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都市现言 > [美娱]恰逢其时 > 第8章 第八时

[美娱]恰逢其时 第8章 第八时

作者:虎刺阿加莎 分类:都市现言 更新时间:2022-07-27 10:44:05 来源:文学城

比尔·乔治森一直在等这个电话。他是威廉·莫里斯经纪公司(WMA)电影部门的一名资深经纪人,但是最近一直处境不佳。

作为一个已经93岁的公司,WMA曾是好莱坞经纪业毫无疑问的巨头,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好莱坞80年代的盛景已经一去不复返了,90年代的经纪公司都在挣扎,而WMA这个老牌公司更是如此。

前段时间,WMA经受了一次重创,三位高级经纪人一口气带走了詹姆斯·斯派德、茱莉亚·罗伯茨和蒂姆·罗宾斯等数位知名客户转投敌手。

公司董事会痛定思痛,大胆启用前电视部门的主管杰里·卡茨曼担任总裁。卡茨曼曾经是WMA电视部门的全球负责人,工作做得很出色,但是人们都怀疑他到底能不能拯救WMA日渐衰退的电影部门。

卡茨曼上台以后,公司内部一直风传要进行大规模整顿。有消息说卡茨曼甚至在考虑重组董事会,因为现在WMA董事会都是些老头子,严重拖慢了公司改革的进程。

比尔与从公司跳槽的几名经纪人曾经走得太近,因为这他最近一直受到主管负责人的猜忌。

可惜的是,他根本没有跳槽的机会,因为他手上缺乏吸引猎头的明星客户。

据说新任总裁在考虑对电影部门进行类似电视部门的改革,也就是说要打破过去一个经纪人单打独斗的局面,而是尽可能地用多个经纪人对应一个明星客户的团队制,这样有助于留住明星客户。

这是竞争对手创新艺术家经纪公司(CAA)的长处。

这种改革或许对比尔这种人来说有好处,如果能更早一点发生的话。

他现在的处境很尴尬,一方面备受猜忌,行动受到掣肘,另一方面又很需要一个明星客户来保证自己在未来改革中的地位。

电影行业人人都只关心明星,制片公司只喜欢那些卖座的演员。

比尔所等的这个电话就是他看到的一个机会。

在东京国际机场全日空航空的贵宾候机室,他第一次见到了乔琳。后来他才知道他们同乘一架飞机回洛杉矶。

毫不夸张地说,乔琳走进房间的那一刻,整个候机室的目光都集中在了她身上。

好莱坞到处都是漂亮姑娘,但是比尔发誓,像乔琳这样能够轻而易举吸引到旁人目光的特质绝对万里挑一。

乔琳走进候机室的时候,神情显得有些郁郁寡欢,穿着一身简单的白色衬衣和牛仔裤,青春靓丽,一头红得接近橙色的长发被随手挽在脑后,目测有一米七,身材比例也很好。

比尔用自己的挑剔眼光来看,也很难一眼看出她身上有什么明显的短板,就好像美得毫不费力气,漫不经心似的,像美国人想象中的法国女人,又清纯,又性感。

他不由自主地上前搭讪,把自己的名片递给对方,邀请她考虑尝试投身好莱坞,即使做个花瓶,也是有成为巨星潜质的花瓶。

不过比尔不是很确定对方会不会答应,他很清楚能够随意乘坐头等舱出行、一身行头都是大牌的富家子弟,还真的不一定愿意从事艺人这类行业。况且他只是被她的外表打动,还不知道她到底有没有几分潜力。

不过,多撒网,好捞鱼。

所以比尔真的接到这通电话的时候,他有点意外达成目标的惊讶。

乔琳打给他倒不是真的想做演员,但是她知道这些经纪人作为业内人士一定有自己不了解的信息渠道。

而克林特·伊斯特伍德恰巧正是WMA的明星客户。

乔琳很快跟比尔敲定了第二天下午在酒店的会议室碰面。

出乎比尔的预料,乔琳是找他讨论伊斯特伍德的新电影的,而且她还给出了一个非常诱人的提议。

受到著名的加州《人才经纪法案》(TAA)和美国演员工会(SAG)的限制,美国的艺人经纪人(talent agent)只能给自己的艺人客户寻找工作机会,充当中间人,但是绝对不能插手制作业务。

这种禁止不仅仅指经纪人不能充当电影制作人,还包括经纪人不能持有制作公司的任何权益。这是因为这与艺人经纪的主营业务有利益冲突。

制片人的工作重点是控制预算,经纪人的工作重点是帮艺人获取更好的工作机会,从而获取更高的抽佣,如果经纪人身兼两职,很容易损伤客户的利益。

乔琳的建议就是帮助他绕过TAA的限制获取更多收益。乔琳利用他的好莱坞经验,寻找更多可能的项目,而乔琳把自己的制作人身份和演员身份的经纪工作打包签给比尔,这样他可以获取比纯粹的艺人经纪工作更高的10%的抽佣。

