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青春校园 > [美娱]局外人 > 第79章 第 79 章

[美娱]局外人 第79章 第 79 章

作者:石头先生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2-02-09 21:06:42 来源:文学城

“纽约日报已经松口了,就连我们提出的收购他们整个新英格兰地区的报纸都得到了可以进行进一步商讨的回答,看来传统报纸市场已经走向衰落了,要不然他们现在也不能像现在一样服软妥协,不过这对你我来说可不是问题,我们又不靠卖报赚钱,所以就看最后是谁耐不住性子了。”

已经三十七岁的威廉西德尼举手投足间尽显这几年因为身居高位而逐渐积累出的气势,现在的他已经不再担任伊恩巨人资本的CEO了,就连他在公司的股份也被他分出一部分转送给了伊恩的姐姐和弟弟。

虽然这么多年他一直掌控者巨人资本的投资,并且也取得了非常客观的投资回报,可是他这十几年的不断经营可能还比不上伊恩在谷歌这一家公司得到回报的一半多,他意识到当初这个投资集团刚成立的时候自己天真接受的那20%的股份是沾了多么大的便宜。

他倒不怕伊恩会对此有什么怨言,早在公司建立的时候,自己的表弟就和他“预言”过他们之后会达到的规模,所以可以说伊恩早就得知自己分出的这些股份意味着什么,这也是他一直很敬佩他的原因,即使比自己小了整整十岁,可是他对待金钱,权势却比自己看的更加理智。

威廉之所以把这些财富分出去,是因为他更多的考虑到伊恩其他亲人的感受,毕竟自己只是表亲,可是就像伊恩的姐姐劳拉和弟弟约瑟夫现在还都只是像普通人工作,虽然现在他们还没有什么感受,而且有伊恩作为后盾,他们的生活也不用担心,可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威廉还是担心对方可能会出现不满的情绪,虽然西方人的兄弟姐妹之间一向是比较独立,不存在必须的帮扶关系,可是看到作为表哥的威廉却能分享自己亲兄弟那么多的财富,而自己却一无所得,难免会有嫉妒的情绪。

为了预防这一点,威廉就向伊恩提出了要把自己的股份分出去的想法,伊恩听到表哥有这种顾虑也就同意了他的提议,其实当自己拥有的资产超出了一定的限度后,多一点或者少一点已经对自己的生活没有任何影响了,就像港剧里的经典台词,做人嘛,最重要的就是开心,如果分出一部分股份能让你生活的更踏实,伊恩自然支持,就像是某首富和自己的妻子离婚后被分掉了一半价值有500亿美元的财产,可是依然坚持了自己的决定,应该和伊恩这种新一代富豪的想法比较相同,反正这么多钱自己也用不完,少一点又有什么关系呢,当然是自己过的愉快更加重要。

他也和各自接受了5%的姐姐劳拉和弟弟约瑟夫解释清楚,这笔股份是威廉赠送给他们的礼物,但是在他这里还是给他加了一点点限制,比如不能转让、没有投票权,伊恩没有怀疑自己亲人的意思,可是谁知道几十年后会有什么变化,自己还年轻,他可不想等到年纪大的时候被这种事情烦心。

这一切交接完毕,威廉也就辞去了在巨人资本的职务,而是自己单独成立了一家互联网科技投资公司,毕竟在这一行做了这么多年,而且平时没少被伊恩灌输一些未来的理念,他自信凭借着自己的眼光也能发展的很好,当然事实也证明了他的优秀,他成立的绿森资本已经是互联网企业创始人们新的追捧对象。

而原来的龙头老大巨人资本在这一两年已经开始转向,最近的一些比较有潜力的互联网企业上市融资,他们都没有参与,巨人资本把他们的精力更多的投入到一开始成立的X孵化器中去了,这个最早和各大高校合作的专门寻找校园里面一些有潜力项目进行天使投资的公司,现在已经发展成为美国最大的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帮助的孵化器公司,公司也早就不把目光局限在大学校园中,而是开放了社会上的申请通道,可以说每一年他们都会接受到上万份的申请。

作为一家已经成熟的孵化器企业,X会负责对他们欣赏的投资项目的创始人进行培训,包括公司在创业时候的管理,产品运营,成本控制,宣发等等方面,通过培训的创始人将会获得5000至10万美元不等的天使投资来帮助他们实现自己的抱负。

这也是伊恩对于自身定位的思考,几乎所以成功的企业家们在完成了自己的资本积累后都会将视线投向社会,他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公司可以为社会带来方面或者解决某一项难题,我们可以把他视作这是这些人的社会责任感。

而伊恩将自己的投资公司转向为培养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西点军校”当然不是因为他对美国有什么社会责任感,有时候他真的感叹自己祖国的“洗脑式”教育实在是太优秀了,在美国生活了这么多年,他还是对这个国家没什么认同感,可能是因为与有着五千年历史文化的中国相比他们的思想文化在伊恩开来还是有些浅薄,这不是说这个国家的文化程度不高,美国人总体上还是比较有素质的,让伊恩觉得自己民族更“优越”的是他们骨子里面自带的那种东方的哲学式的思维、做事习惯。

