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剑三]山鬼谣 > 第19章 洛道村中忆旧事

[剑三]山鬼谣 第19章 洛道村中忆旧事

作者:西湖醋鱼精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0-03-18 14:54:44 来源:文学城

洛道是西南地区往洛阳的必经之路,也曾是繁华热闹的地方,坐落于此地的李渡城,更是规划齐整,很适合百姓安居。

可自从一场“瘟疫”过后,许多人搬离了这个地方。朝廷多次派遣官员治理,都无甚效果,也隐约有了放弃的意思。唯有一些世代居于此处的村民,还固执的不肯离开。

长守村是最靠近李渡城的一处村庄,受早年的“瘟疫”影响,整个村子已经变得破败不堪,村中少有人迹。

唐清灵站在一处长满荒草的院落前,静静地打量着周围的环境。她绕过竹篱,慢慢靠近院中的屋舍,也不嫌弃门上裹着的灰尘,伸手推开了屋门。

屋子里陈设简单,只有一张不大不小的床,和一些简易的家具。床边的梳妆台上放着一面小巧的铜镜,桌上则摆着针线和剪刀,其中剪刀因长年没有人使用,已经生出了锈。

据附近的人说,这间屋子的主人是一对年轻的夫妇,曾是长安人氏,因家道中落,便带着女儿定居于此。

不过六年前,这家的男主人生了重病,女主人带着女儿,陪着丈夫一起去了外地求医,从此再没有人见过他们。

六年前……与父亲失去消息的时间吻合。

唐清灵随手扫开床边的蛛网,也不嫌上面灰尘满布,慢慢靠着床沿坐了下来。

她的眼睛扫过床榻,又扫过床边的梳妆台,眼前似乎浮现出一个温婉的女子,正坐在她如今的位置穿针引线。而对面,则是一个男人抱着孩子,望着那女子笑。

“孩子……”唐清灵呐呐自语道:“住在这里的人若真是他们,看来我还有一个妹妹,只是不知身在何处……”

