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剑三][花羊]青山不慕 > 第39章 径山茶庄(3)

[剑三][花羊]青山不慕 第39章 径山茶庄(3)

作者:风尘引醉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0-09-18 10:19:18 来源:文学城

暮春天暗得迟,酒肆牌楼打烊前依然人声鼎沸,两人兜兜转转踏上回茶庄的山路,仍可见天边残余的红彤。

半幕星辰半幕流霞,苏槐序心情甚好,踩在青石阶上的步子押着律点,一手牵着人慢慢走,一手背在身后,藏了的东西时不时发出“咯咯”两声。

荀子卿走了半途,终于忍不住道:“阿澈,你当真要带这个回去?”

苏槐序点头:“红冠黄爪眼睛亮,做菜必出众,炖汤也不赖。”说着还将手腕晃了晃,惹得身后的母鸡挣扎地更凶。

荀子卿侧目:“再怎么出众,不如吃饭要紧。现在回去,还不知柏师弟有没有留灶留吃的。”

他们方才没赶上镇上据说最好的船菜鱼汤,错过了糖球面人的摊子,堪堪在路边买了两碗梨汁。

万花却嫌弃太甜,说要等秋天用时鲜的梨子煮再加梅子才好吃,喝了一半就撂在桌上。

荀子卿有伍婶那些面点垫着肠胃不觉得饿,没动筷子的苏槐序不着急还嫌这嫌那,同他路过镇上热闹飘香的东塘街,最后只去了个老阿伯无人问津的墙角,随手买了只鸡带回去。

万花步子轻快,长衫飘墨,背手拎着个带毛活物,扑棱的动静在寂静的山林中格外惹耳。

荀子卿无奈摇头,由他一路牵着倒也没有退避三分。

苏槐序笑吟吟地冲他眨眼:“子卿不气我,我自然高兴,不觉得饿。”

“柏师弟忙着前厅,这几日咱们也是对付过的,伍婶怕还要多待些时日。”荀子卿道。

“不用麻烦师弟,我来做。”苏槐序提着母鸡满口应下,忽然扭头看他,“还惦记那书生的事?”

荀子卿抬眉:“可怜伍婶。”

苏槐序似笑非笑,早将惦记的梅酒抛之脑后,却到底有点良心,缓了口气继续:“我倒有些上心,这伍辞渊十句有八句胡说八道,剩下两句值得琢磨。”说着摸出方才顺走的那一丸药,在灯光里摊给他看。

荀子卿嗅着那缕沁心药香,复述道:“上好的凝神丹?”

“嗯,搁在青岩,这种成色也够好了。方才路过那些快关门的药铺,没一个是使高价药材的。”万花捻起药丸,在指尖转了转,玩味不已,“不知那山下老大夫是否真的胡开方子,这药丸很对味,也很上乘,不像是假的。给他吃他还不要,真浪费。”

荀子卿点了点头,寻思着道:“那……还有一句呢?”

苏槐序收起药丸,这回压低了嗓音,在他耳畔轻声:“‘神兽灵草’。”

荀子卿瞪他道:“你信这个?”

“不信,但是疑他。凡捕风捉影总有来路,不知这里曾发生过什么,惹得一个山野书生能编出这样的东西,还为了证明而拼命。”苏槐序懒得细究,伸手抹去他额前的碎发,笑,“罢了,不计较这些。看时日该挖最后一波鲜笋了,明日荀道长得空可要同去竹林转转?”

荀子卿眸子一闪,认真道:“明日还要陪佐师侄打坐读经。”

“嗯?还要?”苏槐序一听不觉纤眉拧起,“旷他两日如何?”

“一早说好的。”荀子卿抽身,避之不及地迈上山道。

苏槐序不依不饶地跟上:“和谁说好的?”

“楚师叔。”

“楚潇自己的徒子徒孙,干什么不自己带?”

荀子卿脚步一顿,轻轻说了句:“我师兄去世了。”

苏槐序错愕间张了张口,没再问候楚潇师门,转而道:“什么时候的事?”

荀子卿在路的尽头停下,全身藏在树影里,腰挺得笔直,等了许久再开口,嗓音仍是小心翼翼那般轻:“死在邺城战后的伏击。”

万花心下不妙,道长提起自身过往倒也不算感伤,说起死去的师兄反倒难言,尾音压着也颤,怕是一起在邺城的。他忙扯了个温柔的笑,过去牵他的手:“如此这般,照看一二也无妨。只是你太尽心,疏远冷落我,让我头发都白了三根,心疼不心疼?”

