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梦人间]刃下心 > 第13章 归去来「承」[番外]

[梦人间]刃下心 第13章 归去来「承」[番外]

作者:天海迢迢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05 06:16:13 来源:文学城

大宁四十二年,白氏幺女苍灵随亲游历江南,访世交楚氏。见一女童唤倚云者,因幼失怙恃,遭叔伯苛待,心生恻隐,哇哇大哭。白父怜其孤苦,携之入京,养于膝下。白母亦待倚云若亲女。二姝朝夕相伴,情逾骨肉。

越明年,新皇践祚。长安白氏以“谋危社稷”“大逆不道”之罪,阖族遭诛。主事者凌迟、枭示,族中人年十五以上者皆斩,念及稚子无辜,免去一死,充为官奴。

白女因族中之难,没入乐籍。因有冰肌玉骨,蕙心兰质,管事惜其风姿,赐名“玉兰”,以来日头牌之遇待之。楚女虽未受朝堂之争波及,却因身份敏感之故,亦被家人遣至长安义宅避难。

自此,双姝分离十余载。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玉兰虽深居简出,然因色艺冠绝,名动京华;至若楚女,虽江南楚氏三小姐音讯杳然,然长安暗巷间,妙手榜首“云中燕”,暗杀榜探花“芸豆子”,皆其人也。虽一为乐姬,一作侠女,境遇殊途,然二人皆相忆。

大宁五十六年,玉兰及笄,初曲价逾十万。购者为微服私访之东宫太子。

大宁五十七年,楚氏成年,获名籍,偶因行窃入乐楼。喜遇童年知交白氏,即刻相认,互剖心意,义结金兰。白氏亦暗籍乐楼谍网、东宫秘闻,欲助楚女复姓归宗。

大宁五十九年,春。楚氏闻白氏与太子有染,大为光火,心痛如割。历斥太子非良配,二姝遂生龃龉。实乐娘欲假太子之助,以入朝堂,扶幼子摄政夺权,为家雪冤。知其险,不愿挚友受己牵连,故决然推拒之。后每值楚氏造访,皆避而不见。

大宁六十年,夏。帝病笃,诏令太子监国,行事乖戾,悖谬频出。德泽帝知天不假年,见太子冥顽,深以为耻。忽闻尚有太孙存世,龙颜大悦,欲立幼孙。玉兰因娠入东宫。然事机不密,终究败露,太子闻储位生变,心生忌惮。白氏临盆在即,竟被逐出宫闱。

未几,德泽帝崩。当是时,楚氏羁押天牢,偶逢刑部小吏燕游倾诉衷肠。本欲遵照其言,安之若素,忽闻五陵人报金兰蒙难,悲愤交加,毅然越狱。甫脱桎梏,便逢江南来使,携家谱相认。

楚氏凭积年人脉,遍寻长安,终得白氏临蓐于寺庙,二女方互剖金兰之语,知彼此相惜之情。其中艰辛,不足为外人道也。

是年腊八,白氏于庙中产子,逢产难,血渍浸褥,幸得倚云昼夜帮扶,终得娩一子。以袈裟襁褓,佛前残粥得活。取名晏,合“海清河晏”之意。后楚氏尝议偕白氏归江南,然白氏蓐风未愈,复值天子追缉,终不果行。

及子弥月,楚氏摹鬼面图腾,锻铜为覆面二具,立为信符,谓江湖故旧曰:“见此面犹见我,偿诺不必认人。”

白氏独取其一,见楚氏愠,欲顾左右而言他,遂指纹曰:"笔拙而韵生,此天授也。若琢之,必成绝艺。”

楚氏不甘,阴藏余面于其衾。越旬携药归寺,不见母子。询诸沙弥,知其已遁走。唯留该面具于供桌上,下压一襁褓裂帛,书“苍灵无福”四字。倚云悲愤交加,欲折面具,终不舍。

大宁六十一年春,梨云漫野。楚氏蒙宗荫,缔姻燕游,以附权帷,期掩前愆,另冀假其才,觅苍灵母子而庇之。

是岁,太子择良辰吉日登基,改元天元,是为天元帝。另立世家明珠为后。

同日,楚氏寻至暗巷娼寮。奈何白氏产后虚亏,加之奔劳,已致油尽灯枯。二女隔帷相诀,楚女独抱其子襁褓出。遇沟旁玄猫群集、鳢肠丛生,忆燕游昔时所言:"此草可止妇人崩漏。"大恸,方悟医迟。忽有一玄猫蹭膝,楚氏含泪戏言:"倘跃吾肩,当豢养之。"猫竟腾空,遂负二命归,唤之“墨旱莲”,正是成药部分。

