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花滑]武学传人的我决定成为奥运冠军 > 第15章 第 15 章

[花滑]武学传人的我决定成为奥运冠军 第15章 第 15 章

作者:曲书游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12-14 14:15:45 来源:文学城

一小时后,城市锦标赛正式结束。

一眼望去,大多数人都准备走了,参赛人员和主办方,负责颁奖的的颁奖,收拾东西的收拾东西。

准备区中,李彤换下了演出服,走出更衣室,和教练以及家人打了声招呼后,她走到于思梦面前,有些不好意思地笑笑。

“今天让你看笑话了,”李彤说,“真是不好意思。”

“胡说,你没有让我看笑话!”于思梦摇摇头,认真地说,“不要忘了,你的短节目滑的非常好,即便今日你没拿到好名次,我相信大多数观众也会记住你的《一步之遥》。”

李彤一听这话,微微睁大了眼。

自由滑结束后,她的母亲和表姐一直在安慰她。她们说她今天的自由滑其实不差,至少她们就很喜欢。

可于思梦却不同,在安慰自己时,这个和她同龄的女孩压根一口不提自由滑,夸得全是短节目。

可就是因为这样,却越发衬托得于思梦的话语很真诚、也很实际——

我觉得你的自由滑客观上确实不好,所以我一字不提,而我既然开口夸了你的短节目,那么就一定是因为你的短节目确实值得夸奖。

李彤想到这里,噗地笑了。

于思梦见她前一秒还郁郁寡欢,下一秒突然扑哧笑出声,一时间有些发愣,表情也变得有点呆。

“我其实只是很沮丧,”李彤笑完过后,擦了擦自己的眼角,“并不是因为别人的自由滑比我好,而是因为别人的技术难度比我高。”

“技术难度?你是说程汐和张圆圆么?”于思梦问道。

“是的。”李彤点点头,接着突然问,“小于,我想问问你,你喜欢花滑么?”

“喜欢……花滑?”

这个问题,问的可谓突如其来,于思梦眼神一滞,一时间,脑中闪过了她这一世穿越而来发生的种种——

第一次接到系统发布的任务,感到无可奈何;

第一次踏上冰面,结合前世经验学会了滑行的原理滑;

第一次在网络认真欣赏自由滑,心中被他人的音乐和艺术表现力所深深激荡折服……

“我猜你一定很喜欢吧?”于思梦一时间没回话,李彤也没有等她回答,“如果不是这样,没人会抱着一个水桶天天来冰场;也没人会不怕死的只练过两周花滑却坚持报名滑速比赛。”

于思梦打着哈哈,“李彤啊,你就别笑话我了。”

“我以前听我爷爷说过一句话。”李彤叹了口气,“爱好也好、体育项目也罢,只有你在亲身尝试过,且能一直坚持下去,你才能说自己是真正地喜欢这件事。因为只有在那样的情况下,你才算真正地了解它,才有资格说喜欢。”

于思梦听了这话,蓦地想起前世的乔师父也和自己说过类似的话。

“那么,你喜欢花滑么?”

“喜欢!”李彤猛地点点头,声音很坚定,“我也说不清为什么,但总之……我真的挺喜欢的,喜欢学习花滑的过程,喜欢花滑的音乐,我也喜欢我每一次参加比赛表演的节目。”

“我当然也很喜欢看比赛,在电视上,我看过很多其他国家的选手赢得金牌。”李彤轻声说,“有时候我也会想,要是有一天,我也能参加国际大赛就好了,要是有一天,我也能站上领奖台,为祖国捧回一枚奖牌就好了……只是,我知道这件事大概率只是奢望。”

于思梦问:“你为什么这么觉得?”

