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常安县内,道路上来往的行人基本都是一脸菜色,很多人的衣服也打着补丁,明显是日子难过。
偶尔有几个穿着光鲜的人,那也是匆匆上了马车,似乎不想与街上的“贫民”有什么过多的接触。
挨着墙角的地方,有人支了一个棚子在买面条,两个矮桌上集满了人。
“听说常安又有新知县了。”一个食客舔舔嘴角的汤汁,回味了一下,随口和旁边的人搭话。
只见被搭话的人不屑地“哼”一声,“这新来的大老爷也不知道是个什么样的,来我们常安县恐怕是一点儿油水也捞不到。”
“听说这次来的新县令是个年轻的,新中的进士老爷。”另一个桌子上的人回头,加入了他们的讨论,炫耀着自己拿到的新消息。
“那有什么用,该怎么过还怎么过!”老板娘端着一碗面放到刚才说话的食客面前,“小张,你这个月第几次赊账了,我这小本买卖,我看你刚修了房子之前才没催你,你倒好!”
说是修房子,只不过是在烂的不行的外屋墙上修补了一下,让它至少不再漏雨,能勉强住人。
可就是这样简单修补所花费的少许钱财,对于一个普通的常安县的居民来说,也是要咬咬牙支付的。
被摊主说的小张老脸一红,“这次再宽限我两天,就两天。”
老板娘倒也没再说什么,就转身回去再继续熬着汤水。
矮桌上的氛围凝滞了一瞬,又慢慢地说起了其他的事儿。小张也闷头开始吃面,他等会儿吃完面还要再去上工。
......
而正被常安县人们讨论的新知县姜晏清也正在赶来的路上,一行人,两辆马车,前面坐人,后面那辆放着行李。
“小繁,小繁,快到常安县了。”姜晏清轻声说道。
姜繁本来就已经在马车上睡了一觉,所以听到姜晏清的声音后就睁开了眼睛。
马车还挺大的,除了姜繁和姜晏清,还有从姜家过来的张嬷嬷、小厮李九,外面驾车的都是姜家的家丁。
她望着马车内的装饰微微出神,啊,古代出行就是不方便,坐马车坐的身体都快僵硬了。
没错,姜繁是前天刚从现代穿越过来的,明明前一秒还在家里午睡,后一秒就穿越到了古代。
身体缩水了不说,就连力气也变得异于常人。
而且她刚到这个地方就碰到了狼群与人们的打斗场合。
来不及多想的她直接攻击了里面“头狼”的腰,从而救出了马上要去常安县赴现在任的姜晏清等人。
姜晏清为报答自己还认了她为义妹,想着让姜家人送她回京城生活。
她本来也想答应的,那可是古代京城耶,指不定有多少好吃好玩的,可是最终她还是跟着姜晏清来了常安县。
要不是那个过于真实的“预知”梦,她早就开开心心的去京城了,可惜了.......
她想到那个令她抓狂的不知是真是假的未来,又不免一阵头痛。
姜繁靠着马车车窗,脑子里还是有些混乱。
算了,还是想想今天晚饭吃什么吧!
不出意外的话,马车会在太阳落山之前到达常安县,届时肯定要在常安县内解决晚饭。
姜繁想到了穿越前现代她也去过一些不知名的县市旅游,品尝当地特色美食都是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
就是不知道这常安县有什么吃食特产,她之前也被这里的人告知常安县是有名的“贫困县”,但她对这也没什么真实的感触。
姜繁想着想着,嘴角都快流出了激动的泪水,但是碍于旁人,她也只得努力做好表情管理,避免其他人把自己当成一个馋鬼。
李九注意到了姜繁此刻莫测的神情,心里不禁感慨此女真的是恐怖如斯,瘦弱的身躯竟然有如此恐怖的力量,就一击毙命了“狼王”,从狼群里救出了他们,这么强大的实力,让人这么有安全感,也不怪她还能这么轻松的就在马车上放松休息,真的是让他们这些人自愧不如。
不只是李九,姜繁的表情也又一次成功唬住了张嬷嬷。张嬷嬷是姜家的老人,姜家本就是书香门第,虽然现在人丁稀少,落魄比不得从前,那对家里的丫鬟婆子是极好的。这就让张嬷嬷这些人看人的眼光也是极高的。
这次老爷姜晏清科举高中,张嬷嬷跟着老爷到常安县任职,说实话她对京城外的平民是带着些许优越感的,但没想到没几天姜繁就给她上了一课。
没有户籍、孤身一人、甚至都没鞋穿的姜繁,只身救了姜家人就已经让她震惊了,没想到她拒绝了老爷姜晏清让人送她回京城姜家的提议,反而跟着来到了常安县。让张嬷嬷从未见过这种视繁华而不见的人,她感叹之余又对姜繁有了一丝尊敬。
就算是现在刚从马车上醒来的样子,也是时时刻刻透露着强大的气场。
......