大宁六十一年秋,九月十九,值观音示寂日。楚氏早产,诞孪生双麟。因圣谕禁双生子,遂留羸弱者在侧,从燕姓,名曰云洲;别子密遣江南,嗣于楚氏族兄,更姓为楚。

因晏儿寄养于外,倚云常在外奔走,疏于抚育己出。乃致六十二年,云洲周岁之宴,其亦姗姗来迟。逢太后携谢世子来贺。抓周器玩罗列满地,其独攫楚氏腰间早先欲赠故人之面具。燕游旋机云:"此母也,反为新奇。"楚氏亦笑言非宜,然心绪万千,谓此乃与苍灵宿缘未绝,遂以所佩面具贻之,永系儿身。

课文风译文:

大宁四十二年,白家的小女儿白苍灵随父母游历江南,拜访世交楚家。见到楚家一个叫倚云的小女孩,因为年幼失去父母,受到叔伯的苛待,(白苍灵)心生怜悯,大哭起来。白父怜惜她(楚倚云)的孤苦,将她带入了京城,抚养在膝下。白母也待她(楚倚云)如亲生女儿。两个女孩朝夕相伴,感情比亲姐妹还要深厚。

第二年,新皇登基。长安白家因“图谋危害社稷”“大逆不道”的罪名,全族被诛杀。主事者被凌迟处死并枭首示众,族中十五岁以上的人都被斩首。考虑到小孩子并未参与此事,免去一死,充为官奴。

白家的女儿(后文述白氏)因为家族的惨案,没入了乐籍。因为她冰肌玉骨、蕙质兰心,管事爱惜她的风姿,(为她)赐名“玉兰”,用对待未来的头牌的待遇对她。楚家的女儿(后文述楚氏)虽然没有直接受到朝堂之争的波及,但因为身份敏感,也被家人送到了长安的义宅避难。

自此,两个女孩分离了十余年。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玉兰虽然深锁在乐楼之中,很少外出见人,但因为容貌和才艺均极为出色,名声震动了整个京城;而对于楚家的女儿,虽然江南楚家三小姐的身份已杳无音讯,但长安暗巷中,妙手榜榜首“云中燕”、暗杀榜探花“芸豆子”,都是她的化名。虽然一个是乐姬,一个是侠女,境遇不同,但二人始终彼此思念。

大宁五十六年,玉兰及笄。首次登台演出,初夜被拍卖,价格超过十万。买下她的是微服私访的东宫太子。

大宁五十七年,楚家女成年,获得了名籍,偶然为了行窃进入乐楼。(却)惊喜地遇到了童年的知交白氏,两人立刻相认,互诉心意,结为金兰姐妹。白家女儿也暗中利用乐楼的情报网络、打听东宫秘闻,想要帮助楚家女儿恢复姓氏,回归家族。

大宁五十九年,春天。楚氏听说白家女儿与太子有染,气得火冒三丈,心痛得仿佛刀割。她厉声斥责(玉兰),(认为)太子并非良配,两人因此产生了矛盾。实际上,是白家女儿想借太子的势力进入朝堂,扶持幼子摄政夺权,为家族洗雪冤屈。她知道这条路充满危险,不愿意连累挚友,因此坚决推开拒绝(楚倚云)。之后每当楚家女儿来访(寻找她),(她)都避而不见。

大宁六十年,夏天。皇帝病重,下诏让太子监国,但太子行事乖张、昏招频出。德泽帝知道自己时日无多,见太子冥顽不灵,深感为耻。忽然听说还有一个(肚子里的)太孙在世,龙颜大悦,想要立幼孙为储君。玉兰因为怀有(太子的)孩子,进入东宫。然而事情计划得不周密,终究走漏了消息,太子得知储位可能发生变故,心中产生忌惮。白氏即将临盆,竟然被逐出宫门。

