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红楼]薛三皇子决定造反 > 第2章 穿越

[红楼]薛三皇子决定造反 第2章 穿越

作者:焘野椒屿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4-26 11:39:18 来源:文学城

巳时的钟敲了三下,今日的早朝还未结束,大胤帝刚动了怒,砸了个杯子,群臣跪倒在地,无一人敢言语。

三皇子薛轲半个月前意欲谋反,带兵冲进了皇帝寝宫紫微殿,幸得四皇子薛辑在场,又有禁卫军首领高银和当值,将薛轲当场拿下,万箭穿心,才避开了一场祸端。

胤帝当日就处死了三皇子的父亲,哪怕要与大月氏交恶都没能压下她的怒火,又下旨将薛轲从族谱上除名,今日早朝,竟然有朝臣上书,请陛下详查。

三皇子并非谋逆犯上之人。

薛轲的剑差点就把她捅对穿,怎么不是谋逆了!

大胤朝中发生的事情,如今的薛轲已然不知,若是能知道,也只是感叹一声,命也,造化弄人。

胤帝子嗣单薄,只有三女二子。

薛轲是胤帝的三女,她头上的大姐因生父身份低微又喜爱书画,对皇位没有一点儿想法。

二兄又是个男子,如今二十多岁还是一副天真烂漫的模样,要真把皇位传给他,胤帝都怕她的皇母从皇陵里爬出来敲开她的头看看,脑子是不是装了浆糊。

小弟娇媚如花,最爱弄些胭脂水粉香料这种,对皇位也不感兴趣。

只有她和四妹妹能争上一争。

她们年纪相仿,父亲的身份也差不多,她的父亲是大月氏的长公子,四妹妹的父亲是尚书令的幼子。

她一直以为她和四妹妹薛辑将来谁登上皇位是靠着学识、能力、才干,到最后却发现,她只是薛辑的磨刀石。

半月前,胤帝因病有小半月没上朝,朝中大小事务由薛轲和薛辑共同处理,带剑冲进紫微殿则是因为她得到消息,四妹妹要对皇母不测。

赶进紫微殿前都在想着要救母亲,结果却是由母亲将她送上黄泉。

若是一开始就知道自己是个磨刀石,一开始就没有感受过温暖,一开始就知道自己所求都是镜花水月。

被乱箭穿心的那一瞬,薛轲也能安然闭眼。

但是母亲给了她关爱,人人都说她才识出众,未来当是明君,最后只是一场空。

怎么能不怨不恨。

怨气和恨让她入不了轮回,在天际间游荡,一阵白光穿过她透明的灵魂。

落下一句:痴儿,莫强求。

再一睁眼,她看到了双眼肿的和核桃一样的薛宝琴。

宝琴见她醒过来,抱着她就唤了一句:“大哥哥!”

大哥哥?

