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红楼]族长夫人养老日常 > 第16章 第 16 章

[红楼]族长夫人养老日常 第16章 第 16 章

作者:拙元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8 00:12:39 来源:文学城

水月庵做那种生意不是一两天了,裘良管着北城的治安,当然也有所耳闻。

但水月庵的尼姑常常出入公侯府邸,也是有靠山的,他自然不会去找水月庵的麻烦。

听了贾敬的话,他只当水月庵的哪个姑子得罪了贾府。忙把贾敬请进屋中,劝道:“是哪一个不长眼的,冲撞了贵府?我立即派人把她打杀了。”

贾敬皱眉道:“没人得罪我们,只是这地方藏污纳垢,不能放任啊!”

裘良奇怪地打量贾敬,这才恍然想起他是信道的。难道是哪家道观和水月庵有了冲突,让贾敬来帮着撑腰?

他就委婉地道:“水月庵的姑子与许多公侯府邸都有往来,不说远的,据我所知,那净虚师太就经常出入荣国府,与那边的二太太关系极好。”

贾敬道:“正是如此,才必须严惩这些人。她们勾引府上的爷们儿倒在其次,若说些荤话,带坏了后宅的女眷,岂不麻烦?”

尼姑可以随意出入后宅,贾敬去给荣府老太君请安时,就经常看到水月庵的姑子陪着贾母说话。

早前,三位姑奶奶还在家,还会和那些小尼姑一道玩笑。

贾敬从前只觉女眷们大多吃斋念佛,跟这些人接触,学些佛法既可积德行善,也可打发时间。

但现在越想越膈应,没人乐意自家女眷和窑姐儿来往。水月庵的尼姑就算不全是做那种营生的,但有一两个也很危险。

裘良笑道:“世兄言重了,太太奶奶姑娘们都是知礼之人,若真遇上那等言语放荡的,早赶出去了。水月庵的尼姑们也都很知趣,绝不敢在女眷面前胡说八道。”

贾敬哼道:“这种事,谁敢打包票?”

裘良见他听不进去,索性把话说明白些,“水月庵的姑子们知道许多后宅阴司,轻易动不得。她们万一把那些事宣扬出去,丢脸的人家可太多了……”

贾敬一愣,他是真没想到这层。但他没有就此放弃,想了想道:“既如此,就更要把她们撵出京城。本朝律法,通奸且骗取财物者,流放关外。”

这就等于是灭口了。

裘良若有所思。

贾敬看出裘良是不想多事,就分析道:“水月庵有靠山,却也肯定得罪过人。那些人定会找水月庵的晦气,事情闹大了,到时候你这个负责北城的兵马司指挥,少不得要被牵连。相反,你早点以通奸等罪名把此地查封了,谁要是来找你的麻烦,别人不免要怀疑他们家爷们是不是和水月庵的姑子有瓜葛,因此,谁都不会来帮水月庵说话。”

裘良有几分动摇,水月庵除了做皮肉生意,其他坏事也没少干。

之前有一家的公子看上小官家的小姐,就让水月庵的姑子帮着私相授受,后来事发。那小姐羞愤自尽了。

公子家陪了五千两,帮着传递东西的姑子只被打了十板子。

那小官对水月庵的尼姑深恶痛绝,去水月庵闹,尼姑们就说是你家的姑娘自己不检点,怪不着她们。

听说这小官最近搭上了义忠亲王,日后若能高升,难保不会报复水月庵。

贾敬道:“我相信肯定不止我一个人厌烦水月庵的姑子们,她们每年从太太奶奶手里骗去的香油钱,没有一万也有八千,这些银子又不是大风刮来的。”

裘良:“……这也就是您不信佛,才这样说,在那些吃斋念佛的太太奶奶看来,宁愿省吃俭用,也要花这笔钱的。”

贾敬道:“真正的高僧大德、道家真人,根本不会哄人捐钱。”

