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红楼]与冷美人共谋大业 > 第63章 到任

[红楼]与冷美人共谋大业 第63章 到任

作者:意真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8 23:48:38 来源:文学城

尽管在来之前,就知道平安州并不平安,还被当地官宦乡绅剥削了数十年之久,但苏鸿和宝钗也没料到会是这样的景象。

他们一路乘船走水路,远远就见这边的码头人影稀疏,不少船只并不在此地停留。举目看去,灰扑扑一片,连街边贩卖货物及食物的商贩也不见几家。码头合该是船舟人流往来如织,此地却一片荒凉。

苏鸿此次赴任,不光是有宝钗相伴,还特意致信金陵老家,将自己的族叔苏珑及族弟苏浩一并请来平安州。目下,地方官赴任,往往会自带一套班底,例如师爷、胥吏乃至于侍卫等,以防到了到外地为官被人夺权。

苏鸿外出做州官,平安州又局势复杂,自然更得好生安排。苏珑与他父亲年纪相当,惯常处理族务、人情往来,又有秀才功名。最重要的是,他与苏鸿同出一族,由他暂且充任师爷最好不过。

至于苏浩,他年仅十八,已经亦有了秀才功名。如今叫他过来,一来是给苏鸿打下手,是个助力。二来,也叫他提前历练,与苏鸿一同学着如何做官。加上随身侍奉的护卫、壮仆及聘请的镖师等,他们一行便足足有三十多人。

且宝钗担忧平安州不易采买,又要在此地待上三年左右,便将他们惯用之物一并带上。因而他们一行人过来可谓声势浩大,数十条船将狭窄的码头挤得满满当当。待他们的船只靠岸后,才有几个面黄肌瘦的力工畏畏缩缩围过来询问。

风信及几个壮仆率先上了岸,见了这些人心里暗暗惊讶,却也未曾表露。见力工不多,便也不好再挑剔,扬声叫他们把各自的车都拉来。又到一旁挑挑拣拣,雇了两顶看上去稍微整洁些的小轿和几匹马,又打听了县衙的位置,方转身回来请苏鸿等人下船。

苏鸿轻轻扶着宝钗下船,莺儿等早和宝钗一同戴上帷帽,几个婆子围随着宝钗和几个丫鬟先上了小轿。宝钗在轿内坐定,有些紧张地攥了攥手中的帕子,见苏鸿骑着马走在一旁才稍觉心安。

苏鸿低声安抚几句,见伙计们将箱笼搬得差不多,才驾着马顺道往前走。风信等人要围随,苏鸿便笑道:“不必,你们引路就是。”

风信笑道:“方才打听了县衙的位置,此地的百姓一听便是新来的知州到了,恐怕消息已经传过去了。说不定咱们到了城门口,县衙的人就过来迎了。”

苏鸿一边打量着平安州的模样,一边说道:“若果真来了,你带着一队镖师先送你们奶奶到官邸后院去。放机灵些,别让人或者什么东西冲撞了。”

他来平安州前,薛蟠便叮嘱过他在平安州的所见所闻。寻常百姓没什么好说的,除了都城和金陵外,倒也没怎么见过百姓生活和平安乐。唯有一事,平安州界有强盗土匪,颇为凶悍。

苏鸿深知,细论起来,民间严禁铁器流通。这些强盗既然手持武器、极为凶悍,其中定然有诈。不是官匪勾结,便是这“匪”是官兵或是衙役假扮,为了捞油水赚外快。若是前一种还好说,若是后一种,他少不得再重新花银子招一批人。

如今他初来乍到,又是从翰林院派下来的,稍微明白些官场门道的都知道他是得罪了人,自然不会很将他放在眼里。但他们比起自己更不占优势,想来不敢明面上给他下马威。就怕他们把主意打到内宅上,试探他的态度。

风信心中有些疑虑,心说县衙中哪里还会有不长眼的人。便是想试探,总得等摸透了他们的底子才好动手。但想到平安州的状况,他也连忙点头,不一会儿就悄悄吩咐下去,叫大家专心当差。

不过片刻,苏鸿便远远瞧见城门。他定定看了几眼,见果然有一伙儿衣帽周全的人骑马等在那里,心中一动,悄声叮嘱宝钗当心。宝钗在轿内轻声答应,又透过轿帘看向外头,一时有些失神。

她从来没见过,外面原来是这样的世界——不同于京城和金陵的繁华富贵和人声鼎沸,这里太过安静,行人稀少。没有入目可及的雕梁画栋、锦绣琉璃,四下均是一片灰黄,墙壁也一层层剥落,及腰处是一道深深的水痕。

沿街路过的百姓不知他们的身份,却早就面带惊慌战战兢兢跪下。头发稀疏、面黄肌瘦,一眼扫过去便能看出衣物过于肥大,想也是不曾吃饱穿暖。她不知道别的地方的百姓是如何生活,但却很明白,平安州的百姓受权贵乡绅之苦太甚。

她第一次意识到,原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形容竟是如此贴切。

莺儿也怔怔看向外头,说道:“姑娘,这儿的人都不像京城的人,看上去很奇怪。有的人连骨头都突出来了,瞧着怪吓人的。”

平安州与京城可谓一个天上一个地下,这里百姓的生活,好像也与京城大不相同。莺儿虽说是奴婢,却也是薛家的家生子,从小也是宝贝似得养着,稍大些就到了宝钗身边与她作伴。

如今猛然见了这样的场景,不免叫她有些心焦。

不待她们细想,轿子便停了下来。在城门前迎候的一干人骑马过来与他们会和,为首的须发皆黑、留着长髯,笑着打马上前道:“在下平安州州丞,敢问阁下可是苏知州?”