薛轲脑中钝痛,不属于她的记忆倒进她的脑中。

是一个姑娘短暂又充满爱的一生。

姑娘名叫薛蝌,父亲是个游走四方的商人,母亲虽然出自名门却只是偏远旁支,两夫妻琴瑟和鸣,生活顺遂。

薛蝌出生的时候,祖父因站错了队,坏了事,想要分家护全小辈。

薛父为了多分些钱财谎称薛蝌是个男子,从此她就开始了女扮男装的生活。

后来,母亲生下了小妹薛宝琴,一家四口外出游走,日子过的自然美满。

只是行商虽然银钱能赚不少,但是士农工商,商人还是没有什么地位。

薛父在外结交了梅家老爷,当日的梅家还只是个清贫人家,薛父看好梅家的发展,与梅家交换了信物,定下了梅公子与小妹薛宝琴的婚事。

薛父也确实没看走眼,梅老爷得了薛家的银两,又请了名师,最终殿试得了三甲末位,封了个富庶之地的学官。

两家人关系走动也更勤快了,梅老爷有了薛家的银子,官运自然恒通,不到五六年的光景就从外地回到了京中,通过馆选又入了翰林院。

对比梅家的低开高走,薛家则是在一步一步走下坡路。

薛蝌13岁的时候,薛父因病去了,那时她的年纪又小,撑不起门楣,家里的大小事务都做不得主,族中自然趁火打劫,分去不少。

梅家一开始还有联系,这几年就完全不来往了,薛蝌和薛母往梅家递帖子,送书信,梅夫人也只是回个一二,薛家眼看着薛宝琴就要到了及笄之年,薛母这几年也药汤不离口,若是病故,宝琴守孝三载,到时候怕成了老姑娘,这才叫薛蝌带着薛宝琴上京发嫁。

薛家是商贾之家,与梅家相比较,自然是落下一成。

好在薛家大房的夫人薛姨妈是荣国府二房政老爷发妻的胞妹,薛姨妈守寡后带着一双儿女进京投奔亲戚,如今就住在荣国府中。

荣国府是名副其实的簪缨世家,就算是年轻一代还没出息,但是深厚的根基也不是十来年发家的梅家可比拟的。

按照薛母想的最差的结果,梅家要毁了这门婚事,那稍微扯一点贾家的幌子充大,多少也能让梅家顾忌一二。

权衡利弊多方打量,薛蝌带着妹妹赶着王仁一同上京。

薛蝌一方面觉得没脸没皮的贴上来太没有规矩,另一方面她又担心母亲在家有没有安心吃药,还要考虑薛家在京中的生意,同时又觉得梅家忘本心中愤懑,上船以后,晚上睡不安稳,夜里吹了一会儿冷风,就直接病倒,没熬过去,死了……

薛蝌死了,薛轲变成了她。

她们同音不同字,她们也生活在完全不一样的世界中。

大胤国中撑起家中门楣,当家做主的多是女子,而男子大多居于内宅,替主君打理家中的大小事务。

婚嫁基本上是丈夫嫁入主君家中,唯有少数是主君嫁入丈夫家中。

入朝为官或者在外行商,也多是女子,丈夫若是想要外出,需要主君的同意。

薛蝌所在的大萱,却和大胤完全相反,薛轲不懂,这里的人难道看不出男子见识浅薄吗?

就像是薛父为了多分些钱财,竟然让女儿女扮男装,这件事就显得薛父做事只顾眼前,看的不够长远,只有一点好处,还埋下了祸端。

薛家行商这些年,也没有发展到巨贾之家,比起他们的祖辈更是差了不止一星半点。

只是梳理完薛蝌全部记忆的薛轲只叹薛家母女二人天真烂漫。

梅家这门婚事十有**是坏了,哪怕最后梅家认了下来,宝琴嫁进去也不一定会有好结果。

另外一个她们想要依仗的薛姨妈一家,她们只是客居在贾家,和那豪门也是外四路的亲戚,更何况薛轲和薛宝琴兄妹,那更是外四路中的外四路了。

而且薛姨妈此人攀附在贾家多年,实在是厚脸皮,差名声。

至于她的宝贝儿子薛蟠,十几岁就能背上人命,虽然案件被应天府老爷贾雨村胡乱的判了,说他已被锁魂而死,如今成了个活死人,沾不得。

更有薛家在京中的生意,毫无根基的薛家二房想要插手也是难上加难。

薛轲醒后看着薛宝琴忙前忙后,事事为她奔波劳碌,这原本是薛蝌的妹妹,但是现在,她就是她薛轲的妹妹。

她若真想嫁入梅家,那她定替她如愿以偿,若她不愿,她也帮她展翅高飞。

“大爷,大奶奶叫你过去一同用膳呢。”锦荣从外面走了进来,她手里还拿着一份书信递给了薛轲,“这是舅老爷托人送来的。”

锦荣说的舅老爷是薛母一母同胞的哥哥,昨日刚下船,薛轲就托人去了一份信,说是要上门拜访。

“舅舅的信什么时候送来的?”薛轲接过信拆开问。

“刚送来,今儿一早就守在门口,接了信我就送进来,还叮嘱他别走,大爷要是有别的吩咐,我一道叫他带话回去。”

薛轲草草扫过信上内容,收起揣进了怀中,“拿三百钱给送信的,让他带话给舅舅,就:甥思益明日携妹前去拜见舅舅。”

锦荣应下但是脸上还是不自在,薛轲理好衣服见她还不动就问:“怎么还不去?”

