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民国]那年我妈离婚未遂后 > 第22章 与生活休战协议

[民国]那年我妈离婚未遂后 第22章 与生活休战协议

作者:蜉蝣不靡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7 01:08:56 来源:文学城

吾妻惜予妆鉴:

前信悉阅。得知平平伤情基本痊愈,我这颗心刚得了宽慰,转念又提了起来——唯恐你为此自责。

平平这孩子乃有目共睹的淘气,你我早有预料,她长大成人这一路,绝不可能太平顺遂、毫无波折的。若她一出个大情小事,咱们就愧疚自苦,日子还过不过了?

就拿住我对门的邻居维斯维勒一家子来说,他家五个孩子,大的十三四,最小的仅四岁,可想见家庭终日里鸡飞狗跳、风波不断。若维斯维勒夫人对每一个孩子都如你一般小心翼翼地呵护、关注,她哪里来的时间去打手球、做编织,以及同街坊四邻天南海北地闲聊呢?

她听我说了平平的伤情以后,不以为然地挥手。

“受伤和挫折也是一种人生教育,孩子远比成年人想象的强大。”她这样告诉我。维斯维勒家每一个孩子都强壮得像森林里最挺拔的白杨树。我以为,姑且可以相信这句话。

听说宁宁学习有所长进,我欣慰之余,对你信中所提及的宋小弟很是好奇。他尚是个半大孩子,宁宁却能在其指导下进步了十几名。在教育上显露出这样大的天赋,或许是个极好的教师苗子。

相比之下,简直令我自惭形秽,导师诺伊尔教授评价我,会治学而不善教学。之后,我有所自省。我太喜欢先入为主,在假设学生已经懂得某种概念的基础上去教导他,再加上耐心欠缺,往往导致学生反覆学不会,我也陷入怀疑和烦躁之中。怎么改?好问题,我正在摸索。

给你回信时,亚琛终于熬过了最难捱的冬季,我欢喜极了。

寒冷并不令人厌恶,克星是动辄长达十四、五个小时的黑夜,漫长到我以为光明已经趁着所有人不注意悄悄地抛弃了这片大陆。每天一觉醒来,一片漆黑,好不容易挨到天亮,阳光是没有的,要么阴天、要么雨天,这就够令人忧悒了。更要命的是下午三点天就开始发暗,四点黑透。有课的日子还好些,碰上休息日,那间空荡荡的公寓简直像地狱。我恨不得插上翅膀飞回你身边。

好在即将到来的四月是个美好的时节,不论亚琛或上海,一个摆脱了漫长无趣的隆冬,一个还没进入令人心烦的黄梅天,到处都是温暖、鲜花和笑声,整座城市都那么柔和、明亮而快乐。

可惜上海的春天太短,没两天就进入潮湿闷热的梅雨时节。每年这些日子,你都会辗转难眠,无心饮食。安眠药万不可多吃,医生建议睡前喝一杯热牛奶,知道你不欢喜奶制品,嫌它腥膻,我还是要啰嗦几句,万不要觉得“王遗时不在家,没人盯我”,你就打马虎眼,睡前还是要让张婶提前热好。

再则,夜间可多请张婶陪顾二女,适当增加薪酬,不要勉强自己事事亲力为之。

如若课业进程顺利,或许下一个冬天,我便能在家里陪伴着你们了。每每快熬不下去,我只要这么想想,便能鼓起十足的干劲。下一次来信多写些你自己,宁、平的新闻篇幅太多了。

你爱的同时也爱着你的王遗时

三七年三月十六于亚琛

看完手中远渡重洋的絮语,惜予拉开玻璃门,来到卧室的阳台上。

公寓楼下已然一片绿意蓊郁绵延。前院香樟枝丫的碎影下,传来了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一群穿五颜六色衣裳的小人们奔跑着追逐一只花皮球。

公寓的太太们得以腾出育儿的双手,此时应该聚集在某户人家的客厅里喝茶、谈天、看画报……

楼上人家的留声机里女歌手袅袅的、细细的嗓音,似乎给此时阳光增加了几分甜度。

惜予身后,凭儿正坐在梳妆台前的小沙发里,翘着二郎腿织一组杯垫,桃色的绒线团在她脚边的针线笸箩里一滚一滚地缩小,两根毛线针中间渐渐出现一片蜜桃状雏形。

这样一个美好闲暇的周末午后。

一个女人沿着马路走来,停在公寓对面洁白的现代派风格图书馆前,在一株枝叶浓密的梧桐下,等车流过去。

她身上紫红色塔府绸洋裙为明媚的春光再添一抹亮色。

惜予的视线也被她所吸引,看着她越走越近,一路来到亚尔培路公寓楼下,操着轻盈的步伐经过玩耍的孩子们,步入大楼。

张婶开门同她讲,有位姓吕的小姐前来拜访。

凭儿放下针线,惜予对她摇摇头,让她不用管。凭儿躺回小沙发里,拿起针线,一边跟著楼上留声机里的旋律轻哼。

街头那抹亮色出现在了她家客厅。

惜予从未见过眼前这位眉目妍丽的吕小姐,心下蹊跷。

对方看出她的迟疑,主动解释,“王太太,我是你弟弟慎予的朋友。不嫌弃的话,喊我素荣就好。”

