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美娱]好莱坞征服日志 > 第228章 乐队如何分裂?

[美娱]好莱坞征服日志 第228章 乐队如何分裂?

作者:虎刺阿加莎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7-25 18:50:47 来源:文学城

作者注:

本书将是有史以来第一本真正来自全世界最伟大的乐队之一——紫色天鹅绒的授权传记。

我有幸被授予了这份职责,能有幸走进紫色天鹅绒的档案库,翻阅他们所有的录音记录、采访档案、新闻照片以及私人留影,甚至包括一部分从未披露的私人信件和乐队成员以及工作人员的个人笔记。我也有幸能够同乐队成员、亲友、工作人员以及经历过那段辉煌时期的人交谈,随着他们的回忆一起步入历史的长河。

与此同时,这无疑将是乐队成员第一次公开谈论他们在紫色天鹅绒后期内部不和以及最终分裂的原因。如今我将他们口中的故事拼凑起来,试图从中还原一个真实的紫色天鹅绒。遗憾的是,尽管我已经尽我所能地重建紫色天鹅绒所走过的岁月,力图重现那段充满着混乱和喧嚣、满是酒精、金钱和名气的时光,我还是无法把那段精彩的时光百分百重现。最终我决定把一切真实都交还给你,以口述的方式展现一切。

现在,是时候由你来决定他们的真相是什么了。

“我所讲的故事都是真实

但真实未必会成为真相

我们就是我们的故事

是真是假又何必勉强”

—— 紫色天鹅绒 《吟游诗人》

————

第六章 《乌托邦灰烬》

乔琳·阿普尔比(紫色天鹅绒主唱兼节奏吉他手):《乌托邦灰烬》是我们的第四张录音室专辑。它是我们最受认可的专辑,也是卖得最好的一张。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它大约卖出了2500万张。我不是很确定,不过真的卖了很多,简直就像是张印钞机!但我不是很确定我是否真的喜欢它。我肯定不讨厌它就是了。

罗德·约夫(紫色天鹅绒主音吉他手):它是我最喜欢的一张。它真的是在我们技巧上完全成熟的情况下写出来的。而且那时候我们刚刚签了华纳,他们给了我们一千万美元作为预付费,一千万美元,你知道我们能靠这个雇佣多大的弦乐团吗?简直是疯狂的!而且那个时候我们跟新的乐团合作,洛兰·帕克刚刚加入我们,她负责协调弦乐的部分,她和乔在一起,简直就像是某种化学反应爆炸,她们在乐团的部分挥金如土!

罗拉·贝利(紫色天鹅绒鼓手):但是录制《乌托邦灰烬》的过程……哦,天呐!我完全讨厌那段时间!那简直就是折磨。我是鼓手,不是心理咨询师!

史蒂夫·布鲁克斯(紫色天鹅绒贝斯手):是的,我们在录制期间爆发了激烈的冲突。那是段非常艰难的时期,真的,我们在专辑的走向上产生了分歧。乔琳想要更多弦乐,想要它听起来宏大,但是这是我们在第三张专辑中已经追求过的东西,我想要更前卫的声音效果。我们在这件事上谁都无法说服对方。

乔琳:是的,我们吵得很凶。在歌曲撰写期间就吵得很凶。通常来说我们是一个合作制的乐队,我们没有人说了算,我会拿着新写的riff旋律段和歌词找到罗德,我们两会一起补充好和弦,然后史蒂夫会加入他的贝斯线,然后是罗拉的打击乐部分。之后我们就有一首歌了。当然,它还不是一首真正的歌,我们需要编曲让它更完整,选择不同的乐器和音色……但总体上这仍然是一个合作的过程。

史蒂夫:总的来说,乔琳负责编曲,她和我们合作的制作人一起负责编曲和歌曲的最终效果。她是那个负责的人。她总是。她有种力量,能够让其他人按照她的想法去做事。那种能力有的时候会有点烦人。