他不着痕迹打量一圈,想着打听到的苏鸿年纪、样貌,将目光定在苏鸿身上。虽早知他是个青年才俊,但眼睁睁看着二十上下的人都做了自己的顶头上司,宋仁心中唏嘘不已。

虽说是被贬出京,但尚有亲友故交在京中,与他们这些在地方上打滚的官员可不一样。说不定过几年就被调走了,状元出身,又出身富贵,哪里能吃得下这平安州的苦。

苏鸿见他眉宇间不见刻薄,心中暗道,自己出发得着急,没打探州丞的来路。如今见他倒是尚可,不似轻薄苛刻的人,只不知内里如何。他并未表露,只淡淡点头道:“正是。”

宋仁及身后一干人便连忙下马要拜,苏鸿便道:“你们不必多礼,待本官至县衙,取出公文核对身份后,再拜见不迟。”

宋仁等便笑着奉承道:“多谢大人,大人说得是。下官在前引路,还请大人随我等前去。如今平安州无人主政,我等日夜悬心,唯有见了大人才稍稍心安。眼下接到大人,衙门的主簿、典史及六房都候着,也可请大人阅看。”

说着又瞧向他身后的几辆车马和一行人高马大的镖师、护卫,笑道:“官邸后院都已经收拾好了,稍后叫人领路,请大人的眷属安置下来即可。我等也备了一桌酒菜,为大人接风洗尘。”

苏鸿不置可否,点头答应。因而很快便兵分两路,宝钗等人随户房的人从后角门入后院,苏鸿等则径直到了大门处。宋云引着苏鸿入吏房,躬身道:“大人,这段时日均由某代理州事。还需核验大人身份,下官得罪了。”

苏鸿亦知规矩,苏浩连忙将一个盖印、贴了封条的木匣捧来,里面装着的正是吏部委任状及牙牌等物。宋云捧着匣子至众人面前,待众人看过未曾启封后,才小心翼翼将封条揭开,取出里头的委任状与牙牌。

吏房的人连忙将此前吏部发下的文书与牙牌取出,二人便当众唱出委任状及牙牌所记苏鸿姓名、样貌、年龄、籍贯等。又验过印章,核对无误后,众人方捧出官服请苏鸿换上。

苏鸿在换了官服,宋云便来报衙门及众乡绅都在大堂预备下了。苏鸿方乘轿至仪门,下轿祭过仪门后便直抵大堂。

此时满平安州衙门及州内几家乡绅都得到新太爷赴任的消息,汇聚在此。见苏鸿身穿官服迈着四方步入内,连忙低眉敛目拜下。苏鸿面不改色,叫起之后又面东大礼跪谢皇恩,方领印坐于上首。

众人叩贺后,苏鸿便命人取来名册,要核验众吏员。宋云未料苏鸿一路奔波,竟也不想休息片刻,连忙叫吏房的人点名,叫众人一一上前拜见。随后又是介绍众乡绅,将他们的名帖递到苏鸿的桌案上。

苏鸿初来乍到,未曾摸清这些人的底细,便也不急着给什么下马威。他将一干吏员的名姓、样貌等默默记下。又大致翻了下这些乡绅的名帖,大多都是家中有些田地积蓄、亦或出了一两个读书人的耕读之家,倒也不算十分难缠。

他对照着方才的吏员名册,倒是发现里有有几个姓氏频繁出现。他随口问道:“周阳、王康、赵襄,你们就几个的名字倒新,是何时到任的?”

都说阎王好见小鬼难搪,于衙门中亦是如此。今上惩处的平安州的知州、州丞、主簿等有官阶的人不假,当地的大乡绅此前也被牵连治罪不假,但衙门中真正办事的是吏。

这些吏员虽无官品,却大多是本地的乡绅出身,又相互联姻、扶持。若不能收服他们,自己在平安州只怕也会受此掣肘。

他们三个意识到什么,连忙上前答话:“太爷,我们是九月初三到任。”

苏鸿一笑,看了眼众乡绅所在的位置,不出意外地发现他们和其中几人长相有些相似。他未曾多言,叫他们站回去后便说道:“本官初来,衙门诸事暂按旧例,待宋州丞与本官交接后,若有变动,另行处置。”

众人连忙应下,宋云便上前道:“大人,阴阳生已看了入文庙谒圣、各庙行香、阅城、布告的日子,请大人批示。”说着便呈上一本红皮小册,凑上前请苏鸿去看。

苏鸿倒不曾感到疲惫,又不好拖延,便都点了最近的日子。宋云连忙应下,仍将册子交阴阳生。见时辰差不多,苏鸿便命众人先散了,待他与宋云交接完后再正式上衙理事。

迟来的更新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63章 到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