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十年前,常安县里生意最好的商户姓顾。
顾家的生意涉及了常安县的大部分行业。
那会儿的常安县虽然没有和现在这样过着上上下下都紧巴巴的日子,但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在这里呆着没甚前途。
而顾老爷又是个眼光敏锐的,所以他早早地就在平州府其他地方开始布置产业。
直到顾家在平州府城的生意成熟起来,顾老爷才带着家人搬离了常安县。
不过毕竟常安县是顾老爷的老家,所以在常安县的顾家老宅也并没有卖出去,顾老爷也念着往日回忆,隔一段时间过来住几天。
现在顾家掌权的人是顾老爷的儿子顾知礼,年逾四十。
虽然少年时期也是在常安县长大的,但生意繁忙,也不像顾老爷那般恋旧,所以并没有回来过几次。
而顾家这个老院子也开始荒废。
但毕竟是曾经的常安县最有名的富户留下的院子,就算荒废了,这里边肯定也有值钱的东西。
而且最近前些日子常安县也不太平,就算粮食的长势让百姓多了期望,但距离收割那还有一段时间。
在这背景下,自然有人把小心思打到了顾家老宅上。
虽然老宅子没啥护卫,可是贼人还没拿完东西时确不小心打碎了屋里的花瓶,马上被外面巡逻的人发现了。
慌乱之下,这人只好胡乱地打包好刚拿的东西,在人过来之前开窗逃走了。
......
从现场的情况来看,贼人翻了几个古董名画就走了。
整理好现场留存的线索,姜晏清让跟过来的衙役先去抓捕嫌疑人,姜繁在旁边听着同僚说着顾家的发家史,脸上思索着不知道在想什么。
遇到这样一件事,势必要通知一下顾家。
几个时辰后,犯人就被找到了,看起来也不是老手,衙役把人带走,剩下的衙役整理本案涉及的财物。
姜晏清本意是想着交代李九带着衙役去趟平州府,告诉顾家人常安县发生的这起盗窃案。
但是回县衙的路上,姜繁却提出她也去。
姜晏清停住,疑惑地看向姜繁,好像在奇怪她为什么也想跟着去。
“回去再说。”姜繁拉拉他的袖子。
......
县衙书房内,
姜繁和姜晏清说常安县可以从顾知礼那里借钱。
“顾知礼?”姜晏清稍加思索,就明白了姜繁的意思。
顾家说到底也算是从常安县走出去做生意的,看在老家的面上可能会慷慨解囊也说不定。
“就算借来钱了,也只是杯水车薪。”姜晏清拿起手里的账本,大致估算了一下,“能借的钱也不会多的。”
“不止借钱,我知道那姓顾的家伙比他爹还精,”姜繁回想了一下刚才听到的关于顾知礼的事情,“我是打算和他做个交易。”
姜繁说着,指了指手中拿着的关于肥料和曲辕犁的做法。
在早些日子,曲辕犁的好用程度传播就到了常安县其他县上了,也有人模仿地去做,但短短十几日的时间,只能模仿个大概,更何况在这段时间,姜繁还和户房的那些人各种已经对曲辕犁做出了更加精良的改进。
之前姜繁就想趁着这波热度把东西量产后卖出去,但暂时还找不到生产和销售的门路。
今天就碰上了顾家这个事,让姜繁觉得她可以通过这次机会去平州府和顾知礼进行交易,合作共赢。
想必这人也不会错过这个赚钱的时机。
而且借给老家钱还能给自己弄个好名声,何乐而不为呢。
事关重大,县衙里众人又聚在一起讨论了半天。
最终还是姜繁和李九带着几个衙役去往平州府。
好在临走前,姜繁打完招呼后,就抓着包袱上了马车,李九紧随其后。
......
虽然平州府城这几年也没以前繁荣,但到底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比常安县要繁华多了。
进了府城后,人声就渐渐大了起来。
街道两边有茶楼、酒馆以及作坊,空旷的土地上还有各种搭棚子卖东西的小商贩。
因为路上除了行人,还有人挑着扁担赶路或者驾车拉货送货,所以姜繁的马车就慢了下来。
马车停在了一处客栈前停下。
李九要了几间房,又把马栓到马棚喂了草。
他们是在天亮就来的,现在还不到晌午。
所以姜繁觉得事不宜迟,马上就去顾家。
......
