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历史】人在大清,我靠马甲受命于天,既寿 > 第2章 东宫

朝野上下,前朝后宫谁都知道赫舍里皇后所出双胎是皇帝那一家子的心尖尖。

前者生而伴有祥瑞异象,颖悟过人,天资粹美,乃实打实的上天赐予大清的“神仙子”,只那么杵着,看着就觉得未来可期,日子过得很有奔头儿。

后者虽无异象加身,却是太子同胞弟弟,一母同胞,情谊深厚,身为幼子,宠爱颇深。

帝后感情和睦,皇帝一家子其乐融融。

看上去自太子出生后,皇家“咔嚓”一下基调就从淡淡的灰色转成温暖的黄色。

后头阿哥公主也不夭折了,皇后身体好了,承夷的神异也变相巩固了康熙的统治。

但也并非没有皇家头疼的事。

远的不说,近的比如,太子拒绝剃发。

早前每逢岁初承夷就闹一回,还为自家弟弟争取到了同等暂缓剃发的权利。

但那都是小打小闹,直到这年三月剃发季,康熙再次下达剃发令,嘴硬道着祖宗规矩历来如此,岂可为两黄毛小儿兼他之子孙破。

父子之战一触即发。

前朝后宫观望着,汉臣无不窃喜,满臣不满无力。

宫廷消息素来流通速度极快,加上主人公并未特意阻拦,很快,一则【昔有曹操割发代首,今有承夷太子宁折首,不损乌发青丝】的传闻在宫廷流传开。

-

恰逢巳时三刻,下了早朝,有那等脚程慢的大臣听闻,直接一个踉跄。

好悬被同事扶住,才不叫出了糗,丢了面皮。

先不提满人大臣们个中不停变换脸色的复杂反应,汉人大臣们先是懵逼,反应过来后就是死命压住咧到耳朵的嘴角。

死嘴,不许笑啊!

天爷啊,这是真的吗?

顶着满人官员一副尔等小人居心叵测,胆敢教坏太子的怒目,陈廷敬和张英面不改色朝着东宫的方向而去。

两个加起来岁数近白的重臣走起路来,丝毫不显岁数,步伐密且快,显而易见并没有面上那般定力深厚。

等走远了,两人才互相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庆幸。

庆幸什么呢?

自然是庆幸今儿个正好轮到他二人为太子日讲,庆幸索额图那个太子控的疯子老匹夫早早走人,免得一场不必要的骂战。

“敦复兄……”陈廷敬想说点什么,看向张英。

“嘘——”张英竖起食指,一个眼神交流,这一对同为帝王心腹汉臣的好友不再出言,而是默默享受心跳加速的快感。

天晓得听闻太子殿下拒绝剃发时,两位朝野重臣兼太子讲师的他们心情多么激动,硬是靠着身为汉臣,坐到工部、吏部尚书的职业素养压了下去。

路上,看看花,看看草,花儿那么芬芳,草碧绿清香,就连鸟叫声都那般清脆悦耳。

春天啊!他们汉臣的春天来了啊!

越走越快,越走越快,不由自主加快步伐,陈廷敬和张英如出一辙的喜上眉梢。

还有那么丝丝缕缕迫切,再看,眸中盛着银瓶乍破迸出来的野心。

恨不得立刻瞬移到东宫,将自身所学细细碎碎的一一教与他们的,亲近汉人的储君,明君,未来效忠的陛下。

看似太子殿下只是拒绝剃发,还能编造成趣闻,轻易传之。

但!有眼睛有耳朵的政治生物都不会将之看作小儿趣事。

小儿非寻常,乃“天命”太子;趣事非趣,实则为一国储君放出的信号,明晃晃的亲近汉人的信号。

这个信号放出来可想而知明日御门听政之际,将会激起多大的水花。

消息传到康熙耳朵里,这位年轻帝王上一秒斥责完底下人无法说服太子,办事不利,下一秒拂袖径直往东宫而去。

梁九功快步跟上,还不忘给徒弟递个眼神。

徒弟秒懂,麻溜的跑去给皇后娘娘和太皇太后通风报信。

*

东宫。

有别于历史上毓庆宫的改变。

起因归于承夷刚被昭封太子后,某个例行朝会,康熙以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强烈直觉为理由,投下惊天大雷。

