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美娱]好莱坞征服日志 > 第21章 加州故事(二十一)

超级碗过后,乔琳开始体验到广告的威力了。

她走进录音室时把提包往实习生萨曼莎的桌子上一放,抱怨道:“你知不知道这一路上到底有多少人叫我,嘿,可口可乐女孩!你知道吗?我决定从此改喝百事可乐!”

萨曼莎正对着镜子编头发,闻言淡定地瞥了乔琳一眼,“你确定吗?”

“哼,”乔琳耸了耸肩,“我的合同说了,我不能做任何危害到广告和品牌的事。也就是说,在这一年内,我没法喝任何其他品牌的可乐。”

“你可以在厕所喝,没人会在那儿拍到你。没有记录,就没有发生过。”

“这一点都不好笑,萨曼莎!”乔琳翻了个白眼。

“兴奋点吧,”萨曼莎微笑着望向她,“乔琳,这就是你的15分钟名气的开始,你不知道有多少人正在嫉妒你呢。”

“说得对,”乔琳摇摇头,“我该去工作了。”

“好运!”

安迪·沃霍尔曾经说过“每个人都有可能在15分钟内举世闻名”。在大众媒体越来越沉迷于名人的文化中,这个著名的15分钟定律正在逐渐从预测变为现实。而简·格特纳深知这一点,她绝对不会放过这15分钟。

结束录音后回到家里的乔琳第一时间听到了自动应答机里简的留言。

“嗨,乔,《好莱坞报道》马上就会发一份关于《纯真年代》演员的通稿,我已经准备好了你的材料,给我回个电话。”

乔琳闻言立刻拨了电话。

“嘿,简,通稿是怎么回事?”

“就是电影的预热宣传,马丁的电影从选角开始就要有各种各样的宣传了,你只是会被捎带提一下,可我还是准备了一份宣传材料包给他们。我希望他们能放一张你的照片,不过这可能性很低。”

“听起来不错。”乔琳有点心不在焉地回答着,她还在想今天她跟巴拉德商议的曲子。

“在你打来电话前我刚刚收到了《糖衣陷阱》的通知,他们说角色是你的了。”

乔琳这才打起精神,“哇,这才是我想听到的事。”

“但他们还没有说什么时候签合同,不过不用担心这件事,我会替你搞定的。”

“我知道。”

“还有一个问题,乔,我在想你说过的专辑的事,你的乐队需不需要一个经纪人?”

简已经思考这件事有一段时间了,随着乔琳的演员事业开始走上正轨,她开始想的更多了。她发现乔琳对待乐队的态度非常严肃,这让她的想法发生了变化,她担心乔琳的乐队事业影响她对演员事业的规划,最好的办法就是把乐队同时签下来,这样她能同时对两方面施加影响。

“我们需要商量商量,你知道的,这种事我一个人没法做决定。我们都还没这个需要,因此我们从来没讨论过这件事。”

乔琳嘴上这么说,心里其实已经否定了简的提议。她知道简说这话是什么意思,可一方面简的客户和人脉主要在电影方面,对乐队可能帮助不大。另一方面,乔琳不希望被简捆绑得太紧,现在她两只有一年的经纪约,双方随时能甩开对方,如果把乐队也签在简名下的话,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

当然,她的拒绝理由不完全是撒谎,乐队目前所有经纪和经理人应该做的事务都由史蒂夫一手承办了,他是会计加管家,而乔琳是音乐总监。两个人配合得很默契,也都明白眼下第一张专辑才是最重要的,他们暂时还不需要经纪人。

挂掉电话后乔琳发了一会儿呆,然后走到电台旁拧开了旋钮,她把频率调到了她常听的一个另类音乐电台。

“今天我们还要分享一首来自新生独立乐队Vio Velvet的《Without You》,这首歌近期在加州地区的大学电台非常流行,我们也很快被他们的声音所打动,现在,请享受——

昨晚我又在梦中听到了那个声音,

但我茫然无措,知道它会带我回到你身边……”

乔琳有点不可置信地捂住了嘴。

这是他们的歌!这是她的声音!

