的人如来时一般,就刷的不见了。

“舍不得?”白玉堂扬眉道。

他倒是聪明,听懂了白玉堂的提点,不敢孤身一人离开了。不过吃进肚子就舍不得吐出来,也挺贪心。

白玉堂心思一转,想起柳眉那里还有个泥球,也是来路不明跟个小乞丐一样。那泥球有几分机灵但行迹却可疑了些,还恰好瞧见了陈家村满村的白骨骷髅。

思及此,白玉堂开口道:“既然连手中的也不舍得给出去,你且先跟爷来吧。”

小个子连连点头,偷偷瞄了瞄檐下那些装作若无其事的无赖,暗自松了口气。

走了两步路,白玉堂又出言问了一句:“可有名字?”

小乞丐大多是流浪儿,没名字也很正常。当乞丐的食不果腹,有这顿没下顿一般也不会去生个孩子出来活受罪。不过这几日陈州流民诸多,说不准就是蒙难才从陈州涌来的。

“大侠唤我阿昌便是。”小个子说。

白玉堂回头瞅了他一眼,显然是听出这昌字取自天昌镇的昌。这一打量,白玉堂有些摸不准他的年纪,面黄肌瘦,说不准是吃得不好才个头矮小。

二人顺着街巷往东南方向拐,头顶忽而掠过一片阴影。

“大侠!”小乞丐惊呼出声。

人群里也发出骚动,下意识地向后矮身。

白玉堂神色自若地一抬手臂,一只猛禽飞落到了他的手臂上,竟是鹞鹰传信。那阿昌何曾见过这般威猛的飞禽听人驯服,不由面生羡意,细观起这似鹰的猛禽翎羽。白玉堂却皱了皱眉,捡出腿上绑着的字条,将那威风凛凛的鹞鹰放飞。

这是陷空岛来的传信鸟。

那几车药材对他们兄弟五人太过要紧,无怪乎他亲自出马都不能放心,时时来信询问。但眼下要想快些从官府手中拿回草药,还得按展昭说的先解决了这案子。

白玉堂心不在焉地思索这桩麻烦官司,忽而灵光大起,扭头逮住了自称阿昌的小乞丐:“你刚才说,昨夜里呼救之人像是从三星镇来的?”

小乞丐面露茫然之色:“大概吧,我没瞧见呼救之人,兴许是我听差了。雷雨交加,隔得又远根本听不清,反正我在镇口,没瞧着人从天昌镇出去。”

可展昭当时说,陈文聂是从天昌镇方向来的,绝无可能是三星镇。

“应天府那条道呢?”白玉堂又道。

小乞丐亦是摇头:“去应天府的岔口不就在天昌镇西边镇口十步远么。”

从三星到天昌只有一条官道,便是江湖人也不会大半夜走密林。既不是三星镇,又不是天昌镇,那陈文聂只可能是从山上下来的,最有可能的便是从陈家村来的。他三番五次语焉不详,其中必有隐情。

白玉堂冷嗤。

那陈文聂果真有古怪。

要死了,我竟然记错了榜单QAQ

xxx

2021.11.7改

2024.3.18捉虫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2章 第十一回 鱼龙巷,锦鼠散财细问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