“我天赋不行,我现在和以前的教练都这么说。”李彤摇摇头,“我的个子太高了,再加上我难度出的晚,跳跃也一般。滑行、旋转、柔韧性,我都不算强,甚至算差的了。”

“程汐、张圆圆和我同龄,程汐甚至还比我小几个月呢,可她们都已经会四种三周跳了。未来不出意外,她们多半能学会全部三周跳,甚至有冲击三周半的可能,而我连一个勾手跳都跳不明白。”

于思梦说:“可你会3S和3T,这些都是三周跳呢!”

李彤摇摇头,“你应该也知道,女单花滑有出难度必须得早这个说法吧?我今年马上就13岁了,一般而言,14岁前出不了4种或以上三周跳的女单选手,别说是国际比赛了,就连国家队都进不了。”

“我喜欢花滑,”李彤低声道,“可有些时候,我恨不得我喜欢的是别的兴趣。这样一来,我兴许也不会有如今这般艰难。”

“李彤呀……”于思梦听了这些话,叹了口气,把手轻轻搭在李彤的肩膀上。

她很希望自己能说些什么安慰李彤,可她心中却又再清楚不过,此时的李彤无可安慰。

作为一项竞技体育,花滑吃天赋、吃状态、需要练习者夜以继日地努力。李彤认识到,自己可能一辈子站不上国际赛场,这一事实极其残酷,却又难以更改。

好在,李彤emo归emo,但也没有陷入情绪久久不出来。在和于思梦倒了一番苦水后,她立马重新站起身,嘴边露出笑容。

“小于,无论如何,还是谢谢你!”李彤说,“你今天愿意来看我比赛,我很高兴!”

于思梦笑笑,“不客气。”

二人来到场馆外后,李妈妈和高燕正等在外边。李妈妈热情地提出要开车送于思梦回家,于思梦没有拒绝。

坐上了李彤家的小轿车后,于思梦礼貌地说:“阿姨,如果方便的话,你能送我去广茂冰场么?”

“嗯?现在都下午三点了,你还打算去冰场么?”李妈妈听了这话,微微有些惊讶。

“嗯,我今天还没练习呢!”于思梦有些不好意思地笑笑。

于思梦说完这话,接着就有些后悔,她想起了李彤如今刚刚比完城市锦标赛,自己突然又提花滑,未免有些扫兴。谁曾想,李彤听了这话,却是突然一拍大腿。

“那太好了,我和你一起去!”

半个小时后,于思梦和李彤来到广茂冰场。

两人刷卡入场,李彤从背包拿出冰鞋,而于思梦则是照例来到租赁冰鞋的柜台。借好冰鞋、热身完毕后,于思梦走向储物柜,拿出了提前一天在冰场存放好的“水桶背包”。

这会儿李彤刚好换完鞋,看见于思梦抱着的水桶后,她露出一副见怪不怪,但依旧有些怀疑的神色。

二人双双走向冰场入口,李彤说:“还有五天,就是滑速比赛了。”

于思梦点头:“嗯,我知道!”

李彤听到这里,突然停下脚步,深吸一口气。

“于思梦,你真的想好了么?”李彤问道,“要是滑速比赛输了,你以后就不能来冰场了!”

“我确实想好了!”于思梦看着李彤一本正经的脸色,一时有些哭笑不得。

“李彤啊,这已经不是你第一次问我了吧?”

“我是不想回头再来训练时,在冰场看不见你,”李彤别扭地转过头,有些难为情地说,“每次我来,都能看见你背着水桶,要是你输了比赛,以后我可就见不到了!”

于思梦笑了笑,“我不会输的。”

李彤怀疑地说:“当真?”

于思梦说:“是啊!”

“真的当真?”

“真的当真!”

李彤听了这话,不由反复打量着于思梦的脸,仿佛拼命想要从中找出一分一毫的破绽。

然而,无论她怎么看,于思梦的神色都显得很坦然,仿佛说出口的是再普通不过的大实话,就连大惊小怪的必要都没有。

“李彤啊……”于思梦半开玩笑地感慨道,“难道说,你就对我这么没信心?”

