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珊报考的是华南师范大学的中国近现代史专业,与她关系最好的近代史和国史老师就是这个学校出身,导师也是那位老师引荐的。跟导师加上联系方式聊过之后,容珊就决定了报考这个学校和专业。
现在是考研前一天的晚上十点,容珊书桌前的考研倒计时数字变成了“1”。她在书桌前收拾着第二天要用的东西,准考证、身份证、水性笔、铅笔和橡皮都装在透明的笔袋里,每个经常考试的学生都有这样的笔袋。文科考试大题多,书写量大得很,她又放进去了两支备用笔芯,连同自动铅笔的替芯一起。那些大本的笔记是不好带了,考试前再看这些也是徒然给脑子增加负担,她最终只往背包里放进去了英语单词和政治知识点的小册子。所有要带上的东西都放进了包里,她把挎包挂在了卧室的衣架上,这样一起床就能拿到。
考点就在本校,她的考场在校内的逸夫楼——全国几乎所有的学校都会有一到两栋教学楼叫这个名字,这栋楼是她们平时上专业课的去处之一,也上心理健康、马哲毛概之类的大课。白天她看过了考场,离宿舍区有一段距离,走着去要四十分钟左右,算上吃早饭的时间,是又要早起不少了。
她又把挎包里的东西拿出来,一样样地检视了一遍。每一样都好好地放在包里,还保持着放进去时的样子,这才让她稍微放心了些。
“好啦,明天还要早起呢,收拾好了就睡吧。”
见容珊这么一副面上波澜不惊、实则紧张得快要连话也说不出的模样,方瑾忍不住凑过来宽慰道。“你这段时间复习也挺认真的,就凭你这功底和劲头,明天肯定没问题,放心吧。”她对容珊说,“再说了,这里可不会有人半夜里把你的准考证画得一团糟。”
她说的是上一届毕业的学姐的事。虽说是外国语学院发生的,但影响实在恶劣,不仅上了全校通报,在微博、小红书和抖音上还有不少热度,她想不知道也难。这说的是有位法语专业的学姐考研当天到了考点,拿出准考证才发现上边被记号笔画得一团糟,连照片也被画得面目全非。好在监考老师帮忙重新打了准考证,这才顺利考完了试。事后在寝室一问,才知道是她下铺的室友所为,那位室友甚至还想对另一个女生如法炮制,当天夜里就被抓了现行。事后这人竟每半点悔改之意,反倒口口声声说谁让这两位室友在自己失恋的时候还只顾着在图书馆学习。学校自然是处分通告都出了,那通告还挂在官网上,后来又让人发了微博和抖音,一时之间外院可谓是脸上无光,连学校也差点让唾沫星子淹了。
“我知道,这又不是我原来那个寝室。”最后一次检视了所有要带的东西之后,容珊终于把挎包挂了回去,“对,是该睡了,我先把闹钟调好。”
方瑾又继续边打一之窟边在语音里和亲友插科打诨去了,容珊关了卧室里的灯,调好了闹钟的手机接上了充电器。被子拉上之后,她像钻进蛹里的幼虫一样蜷缩起来,在渐渐浓重的睡意里合上了眼。
天亮得越来越晚了,容珊走出教工宿舍区时,路旁的路灯还亮着黄白的光,照着她呼出的白气和冻得有些泛红的脸。这个时节的清晨处处都透着仿佛能渗进骨头里的冷,袖口外的手针扎似地疼起来。方瑾自然是起不来这么早,容珊更不会非要她也起来陪自己一块去考场。至于父母,高考时已经让他们送考过一次,考研就不必了。
手机屏幕上是燕长离的聊天窗口,因为上班赶地铁的缘故,能起得这样早的,这时候也只有他了。最新的一条消息是他刚刚发来的:“加油,你肯定能行。”
逸夫楼前拉着招生考试院的警戒线,许多像容珊一样前来考试的学生正挤在线外,或抓紧时间再看会书,或埋头对付着早饭。容珊找了处花坛边上坐下来,一手撕开了带来的小蛋糕的包装袋,顺便给牛奶插上了吸管,一手从挎包里掏出了那本英语单词的小册子。
冬天清早的晨风冷冷地吹着,反倒让人精神了不少。坐在花坛边上的容珊又背了会单词和政治知识点,拿出手机看了看时间,离考场开放还有十来分钟。她又一次打开了企鹅,点开了燕长离的聊天窗口。
“知道啦,我马上进考场了,考完见。”
虽然已经隔了好一会,她还是给燕长离回复了一句。当然,也许是在路上的缘故,窗口里并没有新的消息弹出来。她把重新锁了屏的手机放回包里,站起身朝着逸夫楼门口走过去。
忽然她似乎感到有什么格外熟悉的东西从身边一闪而过,转头去看时,果然在逸夫楼门口的男生女生中间发现了一个再熟悉不过的身影。
烫着波浪卷发、裹着格纹短大衣的刘璐璐踩着高跟长靴,正在人群里拿手机当镜子检查着自己的妆面——她今天甚至特地化了妆。
可是刘璐璐从来没说过自己报了名,平时虽说见到她的次数不多,却也从没看见她复习过几次。更别提上回跟李阁弄出了事,还实打实地在医院里挨了一刀。
无论如何,流产手术确实伤身体,总该恢复一段时间。但在容珊的印象里,刘璐璐好像没几天就又活蹦乱跳了,也不知道她怎么应付的跟何东这个正牌男友的男女之事,否则事办到一半来个血流成河,那就是城墙也包不住这火了。
这时头顶响起了铃声,逸夫楼门口的保安打开了警戒线,学生们流水一样地涌了进去。容珊走在他们中间,不易察觉地摇了摇头。
今天只是考试的第一天。
其实这里参考了我自己的考研经验,也算考研小贴士吧。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3章 杳杳寒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