“难怪。我对慎予的交际向来不太清楚。你应该知道,他如今已不在上海了吧?”

“在北平嘛,太远了。”素荣眨了眨眼,自有她独一份的妩媚俏皮,“我要去香港了。我先生买了大后天的船票。慎予……算是我在上海唯一的朋友,虽说这几年不曾来往,走之前还是想与他道个别。”

吕素荣说到这里停顿下来,勾了勾花瓣般饱满鲜红的唇,“我昨天去过他公寓,才发现已经换了人住。一个小男孩告诉我,他老早出去读书了,但还有个姐姐住在附近,给我指了地址。叨扰了太太,万望谅解。”

她边说着,边从手包里掏出一张对折的信壳,展开来抚平了,递给惜予。

惜予接过信,见信封上独独缺了收件人地址,想是她不知慎予如今何在,专门空着的。

“地址拜托太太帮我补全了。信交给您,我绝不会再多问一个字。”

信封上的笔迹虽则稚嫩,风骨却很是娟秀沉静。惜予抬头看向眼前浮艳动人的姑娘,“你想打听几句,并没什么不妥的。”

吕素荣欣喜追问,“当真可以?”

惜予对她点了点头。

“我想如今他夫人的身体必然大好了吧?”

“几年前过世了。”

面对震惊的吕素荣,惜予摇摇头,“我想他正是经受不住这份睹物思人的痛苦,才远走他乡。如你所说,北平太远了,或许他要的就是这个‘远’。吕小姐的信,我会附在家书里一起寄给他的。”

吕素荣很快恢复了轻松的姿态, “他一走了之,倒是轻松了。现在北边那么乱,家里人得多担心呀。”

“吕小姐不也一样?”

“哪里,我孤家寡人。亲人即使还有那么一两个,见面也全然不认得了。如今跟着我先生,好歹有个依靠,往后不必自己讨生活,去哪里不都一样嘛。”

吕素荣后面还有人有约,转交信件之后不多久便起身告辞了。

送走吕小姐,张婶端起招待她的茶盘,叹道:“一口没喝,浪费了。”

卧室门打开,凭儿从里探出头来,笑道:“我来帮你喝完,不就不浪费了吗?”

张婶放下茶盘,“好的呀!快来快来。”

凭儿走过来一瞧,“就一杯呀。我再去泡两杯,咱仨今天也开个茶话会。”

张婶刚想说“别给我泡”,却被惜予按下来坐在了沙发上。

“让她去吧。左右无事,不如一起吃茶。家里是不是还有一袋西点?”

张婶点头,“有的,昨天刚从凯司令买的饼干。宁宁喜欢吃。”

“这样啊,那我们给她留半袋。我去拿半袋过来。”

这次惜予也被张婶摁了下来,“我去拿,等太太你找到,太阳都下山了。”

张婶风风火火起身奔向厨房,同凭儿在里头一起鼓捣起来。

惜予走到阳台前,把半扇阖上的玻璃门拉开,阳光哗啦一下倒进了宽敞的客厅里。

三个女人坐在客厅里吃着茶,想起什么便说上两句,话如走马——王遗时留学的生活、德国的漫长冬夜、吕小姐洋装上的蕾丝边、凭儿杯垫的花样、张婶娘家赌钱的老舅舅……世界好像很大,从大西洋那头到这里东海之滨,有认识的人和不认识的人,昼夜轮转不由人定,握在双手上的两根毛衣针却很听话。

惜予抿了一口酥饼,阳光点亮了她浅色双眸,滟滟泓泓。凭儿和张婶说说笑笑,一个不再终日担忧丈夫安危,一个则不必理会琐碎无尽的生计问题。

与其说是茶话会,不如看作一纸女人们对生活的暂时休战协议,哪怕仅有一个下午不到的时效。

晋江的格式怎么调?

信件落款右对齐搞不出来。

但这点不协调,就跟每章的字数一样,体现了作者毫不严密谨慎的写作态度。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2章 与生活休战协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