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还珠]良宵谁错 > 第37章 第 37 章

[还珠]良宵谁错 第37章 第 37 章

作者:翌日南华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7-15 16:45:14 来源:文学城

左等右等了好些天,豫妃都没有收到任何回音,心里难免不安,默默地自言自语念叨着“不能让皇上知道”。

谁料到,这世上的事情,往往是越怕什么,就越来什么。

“豫妃,这两天西藏吐司巴勒奔进献了一尊金瓶,朕觉得跟前些日子册封礼的时候,朕赏你的那个玉佛,正好搭成一对。朕就给你带来了,快拿出来配上看看,是不是很合适啊!”乾隆满脸期待地走进承乾宫,倒让豫妃一口气提到了心尖,不知怎么回应。

宫女露出为难的神色,豫妃也大老远就开始只顾着行礼,闷闷地不说话,乾隆觉得有些奇怪:“你们主子这是怎么了?病了?怎么不回答朕?”

“回……回皇上,玉佛,它、它……”宫女开始结结巴巴,豫妃递了个眼神,让她倒退下。

乾隆觉得这件事大有文章,自己找了个地方坐下,也不逼问,抬眼扫视了整个客厅几下,发现承乾宫的摆件装饰,比自己前些日子来,要简朴了许多。

豫妃在脑子里转了好几个念头,心一横,索性开诚布公:“皇上,请责罚臣妾私下售卖御赐宝物,偷运出宫之罪吧。”

皱了皱眉,乾隆很是不解——宫里也没什么豫妃需要花钱的地方,她何必如此大费周章?每个月的月例银子,足够她全宫上下所有人吃饭穿衣和开销,尤其是晋封妃位之后。这么多年来,乾隆还真没见过哪个豫妃这个地位的妃嫔,把自己的宫室搬得跟个雪洞似的,节俭成这般模样。

端端正正在地上磕了个头,豫妃垂下脸来跪在地上,准备受罚。

降位份也好,被责打也罢,能做出这件事情的那一刻起,她早就将自己的安危荣辱,置之度外了。

“给朕说说,是谁,犯了什么事,你为什么这么需要钱。”乾隆看了一眼手边的茶碗和点心,没有一点胃口;这豫妃家处边疆,乾隆本来爱她性格单纯朴实,不懂京中这些官场中污糟之道,没想到进宫几年,还是免不了俗。

自从上次乾隆留宿承乾宫后豫妃绣好的平安符,此时挂在乾隆身边的窗棂,随风飘荡。

抿了抿嘴唇,豫妃指了指夹在桌上书本里的那封信:“有人……有人给臣妾送信,说找着了费安扬!”

乾隆眉头一动,伸手把那信纸抽出;信是用蒙文写的,页边齐全,落款还有一只红红的手印,尤其是掌心处,一个凸起的印记,正是豫妃自己手上也有的红痣。乾隆想起,南巡回来路上,费安扬在车队前面,给自己展示手上印记,这才让自己想起他和豫妃的亲属关系,不免心头一慌,认真地看起这封信来。

原来这信,是以费安扬的口吻写就:自己在缅甸身受重伤,侥幸逃脱缅军桎梏。将死未死之时,有一位郎中在缅甸找到了自己,诊病之后断言,可以搭救,但需要金银来为自己购买昂贵的珍稀药材,慢慢治疗,否则性命垂危。因此缠绵病榻之际,恳求郎中带信回宫,等收到钱财,自己痊愈,就回京谢恩。

“你是什么时候,从谁那里得到这封信的?”乾隆觉得事有可疑,掂量着信纸,继续追问。

豫妃拿帕子擦了擦自己鬓角的汗水:“臣妾托了宫里的小太监,在宫外售卖消息的渠道四处打听,这才得了这封信的。臣妾一开始,也不大相信,但那手印子,臣妾看得真切,的的确确是费安扬的啊!他有这胎记的事情,没有外人知道,而且胎记具体的位置,若不是他本人,根本轻易是模仿不得的。”

乾隆摇了摇头,把信往桌子上一拍:“豫妃,你好糊涂。这么大的事情,怎么不来告诉朕?那些人问你要了多少钱?”

颤抖着声音,豫妃脑海里已经是一团乱麻,数都记不清了,慌忙爬动着凑到乾隆腿边,伸手轻轻摇晃他的膝头:“左不过就是宫里这些东西,臣妾也不敢大声嚷嚷让人知道,更不敢跟人借贷。这次臣妾的确是糊涂了,怕自己出去打听这件事不合规矩,让您知道了生气;可臣妾实在是没法子,费安扬在缅甸一天下落不明,臣妾就担一天的心……”

自从上次在豫妃这里,看到了《御制清文鉴》,乾隆就觉得,是时候编写一部帮助满蒙合译的书籍,来继承圣祖康熙满蒙汉一家的宏图大志。

汉人修了多少年的长城,还是无法抵御外族入侵,几代消亡;但如果能化干戈为玉帛,化戾气为祥和,那么即使没有长城,也能解决边疆的战乱问题。因此圣祖爷爷花了大力气,在京城郊外修建了避暑山庄,将蒙古各部的那些贵族们在京城安置下来,大力推崇巩固蒙古佛教最高活佛哲布尊丹巴的地位,就是为了把大清的利益,跟蒙古的利益,紧紧绑定在一起。

就算是做个榜样,也不能因为思亲情切一事,处罚豫妃。否则,如果被其他蒙古贵族知道,岂不是动摇了人心?

