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剑三]春时雨 > 第6章 第六章

[剑三]春时雨 第6章 第六章

作者:西湖醋鱼精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23 16:44:57 来源:文学城

埋伏在林子里的山匪有十八人,看着比乔装成食贩的山匪凶煞许多,倒得却比那两人更快。只因杨貍这次演都不演了,冲上去对着众人就是一顿打。

杨貍知晓段业声不愿意轻易杀生,为了避免双方出现不必要的争执,她没有对这些山匪直接下杀手。

若无意外,两人今后应该不会再见了。看在这几日相处还算愉快的份上,比起不欢而散,她更希望大家能够和和气气的道别。

段业声不清楚背后的原因,见杨貍为了避免杀伤人命换了竹棒,也不由开始思索,他自己要用几分力才不至于伤人性命?

段业声在人情世态方面的阅历不多,于武道一途却是天赋异禀,年纪轻轻已经登临江湖一流高手之境,因此得到长辈许可,早早开始接触天龙寺内更高深的武学。

这次下山之前,他正在修炼一门新的功法。虽然练功过程还算顺利,并没有迟迟无法入门或是参悟不了功法奥义这样的烦恼,但功力提升太快不全是好事。若不留出时间好好打磨稳固,与过去所学融会贯通,很可能会对自身造成损害,为日后的进境埋下隐患。

而问题正出在这里。

段业声不是急于求成的人,这些年来根基一直很稳,只不过他最近修炼的这门功法太过刚猛,尚未达到收放自如的境界,又缺乏与不通武功之人交手的经验,便有些拿不准出手的轻重。

习武之人不论功夫高低,终归比不习武的人抗打些,若是他以为的轻对于别人而言还是重了,很可能会导致误杀。

不如,先试一试这些人的身手?

段业声打算得很好,结果事情跟他想的有点不太一样。

杨貍的行动过于迅速,每次出手都是朝着人体的脆弱部位打去。凡是被那根竹棒击中的土匪,全都哀嚎倒地再起不能。她几乎是以一招放倒三个的速度打人,从开始到结束完全没有他插手的余地。

“看到前面的路口了吗?过了那个路口,我让你们往哪个方向跑,你们就往哪个方向跑。但凡有人跑得慢,或者不听话想要逃走,我就把剩下的人通通杀了!”

很神奇的,杨貍打人的时候像是下了重手,十八个山匪皆是一击倒地,没有一个人能够起得来身。可是之后在她的威逼下,这些人跑得竟然还不慢,利落的样子根本看不出遭受过重击。也不知是杨貍下手太有分寸,还是山匪们求生欲太强被激发了潜力。

期间,段业声发现杨貍似乎很擅长应付这样的场面。这么多人凑在一起乱糟糟的,她却能把每一个人的小动作收入眼底,甚至不必去看这些人的表情和眼神交流就知道有人想使坏。随手一记石子砸过去,吓得一众山匪再不敢不老实。

这时候的杨貍在段业声眼里其实颇有几分神秘莫测,做什么都游刃有余,对于人心的洞察更是精准,仿佛别人心里在想什么,她只要看一眼就能知道。

直到很久以后,当两人结伴行至江南一带,某次闲聊提起了相关话题,杨貍对他坦言:“我哪里知道他们心里在想什么,不过是拿自己的心思去揣度旁人的想法。这世上的人形形色色不尽相同,但见过的人、经历过的事多了,总能找出一些规律,看人的眼光便有了几分准确。

“可是说到底,这不过是凭着经验以己度人,并不是真的看穿人心。我个人的经历与想法无法成为衡量他人的标准,做出的判断亦取决于我是一个怎样的人。我只是个凡人,有私心,也会偏心,总有看不到的地方、理解不了的事情、体会不到的道理,凭着己身经验得出的结论未必就是对的。”

那一日她坐在船头剥着莲蓬,想起这一年两人对付山匪的事,脸上笑容狡黠,“我不知道这些人是不是打算做点什么,只是觉得他们不太老实,为了让事情顺利一点,故意吓唬他们的。他们之中是否有人想要使诈不重要,只要他们相信我可以轻易看穿他们的想法,不论使用何种手段在我面前都是徒劳,他们就会彻底扔掉侥幸,乖乖听话。”