不久,德泽帝驾崩。此时,楚家女儿被关押在天牢,偶然遇到刑部小吏燕游向她倾诉心意。她本打算听从燕游的建议,安心等待(刑期过去),忽然听到(同样被押天牢的)乐楼的客人说她的金兰姐妹遭受了磨难,悲愤交加,毅然越狱。刚脱困,便遇到江南来的楚家人,带着家谱同她相认。

楚家女凭借多年的人脉,找遍了长安,终于在一座寺庙中找到临产的白家女。两人互诉金兰之情,彼此明白了对对方的珍惜之情。其中的艰难曲折,不需要被外人所称道评说。

这一年腊八节,白氏在寺庙中产子,遭遇难产,鲜血浸透了床褥,幸好得到楚倚云不分昼夜的照顾,终于生下一个儿子。(这个孩子)用袈裟作为襁褓,靠佛前残粥活了下来。取名为“晏”,寓意“海清河晏”。后来楚倚云曾提议带白家女儿回江南,但白家女儿产后身体虚亏,又遭到皇帝(指尚未登基的太子)的追捕,最终未能成行。

孩子满月时,楚家女仿照(自己所画的)鬼面图腾,打造了两副铜面具,作为信物,嘱咐认识的江湖人说:“见这个面具如见我本尊,兑现恩情不必认我本人。”

白氏只取了一具,见楚氏生气,便想转移话题,于是指着(面具的)花纹说:“虽然(你的)笔画朴拙,但(自然)生成了(一种)韵味,这是天赐的(才能)呀。若(你于绘画一道)加以雕琢,一定会成为世间独绝的技艺。”

楚氏不甘心,偷偷将(未被收下的)另一副面具藏在白家女儿的床褥中。过了十天,她带着药回到寺庙,却发现母子已不见踪影。询问寺中僧人,(才)得知她(白氏)已经离开。只留下那副面具放在供桌上,下面压着一块襁褓上撕下的裂帛,上面写着“苍灵无福”四字。楚家女儿悲愤交加,想要折断面具,但最终没有忍心。

大宁六十一年春天,梨花纷扬如云,漫山遍野。楚家女儿凭借家族的荫庇,与燕游成婚,依附权贵(指燕游身后的太后),期望掩盖过去的过失,同时也希望借助燕游的才能,找到白苍灵母子并庇护他们。

同样在这一年,太子选择了一个良辰吉日登基,改元天元,就是所谓的天元帝。另外册立了世家贵女为皇后。

同一天,楚氏寻至暗巷中的娼寮。奈何白氏(因为)产后虚弱,加上奔波劳累,已经油尽灯枯。两人隔着帷帐诀别,楚家女儿独自抱着孩子的襁褓离开。途中遇到一群黑猫聚集在(暗巷的)沟旁,周围长满了鳢肠草,她想起燕游曾说过:“这种草可以止住妇人的崩漏。”她心中大恸,意识到自己救治已迟。忽然一只黑猫蹭了她的膝盖,楚氏含泪(对黑猫)戏言道:“如果(你)能跳上我的肩膀,我就养你。”猫竟然真的跃上她的肩头,于是带着两条命(指白氏之子晏儿和黑猫)踏上归程。称它(指黑猫)“墨旱莲”,正是这种能治崩漏的草药的成药部分。

大宁六十一年秋天,九月十九日,正值观音示寂日。楚氏早产,生下一对双胞男婴。因圣上下令禁止双生子,于是将(身体)较为羸弱的一个留在身边,父亲姓燕,取名云洲;另一个孩子则秘密送往江南,过继给楚家族兄家,改姓为楚。

因为晏儿(白苍灵与天元帝的孩子)(被)寄养在外,楚家女儿常常在外奔波,疏于照顾自己亲生的孩子。乃至于大宁六十二年,云洲周岁之宴,她也姗姗来迟。恰逢太后携谢世子前来祝贺。抓周的玩具摆满一地,云洲却独独紧抓楚氏腰间早先欲赠故人的面具。燕游打圆场调侃道:“这是母亲,怎么(他)反倒觉得新奇?”(暗指燕云洲抓的不是面具,而是楚倚云这个母亲)楚氏也笑着说这(指儿子觉得自己新奇这件事)不合适,但心中感慨万千,认为这是与白苍灵缘分未断(的征兆),于是将所佩面具赠予云洲,(希望)(将这段缘分)永久维系在自己孩子身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