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红楼]与冷美人共谋大业 > 第32章 画

[红楼]与冷美人共谋大业 第32章 画

作者:意真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8 23:48:38 来源:文学城

纪花明闻言,想到以苏鸿的才学人品尚公主都绰绰有余,便也不再乱想。只是他年纪不小,亦想早日登科,成家立业。他心中对未来的妻子也有许多幻想,只觉她是个顶顶温柔的姑娘就好。

苏鸿见他不知想些什么,露着一口白牙笑嘻嘻的,一时有些嫌弃。初见这位师兄,还以为他是什么严肃、威严的角色,谁知道相处久了就露出马脚,竟也是天性活泼爱说爱笑的主儿。

他定定心神,一手研墨,一边想着写些什么。不料纪花明兴致勃勃开口道:“既然你有未婚妻,想必和你大舅子关系也不错。不如也给你大舅子写信,顺带捎带些玩意儿送过去?”

苏鸿一怔,闻言有些犹豫道:“会不会不太好?”

一则男女大防,二则……他也担忧自己贸然寄信唐突宝钗。

纪花明翻身跳下小榻,捏着下巴仔细思考片刻后一本正经说道:“这有什么,你只管把东西送给你大舅子。难道你大舅子是傻的,连送给姑娘家的玩意儿都看不出来?我之前听宋师弟说起过,他未婚时就给他娘子寄过许多书信,两个人婚后很是和睦恩爱。”

苏鸿被说动了,见纪花明一副见多识广的模样,连忙虚心求教道:“可是她不爱寻常姑娘家喜欢的,虽出身富贵,浑身上下却不见半点奢华,崇尚简朴。我思前想后,也不知她爱什么。”

纪花明翻了个白眼,冷笑道:“你什么也不送,就永远不知道人家喜欢什么。既不爱富丽闲妆,那崇尚简朴的男人喜欢什么,你就照着送,何苦拘泥于闺阁?”

苏鸿闻言便觉茅塞顿开,连忙起身团团作揖,喜得亲自给纪花明倒茶。纪花明得意一笑,自觉抓住了苏鸿的弱点,将自己曾听来的各位师兄的爱情故事杂糅一番,说得头头是道。

苏鸿听了频频点头,心中暗暗思忖:虽说有男女大防,但各地风气不一。如京城,府中女眷除了去寺庙、道观祈福,甚少有出门的机会。但在江南,凡是有美景的地方都能看到官宦女眷带着帷帽出现,结社、出书亦不在话下。

他自不会傻到按着江南风气去追求宝钗,这不仅会触怒宝钗,还会陷她于不义。但若是有礼有节,想必伯母和呆师弟不会阻拦。因而待纪花明离开后,他便速速写了家书,又重新铺纸研墨,只是笔尖悬在纸上,迟迟不肯下笔。

思忖片刻,他才落笔,只是却并非书信,而是一幅洒扫图。他画技一般,只将校舍画了个大致的模样,他与一干师兄弟或踮脚拂尘、或屈身铺床,连书桌一角的小菇也画上了。

画完之后,他才另换信纸,仅写道:贤兄亲启。鸿已抵达书院,与众师兄洒扫,甚安。一别月余,都中安否?谨付寸心,希垂尺素,灯下顿首。

他捧着信纸再三查验,见并无错漏,方才吹干墨迹,与画一同装进信封。第二日一早,他便亲自去邮驿将两封家书一同送出,虽花了不少银钱,却莫名觉得心情十分舒畅。

且说苏鸿在书院日夜苦读,却不知都中荣国府已经因宝玉、凤姐无故生病闹得人仰马翻。这病来得凶猛古怪,短短三日,宝玉凤姐叔嫂二人便奄奄一息,俨然流露出下世的光景。

贾赦与贾政兄弟二人见贾母哀痛欲绝,全家上下动荡不安,都大不自在。只是家里家外都指望他们理事,虽没什么底气,却也不敢对外表现,只强忍不安。贾政见百般医治、符水僧道均不见效,已然心灰大半。

儿女命数皆由天定,人力岂可强求。他膝下三子二女,长女入宫,虽得富贵荣华,却不得见面。长子早夭,虽是聪慧仁孝,却天人永隔。如今,竟轮到他的次子了……礼记有云,国之将亡,必有妖孽。荣国府乃钟鸣鼎盛之家,素有气运,如今族中子弟却被邪祟所扰,实是让他心惊。

贾赦闻言,虽不解贾政为何如此薄情,却也不理这话,仍是寻僧觅道,百般忙乱。他平素虽不大喜欢这个弟弟,但亦是血浓于水的亲伯侄、亲公媳,自无撂下不管的道理。只是并无效验,宝玉、凤姐二人越发连气息也要断了。

贾母、王夫人、贾琏等自是守着二人痛哭。宝钗、黛玉等姊妹几个因王夫人上房内人口杂乱,不便到前头,亦聚于稻香村中,或对坐流泪,或祈佛求仙,或默默无言,十分担忧。

宝钗听哥哥说姨爹已经命人做了棺材、衣履预备后事,又见黛玉在旁用帕子拭泪,三春姊妹也在蒲团上默念。一月前他们还欢欢喜喜搬进大观园中,众人一起游园作乐,观花赏鱼,转瞬却又如此景象,宝钗只觉滋味难明。

