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红楼]与冷美人共谋大业 > 第61章 外放

[红楼]与冷美人共谋大业 第61章 外放

作者:意真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8 23:48:38 来源:文学城

今上听戴全此言,就知苏鸿和薛蟠是给戴全送了银子。他似笑非笑看了戴全一眼,念在他劳苦功高,又在司礼监根基深厚的份上,便点头答应。苏鸿早有准备,听今上召见便连忙整衣敛容入见。

苏鸿入殿后,低眉顺目,规矩礼仪无一处可挑剔,又叫今上想起昔日国子监初见时的风采。今上高坐龙椅,垂目问道:“今日朕召见,想必你已知道是何事了?”

苏鸿垂手道:“微臣不敢妄加揣测,还请陛下明示。”

当即便有小太监将参奏薛家的折子取来,递给苏鸿看。苏鸿恭敬齐眉接了,方展开去看。轻扫一眼,见果然是都察院上奏,便接着细看,除樯木板外倒也没有别的实证,便松了口气。

不过三五息,他便抬手将折子呈给太监。跪启道:“陛下,薛家上下忠心耿耿,天地可鉴。内兄数次与臣私语,虽被革除世职,数家皇商中唯薛家躲过抄家的祸事,实乃陛下垂念,皇恩浩荡。只恨如今只是寻常商户,并无稀世奇珍,不敢再献宝于前。都察院大人上奏此事,想来是此事干系老千岁,虽知此为子虚乌有,但仍不敢轻忽。”

今上听他三言两语,先说薛家忠心,又说都察院上奏不是怀疑薛家参与谋逆、只是因为干系重大不敢自专,不由暗笑苏鸿此人圆滑。只是想到他强调薛家不能再献宝于前,便又想起薛家先前献上制镜法的功劳。

今上便道:“依你看,薛家勾结皇亲竟是无稽之谈了?”

苏鸿便笑道:“薛大人过身时,臣不过小童,自然不知薛家是否勾结皇亲,因而不敢胡言乱语。只是薛家虽为朝廷采办杂料,然而自有买卖铺子。老千岁为身后事考虑,要用樯木为棺,也是合制。后来薛家不曾得银子,这样的东西也不敢轻易出手,自然就积压在手里。二者不过买卖关系,怎能说是勾结。”

他面上虽笑,心里却十分紧张。此事毕竟没有实证,要如何处置端看今上心意。他这样说似是合适,但樯木板何其难得,薛家若是不想巴结讨好义忠亲王,何必巴巴儿忙活几年。

今上定定看了苏鸿几眼,忽而转变话题,气定神闲道:“听苏卿家一言,倒是叫朕茅塞顿开。先时,苏卿家曾言治天下应优选贤才,尤以地方为重。朕日思夜想,确实是一良策。如今平安州知州空缺,朕有意选派翰林充任,卿家以为如何?”

苏鸿心跳一顿,明白了今上的言下之意。他敢为薛家担保忠诚,自己也要是头一等的忠臣良才。如今今上有难题,他这样的忠臣若不上赶着解决,无论如何也说不过去。

他顿首拜道:“臣听闻平安州一带,虽系鱼米之乡,却饱受水患之苦,又遭不法官吏虐害,久经困苦。臣及家人感沐皇恩,自当兢兢业业勤谨奉上。臣自荐前往平安州,替陛下广施恩德雨露,还望陛下恩准。”

今上笑道:“苏爱卿果然是国朝忠臣,能急朕所急,忧朕所忧。既如此,朕也不好忤逆盛情。只是苏爱卿的品级和俸禄……”

他把气撒在苏鸿身上后,心里倒也舒畅许多。只是本朝除贬谪外,还没有将状元丢到州县去做地方官的先例,苏鸿现任修撰,是从六品。若是调任平安州知州,便是正七品。

苏鸿并无过错,只是跟薛家有些牵扯,而薛家究竟有无意欲从龙之功也是未知数。今上倒不怕苏鸿不服,只怕自己贸然如此决定,让旁人暗骂自己刻薄,也给那些素好谏言的清流文官递了梯子。

苏鸿正要说话,戴全便笑道:“陛下说笑了,前朝便有不到地方为官者,不能入阁为相的规矩。陛下叫苏修撰出京历练,也是期盼成才的意思,谁会误解陛下的苦心呢。若陛下过意不去,奴才倒是有个主意。”

今上与苏鸿闻言,都看向戴全。戴全方笑道:“除顺天府和应天府外,其余府、州县品级相当,不可轻易变动。但除却官职外,也可加文散阶。陛下为表重视,授苏修撰正六品承直郎再外放不迟。”

虽说如此,虚衔和实职、地方官与京官又岂能相提并论,不过是让苏修撰离京时面上好看些罢了。今上已决意把苏鸿外调,倒也不在意苏鸿的脸面。但这样一来,对外说自己为平安州点派京官,却显得自己面上有光。

今上龙颜大悦,当即命执笔太监传旨,将苏鸿迁为平安州知州的同时,授其承直郎虚衔,享正六品俸禄。一应官服、官印等,亦以正六品规制为准。

苏鸿心头虽早就萦绕着外放的想法,但却没想到这天来得这样快。屈指算来,他在京为官也不过一年半,就要外放出京了,而且还是平安州这个是非之地。

他领旨出宫,这个消息便像风一样传遍朝堂上下。苏父及苏鸿的外祖父等人颇觉诧异,没想到好好的翰林,说贬就贬了。自古翰林官出翰林,都视为升迁的前兆,苏鸿这个今科状元倒是反其道而行之。

