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红楼]向黛玉投放结局后 > 第6章 第 6 章

[红楼]向黛玉投放结局后 第6章 第 6 章

作者:明月江山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7 01:13:04 来源:文学城

贾母正心神不宁,忽听见鸳鸯来告诉她,马道婆已经被拿下,原来这马道婆今日正好入府,王熙凤才能如此迅速拿下。

“你让凤姐儿先把她捆好,关押在柴房,不许她自尽,让琥珀和平儿看好了。”贾母低声对鸳鸯道,“再告诉凤姐儿,若手头上的事情忙完了,就来我这里一趟。”

鸳鸯应下便离开了。

贾母的目光又投向天幕,适才仙人口中说的“贾府气数将尽”到底是何意。

黛玉、宝钗和探春也注意到仙人说的那一句。

听到贾府气数将尽,黛玉心中叹息,她虽然不曾管理贾府事务,但每每空闲下来,替凤姐儿心中计算,只觉得贾府进的少,出的多,日后必然入不敷出。

然而她不过是寄住在贾府的外人,哪里能插手贾府事务。

平日里黛玉偶尔暗中提醒王熙凤或宝玉几句,这二人全是浑然不觉,或是满不在意。

因此黛玉只得把这想法藏在心中,不叫外人知晓。

宝钗反应甚至平淡,对她来说,贾府气数已尽的日子比她想象中要快了些。

她聚精会神,试图能从天幕中打探到关于薛家的消息,但她又害怕从天幕中听到薛家不好的消息,甚至有可能会提到自己。

这让宝钗内心十分纠结。

唯有探春内心焦灼,先是看了看王夫人的脸色,见王夫人只是盯着宝玉,她便知道眼下王夫人的心思都在宝玉未来受妖法之事上,全然没有在意仙人口中说的那句话。

于是探春又看向贾母,见贾母面思索状,便知道贾母是听了进去,心中略略安定下来。

“二姐姐,你听到那句话了么?”探春轻声叫了迎春。

迎春摇头,细声细语回答:“我不知道。”

惜春也听见探春的话,立刻明白探春说的是哪句,但她只是微微皱眉,没有说什么。

宝玉仍然在担心自己未来受妖法之事。

就在这时,忽然有丫鬟传,说是薛姨妈来了,王夫人忙让金钏请薛姨妈进来,请薛姨妈坐了。

宝钗笑道:“妈怎么这时候过来了。”

薛姨妈回答道:“过来找老太太聊聊闲话。”正说着,薛姨妈抬头就看见天幕,张口结舌。

尽管昨日宝钗回梨香院时就同她说起,但薛姨妈内心仍是半信半疑,如今亲眼目睹这神奇的一幕,薛姨妈总算是相信宝钗说的话。

天幕仍然继续进行:

【接下来便是玉的正面,玉的正面是“莫失莫忘,仙寿恒昌”……】

听到这里,薛宝钗心头涌出一种不好之感,果然下一秒,仙人就念出了宝钗一直最担心的句子。

【而这玉与宝钗金锁上的“不离不弃,芳龄永继”形成一对吉谶,构成了“金玉良缘”之说。】

此时府中私下虽然已经隐隐传出金玉良缘之说,但明面上流传并没有那么广泛。唯有薛姨妈私下与王夫人说过几句罢了。

因此众人都对这说法又是好奇又是新鲜。

贾母听了,但没有说话,她早就听闻过这个传言,所以她才尽心尽力撮合宝玉和黛玉。

这些年来,贾母一直让黛玉和宝玉同吃同住,同行同坐,为的就是培养宝黛之间的情感。

却不曾想中间来了个宝钗,贾母见她行为豁达,随分从时,因此对私下流传的金玉良缘之说不大计较。

只是今日借仙人之口,这金玉良缘的言论倒是直接放到明面上来了。

于是贾母拿眼看王夫人,看王夫人有何反应。

王夫人却又看向薛姨妈。对于薛姨妈的心思,王夫人也不是不知晓,只是她眼中认为宝玉是顶个顶的好,公主未必都能配上她的宝玉,更何况只有皇商出身的宝钗。

所以王夫人一开始对于金玉良缘的态度有些模棱两可,不反对但也没有明确表示同意。

薛姨妈见众人都看向自己,感觉有些窘迫,忙解释笑道:“当年那金锁是个癞头和尚给的,说是必须嵌在玉器上才能压住邪气。想必仙人说的也是这个意思。”

