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剑三]山鬼谣 > 第60章 马嵬兵变战火起

[剑三]山鬼谣 第60章 马嵬兵变战火起

作者:西湖醋鱼精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0-03-18 14:54:44 来源:文学城

天宝十五年,随着安禄山在洛阳正式称帝,唐军节节败退,同年六月长安终于沦陷。

在李唐皇帝的带领下,一众皇室子孙仓皇出逃,却在途径马嵬坡时发生兵变。众将士不满宰相杨国忠谗言祸国,将其乱刀砍死后,又把矛头指向了皇帝的贵妃杨玉环。皇帝无奈之下,只得于马嵬驿的空空寺中下旨,赐死了自己宠爱十余年的贵妃。

后世之人在记载这段历史时,有多方猜测马嵬驿的兵变根本是一场计划已久的阴谋,是有人暗中利用众将士对杨国忠的不满,肆意挑起了士兵的怒火,才导致这场兵变突然而至。

虽说史料记载并不可全信,但对于当时的人,尤其是参与到了这场兵变中的人而言,是否是早已计划好的,他们心里其实清楚的很。

此刻,在马嵬驿唐军的羽林营中,作为为这场兵变推波助澜的人,建宁王李倓在听到兵变成功的消息时,并没有显得如何高兴。

李倓身处自己的营帐中,听完近卫带回的消息后,整个人阴沉着脸,一言不发。他面无表情的盯着面前的桌案,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这时,空气中突然传来一阵响动,原本干燥的营帐中缓缓凝聚了一股潮湿的水汽,而在这股水汽之中,又渐渐地凝聚出人形。

看着慢慢显出身形的人,李倓的目中隐隐泛出了一股冷意:“不请自来是谓贼,如此明目张胆的出现,是真不怕本王会对你做什么?”

出现在王帐中的是一个白衣男子。他一身圆领袍衫,面对李倓的冷脸,看不出年纪的脸上始终带着三分笑意:“殿下息怒,某此次前来是有要事相商,冒然打扰殿下,实是无奈之举。”

听他这样说,李倓的唇角慢慢勾起一抹笑意,却冷得骇人:“要事?莫不是来告诉本王,你是如何将贵妃救走的!”

李倓似乎有些动怒,广袖一扫,案前一张不知写了什么的薄纸已经朝着白衣男子扫去。

那男子随手接过,三两下看完纸上的内容后,面色虽未有什么变化,眼里却多了几分慎重。半晌之后,方道:“殿下,事情的经过,并非如此。”

李倓面色阴沉,冷冷的道:“那你告诉本王,贵妃是如何做到假死还生,还在郭天纵的护送下逃出了空空寺!”

“殿下多虑了……”白衣男子摇摇头,面上显出几分无奈之色:“冯夷与贵妃素昧平生,虽怜她悲惨遭遇,却并没有对她施以援手的理由。”

这白衣男子正是出身阴阳家的冯夷,他对着李倓微一拱手,面色坦然道:“贵妃假死还生之事,确与某脱不开干系,那是叔父所托,事前某也并不清楚,叔父讨去的丹药原来是为了救贵妃。”

李倓听完他的话,面色不改的道:“这件事上你到底参与了多少,本王并不关心。一日之前,本王已派出铁卫截杀贵妃,一个已死之人,务必不能使其重回人间。先生最好不要再出手阻挠,不然休怪本王不念旧情!”

“王爷放心,冯夷心里有数……”

虽然有了冯夷的保证,但李倓的心情并没有任何好转的迹象。他皱眉沉思片刻,突然问道:“明人不说暗话,阴阳家到底在打什么主意?姜槐序是阴阳家掌门,私下却与狼牙军来往密切,还怂恿安禄山去寻始皇龙辇秘剑,到底意欲何为?”

