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快穿+红楼]我求生欲很强 > 第10章 第 10 章

[快穿+红楼]我求生欲很强 第10章 第 10 章

作者:朱大概 分类:穿越重生 更新时间:2020-03-17 18:14:27 来源:文学城

张老帝师知道女儿不放心自己,心下熨帖,却还要劝:“你是外嫁女,不必总惦记我与你母亲。倒是你在那府里,自己也要万事小心。有些人可以同患难,不能同富贵。”说完触动了自己的心事,喟叹一声。

张大舅见老父又伤怀,忙劝道:“父亲且安心保养身子,御医不是都说父亲不宜多思虑吗。妹妹是荣国府长媳,有瑚儿傍身,又怀着身孕,那府里还能为难她不成。”

张老帝师心下道一声,怎么不会难为?自己才刚被人弹赅,女儿跟外孙就一起生了病,若是张家真有个什么,说不是自己的女儿……

想到这里,再看看自己眼内已经不复当年天真的小女儿,张老帝师知道,有些事情自己也该有个决断了。不过小女儿难得归省,老人家不欲让她跟着忧心,借着长子的话重露笑颜:“是,我也是病中多虑了,日后就听御医的话,好好将养身子。”

贾瑚听了不由看了外祖父一眼,这御医的话,也是那一位的话吧。

这一眼太过洞察人心,张老帝师想忽视都难。循着目光才发现竟是自己刚刚年满三岁的外孙,心下大奇,笑向贾瑚道:“瑚儿想说什么?”

我想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你能听得进去吗?贾瑚心里吐槽,面上还带着甜笑:“外祖父养好身子,教我读书好不好,太太说外祖父是有大学问的人。”

“哦?”张老帝师越发来了兴趣:“你刚多大就想着读书,读了书要做什么?”

“做官。”贾瑚毫不犹豫地回答:“给太太挣诰命。”在这样的人家里,这应该是个标准答案吧。

谁知张老帝师却摇头:“读书明理,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又或为往圣继言、为生民立命,这官身不由己,不做也罢。”

看着老人家越说面色越沉重,贾瑚哪能不知他这是有感而发?因做懵懂之态问道:“外祖父是兼济天下还是独善其身?”

屋里就是一静,所有人的目光都随着贾瑚的这句话集中到了张老帝师身上。张老帝师也一愣,良久方道:“外祖父本欲兼济天下,现在也只能求一个独善其身。”可是皇帝会给自己这个机会吗?

贾瑚心里倒比最初乐观了一点儿。

按着他的推断,现在这位刚刚上位不几年的皇帝,应该就是原著里那位能逼得已经登基了的儿子以孝治天下的太上皇。原著里对他几次描写,都重重地落在了优遇老臣上,又出借了银子给臣子,可见是个好名的。

好名声好呀,好名声就不会吃相太难看,这应该就是御医只说张老帝师多虑,而不是直接说他心力枯竭的原因所在。

贾瑚直接两只小肉手拍起巴掌:“不多思,独善其身。”听着只是孩童就着大人的话学舌,却让张老帝师有拨开云雾之感:“好,外祖父听瑚儿的,不多思,独善其身。”

又向着小女儿笑道:“瑚儿是个通透的,即有心向学你也不要耽误了他。”

张夫人见老父眉头稍展,凑趣道:“他再通透也还小呢,这读书做人还赖父亲教导他。”

张老帝师摇头:“怕是没那个机会了。我身子不好,不知道能撑到什么时候,只想着临去之前能再回家乡看看故土。过几日身子轻生些,便想着回乡养病,将来也好落叶归根。”

此言一出,张夫人直接落下泪来:“父亲何出此言,家乡虽好却医药不便,不比京中御医医术高明。何况山高水长路途不便,父亲这样的身子如何受得住。”

不想张老帝师主意即定,也觉得哪些方能保全了自己一家:自己教出的学生自己知道,最是言不由衷的。登基前还要摆胸怀若谷,搏一个仁厚的名声收买人心,登基后渐渐独断专行听不进劝谏。自己这位帝师一日在京,皇帝在朝堂上就要做出尊师之态。对于一心想着圣心独断的帝王来说,可不就得借他人弹赅让自己回府“忧思过虑”。