“大爷,咱们带的散银子都没了,只有二百多了。”

头一回因为赏银不够多薛轲愣了一下,只能说:“那就先拿二百,你去吧,下午咱们出去一趟。”

锦荣点点头,拿了银子就往外去了。

薛轲走到薛姨妈的房里,问了安,薛家没有食不言寝不语的习惯,吃着饭,薛姨妈就问。

“你母亲如今身体可好?”

薛轲放下手中碗筷,抿了口茶才回:“多谢婶娘关怀,已经好多了,我们上京的时候,母亲还说要我们多听您的话,敬着您。”

薛姨妈笑着点头又叫薛轲继续吃饭,不要拘谨,都当在家里一样。

只是一边儿吃饭一边儿说话,薛轲是真的不习惯,从小开始,除了宫宴,其他时候的一日三餐,都不能过多的言语,规矩是刻在骨子里的,就是换了个身子,这个习惯也没改掉了。

这顿饭吃的薛轲胃胀气但是没吃饱。

见薛姨妈放下碗筷,收了餐具,薛轲找了个由头就从正房撤了出来,走之前也同薛姨妈说了下午她会外出,晚上不能陪她一起用膳。

多少算是躲过了一顿饭,就怕再住几日,日日胀气。

薛轲和薛宝琴上京带的人并不多,也就两人的奶妈妈一家和贴身伺候的丫鬟和小厮。

宝琴的小螺同她住在贾母院中,锦荣长伴薛轲左右,两人的妈妈一家都窝在薛姨妈所住的东南角小院,还是有些施展不开。

而且此次送嫁,还带着宝琴的嫁妆,如今暂存在贾府里面,在薛轲看来,这真不是个好主意,要不是京中她家的院子还没收拾好,她肯定要把这些嫁妆放到自家的院子里去。

薛轲带着锦荣还有锦宁,锦宁是薛轲奶妈妈的儿子,他也知道薛轲女扮男装,不过他是个哑巴,就算是知道也说不出去。

薛父薛母对她身边的两个“小厮”都十分放心。

一出门锦荣就问:“大爷,咱们去哪儿?”

“叫你打听的荣宁二府的了爷们儿都爱去哪儿,你打听到了吗?”薛轲拍了拍身上不存在的灰尘问。

“打听清楚了,宁国公府的爷们儿都爱去东边胡同的一个院子,荣国公府的大老爷爱逛古玩店,有时候也去寻妓。”

锦荣一边儿说着一边儿跟在薛轲的身后。

“梅家呢?”

“梅家老爷前些日子又外放了,如今的梅家只有梅夫人和梅公子,梅家寻了关系,如今正在吴家的官学中念书,基本上不外出。”

“吴家?”薛轲停下脚步扭头看锦荣。

“吴家如今坐翰林院的头把交椅,而且他家出了皇妃,还生了位皇子。”锦荣小声说。

“梅家的产业呢?”

“主要是香料铺子,那位娘娘爱珍珠,梅家的珍珠粉有奇香。”

薛轲点点头然后说:“去梅家用咱家的钱开的铺子看看吧。”