她知道史蒂夫说过他会把《Without You》拿去他工作的电台播出,可那家电台只是家面向里弗赛德地区广播的小型西班牙语商业电台,听众主要是该地区的拉美裔居民。况且,史蒂夫只是兼职导播,在节目内容上没什么发言权,乔琳也就没太当一回事。

可现在她听到的这家电台归加州州立大学北岭分校所有,是主要向整个大洛杉矶地区广播的非商业性公共电台,受众范围要大得多!

天呐!

乔琳立刻拨通了史蒂夫的电话,“快告诉我我没搞错,快打开南加州之声88.5,那是我们的歌吗?”

她没等史蒂夫回答就忍不住大喊:“那该死的是我们的歌,在南加州之声KCSN上播出!”

史蒂夫明显被她问懵了,他跑去收音机旁快速调到了南加州之声,刚好赶上歌曲的尾声。

乔琳很快从电话里听到他在大喊罗德的名字。

“罗德,罗德,你这个混蛋快滚过来,这是我们的歌!”

罗德的声音很快传来,“哦,该死,这该死的是我们的歌!”

话筒那边罗德的声音突然变大,好像是把话筒贴到了嘴边,“乔,你听到了吗?这该死的就是我们的歌!”

乔琳大笑起来,“是的,而且你们知道更重要的是什么?”

“什么?”

“我们根本没付钱给他们去播这首歌!”

在美国,地面广播电台理论上会支付版税给他们播放的歌曲的词曲作者及其版权管理商,非商业电台和教育电台付的钱要比商业电台少很多,甚至一些作者会拒绝从大学电台收钱,这都没什么问题。可大部分时候,唱片公司和营销公司本身会反过来掏钱给那些广播节目的策划人,一般来说以流行乐为主的电台最贵,播城市音乐(也就是以R&B和嘻哈为主)的电台次之。

这笔钱有个名字——“通行费”。

这是明确违反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规定和1934年《通信法》的行为,广播电台应该指出哪些内容是受到赞助后播出的。可这种轻罪普遍存在于音乐行业,并且在60年代国会调查后也没有任何好转。

一个节目策划人可能会打电话给某位唱片公司的代表,询问他们是否需要帮助。

“我们的节目会选8首歌,而这世界上有那么多首歌,如果你不帮助我们,我们也不需要帮助你。”

然后这位负责歌曲营销的代表可能就会掏出几百甚至上千美金通行费,保证他们代表的那位歌手入选,并且掏出更多钱保证这首歌在一周内重复多次播出。听众也许不会记住偶尔听过一次的歌,却会记住那首一周内播了六次的新歌。

为了避开法律上的规定,唱片公司会雇佣第三方来做这件事,这样他们就可以避免被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和地方检察官直接调查。

这也是大唱片公司挤压竞争对手的手段之一,毕竟小型独立厂牌往往没法像他们一样使用大量资金营销产品。

乔琳现在说的就是这样的一种情况,无论是因为幸运而是质量本身,他们的歌可能真的在加州数个大学电台中流传。

史蒂夫笑着说:“我确实请求我的同事帮了我个忙,可我真的没想到,乔,我们是有一首热门了吗?我开始思考我们是不是该找个版权管理商了。”

“这还不算上,先别高兴得太早,这还不能说明什么。”

罗德闻言立刻插话:“得了吧,乔,我知道你现在想尖叫,请吧!”