听完李倓的质问,冯夷脸上的笑容慢慢消失了:“阴阳家避世已久,自李家太祖开国以来便不曾过问世事,如今姜槐序一人的行为,未必代表得了整个阴阳家。”

见李倓面色不善,冯夷轻叹一声,道:“姜槐序暗中进行的谋划,门内已有人着手调查,然而她毕竟是掌门之尊,即便对其有所怀疑,也不好放到明面上。殿下放心便是,若有异动,某自会及时告知殿下。”

李倓静静地注视着冯夷,面上始终看不出有什么情绪变化,良久之后,才淡淡的道:“便有劳先生了。”

“殿下言重。”

冯夷逆光立于营帐的门口,看着面前这个稳坐于王座上的年轻人,心里突然有些恍惚,眼前仿佛又浮现出当年在关外第一次见到对方的时候。

可惜,时光易逝,有些东西到底还是与当年不一样了。

冯夷心中轻叹,对李倓拱手一礼后,便要转身离去,却不知想到了什么,突然回过头来对李倓道:“冯夷还有一言,请殿下务必珍重。”

李倓道:“何事?”

冯夷道:“贵妃已去,唐皇倾颓,想必过不了多久,太子便要登基为新帝。太子虽为殿下生父,但生性懦弱,易受谗言。尤其那位深受太子宠幸的张氏良娣,她膝下有子,若是生了野心,在广平王之后,殿下必定也会成为她的眼中之钉。”

“你倒是消息灵通,连太子身边的嫔御都有所了解。”李倓神色冷肃,对于冯夷的这番话既未表示认同,也未因对方话里的无礼出言呵斥。

当今太子李亨,乃是唐皇李隆基膝下第三子,而建宁王李倓,则是李亨膝下第三子。

虽然如今的建宁王屡有战功,但年少时的他却并不得长辈看重,连胞姐文华郡主惨死他乡一事,都未能得到父亲李亨应有的一句表示。很难想象在已经长大成人并且变得英勇能干的建宁王心里,会对这个懦弱无能的父亲产生多少敬意——即便那是未来储君。

李倓年少时生活在王府,因不得重视,生存环境并不如何优渥,得亏胞姐文华郡主一直照拂有加,这才得以平安长大。

对于后宅阴私之事,李倓并不陌生,但对于冯夷提到的张良娣,却并不怎么在意。

他早已不是昔日那个连姐姐都无法保护的幼童,如今的他,何惧一后宅妇人?

冯夷看出李倓的态度,摇头道:“张良娣如今掀不起风浪,可是一旦等到太子登基,难保她不会成为第二个杨贵妃。”

“太子不是当今圣上,张氏亦没有贵妃的本事。”李倓神色淡淡,对冯夷的话始终没有明确的表示,只不过他心里到底是如何想的,这便无人清楚了。

许是察觉出李倓的防备,冯夷无奈一笑,声音里竟罕见的带上了几分讽刺之意:“太子生性平庸,又懦弱无为,张良娣虽没有贵妃的本事,但吹吹枕头风难道是什么难事?若李亨真的听信谗言,一道圣旨置殿下于死地,即便殿下能够免逃一死,以后恐怕也再不能以见光的身份出现在人前。”

“胆子倒是不小,竟敢直呼太子名讳。”李倓口中呵斥,但面色淡淡,根本没有什么发怒的迹象,似乎对于有人敢直呼他生父名讳的事,并不是真的在意。

冯夷深吸一口气,淡淡道:“他是我杀父仇人的后人,为何不能直呼他的名讳?别说是他,哪怕唐皇此刻站在我的面前,只要有机会,我必定亲手杀了他报仇。”

李倓道:“你莫不是忘了,本王亦是李氏血脉。”

冯夷道:“自古以来,恩仇两相清。当年文华郡主对我有救命之恩,冯夷虽不是什么好人,却也恩怨分明。你是她唯一的弟弟,自与李家其他人不同。只要我活着一日,便一定会如她所愿,始终护你周全。”