她剥开一颗莲子扔到了嘴里,“这些拦路打劫商旅的匪寇很少会有硬骨头,只需要一点点的武力震慑,外加让他们觉得你不是好人,这些人就会老实许多。”

常言道心有所偏,目不见全,情有所倾,智为所蔽。讲的是偏心会带来盲点,让原本能够看见的东西变得不可见。

这一点上,段业声自认无法免俗。他能够做到不以偏见轻人,却很难不对一些人、事、物产生自己的偏向——相比家主之位,他更喜欢寺中常坐的草蒲团。同为段氏弟子,他不记恨被人背后议论身世,却也更愿意亲近族兄段方旬这样的豁达君子。

这算是偏心吗?

段业声一度分不清其中的区别。他能够清楚地意识到自己心中的偏向,但不认为自己的思维出现了盲点。他从未因此失去应有的判断,产生的所有偏向都有着清晰的缘由可循。

直到遇见了杨貍,他开始体会到因为对一个人产生了偏向,导致思维感知变得迟钝是一种什么感觉。并在很久之后意识到,这份最早因简单的好感而产生的偏向,最终在不知不觉间演变成了对于特定之人的偏心。

偏心带来的盲点,在之后两人结伴同行的那段日子里,令他多次忽略了杨貍身上的种种不同寻常之处。即使有时候察觉到了什么,也总是不愿意揣测太多,非要亲眼见到或是证据确凿才肯去想背后存在的某种可能。

便如此刻,若是换了旁人在此,或许会觉得杨貍有些古怪。她举止文雅,颇有学识,明显受过良好的教育。偏偏行事透着几分乖张,所思所想很有些离经叛道,身上还时不时显露出一股与其形象气质不相符的……匪气?让人猜不出她的来历。

段业声同样不清楚杨貍的来历,却没觉得她哪里古怪。哪怕先前看到她击杀巨蟒一身煞气,如今又见她熟练地威胁山匪要把人“细细切碎做馅料骨头磨粉煮肉羹”,也没有产生任何不好的联想。

他不是看不出杨貍杀过人,那股骇人杀气不是普通人能有的。她不止杀过人,可能还杀过很多人。

其间种种他不知全貌无法评判,只凭眼中所见心中所感,他不觉得杨貍是一个喜欢滥杀无辜草菅人命的人。威胁山匪的话听上去残忍,但他不认为她真的会这么做。

一个会以残忍手段虐杀人命并以此为乐的人,看到饱受苦痛折磨的生命,不会是杨貍那样的眼神。

那是一种对于他人身处苦难的不忍与怜悯,是良知泯灭善心不存的恶鬼无法拥有的感情。

而段业声相信,杨貍不会是恶鬼。

*

南诏与大唐关系破裂后,联合吐蕃拿下了唐西南地区的大片领土,之后又欲往西继续开拓疆界。南诏王阁罗凤此次下令征兵,正是为了西开寻传做准备。

杨貍提出要把一众山匪送去军营的时候,这件事被她描述得似乎很简单。可是事实上军营也不是什么人都收,来路不明的人少不得要接受盘问。

如果想图省事,把人赶到军营附近点了穴就可以走了。顶多给营地里的人留条消息,告知他们这些山匪的来历,接下来他们想怎么处置都可以。

但这次有段业声同行,杨貍料想他应该不会同意把人扔下就跑,那么想要尽可能简单的解决这件事,就要让这家伙多出点力。比如,把段氏弟子这个身份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如果是寻常的江湖人跑去军营,说抓到了一批匪寇想要上交,不被带进去一起审问就不错了。但是换了段氏门人,事情就变得简单多了。

段氏祖上本是汉人,迁居西南已有二百余年,发展至今家族势力覆盖了南诏国方方面面。最鼎盛时期朝堂核心一半归于段氏,剩下一半跟段氏存在千丝万缕的关系,不是姻亲便是故吏。江湖之上更是名震西南,是毫无争议的南诏第一武林世家。

作为当地数一数二的豪门望族,段氏名义上只居于南诏王室之下,实际上势力之盛已经到了连王室都无法控制的地步。这也是为何南诏王深深忌惮段氏,却只是试探而不敢轻易对其下手的原因。