荀子卿神色一凛,毫不心疼地挣开他,这回没有急着走,而是在苏槐序探究的眼神里反手摸到剑柄。

刹那间树林异动,疾风夹着道旁的枯叶卷过,伏在林边石间的灯盏齐齐擦亮。金灿灿的招式伴着一声不高的念咒声从背后袭来,不等够着万花的衣角已被长剑挑开。

苏槐序旋即肃然,侧身疾步后撤打量来势汹汹的出招。

对付一般的喽啰乃至实力不佳的刺客,道长剑鞘都懒得递,这一照面不仅直接拔了剑,还在他后退几步的眨眼功夫同来人迅速过了几手。剑尖触杖身,剑横挑空挥,荀子卿封剑不再杀人,出的招意在逼退、并无任何杀气,可全神贯注凝神出剑足以逼得对面收势。后者以防落入被动的境地,不得不退了两步躲开他极快的定身。

“大师。”荀子卿也不苦苦相逼,敛了锋芒,收剑微微颔首。

来人果真是一名少林弟子,身披罗汉裳、头戴伏虎冠,禅杖金闪闪地杵在地上,浓眉招耳瘦削的脸,本该四大皆空的眼里似有不满。

苏槐序眯眼看他们分立道边,一左一右似日月同辉,在银剑金光里听那人空宣一句佛号,不禁嗤笑:“秃驴,你又来作什么?你我素无冤仇,见面就喊打喊杀,不妥罢?”

他咬重一个“又”字,只因并非头一回见面。

苏槐序同荀子卿从青岩出来时还有叶芜菁相送,到了余杭地界分道扬镳,不得不搭了一小段车,同乘的便有眼前这个少林弟子。

那时候这和尚年纪轻轻却身着法袍,生得浓眉大眼朴实白皙,额头擦伤嘴角淤青,带了个小和尚缩在边上不言不语,教人忍不住多看几眼。苏槐序本懒得管闲事,彼时荀子卿和他生气,他便递了膏药过去,好让心怀黎民的荀道长宽宽心。荀子卿果然有所动容,开口问候几句,得知和尚法号行知,早前与邻近的水寨交过手,救了被绑票的姑娘,双拳难敌众匪这才受了伤。

万花见和尚面色苍白恐有内淤,本想引他去茶庄探探脉象验验伤。谁知他听说自己的名字登时怒目相对,说什么也不肯去,还在山脚提前下了车,转头去找山下白了头发的蹩脚大夫医治。

他淡淡一笑不打算理,没想到再见面,是对方打上门来,这便有些难看。

苏槐序目光渐冷却笑容不减,琢磨那当头对背招呼过来的是擒拿捕风还是五蕴皆空,是要借一步争执还是置之死地,无论哪个都难对付。

行知和尚被他从头看到尾还嗤之以鼻,绷着的面庞明显露出不悦,被荀子卿挡着又不得随意发难,浓眉一皱再宣佛号,警惕地盯着万花:“苏施主,你方才是否去找过一个姓伍的公子?”

“是。如何?”苏槐序挑眉。

行知眉头皱得更紧了:“贫僧陪同大夫前去瞧病,本已大好的伍公子状若癫狂。敢问苏施主到底对他做了什么?”

“让他不喜就别吃药、病死得了。”苏槐序杏眼含笑,答得冷漠无情。

“你——”和尚一改先前的忍耐,气成怒目金刚,“苏槐序,你身为医者,怎可轻贱他人性命?”

苏槐序听他改了称呼,笑容愈甚:“我说桩桩件件怎生古怪,莫不是那江湖郎中上了年纪神志不清,故意来找麻烦?秃驴你可不要弄错了。”

荀子卿不等和尚再发难,忙拦着道,“大师,我们前去探望的是伍婶。且是那书生对药存疑、自己不肯吃,并非旁人加害。”

荀子卿磊落之姿,说的话简洁而义正,教人听了便觉所言非虚。行知一愣,握紧禅杖的五指稍松泛,没等再说话,苏槐序复笑:“子卿不要同他讲理,不是这件还有别件,我倒想知道何人要这秃驴伸张正义来了?”

“苏槐序,好好说。”荀子卿偏头低低劝告。

行知眼中的明了一闪而过:“苏施主莫非心中有鬼?”

“心中没有,眼前倒是有个,阴魂不散讨厌鬼。”苏槐序又讽一句,朝荀子卿飞快地道道,“子卿,我先前不认识他。”

他手心一摊状若无绪,那和尚阅历尚浅,到底被惹恼了,禅杖凌空挥过一记摩诃,舌灿莲花绽一式抢珠直拍万花的脑门。

不出意外,荀子卿长剑一偏又将他的招架开,这回眼疾手快并指补定,直点得他动弹不得。

“大师,你们既无冤仇,怕是有所误会。”荀子卿并不递招,点完人便耐心好言规劝。

“伍书生是误解,贫僧莽撞。可其余事,还请苏施主借一步说话、讨教一二。”和尚大声道。

苏槐序面色一凝,旋即松松地笑了:“不去。”

行知登时动作,怒目金刚心念锻骨决,硬生生破了纯阳剑宗的大道无数,挥动禅杖腾空跃起,宛若千斤之坠力压穹顶,敲碎矮树扬起血似的杜鹃花瓣,砸了个空。

苏槐序不知何时避开的,脚不沾尘行云疾撤,提着咯咯乱叫的母鸡闪到数丈开外,鬓角都没乱一丝,后绕着树丛紧走几步,从杜鹃花丛里提起一个小人。

瘦小白净的小光头看着只有几岁,是车上见过的那个,此刻被忽然提着脖子抓起,愣愣地呆了片刻,这才奋力挣扎起来:“啊——!放开我!师父——”

在场能被唤作师父的只有和尚行知,他提着禅杖赶来却不敢上前,只得和笑眯眯的苏槐序瞪眼:“放开他!”

