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花滑]冰上小熊猫 > 第21章 新节目:《竹林月光》

[花滑]冰上小熊猫 第21章 新节目:《竹林月光》

作者:花票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7 03:22:56 来源:文学城

撕掉清退通知,拨出那通电话,像是卸下了千斤重担。

王教练看着床上熟睡的团团,心里那片一直笼罩的阴霾,竟也透进了一丝决绝的光。

既然决定留下,那就不能再这样浑浑噩噩,遮遮掩掩。他必须为她谋划一条能真正走下去的路。而这条路,起点就在这片冰场上。

第二天,王教练没有再带团团进行枯燥的基础训练。他把她带到冰场边,没有急着让她上冰,而是拿出平板电脑,点开了一段视频。

不是以往那些技术分解或者比赛集锦,而是一部自然纪录片的片段——幽静的竹林,月光如水银般倾泻而下,穿过层叠的竹叶,在铺满落叶的地面上投下斑驳摇曳的光影。

镜头缓缓推进,一只毛色红棕、尾巴蓬松的小熊猫,正灵巧地攀爬在一根翠竹上,偶尔低头啃食竹叶,姿态优雅又带着点天然的萌态。

团团的眼睛瞬间被吸引住了。

她屏住呼吸,一眨不眨地盯着屏幕,仿佛被拉回了那个记忆深处最熟悉的地方。

她甚至无意识地微微张嘴,做出了一个咀嚼的动作,喉咙里发出极轻微的、怀念的呜噜声。

视频不长,很快就播放完了。

王教练关掉平板,蹲下身,看着依旧沉浸在画面里的团团,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引导的意味:“喜欢吗?”

团团猛地回过神,用力地点点头,眼神亮晶晶的,带着渴望。

“想不想……把这片竹林,搬到冰上来?”王教练的声音很慢,确保每一个字都能被她理解。

团团愣住了,眼睛里充满了巨大的困惑和一丝难以置信。竹林……搬到冰上?冰是白的,冷的,硬的。竹林是绿的,充满生机和气味的。这怎么可能?

王教练没有过多解释。他站起身,向她伸出手:“来,教练教你。”

他牵着懵懵懂懂的团团上了冰。这一次,他没有再强调蹬冰的角度或者手臂的位置。

他开始用另一种语言引导她。

“想象你现在不是在人造冰场,你是在一片月光下的竹林里。”他的声音放缓,带着一种奇异的韵律,“冰面就是铺满竹叶的地面,很滑,很安静。”

“你现在是一阵风,”他轻轻推着她的后背,让她开始滑行,“一阵穿过竹叶间隙的风,要轻,要柔,没有固定的形状……”

团团困惑地照做着,滑行的动作依旧有些僵硬。

“不对,”王教练滑到她面前,做出一个侧耳倾听的动作,“听……听到竹叶沙沙响了吗?你的脚要像踩在落叶上,有声音,但不能太重,惊动了夜里的小动物……”

团团下意识地放轻了蹬冰的力道,冰刀刮擦的声音果然变得细微了些。

“看,前面有一根低垂的竹枝,”王教练指着空无一物的前方,“要低头,绕过去……对,身体侧倾,像这样……”

团团顺着他的指引,下意识地做了一个微微屈身、转向避让的动作,流畅自然,甚至带上了一点舞蹈般的韵味。

“很好!”王教练立刻肯定,“现在,你找到了一根最嫩的竹笋……”他引导着她做一个微微下蹲、伸手虚捞的动作,“小心地把它拔起来……高兴吗?转个圈表达一下高兴?”

团团顺着他的话语和动作,尝试着做了一个极其笨拙的、重心不稳的旋转,差点摔倒,但脸上却不由自主地露出了一点开心的神色。

王教练的眼睛亮了起来。

有门!

这孩子或许无法理解复杂的技战术指令,但她对画面、对情境、对模仿有着超乎寻常的接受能力!

她不是在“滑冰”,她是在用身体“扮演”,在“重现”一个她熟悉且喜爱的场景!