待苏鸿归家时,苏父、苏母都放下了手头事,在家中等候。宝钗则镇定自若,吩咐下人打点行装,欲要与苏鸿一同赴任。

苏鸿见父母都在等候自己,知道是自己的事让他们担心,心中不免有些许惭愧,连忙上前磕头。苏父因问道:“圣旨一下,再无回转余地,须得一月内到任。你御前奏对到底说了什么,叫今上明升暗降把你外放出京。”

苏鸿便道:“先前有人弹劾薛家勾结义忠亲王,这项分明无稽之谈,我也打点了内相等人。只是内相并未上心,仍叫今上看见了折子。在御前,并非是儿子说了什么,实是有人在其中挑拨是非,意欲构陷薛家。今上本就忌讳这样的事,见我为薛家说话,自然看不惯我。”

苏父便冷笑道:“咱们打点的银子才有多少,内相岂会看得上这点银子,自有人上赶着给他送。身在官场,瞧上官和今上的脸色也是在所难免。为薛家说话,得罪人便得罪了,除了谋反哪有砍头的。”

他对薛家是否掺和夺嫡一事同样心存疑虑,但同样是那句话,薛怀和薛愉都已经过世了,事情的真相也唯有他们二人知晓。可亏得薛蟠是个傻的,他若是聪明,只怕上一次抄家的祸便躲不过去。

苏母也知薛家富贵惹人眼红,何况几家皇商被查,唯有薛家不曾被抄家,自是让不少人暗恨。虽说此举连累苏鸿被外放,但他们一家老小的性命都是薛怀给的,又岂会计较这些。

她只是忧虑,平安州并不平安,相反局势十分复杂。苏鸿今年不过刚满二十,官场阅历不足,又如何应对地方上的蝇营狗苟。便是一州主官,上头也有知府、总督、巡抚等几层上官要应付,谈何容易。

苏鸿见母亲眼圈儿都红了,连忙上前安慰,笑道:“母亲莫要着急,这也是儿子一直在心里盘算的事情。在京中,处处都是达官显贵,有益于国、民的正经事没办几件,只学了削尖脑袋打点行贿。我好歹是一州知州,平安州又刚被今上犁过一遍,岂不正适合叫我施展拳脚。”

听他所言,苏母只笑道:“你惯会说好听话。到了平安州,跟京中可谓一个天上一个地下,等你安顿下来,瞧你还逞强不逞强了。”

苏鸿也不好多说什么,只一味安慰母亲自己无事,又说宝钗会将行装打点周全,他们在外不会吃苦。圣旨已下,万没有抗旨不尊的道理,苏母也唯有心疼叹息。

只是又嘀咕几句,说道:“你赴任的行程太赶,宝丫头到底是女子,不比你身强力壮。而且平安州局势不明,又不比京城繁华。不如暂且叫宝丫头留在京里,等你那边稳下来再送她过去。”

她还有些不好明说的顾虑。当初她和苏理二人,是因她身体不好才迟迟未有子嗣。寻常夫妻,成婚一年半载,总该有个消息。他们夫妻俩又如胶似漆的,说不得宝丫头已经有孕了,只是未曾诊出来。

这样急匆匆上路,若有个闪失,他们如何对得住薛怀夫妇,又如何对得起宝丫头。她年轻不知轻重,他们做长辈的总该存个心眼,别叫她熬坏了身体。

苏鸿听母亲意欲扣下宝钗,心中满是不情愿,但也知道母亲考虑周全。他一时拿不定主意,正要说回去和宝钗商议时,宝钗便已遥遥走了进来,笑道:“母亲不必多虑,正该我与安和同往,替他分担,岂能这会儿临阵脱逃。”

她进了房内,给苏父、苏母问安后,方坐到苏鸿身边。她笑道:“正因平安州局势复杂,安和要留心外头的事,却不知里头也容易被钻空子。他一人过去未免精力不足,我去了也能叫他安心操持平安州政事,不必为内宅及生活琐事费心。”

苏母闻言亦觉有理,只是视线不自觉划过宝钗的小腹,仍有些犹豫。苏父便笑道:“宝丫头一心向着鸿儿,我们做父母的只有高兴。只是你到底身体弱些,不如叫蟠儿护送你慢慢过去,省得赶路。”

宝钗笑着谢过苏父好意,又是一番劝解,言辞尽皆在理,十分恳切。苏父、苏母见宝钗如此坚决,反倒不好再劝,只好随他们去了。宝钗虽注意到苏母的视线,略一想便知苏母在担心何事,一时也不知该如何解释。

他们除洞房那晚外,其余房事虽密,却尽皆用了羊肠套悄悄避孕。苏鸿当日说她年纪太小,太早要孩子有损身体,因而主动提出避孕。宝钗博览群书,对此也有所涉猎,知道苏鸿是为自己着想,哪里有不应之理。

写衍生完全无法放飞自我——其实苏鸿也很为宝钗美色所迷来着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61章 外放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