除了打平安醮,张道士几乎没要过他们这些信众的钱。冲着这点,贾敬也觉得亲近道士道姑比亲近和尚尼姑要好。

殊不知这些人不找贾敬要钱,是因为贾敬是半个专业人士,不是轻易能哄骗的。

像贾敬这样的才是真正的大客户,买丹药可比烧香点灯更费钱。

贾敬只在裘良这儿略坐了一会儿,就回翰林院了。

裘良独坐半晌,为了水月庵,得罪贾府这门亲戚,很不值得。

裘良想明白此事的利弊,立刻派了几名兵丁去水月庵,搜集证据。

次日,柳晏去荣国府探望卧病在床的张氏。

她记忆里张氏是明年春天去世的,张氏有肺疾,有点类似于后世的肺心病。

这病在后世都很难治愈,古代的医疗条件就更没什么有效的法子了。

柳晏能想到的,也就是让她少劳累,多休息。尽量避免呼吸系统感染。

张氏的父亲本来只是个千户,但在平息太祖晚年的叛乱时战死了,死后被追封云骑尉,由张氏的兄长承袭。

先皇继位后,又让张氏的兄长做了御前侍卫。眼看着张家要发达起来,贾代善就让贾赦和张氏定了亲。

然而先皇在位时间短,他看重的很多人都没来得及提拔,他就一命呜呼了。当今皇帝不喜张氏的兄长,他到现在也只是个侍卫。张家又没其他人在朝中做官,这两年已有了衰败之相。

柳晏记得张氏去世后不久,其兄长也病逝了。张氏的寡嫂回了原籍姑苏。

贾母本来就觉得张家没什么底蕴根基,张氏兄妹病逝后。贾府与张家的来往也基本断了。

张氏已经隐隐察觉到了娘家的衰败之相,心中担忧,病情自然也就难以好转。

她生病后,荣国府的事务就交给贾母和王夫人管着,王夫人没什么管家的头脑,但她对下宽纵,出手也大方。荣国府的奴才们现在都夸二太太比大太太好。

张氏听了更难受,柳晏去看她时,她没说两句话眼圈就红了。

“真羡慕嫂嫂,不用看人眼色。”

“个人有个人的难处,你想开些,别在乎那些风言风语。关起门过好自己的日子就是了,你有琏儿,好好把他培养成人,才是最要紧的。”柳晏劝道。

贾琏今年才三岁,因为张氏病着,他白天就在贾母跟前,晚上才回正房来。

这时大房还没搬出去住,张氏就住在荣禧堂东侧的三间耳房内,离贾母所住的荣庆堂也很近。

张氏若能多活几年,虽不一定能改变大房在荣国府的境遇,但一定能改变贾琏和迎春的境遇。

说起贾琏,张氏脸上有了几分笑意,“这孩子嘴乖,会讨老太太高兴。放在老太太身边养着,我也是放心的。”

柳晏心说贾母不缺孙子孙女,她教养出的女孩倒是不错。教养出的男孩也就是宝玉那样,礼仪气度是好的,风雅之事也样样精通,但想让他在外立一番事业是指望不上的。

“老太太疼爱琏哥儿自然没的说,但老人家对孙辈,难免溺爱几分。”柳晏道:“还得你们当父母的多操心。”

她又讲了二房两口子拜托贾敬给贾珠请业师的事儿,“……他们两口子对贾珠的事儿那般重视,到时候你也要为琏儿操心。别像我们似的……现在后悔都晚了。”

贾珍的事儿张氏多少也听说了些,她就反过来安慰柳晏,“珍哥儿这也不是什么大毛病,过两年就好了。”

二人正说话,外面丫鬟说:“二太太来了。”

一语未了,王夫人掀帘子进来。

柳晏笑道:“大忙人儿来了。”

王夫人笑着坐下,“是我不中用,家里这点小事,就忙的不可开交。从前大嫂管家,也没见像我这样手忙脚乱。”

这就是捧了张氏一句,张氏笑道;“我如何不忙乱,那时幸好有你帮衬着。”

王夫人又看向柳晏,“这么说还是敬大嫂子有本事,把宁府管的井井有条,还有族中各种麻烦事儿,也都处理的妥帖。”

“行了行了,又不是第一次见,说这些客套话做什么。”柳晏笑睨她一眼。

三人都笑起来,王夫人又关心张氏的病情,“我今儿本来请了水月庵的净虚来,想给大嫂再点一盏海灯。也不知她被什么绊住了,到现在也没来。”

张氏忙道:“何必又废那个钱,我请医用药已经花了不少银子,再弄这些,我心里都过意不去。”

“这有什么,只要大嫂的病能好,花再多钱也值得。”王夫人道。

她虽然经常嫌弃张氏小家子气,但还不至于希望她病死。张氏家里根基浅,在自己跟前不会摆大嫂的谱儿。两个人相处倒也和睦。

而且婆婆嫌弃自己不读书,张氏也不是什么风雅人。他俩一样不招婆婆喜欢,她心里还平衡一些。若张氏死了,贾赦续娶个伶俐的,反倒衬得自己更愚笨。

王夫人说完就吩咐人去打听打听,看净虚今儿能不能来。

二人又陪着张氏说了几句话,便让她休息,从正房出来。去了贾母处。

贾珠、贾琏、元春都在这儿,屋子里很热闹。

贾母就问柳晏:“怎么不带蓉哥儿来玩?”

“蓉哥儿母孝在身,不好过来。”柳晏道。

“一家人,不必讲究这个。”贾母笑道。

王夫人则看了眼贾珠和元春,她的儿女都还小,还是要讲究一下的。

柳晏也道:“这个还是要讲究的,也要让孩子从小就明白这些礼节。”

她都这么说了,贾母只好点点头,又让人装两盒点心给贾蓉带回去。

正这时,王夫人派去的婆子进来回话。

王夫人想在贾母面前表现自己对张氏的关心,就先跟贾母解释了自己要给大嫂祈福的事儿。又问那婆子,“净虚怎么说?”

“回太太,我去街上一问才知道,水月庵被查封了,里面一众尼姑都被关进了京兆府大牢。”

热心市民贾先生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6章 第 16 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