他要改革先帝所建詹士府制,恢复汉唐东宫官制。

话落,全场静音。

满臣和汉臣的日常扯皮没有了,几个对家大臣也不针锋相对了。

全都陷入诡异的安静。

本朝之前从未有过太子,顺治时期所立的詹士府几经波折,一会废除一会并入内三院,一会又复置。

若按权利范围上是无论如何也无法与汉唐太子的东宫相比拟。

唐时东宫堪称小朝廷,可见所有人多么震惊。

汉臣们个个心脏砰砰跳,重衍汉唐,嫡长子继承制,还有太子出生时神异整个京城人都瞧见了……太子继位板上钉钉了,皇帝这一出思旧制和直接一拳头锤向他们的胸口有什么区别?

怦然心动。

做臣子的揣摩圣意是基操,比起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满人大臣,汉臣们琢磨的更多,几个属藕的更是已经在脑海罗列出皇帝的意图,是有意还是无意,是否传达给他们某种信号……

以上头脑风暴仅存一刹那,却是在康熙公布这个决策后第一时间齐齐附和,口称“皇上圣明,爱子之心天地可鉴。”

别管,夸就完事儿了。

顺便,汉臣不经意间道:皇上啊,您看我等可有资格竞选太子的老师啊。

康熙挑眉,爱卿上道啊,朕都还没提这茬呢,你们就自荐上了,说明吾儿优秀啊。

君臣其乐融融,就八字还没一撇的储君教育上激情讨论。

被孤立的满人臣子也不是纯傻的,刚才是没反应过来才叫阴险的汉臣占了上风,这会儿子反应过来,凭着一身的力气,虽然是后来者,但他们不要面皮,又争又抢,其中尤以索额图和明珠“秀”翻全场。

而此时此刻,东宫林下殿内,分别象征着皇权和神权的一大一小互相对视,似乎都在用气势压倒对方。

大的,帝王威仪十足。

小的,主人翁架势十足,端坐于榻,姿态闲适,眸若琉璃,气势上丝毫不虚。

看着,康熙又是骄傲又感到心碎,儿子怎么就欣赏不了祖祖辈辈的发型呢?

莫不是有那起子小人故意在太子耳边嚼舌头。

听着系统转述的亲爹所思所虑,承夷不忍了,直白的揭开那一层康熙不愿意揭开的纸纱。

“阿玛,剃发理应废除。”

声音不大,奈何室静。

太直白了,直白到担心皇帝打孩子特地前来救火的孝庄和赫舍里于殿外身形一滞。

侍奉的宫人们更是淡定跪下,虽说这些年当奴婢的早就看清了皇上拿太子殿下没办法,但涉及到这种话题该跪还是要跪的。

跪,是他们的本分,万一皇上辩不过殿下看到它们没跪不还得把怒气发他们身上啊。

还真是叫他们猜对了,被承夷一句话弄的上不来气的康熙看着周围奴婢从善如流齐刷刷跪下,硬是一口气哽在喉咙,上也上不去,下也下不来。

系统迟疑道,“宿主,康熙帝不会被气的嗝屁吧。”

【胡说,阿玛心大着呢。】承夷轻描淡写驳回去一句。

的确是心大,小系统默默腹诽,宿主现在是清朝太子,挑战清朝的发型应该就是相当于骑在祖宗头上…蹦迪吧。

所有宫人内侍都以为皇帝会勃然大怒,怒发冲冠,起码装装样子,他们也做好了拯救太子殿下的准备。

谁料,康熙不紧不慢的端起五彩花鸟纹大盖碗,抿了口香茶。

承夷:……

碗是御赐的,茶是他一刻前亲手泡的。

添了桑叶、野菊花、车前子……承式凉茶新鲜出炉,下火力度杠杠的。

本来有点生气但假装不生气,结果一口凉茶下肚被迫真·生不出气,康熙平和气淡的说:“理由,给朕一个你能说服宗室朝臣满洲子弟的理由。”

