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剑三][花羊]青山不慕 > 第43章 波澜开阖(1)

[剑三][花羊]青山不慕 第43章 波澜开阖(1)

作者:风尘引醉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5-05-11 17:12:35 来源:文学城

这天柏文松怕夜长梦多,天蒙蒙亮就拿着木牌赶去钱庄,荀子卿替他到常去的药铺取货,捎上了佐星野一块儿又下山去。茶庄落下的杂务交到尚不算熟稔的管事手里,分派开便是各自忙碌。

楚潇带着他的药粥方睡了个安稳觉,醒来已忘了昨天发生的大半,顶着一头乱发见整个茶庄无人,干脆又回去补眠。

茶庄闲人只剩了个苏槐序。

他披了件薄裳在窗口坐了大半天,既没有下山拜访老者,也没有去打探无故出现的行知,只透过窗棂雨帘从茶庄一直望下山,在隆隆雷声里将一把折扇开了收、收了开。

祭典才行至第二日过半,便被猝不及防的雷雨打断,滂沱雨势不见停歇,下半日游行的人们便草草收拾先行散去。

苏槐序望着望着,直到那热闹的金纸火光终于消停,才轻轻叹了口气。

今日有雨,造访茶庄的只有一个得了风寒的外地游人,听说乐善好施的柏文松不在,捂着钱袋便走。

明日依然不会放晴,酬神祭还是会办上半日,最后把花船烧了、吃食沉了,花销干净才散场。

世人大抵都一样,兴平日与捕快伙计竭尽说价,从看病问诊的药钱中抠出几个铜板,而后朝神明抛金掷玉绝不吝惜。于盛时办一场又一场祭典,衰败时又苦苦哀求神佛,吵吵闹闹的,总没有长进。

但那花船装扮的确漂亮,万花眯了眯眼,仍是笑,子卿喜欢看。

亏得多年前由楚潇几个师叔带着玩,荀子卿清净的日子居多,却不惧热闹的场面,若遇着人来人往的长街摊也喜欢逛一逛,眼见着他人欢闹沾上一点喜悦,被战时磋磨低沉情绪便能松泛些。

只可惜今春花未赏够,上次茶庄的最后一株盛开的杜鹃谢了,荀子卿瞧见还叹了句春逝。苏槐序便想,这些节日就该天天办,他就能天天带人去,否则夏日一来未免太过无趣。

好在这里水系丰沛,水菱新鲜藕段脆嫩,多雨时节还有清甜荸荠。苏万花想着想着,就动身在茶庄里找人备点红豆羹,推门才觉人都未归,整个茶庄空荡荡的。

苏槐序撑伞转了一圈只找到忙得冒烟的管事,不到日暮后厨也无人,干脆转身去屋后开辟的一块药田。远远就看到花草恹恹叶片焦黄,那一片药株在雷雨里也没能打起精神。

师伯借他茶庄时,令他帮忙试着种一味草药,他到现在都没能种出来。

按书记载此株花开琉璃色,摘花取叶去腐生肌,只是须得在夏日照两个时辰的光。可谁都知这时节昼长夜短,搭棚遮蔽又只叶无花,弃之不顾则晒得半死不活,精心伺候保湿堆肥,种来种去一个花芽都没见。

书上写的未必都是真的,笔墨字句多的是诓骗世人的胡言。

苏槐序戴着手套揪了片枯叶在手,退回简易的棚屋里,打定主意就这么报告给师叔。

冷不防身后有人靠近,接着一杯热茶朝他递过来:“苏大夫,雷雨天路滑,管事嘱咐你早些回去。”

声音听着陌生又悦耳,铃一样响在耳畔。苏槐序在碧澄的茶水里窥得一个清丽的倒影,礼貌地接过瓷杯,头也不回地道:“敢问姑娘有何打算?”