在众目睽睽之下,薛姨妈不敢说“等日后有玉的方可结为婚姻”之类的话。

在场的宝钗听了,自觉没趣,想着日后要疏远了宝玉才好。

林黛玉心中冷笑一声,看了宝钗,又去瞧了宝玉。

这宝玉原本还在担心自己要受妖法,忽然听到仙人说的金玉良缘,倒是转移了注意力,抬眼去看宝钗,只见宝钗面色如常,内心有些失望。

接着宝玉又去看黛玉,见黛玉面上似有赞叹之意,宝玉不觉心里没好意思来,忙又低头不再去瞧黛玉。

众人都在想知道仙人如何评价“金玉良缘”。

【根据主流解读,“金玉良缘”远非简单的姻缘佳话,而是作者精心设计的批判工具。它既暴露了封建婚姻的功利本质,又揭露了其内核的虚伪与无力】

【“金玉良缘”的虚伪在于它用天命包装利益,用礼法来压制人性,用所谓的圆满来掩盖悲剧。】

薛姨妈听了,仿佛遭受当头一棒,尽管她没有完全听懂仙人用词,但也能听出仙人并不看好金玉良缘。而且还说是场悲剧。

贾母只是皱眉,听仙人话里话外都在说宝玉后面真的娶宝钗为妻?那么林黛玉去了哪里?

但这会子的贾母心思并不全在孙子孙女上,她更多是想知道贾府后面又遭遇了什么。

贾母相信既然自己能及时捉拿马道婆,那么改变金玉良缘之事也不是不可能。

因此贾母面上仍是不为所动。

王夫人因文化水平有限,她能理解仙人说的话并不比薛姨妈多。

她也开始重新琢磨起来,她最在乎的是宝玉,若宝玉因为娶了宝钗而造成悲剧,那么王夫人是不大可能接受的。

但对饱读诗书的林薛二人来说,这段话无疑是一个冲击。

薛宝钗两眼低垂,“姻缘佳话”四字意味着她未来确实与宝玉有夫妻关系。

那么若如仙人说的那样,日后她真真切切如母亲所愿嫁给宝玉。

只是宝钗心中难掩一丝失落,以她这些年来对宝玉的了解,宝钗明白宝玉与自己所求是背道而驰。

宝钗认为身为男子大丈夫,应读书明事理,考科举为官做宰才是正经事。

然而在宝玉眼中,这些仕途经济学问皆是读书人追逐功名利禄的工具,更是将他们贬为“禄蠹”。

原本宝钗会以为宝玉日后渐渐大了,也能听得去她的劝谏,但从仙人之语来看,恐怕宝玉秉性难移,任凭宝钗日后如何规劝,宝玉实是一点都没听进去。

宝钗明白恐怕那悲剧就来源于她与宝玉的志向不同,一个追求青云之志,一个是富贵闲人,二人注定是在不了一块的。

想到至此,宝钗没有克制脸上的失落,被细心的黛玉尽收眼底。

林黛玉听见仙人之语,先是感到一丝惊心,又看见一向沉稳的宝钗没能克制神色,心中更是有些复杂。

黛玉本身就是重情重义的痴情人,这些年来在贾母有意撮合下,她对宝玉没有感情也是不可能的。

当然,现阶段也仅仅是表兄妹之间的情感。

只是黛玉心情有些复杂,但比起所谓的金玉良缘,她更关心的是那时候的她身处何方。

那时候的宝玉已经娶妻,那么她肯定也要出嫁或定亲,她会在哪里?

