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罗小黑]年轮 > 第13章 第13章 修行

[罗小黑]年轮 第13章 第13章 修行

作者:顾北平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0 23:57:10 来源:文学城

1794 年(甲寅年)乾历五十九年五月廿九 夏至

公历 1794 年 6 月 21 日

【莆田·法海寺】

池月已经寺里呆了大半年,清修生活规律而清净。

卯时(6点)起床洗漱,用早膳

天刚泛鱼肚白,寺中晨钟穿透薄雾响起。淑姑轻叩房门喊池月起床。换上素色绫罗僧袍,先在院中水井旁汲水净手,青盐擦齿,再把头发盘成“皈依髻”。

院角的石桌上,汐妹已摆好早点:一碟茯苓糕、一小碗莲子羹,配着温热的粗茶。

池月静坐片刻,等寺中尼众的早课诵经声像潮水般漫过竹林,她就知道该去上早课了。

辰时(8点)听经研学,临摹经文

早课结束后,去客堂向住持行礼,然后到藏经阁旁的书房研学,法海寺派遣了资深尼师为池月讲解经文。知道她的来历,老尼特意选了《无常经》作为启蒙。

讲到“诸法无常,生死事大”,她解释:“你母亲不过是先一步化作了山间的风、天上的月,换种模样守着你。”

池月望着窗外出神,尼师不催促,抄了一张“汝等比丘,欲求寂静、无为、安乐,当离愦闹,独处闲居”的素笺放在她案头。(《遗教经》)

午时(11点)过堂用斋,多是清粥小菜。

每餐需按仪轨将饭菜分三份:一份自用,一份施给院外乞丐,一份供于佛前。糙米饭配着炒冬菇、腌芥菜、豆腐羹,偶有一道素鸡。寺中过堂有严格规矩,只听得到竹筷碰到碗沿的碰撞声。

总的来说,

无聊

无聊透了!!!!!!!!

她不要9岁就开始过养老生活啊!

池月餐后回静舍小憩,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

她想玩,她想出去,找几个同龄小孩,在草地上打滚,去水里捞鱼,做什么都好,不要留在寺里念经!!!

窗棂糊着薄纱,滤过炽烈的日光。

池月听檐角铁马叮咚,迷糊间梦起家中的庭院,却又被寺中的蝉鸣拉回当下——寺里的蝉鸣总带着股被圈养的焦躁。

未时(14点)就要起床习艺修身。

富家女都要习艺修身,池月选择了禅茶与花供。

想着下午的花供课,花是好看的,尼师也夸她颇具天赋,但她总觉得,花儿不乐意被折枝裁叶,禁锢在小小的瓷瓶里——池月想到了自己。

在瓷瓶里,花很快就会枯萎。

闭上眼,她又想起了九仙山,想起了光怪陆离的妖精世界。

娘,你从前为何不和我讲这些?

“你每天都这么无聊么。”

嗯?

猛地起身,她看向窗口,池年刚翻进来,灵巧的落在地上,没有半点声响。

拍拍手,起身,甩了一下侧刘海,抱胸看向床上的女孩子。“愣着干什么,见到本大爷还不问好?”

池月一个机灵,刚准备大喊,想起了守在外面的汐妹,生生压低了声音:“登徒子!!!怎么能随便进女孩子的房间!”

池年动作一滞,嗯?什么意思,猫猫懵逼。

一炷香后——

池年撅着嘴端坐在池月床前的蒲团上,满脸的不服气,但动作挺规矩,乖乖的听池月给他科普人类社交基本礼仪。

烦死啦,来找她玩怎么规矩这么多!

但是池年没敢说出口,他好像真的做了很不礼貌的事情。

虽然不屑于遵守人类的礼仪,但是他可是九仙山的山主,包容愚蠢的人类是他的职责,这点小事还是能忍的。

池月讲到最后一句“总之,不可以把淑姑的毛线团玩的到处都是,不可以躲在房梁上偷看别人念经,也不可以随便进女孩子的房间,更不可以翘着二郎腿坐在菩萨头上!”

哼,愚蠢的人类,事儿真多。猫猫抿嘴。

池月叹气,“不是还没到日子么,你怎么下山了。”

放下环在胸前的手臂,池年正色:“有聚灵,我感受到了。”

嗯?聚灵?

妖精不是由生物繁衍出的,而是由物质灵和生灵共同凝聚而成,根据凝聚的生灵的性质、物质灵的特点的不同,诞生的妖精会有不同的灵力属性和外貌特点。

池年的原型就是沾染了戴云山脉特有虎种华南虎的气息,而池日则像极了漳州水牛。因着出生地的不同,池年是土属,而池日则是火属和风属。

聚灵啊……是什么样的呢?

