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美娱]好莱坞征服日志 > 第201章 Icarus(二十三)

[美娱]好莱坞征服日志 第201章 Icarus(二十三)

作者:虎刺阿加莎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2-03 12:16:31 来源:文学城

1996年10月27日,乔琳受邀参加了《罗密欧 朱丽叶》的洛杉矶首映。这是乔琳第一次看到《罗密欧 朱丽叶》整部电影,她也是第一次知道自己撰写的主题曲《逃离》到底被用在了哪里。

乔琳觉得导演巴兹·鲁赫曼使用《逃离》的方法很巧妙,一部分钢琴旋律被用在了女主角朱丽叶在教堂里的画面,而整首主题曲作为片尾曲在字幕播放时出现。

“当大雨倾盆而下,

当我摔倒在沙滩上,

当我独自一人时,

我能笑着爬起来吗?

但这不会恐吓到我

亲爱的,我遇到了你,

我开始燃烧,

你是我需要的毒药,

你是我的野兽和火焰,

带走我的痛苦,

让我在战斗里投降,

最致命的往往最甜蜜

亲爱的,我需要离开这里,

我才能恰当地拥抱你,

亲爱的,让我们离开这里,

在他们听到收拾行囊的声音前,

让我们离开这里,

变成另一个人……”

在写完这首偏流行和软摇滚的钢琴摇滚曲后,乔琳非常喜欢它,甚至一度犹豫过到底要不要把它交给向她约歌的导演,她本可以把它放进自己的专辑的,但她最后还是履行了承诺。

现在看来,这首歌放在这部现代和古典风格混杂在一起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改编电影里非常合适,完美地给它画上了一个句号。

庆祝派对上乔琳遇到了男主演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这个以表演边缘角色和男孩气的漂亮外表出名的金发男演员最近正在詹姆斯·卡梅隆的剧组《泰坦尼克号》拍摄,现在是为了参加首映式请假离开剧组了。

乔琳同迪卡普里奥有过几面之缘,但他们没怎么一起玩过。不是说他没尝试过约她出去玩,她只是对他不感兴趣。

“乔琳,”迪卡普里奥靠了过来,“好久不见,你最近在忙什么?”

“没什么新鲜的,新电影要上了,你知道的,宣传季。你呢?詹姆斯·卡梅隆的剧组怎么样?”乔琳笑着举了一下杯。

“你也听到传闻了?”他放松地站在乔琳身旁,从面前的桌子上挑了颗葡萄塞进嘴里,“我从吉姆那儿听说你拒绝试镜的事了,你为什么不来?”

“我告诉过詹姆斯了,我的日程没法配合他,现在你在跟凯特·温斯莱特搭戏,她不是很棒吗?我很喜欢她。”

“是的,凯特很棒,我非常喜欢她,”迪卡普里奥点点头,“我只是有点遗憾你没来,我们从没有过机会合作。”

“也许我们是有机会的,”乔琳挑了下眉,“我很快有新的歌要拍MV了,可我们绝对没有正式聘请你的预算。你愿意来吗?”

迪卡普里奥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反问道:“这算你欠我的人情吗?”

乔琳眨眨眼,“算是。”

他们两都知道这个人情可能不算太贵,不过迪卡普里奥很清楚乔琳可不仅仅是个摇滚明星兼商业片导演,她是锡石的董事之一。而锡石影业大手笔地投资了《泰坦尼克号》,正在大刀阔斧地争夺独立电影发行的市场,所有人都在传乔琳家是整个锡石影业组局的中间人,她能撬动的力量远比她本人的头衔要大得多。在MV里客串一个小角色换到一个乔琳的人情,这似乎是笔相当划算的生意。

“只要我的日程容许,”迪卡普里奥笑着抬了下眉,“乔,只要你的一个电话,我就是你的了。”

乔琳伸出左手打了个响指,“好,就这么说定了。如果你来了,算我欠你一个人情。”

迪卡普里奥忍不住注意到了她手指上的戒指,他的视线在那上面停留地长了点,他最终忍不住提问:“我看到了你的戒指,如果你不介意的话,我想问那是你的……?”

“结婚戒指,我结婚了,”乔琳笑着点了下头,“过段时间就会公开,但现在还没有,请你理解。”

“哦!祝贺你!我会把嘴闭牢的!”迪卡普里奥立刻会意地做了个把嘴闭上的动作,但乔琳还是能看得出来他很困惑。

坦白说,她也理解他为什么困惑,在他们的圈子里,她看起来太早结婚了。可她不打算继续说什么,这是她自己的事,没必要向他解释。

她笑着说:“不用那么紧张,这消息会很快见刊的,毕竟我都把它戴出来了,人们总是会问问题。”

迪卡普里奥立刻开玩笑地回答:“包括我。”

“是的,里奥,也包括你。”

《罗密欧 朱丽叶》首映式后的第9天,也就是11月6日,乔琳在同一个地点曼村中国大剧院举办了《英国病人》的首映式。

在为这部电影忙了这么久后,今天着实是个收获的日子。乔琳穿了一条深蓝色天鹅绒的锁眼领百褶及地长袖礼服裙,梳着低马尾辫,戴着钻石耳钉,踩着一双同样是丝绒材质的黑色Jimmy Choo半高跟鞋,在公关的陪伴下踏上了剧院前的红毯。

媒体们立刻就开始呼喊她的名字,各种闪光灯闪个不停,几乎让人忘记此刻太阳已经下山。

乔琳微笑着配合拍照,然后在公关的示意下离开拍照区,走到采访媒体前回答着所有问题。

“乔琳,我们听说是你发掘了这个项目?”