李彤摇头,“不是我对你没信心,是你练习花滑的时间客观层面的短。你要是练习了花滑一年以上,我都不会怀疑你,但你接触花滑只有不到两个月,而你到时候在比赛要面对的,是众多滑龄5年以上的老手,还有黄雨婕那般的‘高手’。”

“你说的没错,”于思梦说:“他们的训练时间确实都比我久,但我也有我的优势。”

“是什么?”

“是这里。”于思梦笑笑,一边指了指自己的脑袋,她以一种半是认真、半开玩笑的语气说:“我有机智的头脑,可以让我在短时间内,学会滑行的奥义!”

“呵呵,都什么时候了,你还在开玩笑呢!”李彤听了这话,扑哧笑出声来。

然而,于思梦却没跟着笑,而是说:“李彤,在你看来,滑速比赛的关键在于什么?”

“关键?”李彤一怔。

在此之前,她从未仔细思考过滑速比赛是否存在什么“关键”。

一时间,李彤竟是有些被于思梦问住了。

于思梦说,“关键之一,在于障碍物。”

“障碍物?”

于思梦说:“你还记不记得,上次的模拟赛,我的名次是十八名?”

“我记得。”李彤点头。

十八名,这其实压根不是个多好的成绩,但在对当时练习花滑仅有数周的于思梦而言,这个名次几乎称得上奇迹。

“我之前也说过,我没有倒数第一的诀窍,就是在于我一次都没有碰到障碍物。”于思梦说,“一旦碰到障碍物,计时加3秒。一旦计时增加,即使在赛道上处于领先,最终结果也可能就此逆转。”

“我以为,你说你没碰到障碍物是吓唬黄雨婕。”李彤听了这话,一时惊掉了下巴,“可就算这样,速度也很重要啊,即便你不碰到障碍物,黄雨婕依旧比你快。”

“可这依旧证明了这个赛道设计者的思路,”于思梦认真地说,“不是要滑的快,而是要滑的好!”

“滑的好?”

“所谓滑的好,就是滑的又快又灵活。”于思梦说,“假设两个人都没碰到障碍物,你认为谁会获胜?”

“滑的快的获胜。”

“那么假如两个滑的一样快的人同时到达终点,又是谁会获胜?”

李彤渐渐明白过来,“碰到障碍物次数少的获胜。”

“所以说,这个赛道真正的赢家,应该是能够做到在保持快滑速的同时,还能灵活避开所有障碍物的人。”

“这样说,确实也没错——”李彤说到这里,蓦地一怔,“等等!所谓的滑速快,你不是已经可以做到了吗?”

于思梦谦虚地小声嘀咕了一句:“其实,也不算太快啦……”

“可是,仅仅这样你还是无法赢啊!”李彤忧心忡忡地说,“你的滑行……练习的到底如何了?”

于思梦听了这话,轻轻笑了笑。

“李彤,你敢不敢和我比一场?现在冰场人少,拿角标和我进行比试的话,很快就能知道结果了!”

“比就比!”李彤说。

二人达成一致,一起去前台拿来了花滑训练用的障碍物角标,在冰场依照模拟赛第二赛段的样子摆放好。

摆放完毕后,李彤指着摆好的赛道,“你滑左边,我滑右边,谁先到终点谁赢。”

“没问题。”于思梦说。她回答的语气很干脆,李彤于是又狐疑地多看了她一眼。

二人站上赛道后,共同喊了“开始”。

李彤心想着第一次算热身,本不想立马出全力,可又想到于思梦胸有成竹的语气,她又不敢对此过于马虎。

于是,李彤干脆出了七分的全力。喊完“开始”后,她闷头就向前冲去,一边小心翼翼控制脚下冰刀,躲开一个又一个障碍物。

由于角标是小型障碍物的缘故。在滑行的过程中,李彤全程低着头。

眼看着马上要到终点了,可当她微微抬头后,竟是看见于思梦几乎处于和自己平齐的位置,甚至前脚就要堪堪跨过终点线了。

“这……这怎么可能?!”李彤到达终点后,满脸的不可置信,“于思梦,你什么时候滑的这么快了?”