锦宁闻言走在了最前面,成了三人中的引路人。

梅家是清流,铺子自然也是清雅非凡。

京中的一间名叫染雪香的香料铺子就是梅家如今的产业之一。

染雪香整个铺面不大,但是划分的十分清晰,门口是常见的香包,还有一些积年的散料,售价也十分的便宜。

往里走,铺子里面的一侧墙壁都是香料,可以调配制作个人专属的香包和香粉。

另一面是草帘分割的三个小隔间,客人可在内试香。

店铺内还有二层,能上去的都是各府上有脸面的妈妈们。

整个铺面香气馥郁但不刺激。

薛轲进铺子的时候,前来接待的则是个衣帽周全,面色俏丽的十七八岁的小厮。

自从醒来后,薛轲头一回见着如此打扮的男子,感到惊奇。

要知道,当今男子大多以不修边幅的男子汉气概为荣,像面前的这种却是少之又少。

小厮见薛轲仪表堂堂,虽然衣物布料算不上上乘,但是跟着伺候的两个小子也不是粗布麻衣,猜测其应是出自富庶之家。

立即上前招呼,“问公子安,不知公子是要看个什么香?”

说罢就引着薛轲往一侧的软垫上走去,安排坐定,又有另一个模样周正的小厮端上茶来。

薛轲看了一眼茶汤颜色清亮,氤氲茶香扑鼻,就知道这是个好东西。

巧的是这个茶她十分熟悉,这茶是黄山毛峰,薛宝琴的陪嫁中有座茶山就产毛峰,当年婚事定下后,每年产了茶,就送些给梅家。

梅家竟然用在了铺子里。

薛轲端起茶杯细细一看,是个漳窑的茶盅。

要是没记错,这套花色的茶盅是前些年薛母送给梅家的新年礼。

薛轲端起茶喝了一口,抬眸看锦荣。

锦荣心领神会的说:“我家小姐许了人家,听说你们家不仅备料齐全,还有一些稀罕货,我家大爷想替姑娘添妆,今日来看看。”

两个小厮听了立即作揖贺喜,然后说起铺子里有块沉香木,做添妆最合适不过了。

薛轲点头说看看,奉茶的小厮立刻去把沉香木捧了出来。

锦荣和锦宁都倒吸了一口凉气。

这块沉香木是块女儿香,薛父去世的前一年,他们正在广东一带,这块木头也是薛父买了送给梅家的升迁礼。

如今却被拿出来放在铺子中售卖,多少是没把薛家的脸面和情谊放在心上了,少不得还觉得薛家就是给他们梅家供货的游商。

那小厮见薛轲并没有这块儿女儿香有太大的反应,但是身后的两个小厮神色吃惊,就知他们没见过好东西,心里想着他没看走眼,就要仔细介绍,门外进来一个差不多二十来岁的青年。

“梅五,大爷叫你们备下的香料备好了吗?大爷刚下学,在外头等着呢。”

梅五也就是那个面色俏丽的小厮朝着薛轲笑了笑先退了出去。

薛轲透过草帘看着那边儿,梅五先上了楼,又从楼上捧下一个点翠梨花木的匣子递给了青年。

青年打开匣子看了一眼确定没问题,就捧着出了门。

梅五还想过来给薛轲推销,她已经站了起来,指着沉香说包起来。

俩小厮欢天喜地的把沉香装进木匣,就听薛轲问到:“刚才那位大爷不知是那家的公子?”

梅五笑到:“听公子的口音怕不是京中之人吧。大爷是我们本家的公子,公子可能不熟悉。”

薛轲听了恍然大悟的点点头。

梅五拿出账本请薛轲盖章,锦荣要盖平日的章被薛轲制止。

“用内个。”

锦荣不知薛轲要做什么,还是依照她的吩咐行事。

等到薛轲三人出了染雪香,梅五一看印章才知不妙。

因为她让锦荣用的是带有薛家标志的章。

梅五拿着账本在铺子里转了好几圈,才对梅六也就是另一个小厮说:“你拿着账本快家去,就说薛家上门了。”

梅家因这个章引出的兵荒马乱暂且不说,第二日薛轲当无事发生一般带着小妹宝琴去舅舅家做客了。

梅家不行[裂开]

梅老爷后来又入翰林院是设定,理论上应该是不能,科举和翰林院的顺序应该是,殿试后,选拔入翰林,然后任官职。所以梅老爷的顺序不对,在设定上加了一个馆选,让梅老爷可以再入翰林,不然他就不能叫梅翰林了[化了]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章 穿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