“下次有什么事,别光顾着自己拿主意,朕不罚你就是了。最看不得你哭。”乾隆往外面招了招手,从养心殿跟来的小太监麻利地走进屋,接过那封书信来细细地收好。“这信就算朕跟你买了,一会儿就送到刑部去。只是你和你宫里的人,都把嘴闭紧,别走漏了风声;否则缅甸那边有什么动作,朕可帮不了你。”

听到自己被赦免,豫妃忍不住抱上乾隆的腰,将脸埋入身侧蹭了蹭。乾隆知道这是她在心生悔意,跟自己求一个台阶下,便放软了口气:“‘千金散尽还复来’,你这一屋子的东西送出去,还不至于把朕的家底儿给掏空了。金瓶儿就给你留下,朕现在去亲自调查这件事,一定查个水落石出。”说罢,乾隆伸手拿了豫妃挂在襟前的手帕,故意胡乱擦了几下,把她嘴上的胭脂一路带到了脸颊;一时忍俊不禁,拿桌上的镜子往豫妃手里一塞,便起身离开承乾宫,摆驾回了御书房。

尔康和永琪接到传召,心急火燎地一起来到御书房。乾隆拿着那张信纸出神,简单地说明了事情的缘由,便询问起他们二人的想法:“费安扬这个孩子,到底是跟你们平时接触得比较多。怎么样,你们失散的时候,是什么状况?他真的是病入膏肓,危在旦夕了吗?还有这个郎中……你们有没有什么线索?”一边问,乾隆一边眯起了眼,观察两个青年的神色。

永琪皱了眉头,偏头看了看尔康;尔康则恭恭敬敬地接过乾隆递来的书信,对着阳光仔细检查一番。只见这封信书写流畅,手印清晰,实在找不出什么破绽:“的确是一笔写就,不是什么拼贴套用。不知皇上信不信得过臣,可否将这封信容臣带回学士府,跟阿玛一起研究一下。”

乾隆思索片刻,点头应允:“朕本来想直接送去刑部,但是刑部毕竟人多口杂。如果费安扬真的已经流落民间,那还没事;但如果这其中有诈,只怕官府调查的消息,会给他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尔康叩谢皇恩,这才跟永琪一起离开了御书房。送他出宫的路上,永琪压着嗓子跟尔康确认自己的猜测:“尔康,你说信里这个郎中,有没有可能就是箫剑?还记得吗,我们回来的时候,箫剑说他不想暴露自己跟我们一起行军打仗的事情。如果追查下去,牵丝攀藤地把他也查出来,岂不是糟糕了吗?”

尔康连忙扯了扯永琪的衣袖,确定四下无人,这才开口:“我最担心的也是这个。不过我想,如果是箫剑出面,他会神不知鬼不觉地把费安扬给带出来,而不是大张旗鼓地跟宫里传信,甚至跟豫妃娘娘要诊金。这不是他的作风。永琪,你先回景阳宫等消息,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永琪依言,跟尔康告别,自己走路回景阳宫;拐弯一个岔路,只见眼前出现一个熟悉的身影,亲自捧着几个卷轴,步履缓慢,旁边跟着一个嬷嬷,也捧着一堆卷轴,永琪忍不住喊了一声“知画?”

那人闻言回头,永琪定睛一看,果然是陈画走在自己的前面。

连忙从她手里接过东西,永琪看着她的比小燕子只小了一圈的肚子,心生怜悯:“你怎么自己去文华殿?以后需要什么,尽管差人去拿;实在不行,告诉我,我帮你带就可以了。”

陈画知道桂嬷嬷正在自己身边盯着,连忙拿帕子给永琪擦了擦前额渗出的细微汗珠:“你的好意,我心领啦。上次你写的字,我越看越喜欢,就想去文华殿找卷轴装裱;可是文华殿的卷轴样式好多,让人看都看花了眼,就一贪心,想全都拿回来比对一下。大不了用不上的,就送回去呀。”

永琪心底明白,那副字本来平平无奇,却因为是费安扬的所思所想,在陈画心中有不同凡响的地位,便更加理解她悉心装裱的缘由:“不用送回去了,下次我想起别的,再给你写几幅就好。认识你这么久,竟然不知道,你还会装裱?平时我都是直接送去文华殿,让那里的丹青师傅和小太监弄的。”

陈知画的柳字,陈画不会;但陈画好歹在书局帮过工,装裱的事情,她会。

“要不要我做给你看?”陈画甜甜一笑。自从进入景阳宫以来,她什么都得隐藏伪装。好容易做一回自己,对她来说就像从池塘露出水面的金鱼,得以暂时喘息。

小燕子这两天身上乏累,每天被明月、彩霞哄着午睡,永琪不方便打扰;或许是被陈画的笑容牵引,永琪心旌摇荡,跟着一路走进陈画的偏殿。

二人背后的桂嬷嬷,眉眼间流露出一丝满意的轻笑。

感谢评论和收藏!

永琪:要不要告诉她,我们好像找到费安扬行迹的事情?好纠结。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7章 第 37 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