“不算快,不算快,”于思梦谦虚地说,“这不还是比你慢一些吗?”

“我不信,咱们再比一次!”李彤说完,转身又回到了起点,于思梦于是也跟了上去。

二人又一齐喊了一声“开始”。这一次,李彤干脆使了10分的力:她全神贯注地盯着冰面的角标,控制着冰刀和重心,尽可能快地绕过角标吗,向前滑行。

然而,这一次,在她即将到达终点时,于思梦竟是已经站在那了!

一时间,李彤愣住了——于思梦如今毕竟只是12岁的女孩子,脸上还留着明显的稚气,她一边站在终点等她,一边还笑眯眯地,用带着俏皮和一点小嘚瑟的眼神看向她。

如果只是一次,还能勉强归结为运气好,一连两次这么快,定然就不是巧合了。

李彤到达终点后,看着于思梦,瞪大双眼。

“你的进步……好大!小于,你是怎么做到的?我学花滑学了8年,都没能像你这个练习一月出头的滑的这么快呢!”

“瞧你说的,其实也不算太快。”于思梦听李彤一脸惊叹,眼看着就要把自己吹得天花乱坠,不由失声笑了,“练了两个月,第二赛段角标能做到现在这个速度,基本是我的极限了。”

李彤若有所思说:“这话也不错,绕角标不是我的强项。你能赢过我,但不见得赢得过别人,赢得过黄雨婕。”

“那如果……这样呢?”于思梦说着,弯腰捡起地上的角标,将它们重新排列,接着滑回到李彤身边。

“这是什么意思?”

李彤盯着眼前冰面上排列不规则的一摞摞角标,过了半天才反应过来:于思梦此时用角标模拟的,俨然是模拟赛的第三赛段——泡沫巨石赛道。

“把角标摆成这个样子,就可以暂时当作第三赛段练习。”于思梦解释说,“怎么样,要不要再比一次?”

“当然!”李彤听了这话,毫不犹豫点点头。

由于角标摆放的不规则,这次于思梦和李彤商量,换成了分开计时的比拼方式。

二人分别从起点出发,滑到赛道的终点,另一人负责用秒表计时,耗时短的一人赢。

第三赛段的难度高于第二赛段。李彤原本想着这一次对决于思梦,自己会更有优势。

然而,万万没想到,在短暂的比试结束后,她和于思梦的差距竟是对比上一个比试更大了!

“这……这怎么可能!?”李彤震惊地看着秒表上的成绩。

滑完角标赛道,她自己的耗时:43.23秒,而于思梦的耗时,只有37.67秒。

这已经不是微小的落后关系了,将近6秒的差距,换作在第一赛段,完全够一个人滑出三四十米远!

李彤此时的情绪与其说是惊讶,不妨说是已经有些郁闷了。

于思梦站在一边,呵呵笑了笑,“你也不必太沮丧,角标是我摆的,我对赛道的形状印象比你更深,自然也会有一些优势。”

李彤一听这话,从原地跳起来,“说得有理!”

她一把把秒表塞回到于思梦手里,冲回起点,又测了几次。

第二次成绩:李彤耗时:40.87秒。

第三次成绩:李彤耗时:41.39秒。

……

终于,在一次看到秒表上的数字后,李彤高兴地跳了起来。

“好耶!37.01秒!我超过你了!”

然而,于思梦却摇摇头。

“不对,是40.01,”她说,“别忘了,不能碰到角标,你刚才碰到了一次,所以按照规则,你的最终计时要加3秒。”

“我碰到障碍物了?”李彤一听这话,顿时迎头浇了一盆冷水,整个人立马蔫了,“这样看来,你的花滑真的比我厉害了。”

“不敢当,这只是滑行罢了,”于思梦听了这话,不由汗颜,“要知道,我现在对旋转、跳跃等技术动作一窍不通,甚至压根都没练过……”

“可是,能在不到两个月做到这样,足以证明你很厉害!”李彤长叹一口气,一脸佩服和羡慕,“小于,可不可以告诉我,你是怎么做到的?”