可能一个小孩的父母并没有受过什么高等的教育,可是他从小就会教育你做人要谦虚、如何和他人打交道,基本上每一个中国人都拥有这类似的生活智慧,伊恩还是喜欢自己国家的这种行为思考方式,大多数人都会掌握说话的界限,虽然在一些西方人眼中看起来有些“虚伪”,但是在伊恩看来这才是真正的文明。

当然许多西方人也是会讲究说话的艺术的,至少伊恩身边的朋友都是一些情商很高的人,但是美国的普通人群在伊恩看来就是一些思想比较浅薄的人了,他们或许有自己的底线,但是却不会尊重其他人的底线,这也是为什么他们有那么多的各种歧视的问题出现,因为他们的民族可不会像中国人一样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当作古圣先贤之语奉为圭臬。

他发展这家为了中小企业提供机会的投资公司最为主要的原因就是扩大自己的影响力和提高社会地位,以此来提高自己的声望和话语权,很早以前伊恩还以为自己可以和诸如政*治之类的团体走的很远,他和波士顿集团合作,希望通过帮助他们获得利益的方式来使自己获得其他方面的支持和自由。

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及对美国这个社会运转模式的深入了解,他觉得相比靠一些后台资源,还是提升自己的实力更为靠谱,而且因为自己的出身,他的观点本身就和那些民*主自由派们有很大的分歧,在某些事上根本无法寻求对方的帮助。

比如说作为东部利益集团喉舌的《纽约时报》随着中国的日益崛起,他们这两年针对中国的报道呈现翻倍式的增长,而且大部分都是关于一些意识形态及及其他敏感话题的□□,伊恩也看了许多大多数都是转载了中国本地媒体的报道,但是却不是采用原文,而是通过一些词语的删减表换,再加上大量带有主观色彩的评论推测,来妖魔化这个大洋彼岸的古老国度。

他们甚至还指出不少人被对面收买,并且隐晦的点出了伊恩这个在对面有着不少投资的“叛徒”,不过在当时被不少其他媒体指责他们过于捕风捉影,毕竟当时还有不少其他的美国公司在中国有投资,《纽约时报》的一番话也影响了这些大佬们的生意,因此他们在自己下一期的报纸的角落里发布了道歉的声明,并且开除了那个发表不实文章的记者。

对于这种小伎俩,伊恩已经见怪不怪了,就算是前一世他也没有天真的相信这个国家有什么公正的媒体,言论上的真正自由,他一直很注意自己在公众场合的发言尺度,从来不做政*治立场上的表达,这么做也是为了保护自己,终归胳膊掰不过大腿,他也没有奢望凭借自己就能改变自己国家在国际社会上的地位和西方人眼中的形象,终归最后中国的崛起靠的还是硬实力,那些报纸上的东西还是没有现实中的事实来的实在。

不再为自己国家操心的伊恩这次准备趁纽约时报经营不删到处裁人的时机收购自己“家乡”的报纸《波士顿环球报》和其他新英格兰周边本地报纸只要是为了建立自己的喉舌考虑,虽然传统媒体被看衰,不过却成为了亿万富豪们新的投资目标。

不提巴菲特收购的几十家社区报刊,过几年像伊恩的朋友以及合作伙伴亚马逊的创始人杰夫·贝佐斯会斥巨资收购老牌报刊《华盛顿邮报》,克里斯·休斯也在2012年买下了《新共和》杂志,还有我们熟悉的□□的大女婿在去年就因为收购了曼哈顿地区著名的《纽约观察家》而名声大噪。

这些身家雄厚的富豪们不会在意报纸是否可以马上盈利,他们更加重视的是这是否能够给他们核心的事业带来正向的影响,那些才是他们要关注的重点。

收购这些传统媒体一方面可以给自己提供发声的渠道,伊恩打算把《波士顿环球报》打造成一个不被读者喜好影响的报纸,以“睁眼看世界”为宗旨,从中立的视角客观的报道一些国内外的重大事件,相信会收获不少读者的好感,当然伊恩在报道的题材上也不会太有倾向性,避免被其他人抓住什么把柄,给他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另一方面,也可以算是增加他在波士顿地区群众的好感度,最近《波士顿环球报》因为订阅量的下降也面临着业务收缩的危机,纽约时报方面已经提出了必须要裁员的警告,不过《波士顿环球报》的员工们还在抗议,作为本地历史最为悠久、、最有影响力的报纸,当地人肯定不愿意他就这么没落下去,而作为“老乡”的伊恩出售把这个“破盘”接了下来,不免让人理解为这是他对家乡媒体的帮助,以及一种变相回馈社会的表现。

可以说这是一举多得的事情,好好经营的话未必不会成为伊恩又一个成熟的事业体系,他之前就参与了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及华纳兄弟关于现在改名为CW电视网的收购,现在在加上纸媒的加入,如果伊恩有想法再在互联网媒体上进行发力的话,催生出一个简易的传媒集团也未尝不可,不过现在的他还是没有这个打算,过犹不及,伊恩还是决定还是把新英格兰地区作为自己的根据地,先把根基打好再做其他的考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