“可以这么说,几年前我读了《英国病人》,立刻被这个故事迷住了,着手开始调查它的版权在谁手里。之后我就发现索尔同样想要改编它,因此我有幸取得了同他合作的机会,之后你们就知道了。”

“乔琳,我们听说这部电影花了四年时间筹备?”

“是的,从1992年开始,我们一直在筹备它,寻找合适的导演,改编剧本,筹措资金,寻找最适配的演员和摄影地点,等等等等,这是个漫长又美妙的过程。幸运的是,我们有幸在今天为所有人呈现这部了不起的电影。我们的导演和所有成员的工作都极为出色!”

“乔琳,你能为我们简单介绍一下你演的这个角色吗?”

“当然,她是一个护士,在电影开始之初她失去了很多,她遇到了标题里的英国病人,决心留下来照顾他。她对他有种特别的感受,他非常需要她,同样地,她也依赖他的需要,这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爱意。这期间发生了很多事,她也在不断地重新疗愈自己。这是个非常美丽的故事,她是个富有同情心和治愈能量的角色,我几乎在一读到这本书时就爱上了她。”

“在你看来,这部电影是有关爱的吗?”

“是的,这部电影本身谈论了很多内容。它当然谈论了爱,男女之爱,友谊之爱,人性之爱。它也谈论了界限,人与人之间的界限,国籍,性别,族裔,道德……它真的包括了非常多内容……”

在回答完一圈问题后,乔琳走到了其他剧组主创身边,跟他们一起站在电影海报旁拍照。

拍完照后几个人才一起走进剧院内部,开始今晚的放映流程。乔琳走进剧院后没有立刻走下,反而走到负责管理公关事宜的营销主管身边确认所有细节是否到位了。等她忙完后,她才放松地坐在自己的座位上,等待今晚的重头戏开演。

随着所有嘉宾都抵达,主持人正式宣布今晚的放映开始。在介绍完所有主创后,影厅的灯光关闭,大银幕上开始依次出现片头字幕的光影:

【斯芬克斯影业敬献】

【索尔·扎恩茨、乔琳·阿普尔比制作】

【安东尼·明格拉导演】

【拉尔夫·费因斯】

【乔琳·阿普尔比】

【威廉·达福】

【克里斯汀·斯科特·托马斯】

【英国病人】

随着作曲家盖布瑞·雅德撰写的神秘又悠扬的配乐响起,乔琳微不可察地松了口气,放松地靠向了椅背,开始欣赏起这部她已经看过好几遍的电影。

放映结束后又是一轮主创采访和新闻发布会。等这些新闻上的事情忙完后,乔琳和其他嘉宾一起上车,前往了今晚他们预定的映后派对。专业的好莱坞派对承办人已经将好莱坞精英俱乐部变成了一处媲美电影主题的风趣场所,足以让今晚所有的客人留下深刻印象。

乔琳恰到好处地招待着每一位她精挑细选来的客人,从电影届有话语权的评论家和大人物,到有时尚吸引力的摇滚明星和超模。今晚所有重要的宾客都记得派对的主人乔琳是如何把今年最受欢迎的导演介绍给他们的,这个今年23岁的摇滚明星在那一刻看起来像是社交领域久负盛名的沙龙女主人,足以让人更进一步理解她是如何在这么年轻的年纪就能把名字同索尔·扎恩茨在电影开头并列的。毕竟,人人都知道,一个好的制片人就是一个好的中间人。

映后派对带来的宿醉还没完全褪去,乔琳和电影的其他主创就又重新回到了各路采访宣传中去。

四天后的11月10日,《英国病人》剧组在纽约市举办了又一次首映仪式。这次到来的嘉宾则多是东海岸的重要人物,原先在西海岸的流程在这里又走了一遍。

与此同时,各大媒体和影评人的评论也已经逐渐出炉了。不同的媒体给出了不同层次的评价。

《华盛顿邮报》周末专栏毫无保留地表达了特约撰稿人对这部电影的喜爱,她直接在标题里把《英国病人》总结为“一种狂热”,称其为“完全令人陶醉”,是“史诗般的浪漫故事,深入探讨了生活中可怕的不协调以及美德与激情之间不可避免的选择”,更是“编剧兼导演安东尼·明格拉的艺术奇迹”。

她在评论文章的最后总结道:“这是一部如此难以令人忘怀的杰作,其光芒四射的演员阵容、精湛的制作工艺以及对隐喻的复杂描绘,都使其他电影难以匹敌。先生们,女士们,这是一部了不起的电影!”

