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历史直播]古今多少事/从世宗开始 > 第1章 世宗

汉初,祀水之阳。

上演了诸侯劝进三让而后受的经典剧目后,一场浩大的登基仪式开启了。

祭台上刘邦告祭天地,定国号为“汉”,即皇帝位。

仪式毕,诸侯各列其位,刘邦坐上首与功臣宴饮嬉笑。

功宴的中心白光闪烁,大家一时睁不开眼。立时就有人一边呼唤卫士,一边向刘邦周围涌了过去,立刻就围了个水泄不通。

白光渐弱,半透明的屏幕显现出来,正当众人疑惑之时。

一道模糊了音色的声音传来,屏幕也显现了画面。

[世宗——继业有为、革新开创之君。粗略的看几个比较出名的世宗,我们可以粗暴的下一个也许并不严谨的定义。

两千年帝制中,世宗也是一个评价比较高的庙号了,在同行的衬托下更显辉煌,这里就不提某徽宗钦宗的“靖康之耻”,还有堡(英)宗叫门的英勇事迹了。]

各朝几乎都在白光的刺激下各自救驾,发现这个“天书”是碰不到的,以为神迹。

汉武,内朝

世宗,所以是在谈论皇帝。

刘彻轻轻拂开卫青护在面前的手,命令卫士让开,看向屏幕,等待天书接下来的动作。

南宋

赵构深以为意,这样的二圣没有必要接回来嘛,只是一味地下诏召回岳飞。

明成化年间

朱见深心想:堡……英宗不会是那个坑人的爹吧。

无论众人心中如何想,屏幕依旧无知无觉的继续播放。

[我们比较熟悉的的世宗有:

汉世宗刘彻,后周世宗柴荣,金世宗完颜雍,明世宗朱厚熜,清世宗爱新觉罗·胤禛。

以及世宗的别称代宗,这是唐人为避讳大唐白月光唐太宗李世民的名字,改世为代,故李豫称唐代宗,以及后来的明代宗朱祁钰。

千百年过去,宫室早已不在,皇陵中的尸骨也已经腐朽,但我们仍可以从史册中一窥前人的功业与过失。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大唐白月光?太宗?我吗?

李世民暗自惊喜,听起来是个好词。而且太宗诶太宗诶,文帝也是太宗,要是谥号也是文就好了,汉太宗文皇帝和唐太宗文皇帝哈哈哈哈。

长孙无忌头一个反应过来,拱手贺道:陛下圣明,光耀千秋。

贞观众臣开启夸夸模式。

[提到世宗,最出名的还是那个在明君代出,号称皇帝质量最高的西汉艳压群芳(不)的——汉世宗孝武皇帝刘彻。

汉代的庙号卡的严,远没有到后面什么拟人都能上的地步。为了和没有庙号的汉朝皇帝们保持一致,我们一般管刘彻叫汉武帝。

《汉书》把他文治武功都夸了一遍,写他:“世宗晔晔,思弘祖业……飨兹永年。”《中国通史纲要》为他单开一节,专门讲武帝的功业。

一讲汉朝,总是秦汉汉初前汉后汉的概括,轮到汉武帝,就开始“汉武帝时期”“汉武帝的……”,他的功绩使人不得不把他单拎出来。

讲制度改革时,刘彻更是无处不在,让人惊呼how old are you?]

汉初

“好小子!”

刘邦赞一声,此事他已经挥退卫兵,只与吕雉以及一干重臣聚坐屏幕前。

以及,皇帝质量最高?

还没等刘邦笑出声来,萧何张良韩信就带领众人拜了下来。刘邦举杯,环顾四周,隐去心中对“西汉”的顾虑,只道。

“为大汉贺!”

[但这样一个在历史教科书上占好几页的狠人,在各种网络洗脑包的冲刷下,很多网友俨然已经把他当成了一个喜剧人。将他的功绩全然归于运气,归于卫霍,归于所谓的嫁妆,归于文景之治,归于霍光与宣帝的“擦屁股”,与他本人倒是分毫无干了。

由此观之,阿Q们便可嚷嚷着“我上我也行”,以此精神胜利了。

我的评价是,但凡吃一粒花生米都不至于这样。义务教育时期,只要好好看过历史课本的谁说得出这话?