她轻叹一声,抬手摘下了脸上的面具。

面具后的脸,灿如春华,皎如秋月,一对秀眉弯如柳,双瞳剪水映波光,只是无人知。

凡是唐门中人,皆有自己随身的面具,戴或不戴,全凭心情。只有她,从六岁开始一直到现在,只要离开家不管身在何处,都必须戴着面具,不能在人前露出真容。

她曾问过家中长辈,自己为何不能以真面目示人。每当这个时候,祖父总会无奈的叹息,而父亲则是哄着她,说她的模样与母亲太像,一旦被母亲的仇人发现了,她会有危险……

母亲这个称呼,对于唐清灵而言显得有些陌生。

她想,自己应该是有母亲的,却从来不曾真正见过。对于母亲的所有印象,都是从父亲口中知道的。

父亲说,母亲住在天的那一头,有自己不得已的苦衷,才不能与他们相聚。

最初,她是相信的,并且一直期待着,有一天能够与母亲相见。

可是渐渐地,她开始怀疑长辈的说辞。她猜,母亲是不是不在了,不然这么多年过去,为何从来不曾露面。

当她把这个猜测,偷偷与弟弟提起时,对方第一次对她发了火,甚至闹起了别扭,一连数月都没有搭理她。

唐清灵心想,自己父母的情况,在唐门之中大概是独一份了。

在她的印象里,唐门的叔叔伯伯,不管与妻子的感情如何,都是一家人住在一起,从未发生过子女不识父母的情况。

可她偏偏连母亲的名字是什么都不知道。唯一清楚的,大概只有族谱上简短的两个字——傅氏,除此之外,其他一概不知。

不,也许还有红衣教。

唐清灵呼出一口气,忍不住在屋里走来走去,心绪始终无法平静下来。

她自幼长于蜀中唐家堡,祖父是唐门长老唐怀义,父亲唐傲风平时将她当成掌上明珠一样疼爱。若不是经历了一番变故,只怕她还是会像以前那样,任性妄为,不知道天高地厚。

她如今已到花信之年,人生中遇到的第一次变故,却是五岁那年父亲远游归来,竟带回了一个与自己一般大的男孩子,据说是她的双生弟弟,只是之前一直跟随母亲生活。

初见时,那是个眼神呆滞的男孩,与自己的长相一点都不一样,性子阴沉沉的,与家里几个堂兄弟比起来,更是不讨人喜欢。

可她却很羡慕这个弟弟,因为他不仅见过母亲,还与母亲一同生活了那么多年。

那时候的她年纪还太小,并不明白这个“从天而降”的弟弟到底意味着什么,直到他们渐渐长大。

那一年,她十四岁,唐门与丐帮在枫华谷联手伏击明教,却大败而归。

在这场战役中,唐门损失惨重,几位参战的叔父最终没有一个活着回来,伯父唐傲天虽然平安归来,却也付出了相当惨烈的代价。

而她的父亲,门下弟子亲眼目睹,被明教的人偷袭一刀穿胸而过,重伤倒地之后,本无生还的可能,可是到了最后,却没有找到他的尸体……

祖父伤心欲绝,不愿相信膝下独子惨死的消息,却苦于找不到儿子活着的证据,不得不接受了这一事实。

得知父亲的死讯后,她曾一度陷入迷惘之中。

为何所有人都认为父亲死了,尸体并没有找到不是吗?也许是那位神秘的母亲把他救走了,只是没有立刻传回消息……

那时候,长辈们以为她伤心过度,才产生了这样的臆想。祖父为了开解她,甚至强打起精神陪着她玩,家里的兄弟姐妹为了让她走出悲伤,更是变着法子逗她开心。

到得最后,竟然只有一直沉默寡言的弟弟相信她,父亲并没有死。

弟弟说,父亲一定还活着,因为母亲绝对不会放着他不管。正是这一句空口无凭的话,给了她奇怪的信心。而在枫华谷之战后的第二年年末,她终于等到了消息。

有一个神秘人给唐门送了一封信,用机关锁着,上面的锁扣是父亲惯用的手法,并且指明了要给她!

那封信当然不可能送到她的手上,中途便被祖父截了去。打开一看,却是本该死去的父亲的家书,那封信也不是写给她的,而是给祖父的!

那时候,她第一次看见祖父喜极而泣的样子,一向喜怒不形于色的唐门长老,竟拉着她的手颤抖着说不出话。

后来祖父告诉她,父亲确实还活着,最初因为伤重,才没有与堡内取得联系,等着处理完身边的事,会很快返回唐门。

那时候的心情,非要唐清灵用一句话来形容,大概是:幸福来的太快。

她在等待父亲归家的日子里,几乎每一天都是在兴奋中度过,又偶尔有一点忐忑。阴晴不定的样子,没少收到弟弟的白眼。

不过,漫长的等待,并没有换来期望中的结果。

她把事情想得太简单,心思又不够细腻,以致根本没有注意到,弟弟日渐担忧的神情……不过,当时的她即便注意到了,也不会有心思去探究吧。

就这样,父亲的踪迹在那一封家书后,有如石沉大海,再也没有了半点消息。

后来,祖父派人调查当年枫华谷之事,终于寻得蛛丝马迹,得知一个很像父亲的人,曾与一名女子出现在洛道。而那名女子,听人说正身怀六甲……

她忍不住想,如果与父亲在一起的女子是她的生身母亲,那他们为何不回唐门,反而要东躲西藏,不让别人知道他们的踪迹。

难道真的像祖父猜测的那样,她的母亲出身红衣教?还有母亲肚子里那个孩子,到底去了什么地方,有没有平安长大……

唐清灵脑中一闪,不知怎么,竟想起了半月前在洛阳见过的小女孩。若单论年纪,倒与那个孩子正合适……

她苦笑着摇头,暗道自己多疑,世间哪里会有这样巧合的事?

————————————————————————————————

“师叔,师父进去那么久了,不会有事吧?”