《洛杉矶时报》的评价同样热情洋溢,将《英国病人》总结为“小说和剧本写作以及演员阵容的完美搭配,将故事中的情感**带到了男高音与女高音才能达到的高度”。

《纽约时报》也给出了满分般积极的评论,将《英国病人》称赞为“文学改编的惊人壮举,纯粹的电影胜利”。

《时代》杂志则把《英国病人》比作《卡萨布兰卡》和《阿拉伯劳伦斯》,称赞它既有前者充满复杂性的浪漫力量,又借用了后者的史诗智慧,是一部“严肃且性感的大电影”。评论家还特别赞美了演员阵容的华丽组合,“有着天使般微笑的阿普尔比,施展了魅力的斯科特·托马斯,神秘、傲慢且充满威胁感的费因斯,很少有电影能具备如此庄严的星光。”

在所有评价里,乔琳尤为喜欢《时代》杂志评论家在文章末尾的振臂高呼——“这一整年我们都在观看好电影的幻觉,现在我们终于看到了一件真实的事情。它将观影者带到了独特的地方,这就是电影所能做到的事。”

比起这些全情投入的积极评价,《综艺》和《娱乐周刊》则给出了相对保守的好评。

前者评价《英国病人》“内容丰富,是一部令人尊敬的、聪明的,但不那么激动人心的改编作品,对高端观众有着强烈的吸引力,但在吸引主流观众方面仍然需要更多推广努力”。

后者则认为《英国病人》尽管确实是“爱情与战争的史诗”,但是结构过于宏大,多个角色间的故事拼贴得过于复杂,以至于整部电影给观众带去了一种“遥远甚至隐约有些压抑的体验”。因此,《娱乐周刊》最终只给出了第二档的B级评分。

总的来说,《英国病人》的评价并非没有消极面,但如同乔琳最初的预测一样,这些负面看法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一是电影实在太长,2小时49分钟的时长很容易让观众感到痛苦。

二是小说本身的内容更为宏大,但电影仍然把主线放在了越轨的浪漫故事上,使其落入俗套。

三是电影把四个角色作为重点,就很难同时将所有人的故事都讲好。评论家们嫌弃导演处理两个配角时将他们平面化了,电影的复杂结构导致故事情节的节奏出现了松弛,角色之间的关系衔接得并不紧密。

乔琳自己的角色汉娜就是最常被点名批评的,她的电影形象比起小说中更为复杂的人物形象削弱了不少,无疑平面化了不少。但评论家们在提起这一点时往往都会提及乔琳的表演对这个角色的帮助,她表演中那种“温暖且诱人”的特质和“天真的少女感”将整个人物的可信度提升了许多,瞬间让这个仿若“战争中的天使”的形象变得可以被观众理解了。

相比之下,形象更丰满的凯瑟琳的认可度就更高,这也符合整个公关团队的预测。凯瑟琳的故事是第一主线,她与英国病人的爱情故事是整部电影最主要的卖点。因此,虽然乔琳出现在电影中的屏幕时间实际上多过凯瑟琳的扮演者克里斯汀·斯科特·托马斯,但是他们仍然把凯瑟琳以女主角的身份报送给了奥斯卡和金球奖,而乔琳自己报送的项目是女配角。

这或许会被人们抨击为“主角报送配角”的争奖手段,可乔琳不觉得这是这么一回事,她自己清楚她的角色定位并不是故事的中心卖点。即便是真的“主报配”了,她也不太在乎,她拿过一次表演类的奥斯卡提名了,现在她想再拿一次。但坦白讲,她更关心《英国病人》能否拿到最佳影片提名,这可直接关系到她能否收回成本。

电影首映结束后,发行团队开始着手安排电影的正式发行。院线方面对电影的时长不太满意,为了避免增加发行成本,《英国病人》只能先以限定上映的方式在10家影院上映,之后再看情况扩大上映规模。

在这种情况下,整个主创团队都得继续不断接受各种采访宣传,以此推广整部电影。乔琳自己在做完《名利场》的采访后又被送去了《Vogue》拍照,然后又是《好莱坞报道》和《娱乐周刊》,整个人都在被宣传团队指挥得团团转。

而在这期间,乔琳的身份发生了重大升级。

她还记得她在11月13日凌晨两点突然收到了罗德的电话,这家伙在电话的另一头激动到语无伦次。

“是个女孩!是个女孩!我们给她起名叫珀尔!”

乔琳迷迷糊糊地揉了揉眼睛,“什么?”

“是个女孩!乔,现在你是教母了!”

乔琳突然反应过来,忍不住大叫起来,“天呐!天呐!恭喜!罗姗娜还好吗?”

“她很累,但她很好。乔,我不知道该再说什么了……”

“别说了,我现在就去看你们!天呐,罗德!我有教女了!你是个父亲了!”

《逃离(罗密欧 朱丽叶主题曲)》歌词主要参考的是《The Sharpest Lives》,混杂着《Exit Music(For A Film)》的逃离主题。写的时候不知道为什么满脑子都是《西区故事》里的《A Boy Like That/I Have a Love》。评论仍然大量参考了真实媒体。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01章 Icarus(二十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