及至第四日晚间,众姊妹听说宝玉、凤姐二人竟渐渐醒了,能吃些米汤,一时各个欢喜。黛玉更是多日悬心,心里不住求神拜佛,听到这个好消息竟是脱口念道:“阿弥陀佛。”

宝钗闻言看她半日,心中忽而串联起大大小小的事,方隐约察觉黛玉、宝玉之情似是并非寻常姊妹情分。她有些惊异,但想到二人素日亲厚非常人可比,嘲笑喜怒无常,便觉有七八分准,不免笑出声来。

众人不解,宝玉和凤姐姐好转虽是好事,值得一笑,但宝钗发笑却不似只为这个。宝钗方笑吟吟调侃道:“今儿宝玉和二姐姐才好些,如来佛又要忙着管林姑娘的姻缘了。”

众人听此玩笑话不由想起数日前凤姐之语,尽皆发笑。见黛玉红着脸摔帘子溜走,更是乐不可支。想到二人已经好转,听得前头男人们都散了,便又忙约着黛玉一同前去探望。

待宝钗看过宝玉、凤姐后,方有空回蘅芜苑休息。只是一进屋,就见桌上压着一封书信,不由奇道:“是谁送来的?”

她身处闺阁,一干亲戚姊妹都在贾府,哪里有人给她写信。

文杏笑道:“是大爷身边的人送来的,说是封家书,叫姑娘也瞧瞧。姑娘和莺儿姐姐出去了,我便接下来了。”

宝钗闻言点头一笑,上前将镇纸挪开,只见是一封已被打开的家书。抬手一摸,她便觉似是有些厚了,便一蹲身坐在绣墩儿上,借着烛光将里面的纸张取出。展开信纸看去,却见短短几行字,只观字迹便知是谁书写,不由面上微红。

先前她仍在梨香院时,哥哥也曾拿着苏鸿的信来问她典故,言辞平和亲密,只以师兄弟相称。便是落在纸面上,苏鸿也甚少用敬辞,肆意自在,全不似今日这封书信——像是被夺舍了一样透着敬意。

虽是给哥哥写的信,但宝钗却知并非如此。他不知用了什么法子,竟让哥哥将信交予她,连母亲也未必知道。她心中复杂,有些犹豫是否要打开另一张信纸。

她斟酌片刻,才将另一张纸展开,竟是画着一幅洒扫校舍图,出自谁手自不必说。寥寥几笔便勾勒出他们洒扫校舍的自在闲适,自得其乐,尤其桌角和墙角竟画了几朵小菇,更是让画作灵动非凡。

宝钗松了口气,却觉这方是苏鸿风格,不似古今小说中轻浮浪子所为。烛光下,她又将画作捧在手上细看,见苏鸿画景倒是不错,画人物似是欠缺了些。她抿唇笑着,将它们重新装回信封,珍而重之收在匣子里。

莺儿见了也未曾多想,连忙服侍宝钗洗漱,为她拆解发髻,只用一根银绸带将头发拢在身后。只是宝钗却不曾去睡,只坐在绣墩儿上静静梳着发尾,观其神色,却不知是在想着什么,唇角微微含笑。

半晌,她才想起什么,问道:“我记得先前收拾过一箱子画具,怎么忘了放在哪儿了?”

莺儿奇道:“姑娘去年入冬时才说这东西天冷了不好拿出来用,叫收起来的,怎么忘了?”她见宝钗神思不属,又笑道:“是在太太那里收着,不曾带进园来。正巧春天快过了,不如明儿我取进来。”

宝钗面上微微发红,点头笑着答应。见莺儿神色促狭,便也不再多言,连忙上床休息。莺儿熄了蜡烛,躺在宝钗身侧悄悄笑道:“姑娘在想什么,怎么连自己吩咐过的事都忘了?”

宝钗无话可答,面上滚烫,幸而不曾被人看见。

只是幽幽深宫之中,有一处却仍旧灯火通明。皇帝披衣坐在窗前,蹙眉问道:“那个贾宝玉怎么回事,不是说忽然得了急病,怎么又活过来了?”

听说贾宝玉落草时就带了一块儿玉,竟是十分难得的美玉,还有除邪祟、疗冤疾、知祸福的功效。外头人传得神乎其神,连史太君还怕他压不住,特意散了钱命外头人喊宝玉的小名。

他们皇室宗亲倒是不在意这些说法。古往今来,多少人为了出人头地,编出各类神话传说,牵强附会。即便是真的,一个好在脂粉堆里混迹的浪荡公子哥,性格怪癖乖张,又能有什么大出息。

虽不在意,但他绝不许有不在他掌控范围的事发生。那些僧道稀奇古怪,有玄妙变化之术,便是不敢冲着他使,他也心生警惕戒备。

身后的大太监忙躬身道:“主子爷,这几天贾家并一干亲戚,找了不少符水、僧道,都不见效,贾主事连棺材都预备下了。只是今日早间,贾家人虽在内院,却听见一僧一道说他们善能医治,十分奇异。”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2章 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