“嗯……”于思梦听了这话,微微转过头去。

几乎在问出这句话的同时,李彤就立马意识到,自己方才的问题有些越界了。

说到底,花滑毕竟是一项竞技体育。对于训练方式以及快速取得进步的方法,不同的教练团队之间都是讳莫如深,不愿过多透露;存在直接竞争关系的选手间,就更不用提了。

然而,出乎李彤的意料,于思梦听完这话,只是先回到了冰场的栏杆旁,拿上了自己的水桶。

接着,她慢慢悠悠回到李彤身旁,笑眯眯道:“当然可以~”

*

两小时后,于思梦在冰场的训练来到了尾声。

和李彤告别后,于思梦走向热身区的储物柜。正纠结犹豫着今晚是将水桶带回家、还是留在冰场更好,就在这时,一旁员工休息室的门突然打开了。

于思梦转头,只见一个穿着黑色T恤黑色裤子,带着口罩和鸭舌帽的青年从中走了出来。

那人的身影,怎么看都显得有些眼熟,于思梦先是一怔,而与此同时,对方也一眼看到了她。

“于思梦?”

“你是……”听见对方那微微低沉的清晰嗓音,于思梦瞪大眼,反应过来:“白——”

“嘘!”还不等于思梦说完,白萧然立马伸出手,对她比了个噤声的手势。

于思梦这才想起,白萧然在冰场怎么着也算是个半个“名人”,要是让其他人发现他,怕是会给他和冰场带来不小的麻烦。

于思梦于是点点头,露出“了解”的表情。

白萧然见状,显然松了口气,他反手关上员工休息室的门,接着十分自然地坐在了于思梦附近的一把长椅上。

“训练结束了?准备回家了?”

于思梦点点头:“是的。”

白萧然带着的口罩严严实实遮住了大半张脸,一时间,于思梦既看不清他脸上的表情,也看不出他如今的状态。

她只能依稀从白萧然的身形、还有第一时间传出的气场,感觉到这人目前似乎精神还不错,周身的气息很干净、也很清爽——

没有颓丧、没有一蹶不振。

于思梦蓦地想到了不久前她在网络看见的那条退役新闻。

如今想来,白萧然的退役虽说表面突如其来,但以于思梦对白萧然短时间内的观察,他似乎又不像是个会草率地作出退役决定的人。

那么既然如此,又是什么推动着这样一位天赋异禀的青年才俊,让他放弃花滑,选择了退役的道路?

“萧然哥……”于思梦迟疑片刻,开口说,“你今日来冰场,是值班么?”

“不是。”白萧然摇头,“暑假闲来无事,来自家冰场看看而已。”

他说完这话,看向于思梦,轻轻笑了笑:“你呢?来训练的?”

“是的。”于思梦点点头。

白萧然视线一转,看向于思梦旁边的水桶,“你的‘水桶训练法’进展如何了?”

于思梦答得有些拘谨:“挺好。”

“挺好?”白萧然听了这话,挑了挑眉毛,但却也没再多问什么,而是道:“反正都是要回家,一起走?”

“好呀。”于思梦先是一愣,但转念一想,她还是点了点头。

白萧然笑了笑,走到于思梦身边,十分自然地帮她提起了她落在一旁的水桶背包。两人走出冰场,一起向商场外走去。

离开冰场后,于思梦顿时有些后悔。白萧然虽说遮住了面孔,但他手长腿长、整个人气质出挑,走在商场中也是颇为惹眼,好比一个大号的灯牌。

于思梦已经很久没体验过这种被人注视的感觉,她正感到有些不适应,白萧然突然说:“我今天翻看了冰场比赛的参赛名单,有一部分人退赛了。”

于思梦一听这话,抬起头问:“你是说滑速比赛?”