但也大可不必如何苛责他们,至少他们为地球物种多样性做出了卓越贡献。]

汉武

室内如死一般寂静,群臣跪了一地,大气不敢出。但上首的皇帝却没有对所谓“洗脑包”有任何反应,只是扶起请罪的卫霍,再让其他人起来。

“浅薄之语,何必与之争?”

[来,让我们看看刘彻身上都有哪些标签。

首先就是猪猪这个花名的罪魁祸首——“刘彘”,这是《汉武故事》给他安上的,编的尤为详细,书中记载景帝梦高祖曰:“王美人生子,可名为彘”,因此取名刘彘。虽然刘邦取名字比较随意,什么刘肥刘盈刘如意看起来没什么水准的样子,但再怎么样也不至于特意托梦就为了“刘彘”这样的名字吧?

实际上《汉武故事》并非正史,只是小说啊,《汉书》中的记载是“梦日入怀”,当然我们一般也视为对帝王神圣性的附会。

《汉武故事》贡献的洗脑包远不止这一个,还有诸如许诺陈后“金屋藏娇”结果上位后无情废后啊,以及武帝“能三日不食,不能一日无妇人”的私生活造谣啊等等……其传播范围之广,洗脑力度之重远胜于《史记》《汉书》,导致部分人深受其害,直接把小说当正史来信了。

而以现代网络之发达,获取信息何其容易,这固然降低了学习成本,但同时也使信息质量良莠不齐,鱼龙难分。而信息经过无数人的再加工,早面目全非。仔细研究的话说不定可以出几本书了,就叫《震惊!汉武帝竟是渣男》或《汉武帝与凤凰男的兼容性》之类,再把洗脑包都缝合进去,没准能上推荐榜。

所谓“金屋藏娇”,在《汉武故事》中是指刘彻四岁时对陈阿娇——汉武故事虚构的名字,其实正史中并没提到她的名字,只称陈皇后或长公主嫖女——说若能娶其为妇就用金屋藏之。一个虚岁四岁实际可能不满三岁的孩子说出这种话,其目的是政治联姻以求太子之位?这应该是《天才宝贝,纯情娇妻带球跑》的剧情才对,给我干哪来了?

而经过网络的加工再加工,谣言已经进化到“得陈阿娇者为天子”的地步了,武帝直接成为靠老婆上位的凤凰男了。

再鉴于武帝废陈立卫、杀母立子的后话,便可以说这已经不是普通的凤凰男了,刘彻渣得不知天地为何物,必须出重拳!!!说多了都是泪啊,小时候看多了一些充满洗脑包的言情小说、电视剧,真信了义愤填膺闹出不少笑话。

这个谣言中被强行降智的不止刘彻,还牵连了景帝,刘启被爆改“姐控”——

前有棋盘上吴王太子的血还未干,后有景帝长子栗太子刘荣被逼自杀。还想用亲情去赌、用说好话的方式去讨太子位?也太小瞧刘汉皇室一脉相承的刻薄寡恩的优良传统了。]

这是什么值得骄傲的事吗?

虽然对主上的操行早有准备,但“一脉相承”、“刻薄寡恩”、“优良传统”等字还是砸在汉代各朝臣子的心上。

皇帝……皇帝的事,怎么能叫刻薄寡恩呢?

汉帝们移开目光,瞬间又理直气壮的移回来,不存在的东西(良心)也发现不了啊。

汉武时期

众人看到“杀母立子”时一惊,杀谁?刘彻迅速地镇定下来,不,没有理由杀皇后,其中定有曲折,只安抚群臣,继续看直播。

参考史料

《汉书·外戚传第六十七》

《汉书·叙传第七十》

《中国通史纲要·武帝的功业》

小说

《汉武故事》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章 世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