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铃声响起时,希尔薇整个人都沉在浴缸里,世界寂静无比。朦朦胧胧的铃声像是从遥远的梦境中传来,她猛地探出水面,大口呼吸起来。
她在通过这种方式体验玛丽安后来被魔鬼缠上时窒息感和绝望感。
铃声耐心且执着地响了好几次,希尔薇匆匆裹上浴巾,到客厅接起电话,里面传出一道甜甜的声音冲她打招呼——是德鲁·巴里摩尔。
德鲁打来电话就是为了告知派对的地址,甚至还贴心地询问需不需要派车来接。
她一直在电话里用撒娇的语气不停地说:“你一定要来哦!你会来的对吧!我准备了好多好吃的,还有香槟,你一定会喜欢的。 ”
说实话,希尔薇心里竟诡异地感到一丝受用,虽然早就知道德鲁想和她,也实在没想到对方如此热情——感觉只要她说没空,德鲁就会直接开车到楼下,把她架走。
于是2月22日这天晚上,希尔薇如约而至,和她一起的还有同在纽约的薇诺娜、托比和卢卡斯。
门一开,电吉他和架子鼓的乐声便清晰入耳。
“你们都来啦!快进来。”德鲁把门完全打开,笑靥如花。
她穿着一件粉色蓬蓬裙,圆润柔和的脸上绽开笑颜,像一颗饱满多汁的水蜜桃,浑身散发着甜滋滋的气息。热络地左一个右一个挽起薇诺娜和希尔薇的胳膊,自然而然地带着她往屋里走。
向身后的托比和卢卡斯丢下一句:“男孩们,请自便吧,玩得开心。”
托比和卢卡斯当然不需要她关照,准确地找到最吵闹的那片区域并加入其中。
“你知道吗?我原本以为我们会有很多见面的机会,结果自从那次之后,你居然大半年都没消息,想邀请你来我的睡衣派对都找不到人。噢,除了你们在机场那次,我还是第一次看他这么严肃......”
虽然他们并没有多外公开,但不少人都已经知道他们俩在一起的事实,毕竟他们没对身边的人过多隐瞒。德鲁也不意外,虽然见不到希尔薇,但她经常能在派对上见到莱昂纳多(他们合作过《欲海潮》,当时还是在剧组结束拍摄任务后在酒吧拼酒时认识的)。
“如果你辛辛苦苦读了四年,我想你也不会放弃拿到一份学位证书的。”希尔薇递上自己准备的礼物——一款迪奥新出的手提包。因为不确定德鲁的喜好,她索性选了这款送人绝不会出错的款式。
德鲁拆开包装,惊喜地说:“噢!谢谢!我很喜欢!”
“sorry,上次没能参加你的生日派对,我自己参与制作的那部电影有些小麻烦,实在走不开。”
希尔薇好奇,“你要自己制作电影?”
“剧本还在打磨,这是个关于美女特工的故事...说实话需要准备的事情实在太多了,虽然有点无从下手,但这种全新的尝试让我特别兴奋,我成立制片公司时,还是noni帮忙引荐了独立导演......”
她们边聊边走到铺着羊毛地毯的客厅内,来参加派对的人很多,三五成群。
一个文质彬彬,温润儒雅的男人朝她们走来,若不是他身上穿着现代的灰色毛绒长袖,乍一看还以为是19世纪肖像画里的普鲁士军官。
“介绍一下,这是我的男朋友,爱德华·诺顿,你叫他埃迪就好。”德鲁转而挽上诺顿的手臂,“你真应该看看他的表演,一定会被惊艳到的。”
她介绍自己爱人时那骄傲的语气,以及娇憨甜蜜的少女情态,让人轻而易举就被她此刻的幸福所感染。
这个熟悉的称呼让希尔薇略微晃神,两秒后才会意地笑着和诺顿友好地握了握手,一触即分。他们并非完全不认识对方,这还是因为某个不在现场的家伙。
“他怎么没来?”诺顿单手插兜,另一只手揽着德鲁。某个派对狂热份子不在场,还真是够稀奇的。
“well,他现在估计还在拍戏。如果他来了你们还能喝两杯。”希尔薇耸了耸肩,诺顿和莱昂纳多经常能在派对上碰到,也就成为了关系还不错的朋友。
好莱坞这个圈子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就像拔萝卜带出泥,只要认识其中一个,周围人脉便会接二连三地串联起来。尤其是像他们这些童星出道的,往往只需参加几场派对,就能迅速熟络整个圈子。
说起来,诺顿还算她的学长,他出身耶鲁大学天文系,半路转学历史学,主修人类学和哲学。