TAA和SAG规定经纪人最高只能抽成10%。

这是个诱人的提议,但是有一定的法律风险。不过TAA惩罚生效的前提是必须得有艺人举报他,当那个违规业务涉及到的艺人就是制作公司受益人的时候,TAA和劳工专员也就形同虚设了。

比尔实际上只花了一个晚上考虑,在通过银行业的朋友确认了乔琳的金钱实力后,他们很快敲定了合同。

这封合同的签约期只有一年。这也是TAA的规定,第一次签约只能签一年。

这一年也是一段磨合期,比尔知道这一年过去以后,他有可能已经不是WMA的经纪人了。

乔琳选择比尔则不是无的放矢。她是这么考虑的,首先能够成为WMA的资深经纪人已经可以说明他的基础能力,毕竟曾经的WMA经纪人基本可以被看做好莱坞经纪人的成功人士。

其次他愿意在机场发放名片给她,这既代表了他愿意抓住任何路过的机会,又代表了他有点眼光。

乔琳其实也只是撞运气,但是她现在急需一名好莱坞内部人士,相逢即是有缘,试试看吧。

在这一周内,乔琳飞快地搞定了未来一年内的工作班底,经纪人是WMA的比尔·乔治森,投资顾问是富国的莎莉·瑞德,乔琳准备在一年后挖她去自己的私人投资公司,还找了个个人助理琳达·马奇。

她的投资公司也已经设立好了,目前只是个空壳子,主要为了避税和控股,用了她自己的姓氏做名字。

制片公司则由投资公司控股,目前也只是个空壳子,需要以后慢慢填充。

至于名字,乔琳倒是好好想了想,最后定下了“卢比孔河”(Rubicon)。她回想自己过去的18年人生,仿佛18岁那年就像跨越过卢比孔河的凯撒一样,之后的日子与之前全然不同了。

凯撒挑战了罗马共和国制度,带军队跨过了不该跨过的卢比孔河,并且说出了那句名言“骰子已经掷下”,之后便是罗马大内战的开始。最终凯撒取得了胜利,罗马告别了共和制,迎来了它的君主。

乔琳也想做自己人生的君主。

乔琳带着莎莉、比尔和律师见了伊斯特伍德制片公司和华纳的代表,双方谈了初步的意向说明。

谈判第二天伊斯特伍德也从阿尔伯塔赶了回来,双方见了面。

谈判内容主要是投资数额和分账问题,包括要引入哪些第三方公司。

虽然乔琳是门外汉,但是她的顾问团队却很有经验,也许是为了证明自己的工作能力,比尔大杀特杀,既用自己WMA的身份攀交情,又用自己的经验压价。

乔琳其实全程在发呆,她没注意到谈判桌对面的伊斯特伍德一直在观察她。

双方都有意推进这项谈判,所以谈判过程紧张却不激烈。

大家都同意停下来歇个10分钟,有些人出去上洗手间,乔琳则起身走走步,坐的时间太长她有点腰酸了。

这时候伊斯特伍德走到她身旁,双方之前已经在谈判桌上握过手了,只是没有私下交谈过。

“阿普尔比小姐,也许这个问题有些冒昧,但是您想过做演员吗?”

“叫我乔琳就好了。演员?为什么这么问?”乔琳有点疑惑。

“您有一张非常适合大银幕的脸。您知道我们目前项目里的很多演员都在重新选择,故事里被毁容的那个妓.女,她的演员也不得不退出这个项目,我一看到您,就觉得非常合适。”

伊斯特伍德说的这个角色是故事的一个重要推进点。她是一个在交易中被顾客打伤毁容的妓.女,但是小镇警长不愿意处死凶手,妓.女的同伴们气不过,决心凑钱悬赏,由此引发了后续的故事。

“如果说我对演戏和拍摄没有兴趣是骗人的,但是我一天演技班都没有上过,我不觉得我能扮演好这个角色。”

乔琳觉得这个提议很有趣,但是她没想过做专业演员。

“我们的布景搭建最起码还需要一个月的时间,在这期间您可以报个速成班。最重要的是,我心中这个角色必须给观众足够无辜的感觉,您漂亮得就很无辜。”

伊斯特伍德显得对这个提议很有信心,他可能是已经选角选得很烦躁了,“而且您不觉得亲身来片场体验一下,对日后的工作更有帮助吗?”