宝玉听见自己要娶宝钗为妻,若放在平日,他定要发狂痴呆,闹个天翻地覆。

然而自从天幕出现以来,宝玉接受的刺激太多,因此现在的宝玉对自己未来要娶宝钗之事还是比较淡定的。

宝玉认为贾母既然能干涉马道婆之事,那么贾母也可以阻止宝钗与他结亲。

想到此处,宝玉又不由看向黛玉,只是黛玉正低头思索,宝玉想知道黛玉眼下的想法。

然而当着众人,宝玉也不好过问,只得耐着性子继续看天幕。

天幕中,只见贾母终于哄好了宝玉,画面一转,给出了黛玉的镜头,黛玉正在淌眼抹泪的。

【这里便是黛玉开始因宝玉而哭,算是正文中第一次还泪。】

黛玉听见仙人的话,觉得有些新奇,这还是她第一次听闻还泪之说,只是不知为何,她这会子两眼有些发酸。

【接下来是袭人第一次登场,袭人这个人物也比较有意思,也有不少争议。】

众人听见仙人叫出袭人名字,还专门点评了一下,有些意外。

在贾母等人眼中,普通丫鬟不过是个奴才,如阿猫阿狗的存在,这次袭人竟然也得到了仙人的注意。

此时袭人就在宝玉身后,虽然上次宝玉抛玉也有袭人失职的原因,但贾母和王夫人也并没有发狠怪罪到袭人头上。

可见在贾母和王夫人眼中,袭人还算是个心地纯良,克尽职任的人。

通过天幕,贾母才知道那晚黛玉又悄悄哭了一回,于是忙放开宝玉,心疼地搂了黛玉。

宝玉见了,才知道那晚自己砸玉吓到了黛玉,很是懊恼。

贾母听见天幕中的袭人如此尽心尽力地安慰黛玉,对袭人的好感又多了一些,道:“袭人是个好的。”

王夫人听见贾母难得注意到袭人,也顺势夸道:“还是老太太教导的好。”

【文学史上对于袭人的评价褒贬不一,比如脂砚斋就非常喜爱袭人,多次称其为“袭卿”,认为她“贤而多智”。】

眼下袭人不知道仙人说的脂砚斋是谁,但她也听懂那人对自己的评价有“贤”和“多智”,内心又是意外又是高兴。

众人听了这评价,倒也对袭人刮目相待。

宝玉听了,对袭人的信任和依赖又多了几分。

宝钗的目光越过宝玉的肩膀,微微颔首,她素日冷眼瞧着那袭人,倒觉得她是个有些见识的,如今仙人这么一说,宝钗对袭人的赞赏又多了几分。

【当然以现代的解读来看,更倾向于将袭人看作一个复杂的、在特定环境中求生存的悲剧女性。她的选择是环境使然,她的身上集中体现了封建制度对人性的异化。】

原本还在高兴的袭人,忽而听到仙人说的这段话,适才的好心情立刻消失了。

尽管袭人理解不了那些内容,但“悲剧”二字还是能听懂的。

为何仙人会认为她是个悲剧?

然而仙人和往常一样,并没有顺着袭人的想法深入说下去,而是开始讲到袭人向黛玉提起了宝玉的玉。

【这段黛玉询问玉的情节也值得琢磨,黛玉对玉之关注不似宝钗,伏脉后回“比通灵金莺微露意”中宝钗对玉之端详,形成一对比。】

宝玉和宝钗听了,心中都不觉漏跳了一下,这仙人也忒神通广大了,连他们私下互相交换金锁和通灵玉的事情都知晓。

幸而众人并不大听懂“比通灵金莺微露意”的真正意思,唯有黛玉一人发现两人神色不对,目光不断在二人脸上移动。

【那么到这里,林黛玉进入贾府的故事结束,各种主要人物在此回登场,给读者留下非常深刻的人物形象。】

【下一期内容将是薛家登场,顺势引入贾雨村判葫芦案一情节。】

【还有ID为林黛玉的观众记得查看私信,领取奖励。】

话音刚落,天幕就消失了。

众人看完整个天幕,心中却是又爱又恨,爱的是每每看完总能意犹未尽,而且还能预测未来福祸,恨的是若有时讲到自己,大多都不是什么好事。

贾母因要处置马道婆一事,因此让小辈们先散了,留下王夫人和邢夫人来商讨如何处置马道婆。

因这次天幕讲解黛玉的事情不多,她的心情还算正常,现在的她只想回自己的屋子里等待仙人要给的奖励,辞过贾母等人便离去。

和黛玉的心情相比,宝钗就不一样了,眼下她只觉得脚步有些飘飘然,连平日留下陪贾母说话的心思也没有了,只想马上回去歇着。

薛姨妈内心也不好受,见贾母和王夫人有事情要忙,索性直接陪宝钗回去了。

宝钗回去在房间独自呆了整整一日。

探春见宝钗离去,黛玉也无心留在此处,她只得找迎春和惜春聊闲话,聊聊适才天幕所说的“贾府气数将尽”。

偏这迎春反应十分平淡,无奈道:“我们一女孩家的,又有何法子。”

而惜春直接道:“若真的到那一日,我直接绞了头发做姑子去。”

探春见二人话不投机半句多,也只得散了。

贾母等人见小辈们散去,便开始问鸳鸯是否有在马道婆身上搜罗到何物。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6章 第 6 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