接下来的训练,彻底变了模样。

不再有严厉的呵斥和纠正,取而代之的是王教练不断的、充满画面感的低语。

“月光移到这边了,影子变长了……你的手臂要像竹影一样舒展……” “嘿,发现一只萤火虫!追一下!快!轻点!别吓跑它!” “累了,靠在这根粗壮的竹子后面休息一下,喘口气……”

团团完全沉浸在了这个由语言编织出的竹林幻境里。

她滑行,她旋转,她模仿着攀爬、觅食、嬉戏、警惕张望……那些她刻在骨子里的本能动作,透过冰刀和身体语言,以一种笨拙却无比真挚的方式,呈现在冰面上。

她的动作依旧缺乏技术规范性,时常摔跤,有时也会对教练的指令理解跑偏,做出令人哭笑不得的动作。

但一种奇妙的、灵动的、充满生命力的东西,开始在她的一举一动中萌芽。

她不是在滑冰,她是在冰上讲一个关于竹林和月光的故事。

王教练越看越激动。

他意识到,也许常规的训练路线并不适合团团。她的价值可能不在于掌握多少标准的技术动作,而在于这种独一无二的、野性难驯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他立刻开始着手为团团量身打造一套简单的表演节目。

音乐他选了另一首自然风格的纯音乐,里面有模拟风声、竹叶摩擦声和空灵的笛声。

动作编排则完全围绕“竹林小熊猫”的主题展开:开场是月光下的好奇张望和探索滑行,中段是发现竹笋后的嬉戏和短暂的、笨拙的旋转“喜悦”,最后是玩累了,靠在“竹子”(用某个特定姿态的原地压刃动作来象征)旁安静休憩的结尾。

他甚至把团团那次下意识做出的、单腿短暂站立后摇晃着保持平衡的动作,也编了进去,命名为“风中竹影”,虽然做得摇摇欲坠,却意外地贴合主题。

整套节目没有任何高难度动作,全是最基础的滑行、简单的姿态变化和情感表达。但因为它完全源自团团的本能和理解,反而显得格外真实动人。

团团对这套“游戏”般的训练展现出了巨大的热情。她甚至会在训练结束后,自己待在冰上,反复琢磨某个“拔笋笋”或者“追萤火虫”的动作应该怎么做才更像。

一天下午,王教练尝试让她合着音乐完整地滑一遍。

音乐响起,月光竹林的氛围弥漫开来。

团团深吸一口气,滑入冰场。

起初有些紧张,动作略显僵硬。但当音乐进行到风吹竹叶的段落时,她似乎真的被带入了那个情境,身体逐渐放松下来。

她模仿小熊猫蹑手蹑脚探索的样子,眼睛瞪得圆圆的,带着好奇和警惕;她做那个“拔笋笋”的动作时,脸上会露出一种纯粹的、满足的欣喜;她在做那个摇摇晃晃的“风中竹影”单腿平衡时,虽然险象环生,却有一种脆弱的优美感。

最后,音乐渐缓,她缓缓滑到场地边缘,做了一个微微侧身、将脸颊虚靠在手臂上的动作,象征着依靠着竹子休憩。她甚至无意识地、极其轻微地晃了晃身体,像是模拟竹枝在微风中的轻摆,然后才慢慢停下。

音乐结束。

整个冰场一片安静。

旁边几个原本在练习的其他队员,不知何时都停了下来,怔怔地看着她。

没有掌声,没有喝彩,只有一种奇异的、被某种纯粹自然之美短暂震撼后的寂静。

团团停下来,有些不安地看向王教练,像是在问:我做得对吗?

王教练站在那里,久久没有说话。他的胸腔里充斥着一种难以言喻的情绪——有激动,有欣慰,更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明悟。

他看到了。

或许技巧拙劣,或许编排简单。

但他真的看到了,一种冰上前所未有的、野蛮生长的、属于山林和月光的光芒,正在这个被所有人视为“异类”的孩子身上,熠熠生辉。

他深吸一口气,走上前,没有评价她的动作,只是轻轻拍了拍她的肩膀,指着窗外渐落的夕阳,说:

“看,天快黑了。”

“竹林里的月光,快要亮起来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