屋外,唐一尘拨弄着路边的枯草,一副百无聊赖的样子。他时不时地往紧闭的屋门那里瞧上一眼,最后终于忍不住,开始向一旁的同门搭话。

“不用担心,这周围都是咱们的人,出不了事。”接话的是唐函,她是力堂弟子,与唐清灵同辈,虽然比唐一尘大不了几岁,却是他的师叔。

“我真是想不明白,师父千里迢迢的,来这种鬼地方做什么。”

唐一尘扫视着周围的断壁残垣,手中暗器一闪,将墙角一只刚冒出头来的野猪钉在了原地,看着野猪身上流出的黑色脓血,他忍不住皱起了眉头:“师叔,这地方有些古怪,若只是一场普通的瘟疫,未免有些说不过去。”

“是啊,刚才沿途碰到的人,一听咱们要往这边来,脸色都变得十分难看,向他们问起,这些人却说不出个所以然。”

唐函打量着四周,稍稍提高了警惕:“虽然不知道这里发生了什么,不过凡事小心一点,总没有错……”

她话音未落,周围的草丛里突然传出一阵窸窣的响声。几个唐门弟子瞬间警惕起来,却在看清草丛后面走出的“东西”后,尽皆愣在了原地。

那是一群形貌诡异的人。明明行动自如,可从外表上看去,却更像一群行尸走肉,不仅肤色青黑,有的人四肢甚至已经变形,根本看不出人的模样。

人在面对未知且可怕的事物时,总免不了产生臆想。唐门弟子一贯训练有素,面对这样一群人虽不至于大惊失色,却碍于对方古怪的样子,不敢轻举妄动。

来人面色不善,趁着几个唐门弟子打量他们的空挡,已经越过了最外围的篱墙,正朝着院中而来。不料走到一半,一排钢针破空而来,不偏不倚正好刺入他们身前半寸的地方,迫使他们停下了脚步。

一个人影从屋内掠出,身形一闪挡在了几个唐门弟子的面前,正是唐清灵。

她的脸上已经重新戴好了面具,此时看着不远处的一群不速之客,眼中闪过一抹凝重。

这群怪人没有再往前,唯有领头的人上前走了两步,正要开口说些什么,却被一个突然响起的童声打断。

“嘻嘻,娘亲,小邪子找到你了,这次是小邪子赢啦!”

一个小女孩从墙角跑出,越过唐门众人,直接扑到了对面一个女人的怀里。只是她扑了一会儿,很快发现了不对劲:“娘亲,你怎么了?你的样子,好奇怪啊……”

“小邪子……”抱着小女孩的女人惊恐不已,两行清泪缓缓从眼中流出:“小邪子真厉害,咱们再玩一局好不好,这一次让娘亲多准备一会儿,小邪子听话,先去藏起来……”

“不好,小邪子不想再玩捉迷藏了!”小女孩依偎在女人的身上,抬手擦拭着她的泪水:“娘亲,你怎么了,为什么会变成这个样子,爹爹呢?”

听着小女孩天真的话语,女人已经泣不成声。她紧紧地搂着女儿,什么话也说不出,只是默默地流着泪,眼中是无法化开的悲痛。

“师姐,这到底是……”唐函脸上闪过一抹迟疑。

“他们应该是此地的村民,这副样子只怕不是瘟疫所致,而是人为。”唐清灵打量着形容凄惨的一群人,缓缓道:“唐小夕他们曾去接应书雁姐姐,却一去不回。唯有一个回来报信的弟子,也已经变得面目全非,人事不知。那名弟子的模样,与这群人十分相似……”

“怎么会……”

唐函微微睁大了眼睛:“书雁姐失踪多年,门中几乎没有人知道她的下落。唐小夕他们去哪里接应她?”

唐清灵面色渐冷,沉默了好一会儿,才缓缓吐出了三个字。

“五毒教。”

其实上章说的这个故事里抚雾比唤晴碉堡的地方就在于,抚雾是暗度陈仓好多年才被阿萨辛发现,一对双胞胎生下来后直接全都送走了,孩子都十几岁了,然后又有了一个孩子,就是女主√。

原谅作者的脑洞,请轻拍。

以及,这里唐书雁的去向,她为了让老爹(唐门门主)答应她和柳静海的婚事,听了老爹唐傲天的话,铤而走险入了五毒当卧底,是间接分裂了五毒的帮凶之一(虽然乌蒙贵早有反心),然后功成身退的时候,被**oss乌蒙贵发现,练成了尸人,但保留意识,逃了出来,却因样貌变化的原因,回不了唐门,然后唐门派去接应她的人,也一去不回。

然后,唐清灵姑娘和其他唐门弟子一样,本来不知道唐书雁干嘛去了,现在这番话,也只是猜测。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9章 洛道村中忆旧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