罗德:我不会说我们是一个非常民主的乐队,但我也不会说我们不是一个民主的乐队。我们不像早期的Oasis那样完全由诺埃尔·盖勒格写歌,也不像披头士乐队那样有列侬-麦卡特尼这样的黄金组合,我们通常会一起合力完成歌曲,但最终你会发现我们的结果跟乔琳最初的预想一致。这很能说明问题。

罗拉:坦白说,在紫色天鹅绒里做鼓手不像听起来那么有趣。我会写一些鼓组的solo段,我们从来没用过它们。有的时候我能理解史蒂夫为什么会感觉到挫败,他从来都不想当贝斯手,更何况没有贝斯手想一直弹根音。但我不是在说乔是个暴君。她拥有最多出版权的唯一原因就是她真的写了大多数的歌,尤其是在后期,当她的编曲技巧成熟后,有的时候她出现在录音室,她带来的就已经是一首完整的歌了。

罗德:你得知道乐队和巡演乐手组合,这是有区别的。

罗拉:但我从来都不认为是我们工作的方式出了问题,我是说,事实证明,我们的歌曲和专辑都很棒,我们都算满意,粉丝很兴奋,唱片公司很兴奋,大把钞票进账,人人都很开心。

史蒂夫:真正出问题的是我们自己。不是乐队,不是专辑,是我们。

罗德:乐队不仅仅是工作,它就是生活。它当然会被我们的生活影响。

罗拉:《乌托邦灰烬》录制之前,我们就有点问题了。在人生的某些时刻,你的生活会改变。罗德有了孩子,乔结婚了,我们不再像过去那样在一起闲逛了。乐队……开始变得像是生意了。

罗德:我确实花了更多时间在家庭上。但我不觉得这是个问题。你得对你的妻子和孩子们负责。我觉得其他人对此都没问题。看在上帝的份上,乔他们是小家伙们的教父母。乔真的很爱我的孩子,她跟他们在一起的时候,你会被她充满爱意的样子感动,她就像是他们最好的朋友,即使是今天也是如此。我永远都为此感激她。真正的问题是——我讨厌这么说,但是,是乔的另一套生意。

乔琳:坦白说,那时候的我,哇,我真的想不出来我那时候是怎么撑过来的。从1992年到2002年,在那十年间我跟我的乐队一起发行了4张录音室专辑,我参与制作了11部电影,其中有7部担任制作人,亲自执导了5部,而且我跟我的队友在全世界巡演,我觉得我在世界上所有主要的摇滚音乐节都担任过头条,举办过世界上最大的摇滚演唱会之一,我简直就是个超级女人!别问我我是怎么过来的!我不知道!也许只是肾上腺素!

而且在那期间我居然见鬼的结婚了!我不是在说我后悔结婚了,我只是……我居然抽空还结了婚!我见鬼的丈夫住在另一个国家!跨过一整个大西洋!我那个时候肯定有点疯!

但话又说回来,我整个90年代都醉醺醺的。那是些真正有趣的日子!

罗德:坦白说,一切都始于《尾巴摇狗》①,那部棒极了的政治讽刺电影!那是部很棒的电影,但它真的惹了不少麻烦!它确实吸引了非常多不必要的注意力!

「注①:《尾巴摇狗》,1997年上映的黑色喜剧电影,乔琳·阿普尔比导演,改编自小说《美国英雄》,因电影内容疑似预言了时任总统的性丑闻莱温斯基事件相近而备受关注。曾获1998年奥斯卡奖多项提名和1998年柏林电影节评审团大奖银熊奖。」

罗德:跟总统的性丑闻事件扯上关系不是什么有趣的事,特别是当时所有人都在拿《尾巴摇狗》来类比真正发生的事,乔突然变成了一个政治阴谋论的核心,这可不是什么有趣的事。所有的媒体都像发了疯一样围绕在我们身边,那简直是一团糟!