“去不去?”

想啊!

可即使主母给寺里布施了一大笔钱财,她也是不能随意告假的,行事要按规矩。更何况,钱氏特意叮嘱了住持,要对她严加管教,莫存轻怠之心,让佛祖迁怒母家。

瞧出了池月的犹豫,池年右手撑着下巴。“你不是这里的老大嘛,我看好多人朝你行礼,老大不是想干啥干啥。”

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更何况,眼前这个“兵”,连常识都没有。

“等亥时吧!”左思右想,酉时还要到大雄宝殿做晚课,这是万万不可缺席的,只能等熄灯后了。

一挑眉,“行,我来接你。”

池年兴致很高,有些跃跃欲试。即使是九仙山这种风水宝地,聚灵亦不常见,36年以来,他只见过2回,这是第三个。

不知道,会诞生什么样的妖精。

亥时 21:00

【莆田·九仙山·龙池】

入夜,池年背着池月在山间疾驰跳跃。

仲夏的夜气裹着草木的清香,池年足尖点过青石板时带起细碎火星,跃过矮墙的瞬间,池月下意识攥紧了他肩头的布带,却被风灌得发梢乱飞。

她原以为山里的夜该是沉黑的,可九仙山的夜偏生泼洒着清辉:不是寺里被薄纱罩住的油灯,月亮把云絮染成半透明的玉,连空气里都飘着细碎的光。

“抓稳了。”池年的声音混着风灌进她耳朵

下一秒纵身跃入竹林,竹枝擦过衣料簌簌响,叶尖的露水打在池月手背上,凉得她一激灵。

仰头看:竹梢在头顶织成绿穹,月光从缝隙里漏下来,像撒了把碎银,随他们的移动哗啦啦流过去。

虫鸣早把山坳填满了:

蝼蛄在腐叶里“嘟嘟”地唱,纺织娘藏在竹林深处扯着嗓子拉锯,还有不知名的小虫,织成一张绵密的声网。这里的虫声漫山遍野都是,热闹得让人心头发涨。

池年的速度渐渐缓下来,“到了。”

池月松了手,被眼前的景象钉在原地:

山鞍部像被老天轻轻按了个窝,凹进去一块,窝底盛着一汪湖。小得恰到好处,像山捧在掌心的一块玉。月光铺在水面上,不是镜面的平,倒像揉碎了的星子沉在里头,风一吹,碎光就顺着水波慢慢淌,晃得人眼睛发花。

湖岸边长着半人高的蕨类,叶片卷着银边,露水滴在湖里,“咚” 一声轻响,荡开一圈圈光纹。

“这是……”她从没见过这样的水,清得能看见水底的卵石,又亮得像盛着一湖的月光。

“内生湖,山自己长出来的。”池年蹲在湖边,指尖轻点水面,一圈光纹便缠着他的指尖转,“聚灵的气息,就是从这儿冒出来的。”

池月挨着他坐下。

风从湖面掠过来,带着水汽的凉,吹得她额前的碎发飘起来。

“看。”

湖中心的波光忽然亮了亮,一粒萤火从水底浮上来,旋即散开,化作无数光点,贴着水面轻轻跳。

她转头看池年,他的侧脸被月光镀得发亮,嘴角噙着点漫不经心的笑,可眼睛里却映着满湖的光。

“比念经好玩吧?”他挑眉,非常自豪。

池月没说话,只是把脚往湖边又挪了挪,让月光也浸到鞋尖上。远处的虫鸣还在继续,湖光在风里轻轻晃。

藏经阁里的经文,字字都在讲“静”。

可此刻她才懂,原来真正的静,不是躲在禅房,是像这湖水,能盛下月光,也能盛下满世界的声响。

发布之前纠结了很久,要不要保留大段的景物描写,有友友和我说过,这样读着会很累,节奏也太慢了,不讨巧。

很感谢友友的建议!但是,想了很久很久,还是想写。

主要原因是,罗小黑的作品里有大片的绿。可能环境和人物是同时出现的,所以在看动漫电影的时候不会觉得“累”,而是舒服。

主要我笔力不够,没法用三言两语描绘出整个环境。

但是还是想写!

什么构成了一个人物?由环境(闽南地区)经历(主线内容)以及人物本身共同构成。

电影里,每个妖怪都有自己的特点,而每个人物无论是服装、性格还是法宝,都是能“深挖”的。所以我看了很多闽南的地方志,也在网上查了很多资料,试图还原1800左右闽南真实的环境。

小的不是福建人,如果有我忽略的常识性错误、欢迎宝宝们指出来!谢谢大家!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3章 第13章 修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