他的父亲爱德华·莫沃尔·诺顿同样是一名律师,曾为卡特总统政府服务。外祖父詹姆斯·劳斯是著名的地产大亨,发明了shopping mall,参与过巴尔的摩内港的建设,成立的劳斯地产在各处都有分公司。
听布罗迪说,诺顿家族还有军火和石油的生意,政商界均有涉猎,可谓是家世显赫。
但诺顿没有听从外祖父的安排,曾在日本大阪的公司待过一段时间,不喜欢规矩的白领生活再加上钟爱表演,便毅然决然放弃继承家产追求自己的演艺梦想。
他们小时候还在某个慈善晚宴上有过一面之缘,但她也是在听到莱昂纳多提起诺顿的名字时,从记忆深处扒拉出来的。
而现在这栋用来开派对的位于长岛汉普顿富人区的滨海别墅,应该也是诺顿专门用来给女朋友庆祝生日的。
“honey,帮我把包放回房间好吗?我待会儿来找你。”德鲁将手包塞进诺顿手中,随即直接当着她们的面与他深吻。
希尔薇和薇诺娜无奈相视,甚至在想要不要找个理由离开,而不是不合时宜地在这里当电灯泡。
薇诺娜在一旁小声补充,他们最近刚合作了伍迪·艾伦的《人人都说我爱你》,因戏结缘。
然后又指了指靠近餐厅的区域,那个因《这个杀手不太冷》崭露头角却也曾陷入争议的小女孩——娜塔莉·波特曼,正和同为犹太裔的娜塔莎·雷昂相谈甚欢。
她们和德鲁以及诺顿都刚结束在纽约的拍摄工作,因此今晚的派对上也有不少剧组的人。
犹太裔电影人不仅在数量上占据重要地位,更在产业权力结构中处于核心位置。他们的影响力渗透在制片厂体系、经纪公司、导演协会和颁奖体系中,构成了好莱坞真正的权力网络。
好莱坞核心创意岗位(制片人、导演、编剧)中犹太裔占比约35-40%
去年卸任的索尼影业总裁彼得·古伯、迪士尼CEO迈克尔·艾斯纳、派拉蒙影业的雪莉·兰辛、CAA创始人迈克尔·奥维茨、ICM的杰夫·伯格以及导演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巴里·莱文森,还有梦工厂的大卫·格芬,这些站在好莱坞顶层的话语人,都是犹太裔的一份子。
虽然犹太裔群体的抱团现象不会明面上被提及,但在这个圈子里早已是公开的秘密。
而娜塔莉·波特曼出生耶路撒冷,血统纯正,更是深受犹太大佬们的青睐。
若非如此,一个初出茅庐的小女孩,又怎能在第二部电影就与阿尔·帕西诺、罗伯特·德尼罗一众大牌明星合作《盗火线》呢?
足足两分钟,德鲁才松开诺顿,看到希尔薇戏谑逗趣的眼神,突然凑过来一口亲在她的脸颊,“噢,差点忘了还有你,我的甜心。”
“这算安慰吗?这可比你刚才那个要敷衍多了。”希尔薇收回落在娜塔莉身上的视线,挑眉故作不满。她敢保证,在她们来之前德鲁绝对已经喝了不止一轮。
德鲁忍不住在希尔薇的另一边脸颊又亲了一口,“亲爱的,别吃醋,数量上你比可他多了一个。”
正当她想凑到薇诺娜身边同样来一遍时,薇诺娜笑着制止了她:“好啦,比起这个,我还是更想自己喝一杯。”
她们来到开放式厨房延伸的岛台,德鲁从橱柜里拿出一瓶勃艮第红酒和三个高脚红酒杯,熟练地拔开木塞,往杯中倒入。
希尔薇接过红酒杯轻轻摇晃,浓郁的酒香中漾出一缕清新的果香。
德鲁一口气喝完了半杯,薇诺娜有些不赞同地看着她,“你不是说会少喝点吗?”
“放心,我已经控制了,以前这个时候我已经喝完至少三瓶,现在才一瓶半,我才不会像他们一样,蠢到把自己的命都搭进去。”德鲁挥挥手,示意薇诺娜放心。
她说的这些人,正是她的祖辈。巴里摩尔家族在戏剧界和电影界都有一席之地,这个极具演艺天赋的家族有个致命的基因——酗酒。
德鲁的爷爷约翰·巴里摩尔以及他的哥哥和姐姐都是活跃在世纪初的好莱坞、百老汇的知名明星,全部因酒精去世,有边喝边嗑的,有心脏病还在猛喝的,更有把酒当水喝的。
酒精摧毁了他们的事业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薇诺娜才一直担心德鲁也会重蹈覆辙。
“不过我好像还记得,某人上次在我的派对上喝光了五瓶啤酒。”
“我都数着呢,你还比我多了一瓶梅子酒,那个酒精浓度可比啤酒高多了......”