“是的。”白萧然说到这里,叹了口气,“你应该也知道吧,今年的滑速比赛,规则和往年都不一样,难度也更高。我今天在员工休息室,还听说有家长专门为这事来找冰场投诉。”

“他们投诉什么?”于思梦吃惊地说。

“说今年的比赛赛制不合理、难度过高,容易打击小孩信心。”白萧然说到这里,微微苦笑了一下。

“小于妹妹呀,我听说你练花滑只有不到两个月,不妨和我说说,模拟赛后,你有没有被打击到信心?”

“我没有。”于思梦很诚实地说,“但我认为,那些家长们应该也没说谎。”

白萧然听了这话,发出长长的“哦”声,整个人微微低下头。一时间,于思梦差点以为自己看花了眼,她只感觉白萧然在一瞬间变成了一丛大号的植物,在听完她的前一句话后,一瞬间就蔫了。

半晌后,白萧然看向前方,轻声一笑。

“很多人都退赛了,但我今天看参赛名单,你倒是还没退。”

于思梦摇摇头,“我不会退赛。”

“为什么?”白萧然问。

“因为我退不了,并且,这次的滑速比赛,我认为对我的滑行练习很有意义。”于思梦说到这里,话音突然一转,“萧然哥,那你呢?”

白萧然一愣,“我?我什么?”

“……”

于思梦话到了嘴边,心中突然有些犹豫。她平日在冰场训练,没见到白萧然时还好,如今一旦见到了白萧然,她就会不由自主想到他前些日子突然选择退役一事,心中就会生出直接询问本人的冲动。

“萧然哥,”于思梦斟酌半天,最终还是开口说,“前些日子看见你退役的新闻,说实话,我当时挺吃惊的。”

“我还以为你要问什么,”白萧然听了这话,先是一愣,随即笑了,“原来是说这件事。”

“‘这件事’?”于思梦反问,“退役难道不是一件大事?”

“是大事。”白萧然说,“退役对于每一个运动员都是需要慎重对待的事,我也不例外。”

“退役之后,你感觉怎么样?”于思梦字斟句酌地询问,“未来的话……又打算做什么?”

“我最近在考虑大学的专业选择,”白萧然说,“亲戚建议我读医学,父母希望我学法律。”

“啊?”

于思梦一听这话,整个人有些发愣。

白萧然今年17岁,他如今说这话,说明这家伙不仅是个运动天才,高中还是个跳级生。想明白这件事后,于思梦不由一头黑线,只觉得自己满腔关切尽数错付。

她原本还以为,白萧然先前身为国家队运动员,比赛和训练想必占据了他极大的时间和精力。

然而,现如今看来,白萧然学业有成,即便选择退役,未来也想必会前途无忧。

“哎,”两人正继续向前走,可就在这时,白萧然突然叹了口气,“可惜了!”

“可惜什么?”

“可惜,我既不喜欢医学,也不喜欢法律。”白萧然说。

于思梦一听这话,感觉又有些不明白了。

沉默片刻后,她小心翼翼询问道:“既然这样,那你以后准备学什么?”

白萧然缓缓说:“我不知道。”

于思梦听了这话,心中突然感到有些不舒服。白萧然明明只是17岁的年纪,但他说出这话时,声音里却透出一股不属于这个年纪的沉郁和落寞。不知不觉间,两人边走边聊,就这么穿过了商场的门,来到了八月夏日的阳光之下。

“萧然哥……”于思梦纠结半天,最终还是忍不住开口问:“你退役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白萧然听了这话,并未立马回答,而是脚步一顿,回头看向她。17岁的少年,如今正背着阳光而立,一时让人无法看清他眼里的情绪。

“小于呀,”过了半晌,白萧然才缓缓道,“你刚才说过,你不会退出这次的滑速比赛,对吧?”

于思梦点头:“对。”

“既然这样,咱俩做个约定。”白萧然说。

“如果五天后的比赛,你能得第一,我就告诉你退役的原因。”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5章 第 15 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