提到文华郡主,李倓的眸底似有什么东西闪过,却是快得让人抓不住。

“冯家数代忠良,如今留下的两个后人同是背负血仇,一个对皇帝满目仇怨,另一个却对皇帝忠心耿耿……高翁若是知道了你的这番心思,不知他会作何感想。”

“他的想法,与我何干……”

冯夷的脸上已经没有了笑容:“我十岁入阴阳家,修习阴阳术至今已有四十余年,期间甚至冒着被师门发现的危险去修炼禁术,为的便是有一天可以为父报仇。可惜,造化弄人,偏偏是叔父一力阻拦,他不止是我在世上仅剩的亲人,更是当年救下尚在襁褓中的我一命的恩人。恩怨相抵,我答应了他,在他有生之年绝不会对唐皇出手,便不能言而无信。”

冯夷话音落下,一时间,营帐内静悄悄的。

李倓突然开口道:“冯夷,本王有一事相询。”

“殿下请讲。”

李倓道:“本王一直有所耳闻,阴阳家有大能者,能看破星辰之间的轨迹变化,预测天地万物之间的动向,其能甚至不弱于‘神算’。如今本王有一桩心事,想求一卦解惑,却不知道世间除了‘神算’之外,可还有人精于此道?”

“不瞒殿下,阴阳家门下确有占星术传下,只是历代以来少有人在此道大成。如今阴阳家的门人之中,掌门姜槐序在占星律上的造诣不低,曾是门内第一人。”

李倓道:“除她之外,再找不出第二个?”

当年南诏皇宫一役,姜槐序作为李倓的盟友,关键时刻却反过来坑了李倓一把,自那之后,李倓对这个女人便彻底失去了信任。

面对李倓的顾忌,冯夷苦笑道:“若是回到几十年前,殿下要找的人,阴阳家自是不缺的,可惜自从那场动乱之后,阴阳家死伤惨重,实力大不如前。连冯夷这般的资历,也能在门内排上号了。”

阴阳家一直避世而居,在李唐开国之前便已经隐匿于江湖。但就在几十年前,阴阳家内部突然爆发了一场动乱,当时的掌门倒行逆施,私下滥杀弟子用以修习禁术,被人发现后,摔下九龙顶不知所踪。

后来有人循着线索一路追查,发现这场动乱的根源竟然来自一个始于百多年前名为“九天”的神秘组织。

建宁王李倓,明面上是一个循规蹈矩的李唐皇孙,但背地里确是“九天”之一。

当然,以李倓目前不过而立的年纪,阴阳家几十年前的那场动乱自然是与他没什么关系的,何况“九天”行事,必要九人之中多数人认同才能施行,这样一来,阴阳家的仇人便很难具体到哪一个人的身上。

冯夷清楚这一点,对于李倓自然没什么可迁怒的。他见李倓沉吟不语,略一思索,脱口道:“其实符合殿下要求的人,除了姜槐序之外,某心中倒还想到一个人,只是她的行踪不好追查,还得殿下派人去找。”

李倓抬眸问道:“何人?”

冯夷道:“一个很有趣的小女孩,想必王爷也曾见过才对。”

——————————————————————————————————————

时值八月,枫华谷中的枫叶已经早早地红了起来。

若是其他时候,必有一些文人墨客在枫树下吟诗作对,可是如今正逢乱世,再没有人会有这样的闲情逸致,而此时已经为战火所波及的枫华谷中,更是满布四处逃命的百姓。

莫雨和淼正是在这样一个情况下,跟随王遗风来到了枫华谷。

在王遗风的带领下,恶人谷一行人一路登上了紫源山,开始在半山腰上安营扎寨,与山下的浩气盟遥遥相望。

整顿的初期并不需要莫雨做什么,他干脆带着淼一起来到了浩气盟的驻地,想看看能不能碰上穆玄英。

可惜,站在高处往下望去,浩气盟营地中的人进进出出,却唯独没有穆玄英的踪影。两人不好靠得太近,只得先行离去。

莫雨对枫华谷的地形比较熟悉,离开紫源山后,带着淼一路来了山下,却见此处不同于别的地方,竟颇有些热闹,许多小贩都挑着扁担靠在路边叫卖,也算是战火之中难得的一道风景了。