“我要是你就不带这么个累赘。”苏槐序不忘揶揄,提这么个小鬼似比提母鸡重不了多少,说着还转动手腕轻轻甩了甩。

小和尚脚不沾地也挣脱不走,慌张之下求救地看向行知:“对不起……我、我偷偷跟来……我……师父救我!”

行知怒火红脸进退不得,却见提剑而来的荀子卿不慌不忙画下气场、囚他脚步,自知已为对方掣肘,不禁咬牙长叹:“我佛慈悲,还请道长不要插手贫僧除恶。”

“恶?”道长不易察觉地收了下眉头,“佛祖慈悲,然贫道只信三清。你说恶便是恶么?”

行知到底敬他三分,给足了耐心:“苏施主当真无话可说?”

荀子卿用余光看了一眼苏槐序。

后者居然盯着他认真的模样欣赏,不慌不忙里甚至带了微笑,好似气势汹汹问罪的秃驴不过是碍眼的市井路人,被荀子卿不着痕迹瞪了一眼,这才收敛,朝和尚正色道:“我早前与你素未谋面,伍书生既是误会,别的也一样。”苏槐序满口否认,嗤笑,“你年纪轻轻当人师父,总该知道行走江湖不应偏听全信的道理。”

他意有所指,这秃驴雷声大,匆匆赶来不过是怕那伍书生被他害了,至于其他,要兴师问罪怕早打上门了。

行知听了果真木讷当场,攥着禅杖开始关心地看向小和尚。

荀子卿听罢没有收剑,苏槐序看一眼这一地鸡毛,忽然乏了,松开放弃挣扎的小和尚,抱怨道:“我们还要赶路,圣僧若想赐教,不妨改日来茶庄一叙?”

行知被称呼压一头,拉过自己的小徒弟,犹豫再三,终于后撤一步:“苏施主,贫道还会再来的。”

看他宣一句佛号走远,荀子卿这才收了剑,满腹狐疑地盯着苏槐序看:“阿澈,你有什么误会没解释清么?”

“冤枉,从来不认识他。”苏槐序摇头,面上挂着疲惫的浅笑,替他摘了肩上的半片玫色落英,拉过荀子卿的手缓缓朝茶庄走,心下也跟着寸寸沉。

医者翻覆生死,不是这么容易当的。

行走江湖这么些年,苏槐序对看不顺眼或失意寻仇的司空见惯。后来他在战地多,是非也少了许多,再后来去镜湖待了一两载,差点忘了江湖事。眼下这行知和尚,大约是听了谁的诉求前来打抱“不平”,虽行事莽撞,也算手下留情。

生死那么些年那么多人,谁知是不是真的不平。

他懒得再理,却不想让荀珽沾上从前的是非,寻思是不是那蹩脚大夫搞的鬼。可那和尚在车上便翻了脸,不说缘由大约没有实证,实在推断不出所为何。

万花心思重重,时不时看一眼如钩月色下荀子卿素淡从容的面庞,待回到茶庄,柏师弟已经守着一桌菜昏昏欲睡。

鱼羹、焖肉、荷香鸡……苏槐序一眼扫过去,感叹师弟忙碌一天,还有心思做一桌,遂过去敲了敲桌子,扭头对荀子卿道:“好师弟有事求你呢。”

“师兄……我不姓‘郝’。”柏文松迷糊着,按了按发酸的眼窝,一起身就露出了桌上摆着的木机关——榫卯相扣、一个无懈可击的球。

苏槐序懒得叹息,把一路提着的母鸡往柏文松怀里一塞。

荀子卿在他身后哭笑不得:“柏师弟,怎不见问你师兄?”

柏文松还在愣神,抱着只羽毛抖落的半光母鸡,顺口答:“师兄不喜数,不仅数,礼乐射艺书也不见他习的,书法抽测还是拿了孙师兄的凑数……”

苏万花脸色一沉,反手敲了记柏文松的额角。

柏文松吃痛地回神,看清怀里的东西,这才大惊失色:“啊,师兄!这鸡死了。”

苏槐序不耐烦地蹙眉,边说边往里走:“冰起来,明早我来炖。”

柏文松摸了摸死不瞑目的母鸡,诊断道:“这鸡……吓死的?”

“吓死的更鲜。”苏槐序丢下句渗人的话,推门而去。

柏文松吞咽一声,扭头去看忍俊的荀道长,忽然如释重负。

是夜风雨交加,野杜鹃开完最后一波光鲜,终于飘摇落败,茶庄暮春荼蘼。

内容提要第二版:母鸡和秃驴/大师/圣僧

苏槐序:万花一门双T,奶花仇恨贼稳,还不知道哪里来的

荀子卿:你信佛,我信道没什么可说的。

行知:等我再回去看下攻略

ps:比起其他文,这篇这种程度真的只能算日常,线索慢慢挖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9章 径山茶庄(3)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