王室尚且如此,下面的官员更不会轻易得罪这一族的人,若是遇到了段氏门人,怎么都会给些面子。

而杨貍这次找上的军营,其统领本就出身段氏,对方治军多年,即便眼下不在营中,总还有亲信在,没准还能碰到其他段氏中人,送段业声上门认个亲戚。

认亲戚自然是玩笑话,但与军营的人接触后,那前来查问的士兵一听有段氏门人,竟是直接禀报了营中副将。

副将虽不是段氏族人,却曾在神剑宫门下学艺,从军之后在老将军段附克麾下待过一段时日,这些年奉命镇守此地,私下对着主将段明微都是喊师姐的。

他没见过段业声,却知道段氏家主大选除段明微之外的三个候选人的来历,如今一听段业声的名字,哪里会不知道他是谁。

段业声对于家主之位没有想法,前不久段氏选拔家主,仅是代表天龙寺出来走个过场。但外面的人不清楚这一点,尤其副将常年驻守边关跟同门交流少了,消息不那么灵通,望着段业声的目光便不免带上了几分意味明显的打量。

好在家主大选已经结束,段业声虽是在天龙寺长大,其师祖段俭北在出家前却是出身神剑宫一脉,更是神剑宫现任宫主段俭魏的长兄。这一套关系顺下来,副将看段业声的眼神就显得特别和气。

杨貍以前听过段氏内部的两宫之争,亲眼见到还是头一回。虽然都是段氏门人,但拜在神剑宫门下的副将明显跟不少神剑宫弟子一样,对大理宫一脉的人很不服气。

在确认了段业声的身份后,他先是打听了主将段明微的近况,担心她迟迟不归是因竞争家主之位失败受到祖父责罚,知道她只是被一些事情绊住,才放下心来发泄对大理宫的不满。

“那段方旬名不见经传,不过仗着祖父是大理宫长老,才被推上了家主之位。师姐这些年镇守边关劳苦功高,文治武功哪一点比不上大理宫的小子?

“也可惜了师弟你这一身本事,你虽不常在外走动,当年凭一己之力逼退菩提会恶僧的事,却是连我也知道的,真是英雄出少年。

“大理宫说什么打破祖宗规矩,下一任家主能者居之,结果到头来还不是选了他们自己的人……”

副将不知道是自来熟还是心向师门爱屋及乌,不仅不拿段业声当外人,也完全没顾忌旁边还有个杨貍,就这么义愤填膺一句接一句,听得杨貍都想找点果脯肉干来嚼一嚼。

听到后面,她差点没忍住笑出声——段业声不通世故,完全没意识到他的这位同门师兄不是真的打算反对什么。这可能是对方的心里话,但其中发泄情绪的成分居多,剩下的便是借着由头跟“自己人”客套。

偏偏段业声心思实诚,既没有顺着副将的话往下说,也没有含糊其辞应付过去,而是有理有据的提出了相反的意见,为新家主正了名。他可能觉得自己已经足够客观,可是听在副将耳中,只听出了这个师弟对新家主的信赖与推崇。不用问,家主大选段方旬得到的三签里,必然有一签是这家伙投的。

副将心中腹诽,却不曾对段业声生出不满。

没办法,他也是刚从这个师弟口中得知,段氏这次选拔家主竟然不是由老家主和一众族老决定,而是儿戏般的让四个候选人自行投选,竟然还真的选出来了。

最后的结果,出身大理宫一脉的段方旬得到了三签,神剑宫少主段宴得到了一签。这说明什么?这说明段明微手中的那一签,不是投给了段方旬就是投给了段宴。

考虑到神剑宫这位少宫主的脾气,他手中的签不太可能投给别人,那么段方旬得到的三签都是谁投的,结果已经很明显了。

副将太了解段明微的性子。

这是一个意志坚定、要强自主、遇到困境绝不会畏难而退只会越挫越勇的人。以其心气之高,既然决定了竞争家主,就绝不会轻易放弃。

何况她不是孤立无援,而是得到了家中的鼎力支持。其祖父段附克本为南诏清平官之一,与神剑宫宫主段俭魏的关系再好,这件事上也是亲兄弟明算账,丝毫没有让孙女给别人当陪衬的意思。连下面的士兵都知道,但凡这位老将军可以自己决定家主人选,段明微早就已经是家主了,哪里还用得着选。

这样的情况下,段明微没道理会把选签投给别人。除非她真的打心底认可了某人,觉得对方比自己更合适,不然就是天王老子来了也别想从她手里得到这一签。

想通了这一节,副将的心情不免复杂。

段氏这次选拔家主,四个候选人中有两人出身神剑宫。段业声虽是天龙寺收养的弃婴,却是正经拜在了大悲僧段俭北门下,论立场自然该是神剑宫这边的人。若要互相投选,段方旬作为四人之中唯一出身大理宫的人,怎么看都很吃亏。

可正是在这样不利的局面下,段方旬最后以三签胜出。

副将一向信服段明微的决定,再看段业声也不像那等糊涂谄媚之人,倒是没有再坚持之前的看法。

不然怎么办?