淼拉着莫雨上前查看,不料走到一半,手上一顿,再拉不动了。回头一看,发现莫雨在一个货郎的摊前停住了脚步,顺着他的视线看去,摊子的角落里正躺着一个破旧的布娃娃,虽然落了不少灰尘,但做工却很是细致。

莫雨上前拿起了布娃娃,慢慢地竟盯着这个娃娃陷入了沉思。

淼凑过去一瞧,面上有些不解。

莫雨把娃娃递到她眼前,道:“像不像当年毛毛带在身上的那个?”

“唔……”淼蹙眉盯着布娃娃看了一会儿,摇头道:“不是他那个。毛毛的娃娃因为磨破过好几次,肚子上有很多缝合的痕迹,与这个娃娃的样子也有一点不同。”

“也对。”莫雨点头道:“他小时候像个小傻瓜,很容易把东西弄坏,一伤心就会哭鼻子,但每当王婆帮他把娃娃补起来后,又会重新开心起来。”

“什么呀……”淼的记性很好,为穆玄英辩白道:“明明是你喜欢抢他的娃娃,还总是扔到一些奇怪的地方去,次数多了,这才把毛毛的娃娃弄得破破烂烂的。”

莫雨一愣,闭了闭眼,再次睁开时,突然失笑道:“他那时候性子太倔,自己拿不到娃娃,宁愿去求别人帮忙,也不肯来找我。”

“谁让那个时候你总喜欢欺负他。”淼戳了戳娃娃的脸,道:“小荷当初还跟我抱怨来着,说你是个大坏蛋,总喜欢抢毛毛的包子。”

莫雨道:“小荷自己还不是一样,每次惹哭毛毛的人里,可都有她一份。”

“嗯……”淼不知为何,情绪变得有些低沉。有些回忆埋藏的太久,一旦翻出来,总会戳中人心底最不堪承受的部分,哪怕其中夹杂着点点的疼痛,也仍会让人不可避免的沉沦到过去的旧时光里。

淼是这样,莫雨也是这样。

他用手摩挲着布娃娃的头顶,面上露出了些许回忆的神色:“当年还在稻香村的时候,毛毛最喜欢的就是那个布娃娃,可惜后来弄丢了,我回去找过,却始终没能找到。”

淼盯着莫雨手中的娃娃,久久无言。而莫雨仿佛也陷入了过去的回忆中,愣愣的盯着手中的布娃娃发呆。

两个人毫无自觉的站在摊前,却是苦了在一旁守摊的货郎。

货郎见这一男一女衣着打扮不似寻常百姓,并不敢出声驱赶,但继续任由对方杵着的话,也没法继续做生意,只得压低声音轻轻咳嗽了几声,试图引起两个客人的注意。

最先反应过来的是莫雨,他回神之后,很干脆的买下了手中的布娃娃,然后拉着仍旧有些不在状态的淼离开了杂货摊。

直到离开了杂货摊有一段距离,淼才注意到莫雨买下了刚才那个娃娃,微微一愣,刚要开口问些什么,却不料前方茶摊突然传来一阵喧闹声,将周围的人都引了过去。

莫雨注意到前方的动静,远远望去,只见茶摊前乱哄哄的,人群的中间是两个脸上醉醺醺的神策军军官,他们堵着一男一女的去路,正在大声争论着什么。

“纯阳宫枉为国教,对待我们这些浴血杀敌的将士,便是这等态度?”其中一个有些神志不清的军官身子东倒西歪,勉强靠着同伴才不至于跌倒在地。

而另外一个军官的样子也好不到哪里去,脸都要趴在桌上了,却还是不忘接话道:“对!对!混小子,若是把这个美貌的小道姑留下来陪大爷们喝几杯,今天这事我们可以大人不计……嗝……小人过!”