乔琳大笑着反驳:“我看是你想尖叫!好啦,混蛋,打电话给你妹妹,她现在是唯一一个不知道这事的人了。”

尽管乔琳也对电台意外推荐《Without You》这件事感到惊喜又意外,但她也很清楚,这不过是个小小的激励罢了,这没有真的改变乐队的处境,他们仍然是那个连录音室都得靠制作人赊账的新人乐队。

嗯,现在可以称为“似乎有一点地区名气的新人乐队”了。

乐队在一时的激动过后还是如常排练、创作、录音和去小型场地表演,生活似乎没有什么变化。

但是,这次乔琳想错了,《Without You》在大学电台之间的意外流行确实改变了一些事。

就比如——

“嗨,我是哈利·奥赛里,我是小牛唱片的A&R部门的高级代表。”

坐在乔琳的沙发上的男人自我介绍道,他看起来不超过20岁,头发很黑还打着小卷,瞳色也很深,鼻梁高耸,鼻尖略收,是很典型的鹰钩鼻,很可能是犹太裔。

但他有个爱尔兰裔的姓氏。

不过这种事也说不准,就像是乔琳自己,明明是个混血儿,却有个非常老土的英格兰姓氏。

这也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个卷毛到底是谁?

乔琳伸出手礼貌性地握了握他的手,问道:“小牛唱片?我从来没听过。”

她扭头看了一眼史蒂夫,史蒂夫也摇了摇头。

卷毛笑了起来,“事实上,我们下个月才在法律上正式存在。不过别担心,你们很快就会从新闻上听到消息,我们是华纳音乐集团旗下的公司,麦当娜是公司的所有者之一,所以你们也可以这么理解,我为麦当娜工作。”

在来拜访这支最近在洛杉矶地下音乐界开始展露头角的乐队前,哈利·奥赛里就做了些研究。事实上,他已经在紫色天鹅绒表演的酒吧观察他们好一阵了,他注意到每周五乐队都会吸引来他们的追随者,甚至每次都会有三十几个陌生面孔停下来听他们唱歌,这在顾客注意力都非常分散的酒吧而言相当难得了。

他看得出来,乔琳刚刚第一个同他握手后其他成员才同他握手,这支乐队的领导者是这个女主唱。他的主要说服对象就是她。

而他知道,麦当娜的名头对所有年轻艺术家,特别是女性艺术家来说非常有吸引力。要知道唱片公司旗下到底有哪些艺人,对很多艺人来讲是他们考虑签约的重要因素之一。

他从17岁就开始担任独立的艺人经纪,19岁就为麦当娜工作,他知道什么是卖得出去的乐队。

才华、外观、野心与运气,四者缺一不可。

紫色天鹅绒已经具备了前三者,现在他会给他们带来第四点。有的时候,运气的意思是市场的趋势和营销,很多很多营销。

哈利没有花太多时间绕弯子,他最终直截了当地告诉了乐队他的想法:

“我希望能签下你们,我们会为你们提供预付款,让你们完成你的专辑。”

他还不知道乐队的专辑工程几乎已经接近尾声了,提出了一个常见的唱片公司邀请。

尽管乔琳觉得自己和队友最终可能会拒绝哈利,但是她觉得听听他的报价也不会有什么伤害,于是她问道:“你能再详细说明一点吗?”

哈利的解释很简单,他已经从公司高层那里拿到了足够的授权,可以向乐队开价55万美元的预付款,作为第一张专辑的生产经费和乐队的报酬,同乐队签订现在主流唱片公司都在使用的标准合同。

这个价格不算非常高,但也已经不算低了,如果乐队能在55万美元以内做完自己的专辑,剩下的钱就可以进他们自己的口袋了。

这份对唱片公司来说算得上慷慨的报价还是出自公司高层的授意,这主要是一位资深制作人听过乔琳寄出去的样带(乔琳不会相信这玩意在业界到底是如何被随意地互相赠送的),向公司高层说了些好话,而公司又刚好想签下一个摇滚乐队。

女性主唱或许在另类音乐领域不算是优势卖点,但是这也反过来证明他们很特别,这也就有价值被包装。

出乎哈利意料的是,乔琳问了个非常尖刻的问题。

“可这笔钱是需要还的,对吧?它实际上并不属于我们。”

哈利只好点点头。

预付款是公司根据乐队发展前景划定的,另类音乐现在正火,刚刚成立的小牛唱片很愿意冒点险,开出了55万美元的口头支票。

而这笔钱实际上是公司借给艺人的。尽管公司并不会在专辑录制完成后立刻从艺人口袋里追讨这笔钱,毕竟他们之间少说也有六七年时间的绑定关系,但是公司会在唱片销售时把这部分钱从艺人的收入里扣除,相当于艺人只是提前预支了这笔钱。

这就是为什么这笔钱叫预付款,而不是报酬或者制作经费之类的。

乔琳又问了些问题后,留下了哈利的名片。

等哈利走后,乐队围起来开了个小会。

罗拉显然已经憋了有一阵儿了,哈利几乎是前脚一出门,后脚她就提问:“什么是A&R?”