被选择的人若是徒有虚名,那选择了他的人岂不也是盲目?

副将掩饰性地咳嗽一声,主动提起了段业声送来的一众山匪,“这些人我会安排,先送去别处充个劳力,那里有人看着,他们跑不掉的。匪寨的事不如也一并交给我。那座山头有些距离,师弟若是亲自前往,路上要费去不少功夫,还是我派人走一趟。若有无辜受害者,我会妥善安置。”

“师兄好意,业声心领。只是此番登门已经多有叨扰,怎能再让师兄费心。”

段业声只是在人情世故方面有些不通,不代表没有常识。很明显天龙寺的老僧们不只教了他诵经念佛,凡是段氏弟子应该学的东西,他也尽数学了。

军营之中最重军纪,士兵不得擅自离营,外人不能随意进出。段业声很清楚这一点,也并未忘记他跟杨貍之所以能够进入营地,是这位同门师兄开的特例,而非天经地义。他们不是军中之人,待在军营里本就不合适,再劳烦对方接手匪寨的事,更是不妥。

“这些人多数不通武功,业声尚可应对,待探明寨中情况,到时再来劳烦师兄。”

副将看出段业声的拒绝不是在客套,还以为他面皮薄不愿意太过麻烦别人,“都是同门师兄弟,客气什么。我这里人多,抓几个贼而已,小事一桩。这件事便交给我了,你与杨姑娘且在营中歇息一晚,明日我派人送你们出关。”

然而,话说到了这个份上,段业声还是没有顺势应下。他对副将直言营中自有营中的规矩,不好累他违背军令。

副将大概没见过这么实心眼的人,一时有些语塞。倒是在旁围观的杨貍像是发现了什么新鲜事,问段业声:“你在寺里的时候是不是很守规矩,不论做什么都严格按照长辈的要求来?”

听到她突然开口,段业声和副将的目光都不由看了过来。

不等前者给出反应,杨貍已经接着道:“像是早课去迟了,你明知道从正门进去会受罚,却还是不肯翻墙。被罚抄书一百遍,就绝不会只抄九十九遍,更不会故意缺字漏页。是也不是?”

段业声不明白她为何突然这样问,但还是点了点头。

杨貍又问他:“你真的迟到过吗?”

这个倒是没有。

段业声不是铁打的人,也会有生病需要休息的时候,但除了这种特殊情况,平日里不论读书、习武还是洒扫值勤,他从来不会迟到——“只要早些出门,时间足够宽裕,纵使遇到意外状况也不至于忙乱。”

杨貍:“你每次提前多久?”

段业声:“约莫半个时辰。”

副将:“……?”

杨貍:“那想来你也会把寺规背得清清楚楚,要求安歇就不会半夜溜出去,要求看经书就不会看闲书。严令禁止的事情绝对不做,规定要做的事情全部照做,是也不是?”

段业声再次点头,没觉得这样有什么不对。

世上的规矩千千万万,并不是每一种都能以简单的好坏来评判,每个人的感受也不尽相同。

或许有人觉得佛寺中的生活枯燥无趣、乏味压抑,但在段业声自己看来,幽静的禅院,堂前的佛像,手中的经卷,还有自儿时起便深深烙印在记忆中的混合着香烛气息的诵经声,这些带给他的从来不是束缚与痛苦,而是安心和自在。

对于他而言,寺中的清规戒律是助人摆脱惰性不断提升自身的外在助力,可以引导修行方向,培养自律习惯,约束不良行为……既然对他自身无害,又为何要违背?