“呸,败类!朝廷正是有你们这种人,才会让那么多百姓流离失所,无家可归!”出声呵斥的少女一身干净的道袍,看上去不过十五六岁的年纪,面对两个丑态百出的无赖,清丽的脸上满是怒容。

少女并非孤身一人,与她同行的还有一个看上去比其略长几岁的青年,同样一身道袍,此刻正挡在少女的身前注视着两个闹事的军官,棱角分明的脸上寒霜一片。

“败类?嘿,小娘子说话怎得这般难听,你说谁是败类!”其中一个军官大声嚷嚷着,伸手便想去抓男子身后的少女。

身着道袍的青年见状,将身后的少女护得更紧了,面无表情的脸上露出一个没什么温度的笑容,道:“两位军爷见谅,我师妹年纪小,总喜欢说实话,若是有什么得罪的地方,还请不要放在心上。”

“这还差不多,知道军爷不好惹……哎哟!”

其中一个醉酒的军官话还没说完,就被另一个稍微清醒些的军官打了脑袋,骂道:“人家骂你呢,什么叫差不多,蠢货,喝蒙了吧!”

看着两个满脸无赖行径的军官,青年道士冷笑一声,语间多有讽刺之意:“在下虽不才,却也知道国难当头。二位多食朝廷俸禄,本应以报效国家为己任,偏偏在这两军交战之际跑来后方胡作非为、欺压百姓,可对得起那些在前线浴血奋战的同袍!”

青年似是怒极,话音未落,背后长剑已然出鞘,不偏不倚的朝着两个醉酒军官斩下。只听一阵碎裂声传来,两个军官身上未曾见血,但他们手中的酒碗却直接裂成了碎片。

受此冲击,两个军官的神志顿时清醒了大半,害怕之余,也顾不得放什么狠话,跌跌撞撞的推开人群跑走了。

看着两个军官踉跄离去的背影,青年身边的少女眉头狠狠地皱了起来,声音清脆,“师兄出手太轻了,对付这样的败类,若不给他们点教训,恐怕不会长记性!”说完,少女拔出身后长剑,似乎想要追上去。

青年颇为无奈的摇头,顾不得归剑入鞘,一把拦住了同行的少女,劝道:“国难当头,这个时候咱们可不能自相残杀。吓唬一下便够了,他们再要胡闹,想必军法也容不下他们。”

这青年道士在自家师妹的面前,全然不似之前的冷面,脸上带着七分笑,特别好脾气的劝着少女,好说歹说,终于让少女重新展颜。

“这才对嘛,姑娘家正该多笑笑。像师兄我曾经有个朋友,虽然长得可爱,但整天板着一张脸,小小年纪便严肃骇人,真不知道长大后会是个什么模样。”青年眼中透出些许的回忆之色,脸上却是一片坦然,丝毫不因在背后议论朋友的行为感到心虚。

许是认为年少旧事提提没什么,又或许只是单纯觉得故友不在面前,纵是私下打趣两句,也应该没什么妨碍。

可惜,青年道士跟自家师妹闲聊的时候不以为意,直到他突然被人拦住,这才觉得哪里有些不对劲。

拦住他去路的人有两个,一男一女,年纪看上去跟他差不多大,虽然不像有恶意的样子,但青年一时间也想不起自己在哪里见过他们。

青年道士正准备开口客套一句,却不料对面那个容色冷峻的男子此时突然开口了,本该是完全陌生的声音,但不知为何竟显出一丝让人在意的熟悉。

“小白?”

没错,这个就是小白,原谅作者实在是觉得他的姓加上名太难听,于是就给他加了一个字ORZ,这一点可能是本文里最大的私设了。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60章 马嵬兵变战火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