它确实激化了一些我们一直以来就有的问题,乔在拍摄电影上花费的时间太长了,我为她的成功感到高兴,她是有史以来最年轻的奥斯卡级别的电影制作人,她在好莱坞简直是一片坦途,那为我们在好莱坞都打开了电影配乐方面的生意,但是——我们仍然是个乐队,最重要的应该是音乐,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当然,她是我见过的精力最充沛的人,但她仍然是个凡人,她一天仍然只有24小时,她也只有一颗心。

乔琳:《尾巴摇狗》确实带来了很多麻烦,不过那真的很有趣!我为那部电影感到骄傲。我永远都不会想到会出现一个莱温斯基事件,但真见鬼(大笑),谁能想到事情会变成那样!简直就是疯狂!

但是,我必须得承认,电影作为我的狂热爱好之一,它确实给乐队带来了麻烦。我的精力仍然是有限的。

除此以外,它还带来了另一重问题——我是说,这重问题已经存在很久了,我只是从未意识到它。我们是支非常非常出名的摇滚乐队,但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变成了唯一的那个明星——不仅仅是摇滚明星,而是明星!所有杂志和采访只想要我的照片和名字放在封面。我们是支见鬼的乐队!你本来应该一起做事的!这不仅仅是钱的问题,还有认可和荣誉。但是当你太年轻的时候,你见鬼的根本不会意识到这是个问题,因为你的队友们一直都很友善和谦逊。我是说,我那时候根本没意识到,我本可以告诉杂志,如果你们不想要我们一整支乐队的照片,见鬼去吧,我不干了!

也许那不会起作用,但至少我努力过。可我那时候太年轻了!

史蒂夫:但真正的问题是乔自己的生活。我不在乎她去拍电影或者她独占封面什么的,她值得那些,她是我见过的最有才华的人。她简直就是个……奇迹。但英雄总会有他们自己的缺陷,对吧?她的阿喀琉斯之踵就是诺埃尔·盖勒格。我从来都不理解她到底在他身上看到了什么。那个该死的混蛋!全世界最大的恶棍!

她那个时候为了他心烦意乱。他是她丈夫,他本应该……照顾她,保护她,让她的生活更好,但事实就是他生活在另一个国家,他不断地派对,他放纵自己的生活,而他的妻子正担心他的身体。她明明有其他选择的。

罗拉:诺埃尔从来都不是真正的问题。我是说,是的,乔的婚姻生活在那个时候遇上了一些问题,但那是她自己的事,我们作为朋友,我们没有任何立场为她做决定,那是她的生活。

而且坦白讲,在我看来,诺埃尔对乔来说很重要,他真的会让她觉得很快乐,他真的让她觉得这世上有一个理解她的人,他们基本上就是灵魂伴侣。有的时候,他们两个在一起的样子会让我觉得神奇,他们会把对方的话补充完整,他们甚至不用说话就能互相理解。我从未怀疑过他们两真的爱着彼此,如果你们能看到我看到的那些东西,你们也不会怀疑这一点的。我那时就觉得,他们会解决那个问题的。我一直都知道诺埃尔会做任何事以赢回她,他私底下其实非常柔软,他真的爱她。而她也真的会原谅他。

史蒂夫从未真正理解过这一点,他和诺埃尔真的关系不好。但是我不怪史蒂夫,我是说,我们都知道,他爱她,已经很长时间了。你真的没法责怪他。在乔和诺埃尔分开的那段时间里,他第一次看到了机会,然后那个机会很快就又消失了,他当然会感到挫败。

是的,保罗回到了她的生活里。这才是麻烦的开始。

这种第一视角纪录片的写法我参考了《黛西·琼斯与六人乐队》和《超音速》(绿洲传记)。

突然更新,不知道还有没有朋友在等QAQ

目前争取我一周能写一更吧,把这篇完结。我真的太忙了,我想哭……好想写啊啊啊啊!

ps.有没有朋友去看Ride现场了吗?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28章 乐队如何分裂?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