姜繁根据师爷给的顾家地址,带着李九去了顾家。
不过这地址不算太详细。
眼看着纸上师爷写下的地址和现实街道有出入,姜繁索性就抓住了旁边卖东西的小贩,打听顾家的住址。
不想这是外地来的商贩,姜繁就连着问了几个人。
而这时她后面刚好经过了一辆马车,清风吹起了灰蓝色的窗帘,露出了里面奢华的装饰。
里面坐着一个略显稚嫩的少年,他听着外面的声响,歪了歪头,问旁边的小厮。
“我好像听到外面有人在问我们顾家的地址。”
小厮见状,就叫停马车,下去后没多久就上来了。
“少爷,外面确实有一个女子在打听顾家在哪儿。”
听闻此事,这少年就直接下了马车,叫住了那女子。
姜繁听到好像有人在后面叫她,就回头看了看,发现是一个少年。
“你在叫我?”姜繁问,目光扫过他。
少年看着姜繁,眼底夹杂着一丝打量,“我听见你刚才在找顾家的地址,我倒是知道顾家在哪儿。”
姜繁也没多想,“真的?”
“嗯,不过你去顾家是有什么事情吗?”少年看似好脾气地问着。
从常安县过来借钱也没什么好瞒着人的,所以姜繁直接说了出来。
不过她也没和这外人说交易的事情。
听到她说的话,少年眼底闪过淡淡的嫌弃,什么嘛,原来是常安县过来打秋风的。
姜繁说完,就看见少年给自己指了一条路,“往那直走,然后连续往右拐两个弯就到了。”
听到这少年给自己指的路,姜繁道了谢,就拉着李九走了。
看着姜繁的背影,少年突然笑起来,笑得上气不接下气。
旁边的小厮看着少女朝着与顾家相反的方向走去,有些吞吞吐吐地说,“少爷,这......老爷知道了怎么办......”
“什么怎么办,那老狐狸就想着赚钱,这女的就算到了顾家借钱,他说不准也会找理由推脱。”
随后,他轻蔑地“哼”了声,“你忘了前些日子,有个外地来的,说是老头子的亲戚,也是过来借钱,不也被三言两语哄走了吗。”
小厮不再说什么了,显然,他也觉得少爷说的在理。
......
‘那个少年给自己指错路了。’
姜繁看着面前的死胡同,心里想着。
不是,自己有得罪过他吗?
“刚才那是哪家的熊孩子,搁这儿捣乱。”李九看到死胡同后暗暗骂了一句。
不过世界上还是好心人多,旁边酒楼的杂役看到他们在找去顾家的路,就直接给了姜繁正确的路线。
于是,姜繁还是在预想的时间内赶到了顾家。
顾家门口很是气派,门口有两座石狮子。
李九上前,叩响了大门。
没过多久,只见门被打开,里面露出了一个穿着家丁服饰的人,
他上下打量了一下门外的李九和姜繁,“你们是?”
姜繁上前,说明了来意。
“很急,最好今天能见个面。”姜繁直接说。
家丁面露犹豫,点点头,“我这就报给老爷。”
......
顾知礼这会儿在自家后院的一处小亭子里。
丫鬟给他捏着肩膀,面前的小桌上放着果茶和剥好的葡萄。
怡然自得。
这时候,从外面过来一个家丁,打破了这幅轻松的画面。
“老爷,外面有一个陌生少女说是有事找您。”
顾知礼眉头一挑,陌生人来找他?“这陌生人什么事儿能比得过老爷我现在的雅兴。”
家丁上前把刚才少女说的话重复了一遍。
听后,顾知礼眼中就露出了恍然之色。
“原来如此,最近常安县也确实不好过。”不过这少女又是从哪个犄角旮旯里蹦出来的远房亲戚啊。
就算顾知礼没想着借多少钱,但他还是让家丁把这女子请了进来。
姜繁和李九进来的时候,顾知礼已经让丫鬟下人们退到了一边,他脸上露出微笑,亲切地让姜繁两人落座。
不过姜繁也没有和他虚以委蛇的想法,开门见山地说出了她此日前来的真正目的。
顾知礼这时也正眼审视了姜繁片刻,他原本以为姜繁只是借同乡之名来找顾家要些钱财,没想到她其实是来做交易的。
说实话,他确实也很心动啊,毕竟能赚钱的事情谁不喜欢。
而且最近生意也不如以前好,如果他们能合作......
顾知礼这会儿也想起来了,他前些日子也听到过姜繁这个名字,说是常安县那个带头搞肥料和耕地工具的奇女子。
他这会儿看姜繁谈吐不凡,更是觉得此人日后肯定会有更大的造化。
机会只有这一次,顾知礼果断地同意了和姜繁合作。
眼见着天色渐晚,关于具体的事项,他们约好了明日再谈。
姜繁告辞,顾知礼也主动要带家丁把她送出门。
刚到大门口,几人就听到了门外传来的嘈杂声。
接着,大门被推开,姜繁看过去,只见之前给自己指错路的那个少年带着小厮走进来,摇摇晃晃地,没个正形。
“顾谕。”顾知礼沉声叫住了这少年。
顾谕的脑袋一下子就清醒了过来,“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