虽然下山之后,他的确因为一些见闻产生了些许疑惑,也开始思考起了以前不曾想过的问题,但在是否应该遵守清规戒律这件事上,他的观点仍然跟以前一样——如果当前的规矩对于行使范围内的人是正向有益的,能够为大部分人带来安宁,那么这套规矩便有其存在的合理性。

规矩不会一成不变,但在他达到一定境界能够判断在这之外是否存在更好的选择之前,他需要做的是遵守规矩,而不是肆意破坏原有的秩序。

段业声并不渴求特权,也并不享受任何会影响秩序、破坏规则公正性的特殊待遇。曾经他拒绝了枯荣大师想要提前传他天龙寺武学的想法,而今也并不想因自己之故,冒然打乱营中原本的安排。

解决匪患虽在守将职责之内,但如何行动还得结合实际情况。尤其是前期的侦查部署,需要考虑边境当前形势和各类突发状况,避免顾此失彼耽误要事。

如今主将不在,营中各处安排本就偏保守,匪寨中的情况不曾彻底摸清,背后还有个天欲宫需要提防。这样的情况下,段业声并不愿意当甩手掌柜让他人为自己承担风险。

“师弟的意思,我明白了。”

副将没有因为段业声的坚持己见而不高兴,毕竟对方肯为了别人考虑,恰恰说明这是一个值得相交的人。

虽然他并不觉得这件事难办,但也不想再跟这个师弟争下去。一来对方也是好意,二来他直觉这人可能不太好说服。

“既然师弟坚持,那不如这样,匪寨的探查交由你负责,我派兵从后接应,若有变故也好及时支援。”

段业声这一回没有异议,见杨貍对留在营中过夜没有意见,便接受了副将的好意。

“这就对了,都是同门,无须与我这般客气。”

副将拍拍段业声的肩膀,正要唤亲兵给两人准备住处,却见段业声突然转头看向了营帐之外,脸上的表情像是在仔细分辨着什么。

副将感到奇怪,问他:“怎么了?”

“营外有马蹄声快速接近,动静有些异常。”

段业声周身气息微变,运转内力进一步强化了感知,“他们停下了,有两人绕过前哨,自西南方向朝着营中而来。”

副将闻言甚是惊讶地看了段业声一眼。

前哨距离营中尚有一段路,他的军帐又位于营地中央区域,隔着这么远的距离还能不受周遭环境影响,清楚地感知到营外的动静,这得是多深的功夫才能做到的事?

副将心中震动,但想到此前有关段业声的一些传闻,又觉得对方合该有此实力,不然凭什么能够越过段明微与段宴这两个门中公认的天才,被冠以“同辈最强”之名。

只不过,他的这番表现真的只是因为功力深厚吗?

杨貍觉得不尽然。

江湖上的高手的确可以通过强化感知捕捉更远处的动静,感知距离也确实与自身修为有关,但警惕心再强的武者,也不会时时刻刻保持紧绷的状态,集中精神探查那么远的地方。想要防备突发情况,只需要注意身边一定范围就够了。

而杨貍可以肯定,段业声一开始发现有人接近的时候,并非处于精神高度集中的状态,起码没有刻意探查远处。这样的情况下还能拥有如此惊人的感知,这样的人她以前只见过一个。

明教法王,「夜帝」卡卢比。

据说对方来自沙漠地下一个奇异的部族,即便不去刻意强化,听力也远胜于常人,对于周遭环境的感知比许多武功在他之上的人还要敏锐。

那么段业声是哪一种情况?

是她看走了眼,这人的武功其实在她之上,还是他的听力也像明教那位夜帝一样,有着不同于常人的奇特之处?

备注一下大致时间。

段氏门派地图时间是公元759年,此前的门派除了几个特殊情况,大部分门派地图时间在745年,即唐天宝四年,这一年玩家离开新手村加入门派闯江湖。

750年南诏与大唐关系破裂,同年屠龙大会、烛龙殿、南诏皇宫剧情。

755年安史之乱爆发。

756年马嵬驿兵变,贵妃假死失踪,李亨即位,李隆基成太上皇,同年大明宫、血战天策、风雪稻香村剧情。

757年太原系列剧情,安禄山死在秦皇陵,永王行宫副本。

758年东海系列剧情。

759年段氏家主大选,在外游历多年的段方旬返回南诏,段业声第一次离开天龙寺。

目前游戏主线时间推进到762年,但本文不走主线。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6章 第六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