看着吵吵闹闹的两人,希尔薇也不吱声。
毕竟喝酒也是她为数不多的不太健康的爱好,但她一直有控制摄入量,只会偶尔放纵,确保自己不会成瘾。毕竟比起见效快的drug,酒精的危害不遑多让,更像是慢性毒药,一点点蚕食人的心智。
三人干脆讨论起各自关于如何拒绝酒精的心得(但这实在没什么说服力),聊着聊着,希尔薇的视线无意间往外一扫。
从左侧的玻璃窗往外望向视野开阔的庭院,穿着芥末黄丝绸长裙的高挑身影背靠在廊柱上,对旁边的人展示着手上的东西。围在她身边的还有丽芙·泰勒、凯特·哈德森,都是nepo baby。
论家族的星光,她们几个谁都比不上眼前的德鲁。与缺乏事业心的几人不同,德鲁反而是她们之中更愿意靠自己打拼事业的人。
她坚韧乐观,自信热情的笑容看不出曾经的阴霾。她不是温室里的娇花,而是一把锋芒毕露的宝剑,能够斩断那些试图拦在她路上的荆棘。
因此,希尔薇也就更好奇她们的关系,“你跟格温妮丝的关系似乎还不错?”
“还好吧。我们经常能在派对上见到。提前给你打个预防针,格温妮斯...她有点...”
薇诺娜:“她的脑回路有点不太一样。”
“yep,她会沉浸在自己的世界和逻辑里面,不太在意别人的想法,说话不太经过大脑,绝大多数情况下她没有恶意。”
毕竟总不能跟一个连买菜该去超市还是商场都分不清的人计较太多。
德鲁知道自己毒舌是因为直来直去的性格,她早已习惯用犀利的言辞保护自己。相比之下,格温妮斯说话难听纯粹是浑然天成且毫无自知之明。
“她一直觉得我有些粗鲁且脾气古怪,还说过我像易燃的炸药桶,而我有时也看不惯她那副傲慢骄纵的样子。但这也并不妨碍我们会邀请对方参加自己举办的派对。”
格温妮丝似是心灵感应到她们正在谈论她,频频往这边看,丽芙·泰勒也跟着看过来,看到希尔薇时还友好地招了招手。
希尔薇远远地冲她举杯致意,她们前不久才见过,因为杰昆的关系也算是认识。
没过多久,格温妮丝便穿过露台门向她们走来。
“嗨!你就是希尔薇?”格温妮丝毫不掩饰地上下打量着希尔薇,顺手朝德鲁的方向抬了抬下巴,示意他给自己也倒杯红酒。(德鲁翻了个白眼,直接把自己那杯塞了过去。)
她的语气带着几分调侃,却不会惹人生厌,“长得还不错嘛,幸亏你还算高,不然你们三个都能组个‘小矮人联盟’了。”
“你可别学德鲁那样管控不住自己的体重,上镜会很难看的。我劝过她很多次,明明是为她好,她还嫌我多管闲事......”
说到最后,格温妮丝的声音带上几分委屈,德鲁毫不客气地冲她竖起中指。
“谢谢?”希尔薇迟疑地回应道,这下她算是明白为什么薇诺娜和德鲁对格温妮丝的评价是什么意思了。她甚至还没来得及开口,格温妮丝就已经自问自答地完成整个对话。
“听说你也去参加卡梅隆的试镜了?”格温妮斯拿起红酒杯浅尝一口,话题一转,说起这个人人都在关注的电影选角。
“噢,他要求可多了,我也不知道自己的表现有没有符合他的预期。”希尔薇对此警惕且谨慎,没有完全说实话。毕竟她们只是点头之交,而且她和还没有剧组签订合约,避免中途突生变故,不便多说。
这立刻引起格温妮斯的共鸣,附和道:“我试镜的时候被他百般挑剔,比我在高中的那个教务主任还烦人。还问我能不能接受高强度的拍摄,我才不愿意呢,这种特效大片简直毫无品味。”
“我连试镜都没去,我一点都不喜欢这个老得掉牙的爱情故事,况且我根本没有时间。”比起卡梅隆所谓的旷世巨作,德鲁更想完成自己投资的电影。
格温妮丝惊呼,“come on!你还在研究你那三个傻大妞的故事吗?”