在傍晚之前,马车就抵达了常安县,马夫老张看到了常安县的县门,然后眼尖的发现在县门口停着的一辆马车,这马车旁边站着两位穿着官服的官员,后面跟着几个衙役。
为首的就是县丞郑大人。
老张看到明显的官服,非常有眼色地拉紧缰绳,让马车缓缓停了下来。
姜晏清感到马车停下来,心里了然,就掀起了帘子,下了马车。
姜繁和张嬷嬷、李九随之也下来了。
姜晏清刚下来,郑大人一看他虽然也就二十来岁,但是气度不凡而且身量高大,就马上猜测出他就是即将上任的知县。
郑大人赶紧上前,“姜大人跋山涉水,辛苦了。”
跟着来的主簿刘大人也跟着恭维了几句话。
“哪里,还要劳你们在外等着我。”姜晏清拱了拱手。
两个人一听就知道姜晏清脾气应该不是那种难相与的,就放下了点儿心。
这时他们又注意到了跟在姜晏清后面出来的姜繁。
这位是谁?
难道是什么亲戚。
“姜大人,这位小姐是?”
“这是我认的义妹姜繁。”姜晏清回答。
姜晏清又说,“想必你们也都听说了,前天我在平州府碧翠山那里遭遇狼群袭击的事情。”
郑大人想了一下,确有其事,姜晏清路过碧翠山的时候被狼群袭击,但好在被救了。
姜晏清又继续往下说,“当日救我们的就是姜繁,事情过后,我就认了他为义妹。”
“什么?”就算郑大人现在也不免惊讶出声。
这时姜晏清旁边的李九就开始绘声绘色地讲述姜繁是如何打败那只头狼的,这听的姜繁小脸通红。
郑大人大惊,就这么一个少女竟然有如此神力。
“怪哉,怪哉,女郎简直就是天生神力。”郑大人也算是见过世面的人了,此刻也不禁摸着胡子感慨。
快别感慨了,赶紧进去吧,她肚子都快饿扁了。姜繁听着这些人在感慨自己的所谓神力,真是又尬又爽,但是现在最重要的是填饱肚子啊大家,不要再寒暄了。
姜繁忍不住望向自己下来的马车。
郑大人和一众衙役看着姜繁此刻的举动,又忍不住佩服起她来,被人这么夸奖竟然还能如此镇定,果然是天才。
......
时间也不算早了,马车一前一后的驶进常安县的街道,姜晏清这时需要先去县衙报道。
路上,姜繁听到窗户外的人声,这时也好奇的撩开窗帘一觉想看看这常安县的风貌。
她目前只在平州府的招待驿站里住过,还没体会过其他地方的风土人情。
入目的是路边稀稀拉拉的支着几个小摊在营生,卖的也都是生活必需品,来往的人们大部分衣服上都打着补丁,衣衫褴褛。
有的鞋都没的穿,更多的是穿的自己编的草鞋。
有的人面黄肌瘦,却还要坚持从村子里过来上工。
看到这些,姜繁神情有些恍惚,她知道,县里如此,那么县下面的村子会更难。
亲眼看到这一幕和从新闻或者历史上不同,姜繁已经放下了窗帘,不知不觉的看向了旁边的姜晏清。
根据这两天的相处,她能感受到姜晏清是想在常安县当一个为人民服务的好官的,但这...
这真的行吗?
她在脑海中想着她知道的那些可能会帮到百姓的现代知识,脑子里差不多一团乱麻。
毕竟她刚得知自己穿到古代的时候,也没想着能和那些穿越小说的主角一样创业甚至称王称霸走上人生巅峰。
她也没什么野心,能够开开心心活着就已经很好了。
但是现在亲眼目睹常安县百姓生活,姜繁只觉得自己应该做点儿什么。
等到姜繁跟着姜晏清来到衙门的时候,思路才渐渐理清。
姜晏清先去县衙门进行身份的审查,让张嬷嬷带着姜繁去县衙内宅歇息。
稍微休息了会儿,就到了晚饭时间。
看着眼前种类不多的饭菜,想到现在肯定会有人饭都吃不饱,姜繁更是下定决心要改善未来常安县百姓的生活。
但她作为一个穿越前的快乐咸鱼,没什么缜密的办法,只能根据现实一步步的来。
姜繁终于睡了个好觉。
次日,姜繁刚起来没多久,去小厨房找了点儿点心。
突然,外面传来声音,好像有人过来。
姜繁站起来,出去在过道上向外看了看,就这么措不及防的看到了一张稚气未脱的俊脸。
嗯,脸是帅的,看起来年纪不大,比自己要高那么一些,姜繁在心里比划了一下。
看起来就是那种乖乖的类型,也不知道这少年会不会长成那种招人喜欢的温润帅哥。
不过此人一开口就打破了姜繁对他的设想,他先是看了下姜繁,和旁边的人确定身份后,张口就说,“你就是姜繁啊?我是楚峥!听说就是你徒手干掉了碧翠山那儿的‘狼王’,敢不敢和我比试一下!”
说着,又扭头问旁边跟着一起来的人,“真的是她吗?怎么看都挺弱的啊,不是说她天生神力吗?”
如果人有“好感度”这种东西,她对这小子的好感度绝对从“30”下降到了“-30”。
姜繁想,她真的、真的最讨厌这种“熊孩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