哈利说他是小牛唱片A&R部门的高级代表。

乔琳和罗德一脸不可置信地看向罗拉,异口同声地问:“你不知道?”

史蒂夫叹了口气:“就是艺人与制作的缩写,他们一般为唱片公司工作,偶尔也有独立工作的,负责发掘音乐人和包装他们,还会监督音乐人的未来发展方向……”

乔琳打断了他的话:“你可以理解为他们既是星探,又是经纪人,专辑制作、发行的企划以及乐队其他行政问题,他们都管。”

罗德进一步简化了这个回答:“反正你只要知道,他是唱片公司里主要跟我们接触的那个人,代表唱片公司的利益,但同时他也会替我们向唱片公司沟通。”

罗拉点点头,“所以我们还要单独付他钱吗?”

乔琳摇摇头:“不,他是唱片公司的员工,从唱片公司领薪水,但是有的时候他们也从自己艺人的作品里分成,主要还是得看他都做了些什么。可我们的经理人和经纪人一定是从我们的钱包里掏钱。”

“那标准合同又是什么?”

这个问题史蒂夫和罗德就回答不了了,他们一致看向了乔琳。

其实史蒂夫在业内人脉更广,可主要集中在音乐场地或者表演预定方面,对这种唱片公司的运作方式其实也有点不太清楚。

反倒是乔琳,她妈妈是电视行业的高管,尽管隔行如隔山,但接触的层级不同,她可是从妈妈的朋友那里了解过音乐行业“入门常识”的。

“好吧,”乔琳深深地叹了口气,“简单地说,标准合同意味着我们受到唱片公司资助,拿着预付款完成专辑,唱片公司会给我们介绍制作人,一手包办制作、生产、发行和销售,然后他们拥有母带版权,我们从唱片收入里分成,一般会是14%到20%,而这一部分我们还得分给我们自己的经纪人、经理人和制作人。”

罗德跳了起来,“所以他们会把我们的歌都拿走?”

“你必须得分清楚,歌曲和录音是两回事,他们拿走的是录音的权利,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母带,而歌曲仍然属于创作者和创作者的版权商,他们没法拿走那部分。”

乔琳又叹了口气,“而大厂牌为了多赚点,大部分时候还会要求旗下艺人签约他们集团附属的版权商,这样他们在向歌曲创作者付款的时候就又能拿回一部分钱,从左口袋流到右口袋。”

史蒂夫突然意识到一个问题,皱起眉头问:“那假如专辑销量不理想呢?”

乔琳点点头,示意他就是他想的那样。

“我们会倒欠唱片公司钱,然后开始玩命想出下一张专辑,好赶快平衡盈亏。”

罗拉幽幽地接话道:“听起来他们想把我们生吞活剥掉。”

乔琳抿了抿嘴唇,沉声说:“可你们得明白,大厂牌敢按这个方法收钱是有原因的,他们确实能卖出更多专辑,让更多人听到我们的音乐。所以,我们要不要再仔细跟他们谈谈?”

所有行业描述都参考了公开报道、自传和行业书籍,不过唱片行业非常复杂,有很多细节就不在文里展开了。文中主要描述的是90年代初期唱片行业的合同标准,等到90年代末就出现了一种新的合同360deal,360度全包合同,情况更复杂。涅槃当初被从原公司买走据说拿到了75万美元的交易款,但是据一些消息源说进涅槃口袋的根本没有这么多,所以为什么哈利敢跟乔妹开55万的口头支票呢?大家可以猜猜这里有什么坑。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1章 加州故事(二十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