上位者决策,发号施令,岂是上下唇齿相碰便可敲定?凡举事,必权其轻重。

男人一身玄黄常服,与榻上着雪色华衣的小孩儿平视,神情认真,不因子年幼便忽其言。

系统一板一眼念着数据,“历史上康熙帝功绩多有争论,但系统检测到他的育儿观念获得诸多认可赞誉。”

承夷不置可否,阿玛很会教养小孩儿是事实,但教出九龙夺嫡也是事实。

不过按照历史上那种斯巴达式的调教,只单纯夺嫡没有弑父,这怎么不能算是另一种意义上的优秀呢?

承夷有感。

到他这儿,九龙是夺不成嫡了,多么优秀的兄弟啊,夺什么嫡,干活儿、呸,施展各自才华不香吗?

对于目前仅有一个哥哥,三个弟弟的局面,承夷还是有点可惜的,谁嫌兄弟姐妹多呢?

都是打工的好苗子啊。

阿玛啊,会生就多生。

人生目标是躺平的承夷不会放过每一个助力他人生目标的助力剂。

(未出生的兄弟姐妹:你不要过来啊啊啊!土拨鼠尖叫.jpg)

没有等来儿子理由却等来一股热切到诡异的目光,康熙:“???”

莫非夷儿是想通过撒娇磨朕妥协?打住,朕可是有原则的皇帝,唉,夷儿果然还是小孩子啊。

从不凡之子到撒娇幼童的转变,只需要一个从善如流的脑补。

承夷:…不需要系统就知道阿玛在想什么,怪他太过了解亲爹的脑回路,一款儿控的帝王。

还有,他才不会撒娇。

在他人眼中,不知道发生了什么,玉雪可爱的太子殿下蓦地绷着小脸。

更萌了有木有。

非常萌的太子殿下张口就是雷霆暴击。

“阿玛,我不想只做满人的皇帝。”

清朝依靠什么来统治天下所有人都心知肚明,扬州十日,嘉定三屠是一方面,汉军旗人、满洲旗人、汉人、包衣汉人之间的复杂关系更是撕开满清实际上为部族政权,部族**的残酷本质。

承夷双眸冷静,这些东西早说晚说都是要说的,康熙未尝不明白个中要素,只是作为既得利益者理所当然的保持缄默。

在老家的印记太深刻,深刻到他始终认同自己是炎黄子孙,汉人的身份认同刻在骨子里,即使转世也更改不了分毫。

这辈子也就对阿玛额娘弟弟感情深厚。

对大清的认同感是没有的。

他从来就是这样,理智到过分,感情同样过分吝啬。

只有彻底属于他的东西,他才会舍得投去一丝目光。

所以,为了世界,为了能够吸引他更多的目光,为了……提高做任务的兴趣。

大清……必须改造。

小孩儿凤眸沉静,抬眉皱眉间眉心一点殷红痣也跟着晃动,尚未褪去婴儿肥的脸蛋上是不符合幼童的成熟。

但符合世人对“神仙子”的认知。

若是往日,看见小小的承夷讨论政事时,诸多宫人侍婢总会贡献上几点信仰值,不过这次她们头低的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我要做就做天下共主。”