伊斯特伍德的话打动了乔琳。这部片子是有点反传统的西部片,但是主体故事还是聚焦在男性演员身上,这个女性角色的镜头其实没有几场,重点是要漂亮且无辜。

“您真的很有说服力。那我要跟我的经纪人通报一下这个情况。”乔琳笑着回复道。

于是今天的谈判成果除了注资合同外,还有乔琳的演艺合同。

乔琳的卢比孔河影业投资额为450万美金,其中包括400万分期打入担保公司的现金和价值50万左右的土地租借、人工打包服务等等。

这400万现金则是通过银行质押了乔琳持有的怀俄明牧场贷来的。乔琳现在手上的其他现金已经交给莎莉寻找靠谱的投资机会去了。

卢比孔河影业在全球票房方面与另外两个制片方按照投资额分账,二级分销如录像带和电视台等方面的收入就按照签订的阶梯级分账。

卢比孔河影业的厂标到时候会出现在片头字幕的第三个位置,排在华纳和伊斯特伍德公司之后。

乔琳的公司其实还没有制作厂标,她已经想好了就用她自己的侧身剪影和高举佩剑、骑在战马上的凯撒合起来,到时候让设计师什么的头疼去。

乔琳被列为第二位执行制片人,名字排在伊斯特伍德之后。

好莱坞非常看重署名问题,出现的先后顺序往往代表了人物的地位高低。片头片尾字幕都是等级体系的一部分。

对好莱坞人来说,制片人只是个大类别名词,关键是什么制片人。一般行政制片人地位最高,是那些负责搞来钱的人,他们可能整个项目都不会去片场几次。

制片人是负责监督整个项目走向,确保项目完工的人,他们会比执行制片人更频繁地出现在片场,但是也不会一直盯着,因为还有下属。

联合制片人是制片人的下属,负责一切鸡毛狗碎的事情,控制预算、满足导演和制片需要的一切条件,也会对创作方面提出要求,基本上经常出现在片场。

执行制片人是联合制片人的工具人,天天盯着片场,确保预算和一切项目需要不出问题。有的时候项目预算不足,那联合制片人和执行制片人基本是同一个人,没钱雇佣第二个工具人。

助理制片人就不说了,工具人的工具人,凡是制片和导演需要的,什么事情都得干,项目不完工,他们不会离开片场。

制片人行业虽然薪资水平还可以,但是其实经常超时工作,而且有很多低等级的制片人一直在低预算的项目上挣扎,也就是超过20万美元而低于100万美元的项目。

只有伊斯特伍德这样的著名演员兼导演才能一直拿钱拍15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这在好莱坞属于中高档预算,不是谁都能有机会的。

乔琳作为掏钱的金主,一跃成为制片人等级的最高点,毕竟掏出了真金白银。

如果她愿意,她甚至不需要出现在片场。

他们还引入了项目内第四家财务担保公司,到时候对方会派会计驻场。

乔琳顺便打包把整个项目买了完工保险,不是很贵,但是如果项目没能完工的话,保险会赔付。

乔琳的演艺合同就很简单了,5万美金,拍摄时间3周,要求她去找个工作室培训1个月表演,还得找个口音教练学习怀俄明口音。

制片工作也有10万美金的薪酬,这让比尔很满意,刚开始就有钱入账,虽然不多,但这是个好兆头。

反倒是乔琳觉得很奇怪,有种自己的钱左手倒右手,还被中间商揩油的感觉,但这是必需的损耗。

其他收尾工作什么的都由比尔他们去搞定。乔琳自己只要看完合同并签字就好。

突然闲下来,乔琳开始胡思乱想了,明明诺顿是那个想当职业演员的人,结果她比他先成为演员。

虽然可能只是一次客串性质的演出。

还是自己掏自己的钱。

也许他会有点生气,他把表演看得很认真。

管他呢。

唉。

乔琳回到酒店,不等吃晚饭,就睡着了。

细节说明:

① WMA就是现在好莱坞WME的前身,09年WMA与Endeavor奋进人才经纪公司合并,成立WME。

② 本章经纪人角色 【比尔·乔治森】为虚构,WMA历史为真实事件。

③ 前一章忘记说明了,卡尔加里冰雹确有其事,但是波及到电影项目是我的私设,平行世界。

④ 经纪公司一直在想办法绕过TAA和其他行业公会的限制,比如CAA著名的打包业务也算是一种。现在越来越多的大明星选择经理人而非经纪人,就是因为前者限制少,可以直接插手制片。

⑤ 大公司制片人一般很少需要经纪人,但是独立制片人往往需要。其他电影人职业,如导演、编剧和演员,基本都需要经纪人来获取更多的工作。有的经纪人甚至有娱乐法律方面的学位,能够替客户看合同。

⑥ 好莱坞经纪公司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前非常疯狂,大公司的高级别经纪人意味着开豪车、吃高级餐厅、喝昂贵酒水、奢侈派对和坐头等舱,而这些都由公司买单。2009年因为经济形势不景气,原本财务报销方面非常大方的经纪公司也开始“勒紧裤腰带”了(某报纸语),过去的奢侈生活全都没了。

⑦ 卢比孔河这个名字我是从Leo的亚壁古道上获得的灵感。跨越卢比孔河曾经一度是我的个人签名。

*

我一直想尽量写得真实一点,不然我可以写现实架空,不写同人了。包括对出场重要角色的刻画。但是ooc是不可避免的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8章 第八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