这还是自己平日劝谏多选于下朝师生独处之时,没有让皇帝在朝臣面前失了面子,否则自己怕是早被黄土埋身了吧。也罢,自古君权臣权都不相容,可笑自己竟妄想做那例外之人,辅佐皇帝学生做什么千古名君。

只可惜,自己家这一退,何时回京无法说起,与小女儿怕是相见无期了。荣国公一向善看风头,不知还能不能如当日代子求亲之时说的那样,善待自己的女儿。

不能怪张老帝师如此揣测自己的亲家。

同朝为官这么些年,又结了儿女亲家,贾代善其人,他还是很了解的。行军打仗时骁勇果敢,就是这人的眼光,有些差了。

当今并不是先帝最开始就看中的皇位继承人,原本还有一位太子,自幼被立为储君,是储君的不二人选。不过那位太子刚愎自用不说,性情也十分乖张。那些年东宫的太监宫女经常添人,就是因为东宫服侍的人经常“暴病而亡”。

就是对一些老臣,太子也毫无尊重之意,甚至出现过鞭打老臣之事。时间一长,先帝自是对太子不满起来,才让一直仁厚示人的当今得了机会。

偏偏贾代善这位先帝老臣,有段时间唯太子马首是瞻,还大言不惭的说什么储君是先帝选中的人,他忠于储君就是忠于先帝。等到太子做了十几年的太子,看着先帝一直活得好好的没有让位之意,对自己还越来越苛责,就不甘心总做老二,想让先帝禅位自己过过皇帝瘾,却被先帝镇压了下去。

好在先帝对贾代善还是信任的,太子为乱的时候贾代善又拼了命的救驾,荣国府才没从八公中除名。只是等到当今有了继位的苗头,贾代善可就尴尬了。

也是在那时,贾代善想出了请先帝给自己女儿与贾赦赐婚的主意。文武殊途,规矩教养不同是明摆着的,张老帝师很不愿与贾家结亲。还是自己的皇帝学生请自己看在贾代善军权的面子上,帮他收拢贾代善之心,加上先帝金口相询,自己只能认下了这门亲事。

不想自己的皇帝学生坐稳了朝堂,倒嫌自己与贾代善这一文一武的姻亲权位过重,顾忌着贾代善手内军权打算怀柔,要先对自己下手了。

可自己就算退隐回乡,荣国府真的自此安稳了吗?张老帝师并不看好。当今可不是一个心胸开阔之人。就凭当年贾代善跟过先太子一段时间,他也会找贾代善秋后算帐的。说不定到那个时候,贾代善还得以为是自己连累了他,到时自己离京,说不得要将气撒在小女儿头上。

有读者说原著里没写贾瑚是因为没有贾瑚这个人,其实这也是一种观点。不过既然是红楼同人文,作者也有自己的观点,推论的立足点就是贾琏的称呼——琏二爷。对于贾琏的称呼,有几种解读,一种是他自己有一位嫡亲的哥哥,可是没有等到上族谱叙齿便已经夭折,另一种是他是与贾珠排行,还有一种是他是随着贾珍排行。作者用的是排除法,先就第二种贾琏跟着贾珠排行,如果没有贾宝玉宝二爷的称呼,还是能说得过去的,可是除了宝二爷还有环三爷,很明显贾政一房的孩子是自己排行的,那贾琏随着贾珠排行就说不通了。第三种说贾琏与贾珍都是长房嫡出,所以他们两个单独排行,作者觉得按古时礼法是站不住脚的,古时一个家族除了各房自己的小排行外,还会有宗族平辈兄弟的大排行,贾珠做为嫡出也应该在这个排行之列,贾琏就应该是琏三爷而不是琏二爷,还有贾宝玉也要称宝四爷而是不是宝二爷。因此作者推论,贾琏自己应该还有一个嫡亲的哥哥,这个哥哥可能没有活到叙齿就夭折了,所以族谱上无名,在冷子兴演说荣国府的时候也没有提及,可是做为那个没来得及叙齿的孩子的亲人,将他的排行留出来,也不是不可能的。这都是作者的一家之言,也是这一世穿越的立足点。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0章 第 10 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