承夷说出目标。

康熙仿佛看到了一位神态睥睨的天生帝王。

鬼知道他是怎么从五岁的承夷圆润的脸蛋上看出睥睨的。

康熙保持缄默,他现在正在天人交战中。

一方面他深知承夷所言大清统治现状,又受困于祖宗规矩;一方面骄傲儿子所言非虚,不愧神异,子虽幼,雏凤更清老凤声。

又不免考虑假使改动祖宗规矩是否会影响现在的稳定。

一定会的。康熙默默道,深感忧愁压心。

祖宗规矩不可破啊不可破啊,但,话又说回来,夷儿承袭天命,或许自有一番道理,未来自是成就一番大业。

从小就是狠人,读书读到吐血的年轻帝王梦想当然不是当个平庸帝王,相反一直以历史上富有盛名的唐太宗为偶像榜样,渴望在史书留下千古一帝的美名。

但自从有了个神异儿子,梦想似乎悄然变化。

似乎培养出一位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圣君儿子也不错,何况儿子身上那般神异,康熙坚定认为身为“神仙子”的阿玛,他自然也是不凡的,教导儿子说不定就是他的天命,来日未尝不可登临天界,位列仙班。

所以,还要不要阻拦?

态度明显了,察觉到火候到了,承夷善解人意的说,“阿玛不同意也没关系,反正等我继位就能通通改掉了。”

系统简直要佩服的五体投地:“绝了,宿主。”

不仅它称绝,跪着的宫人还有外面站着听墙角的赫舍里和孝庄也是如出一辙的感慨,太绝了,简直无解。

谁不知道承夷板上钉钉的下一任皇帝。

这已经不算威胁了,是明晃晃的通知。

偏偏年轻帝王还拿儿子没办法。

赫舍里没意见,宝贝儿子做什么都是对的,儿子不过志向远大有什么错。

不过根据她对皇上的了解,最开始的羞恼过后就该偷摸摸高兴了,高兴宝贝儿子直言心意,而非阳奉阴违,正是对他这个当阿玛的亲近。

身为少年夫妻,赫舍里想说,皇上这个心思啊,有时比女人心还矛盾,就搁那绕,绕到最后就能发现这个人完全就是心口、心面、面口不一!

本来担心皇帝打孩子还想过来教训皇帝举例她什么时候打过他的孝庄目睹这个结局,心瞬间放到肚子里了,当即起轿回慈宁宫。

年纪大了是得好好休息啊。

早知道玄烨拗不过夷儿,她就不过来了。

一路上苏麻喇姑提出疑惑,按理来说主子不该有意见吗?

孝庄笑了,带着一丝微不可查的苦涩,仍旧清明的眼眸向远看去,似乎能够穿透距离看见故乡的大草原。

“苏茉儿,好姐姐,我们应该往远看,看的远些,再远些……”她呢喃着,风儿模糊掉她的尾音。

闻言,苏麻喇姑瞳孔一震,几十年似主似姐妹的情谊足够让她通过细微表情和三言两语就获悉孝庄的隐意。

无需多言,苏麻喇姑沉默。

她没有说什么。

但她应该说些什么的。

孝庄低头,拨着腕间佛串,闭目欲要更加虔诚,然而闭上眼睛脑海中不受控制的回忆起那片心中的草原。

历经三代帝王的老太太早已深谙一个真理,永远不要和爱新觉罗家的男人较劲儿,尤其是留着她血的子孙辈,后果无非还是痛在她心。

一世英名的老太太比孙子玄烨看的更清,看的更通透,明白的更早,她只不过是嫁到爱新觉罗家,为爱新觉罗家操碎了心的妇人。

插手多了还不被理解。

老太太是不管了,她岁数都这么大了,该享享清净之福了,只要不是什么影响大清江山的事她都不稀的管。

但人难免有私心,智慧如老太太也不例外。

夷儿这孩子生来不凡,若能把蒙古绑在曾孙这艘大船上……

轿子停了,孝庄睁开双眼,走进属于她的慈宁宫。

外面,已然金乌西沉,月上枝头。

①出自“朝霞在东方照耀着,一列列金色的云仿佛是在等待太阳,好象群臣在等待君王似的。”—普希金《村姑小姐》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章 东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