来人神色一滞,沉默片刻后,闷闷地回答:“我姓骆,是来投奔亲人的。谁知时隔多年,血亲寻觅无踪,又为贼人撸去,多谢几位郎君搭救。倘若寻不得,自然是要回返。”

倒影里的女子诚恳又悲切,苏槐序点头,信手将热茶搁在横木上,笑道:“我不过随口一问,姑娘不必回答详细。这里主事的是小柏大夫,你借住与否、住多久,径直去问他便是。”

苏槐序说着站起,小心地褪了沾满尘土的手套丢在木桶里,撑开来时的伞,含袖负手一个欠身走进雨里。

“苏大夫。”那个自称姓骆的姑娘在他背后叫住他,“听管家老说,您是厉害的医者。鄙女还有一事,想请教苏大大夫。”

苏槐序没有停,只放慢了步子,在临近的花圃里取了几支花菖蒲。

姓骆的女子便问:“我沿途听闻一桩事,车上人争论不休。说有村落疫病横行,一位医者有治病的法子,可方上药材稀缺、在贼人的地盘,病患无从取得此药、性命攸关,会武功的只有那位医者。敢问苏大夫,这方子若不给,病患恐绝望而死,医者该给么?是否要救人救到底、亲自去取药?”

苏槐序听了便觉此问不善:“方是方,药是药,莫要混为一谈。医者只管开方,侠者仗义取药,洛姑娘不该问我,该问一个会治病的大侠。何况各人情景不同,哪来应不应该、好或不好?”

谁知洛女不依不饶,反在他身后追问:“如果药是那大夫的,是准备要送给他人的奇货,那他该拿出来么?会不会怕拿药出来,才故意不开方?”

苏槐序厌烦这种是非提问,抱了菖蒲抿了唇只快步离开,谁知跨出院门便觉眼前一花,接着耀眼的火光染遍了视线。

这似乎是一座蜀地的小城,此刻断壁残垣、瓦舍起火,他站在近在咫尺的地方,看斑斓的织锦和屋檐的铜铃被火舌吞噬,噼啪炸裂的焦木声似乎混入了人们的惨叫。

苏槐序怔住,听不真切也挪不动步子,睁着一双杏眼看眼前的景象被烧成斑驳、烧至扭曲,浓烈的烟熏血味呛得人几乎窒息,扑面的火舌却一点都不烫。

而后火灭了,他眼前更为昏暗,不知何时已身处纷纷扬扬的雪地,杳无人烟,空无一物,天地披素只一色,望向哪里都没有边际。

不知是瞪久了雪盲,还是本该如此,苏槐序渐渐觉得视线不清,而后再努力睁眼也只能看到鼻尖那么远的光。他挣扎着想动,不知过了多久也终于动了,第一件事便是低头看怀里的菖蒲,有别于火光和红和落雪的白,花朵粉紫鲜亮、生机勃勃,是活物的色泽,刹那让暗沉的视野亮起来。

接着雪景不再、火场也没了,他的神识一点点回来,手脚有了知觉,皮肤也可感知冷热,缓过一口气便嗅到湿润微凉的清气,再张眼时喉头一动,含糊不清地发出声“子卿。”

身旁有人立刻动作,俯首对面垂下一双清浅的眼眸:“阿澈,你醒了?”

“这是哪里?”新鲜的空气灌入胸腔,苏槐序一阵头疼欲裂,拧了眉心挣扎着起身,环顾陌生的周围,发觉自己竟在一处山顶,且坐在一棵大树卧倒在地的侧枝上。树干油亮而枝叶繁茂,遮天蔽日笼罩他的穹顶,雨水时不时从树缝里漏下,四周烟雾缭绕,如若一个不慎便会栽下山崖。

荀子卿则撑着伞立在边上,一袭白袍雾蒙蒙地沾了夜露水汽,不知道守着他站了多久,见他醒了便急忙搀扶,一贯淡然的眸子难得十分忧愁且焦灼地盯着他看:“阿澈,你还记得哪些事?”