“和你说不明白,所以你过来到底有什么事。”德鲁才不信格温妮斯跑过来就为了说这些有的没的。她绝不会放过给任何人炫耀一遍的机会。今天格温妮丝是第一个到的(她家就住在上东区第五大道),一开门德鲁就被她手上那闪耀的火彩晃到了眼睛。
果不其然,格温妮斯状似不经意间撩起耳侧的头发,露出左手无名指上的戒指,却还是暴露出几分得意,“皮特向我求婚了,就在跨年派对上,我们当时正在,他突然把我带到庭院,玫瑰花瓣铺了一路,还有突然升起的烟花,你们绝对想象不到当时有多浪漫。”
“哇,那可是布拉德·皮特!真羡慕你,你们简直是天造地设的一对,我想不出还有谁能比你们更适合对方了。”希尔薇面不改色地说着漂亮话,把格温妮斯夸得心花怒放,反正多说几句又不会有什么损失。
起了谈兴,格温妮丝干脆开始分享她和皮特的各种恋爱经过,还说要不是皮特正在忙着各种采访和公关活动(他凭借《十二只猴子》第一次获得奥斯卡提名,自然十分重视),她就能带皮特一起来参加德鲁的生日聚会了。
在提及她为什么会答应皮特的求婚时,格温妮丝先是满脸甜蜜、赞不绝口地说着各种溢美之词:“我们相识相爱的过程简直像是童话故事,我真的爱他,他那么英俊,那么可爱,我的意思是,他是布拉德·皮特,他就像一个英雄……”
说到“英雄”,格温妮丝突然顿住,表情几番变化,正当希尔薇想问她是不是哪里不舒服的时候,她又像是下定了某种决心,别扭地开口:“如果可以的话,你们最好不要和哈维·韦恩斯坦单独相处。”
格温妮丝不好说那么清楚,她只能提示到这份上。
当时正她要和米拉麦克斯影业合作《艾玛》,哈维·韦恩斯坦请她到比弗利山庄的酒店参加工作会议。
结果趁她的经纪人去洗手间的功夫,韦恩斯坦露出了他的真面目,突然把手放到她身上 ,还要她和他一起去卧室按摩,她直接站起来拒绝,好在韦恩斯坦也不敢直接对她怎么样,不过她当时真的吓坏了。
一想到当时的场景,格温妮丝仍后怕不已。
后来她把这件事告诉了皮特,皮特也在拉尔夫·费因斯主演的百老汇舞台剧《哈姆雷特》首映夜活动上把哈维·韦恩斯坦狠狠教训了一通。
所以当皮特在她面前单膝下跪拿出戒指盒时,她没有过多考虑就答应了他的求婚。她的父母也同样爱他,甚至把他当作自己的儿子。
尽管碍于皮特的警告,韦恩斯坦虽然不敢再对她动手动脚,但也威胁她不准讲这件事外传出去。她的电影还没上映,她还不想彻底得罪这个掌握不少话语权的制片人。
当格温妮丝谈论的对象突然从布拉德·皮特转向哈维·韦恩斯坦时,面面相觑的三人交换了一个眼神,立即意识到她话中有话,便默契地不再追问。
仅凭这短短一句话,希尔薇心中便隐约浮现出一些猜测,关于这个行业肮脏丑陋的现实,它甚至还有个臭名昭著的行业术语——“红沙发”试镜。
指那些制片人、导演或选角负责人以“试镜”为名,要求演员(多为新人)通过性服务换取角色或职业发展机会。
金钱、权力与美色,是光鲜亮丽的好莱坞背后永不褪去的底色。
“管他的,先让他们统统见鬼,现在是我的派对时间。”
眼见气氛略显沉闷,德鲁回头冲乐队喊道:“来首更劲爆的!再大声点!”
虽然德鲁和格温妮丝都是斯皮尔伯格的教女,但好像很少见他们同框,感觉德鲁跟卡姐比较熟一点,可能德鲁也受不了格温妮丝的性子哈哈哈哈哈[狗头]
有人知道德鲁是不是也是双性恋呀,我好像看到过说她十几岁玩得花的时候跟女生也一起玩过,不过好莱坞的双性恋应该挺多的,朱莉、小k、琥珀都是(都是我的女神,伟大无需多言[狗头叼玫瑰])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65章 gir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