“哪些?”苏槐序仍是头疼,记起眼花时的场景,不禁摇头连连,“我这是怎么了?”

荀子卿轻叹一声,转动伞柄,低低地道:“我同师侄一块儿回茶庄,正见你从正门跑出来,不认人也不看路,嘴里嘀咕着什么‘蘑菇’。见这边山头的树冠如伞便执意过来,而后睡在这儿一夜一天不肯走。阿澈,你当真不记得了么?”

“一夜一天这么久?”苏槐序低头看着自己睡皱的衣衫,眉峰越拧越紧:“蘑菇是什么?”

荀子卿摇头,有些怀疑地看着他:“你不仅轻功飞了一半便往下落,还顶着落雨来山间睡了一天,幸亏没有再打雷,否则后果不堪设想。可你那时候实在吓人,丢了伞却抱着花,还怎么都叫不醒,我只能守着你恐有不测。”

苏槐序反手握住他,宽慰地微笑:“不怕,现在醒了。说不定那日师弟不在,我随意用膳吃了什么不该吃的蘑菇,这树远看像菌伞就也想咬一口呢。”说着把手里奄奄一息的花菖蒲塞到他怀里,“我记得,这个是要给你的。”

荀子卿诧异却郑重其事地接过发蔫的花束,绷了许久的面庞终于泛起一丝笑:“你只记得这个么?”

“嗯。”苏槐序按着印堂眯眼,心下飞速思索自己到底怎么了,思来想去全然不记得自己有误食菌子。哪怕真的吃,他翻过那么多图册典籍还是个大夫,有毒没毒大抵分辨的出,不至于把自己弄成这样。若他真的有说“蘑菇”,那极有可能是意识清醒时留给自己的一个念头,是接触药物之人想排斥又想指证最直观的表达罢了。

万花思绪一旦清晰,便愈觉明朗,低头看抱过菖蒲的双手,前不久还戴着手套在田里摆弄药草。除了服食,还有亲手触碰、浸润皮肤一途能沾上萃取后药性强烈的幻药,那把被雨水打湿的伞是他最后赤手碰过的东西。

并非树冠如伞,而是伞如树冠。他扔了伞找了个地方暂避,而不是疯癫颠出现在街上,是不幸中的万幸。

而茶庄,只有那么些人……那个洛什么……

“阿澈?”荀子卿陪他寻路下山,见他沉默不语便凑过来关切地问,“还是不舒服?”

“嗯,是有些头疼。”苏槐序使劲按着额角,佯装虚弱地靠在他肩上,“害子卿陪着待这么久,是我的不是。但下雨又惹上水贼,近日你不要多走动,好好待着陪我,好么?”

荀子卿叹:“以后你小心些罢。”

苏槐序眉开眼笑:“是是,回茶庄让师弟弄些红豆羹?”

荀子卿无奈:“也不知他回来没,知道你这般跑出去也该担心了。”

“……是嘛……”苏槐序想起什么,轻描淡写敷衍一句,只听远远地有人声脚步传来,再走一段,能看到四五个青年男子在往山里走,背着绳索、带着器具,金属器皿敲得格外响。

“这个时辰,怎么还有人进山?”万花狐疑道。

荀子卿看了数眼,直到人影不见,才朝他小声:“去取货时曾听掌柜与人闲聊,这些人应是进山寻宝的。”

苏槐序恍然:“看来,疯的不止伍辞渊一个。”

他无暇顾及其他,只催着身旁人快走。方才从昏暗的幻觉里醒来,遇着下雨黄昏,影像里的场景真真假假再想起自觉不快,而后搭了荀子卿的轻功跃出杂草丛生的山林,踏上铺了石砖的大道才算松了口气,再抬头已可望到茶庄的瓦墙。

没走出两步,斜刺里冲出一个人,蹭脏的衣袖沾着稻草,气喘吁吁、脚步踉跄地直扎到跟前,见到他们先是一愣,接着又惊又喜地喊出声:

“师兄!救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