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晚辈”,招待“长辈”,而且这个“长辈”还身份高贵,黛玉自诩做得很到位了。
四碟八碗十二个菜,热汤小酒,四样主食,饭后甜点,一个不落。
餐厅布置得也雅致,瓦片上又覆盖了茅草屋顶,四面都能支起的大窗子,院子里引来温泉水的小池塘还自带烟雾氛围感,院子里一株长势茂盛的石榴树此时挂满了果,不规则青石砖漫铺甬路,农家小院风格还带点读书人的风雅,是皇帝平时见不到的样子。
见皇帝吃得开心,黛玉暗暗给自己点赞,看看咱们这招待水平,那叫一个上档次。
就连外边的太监侍卫都没落下,厨房里做了量大管饱的拌面和馅饼,一个个都吃得满嘴流油。
虽说食不言,皇帝尝了红薯秧做的几道菜后还是忍不住问了:“这就是敏慎说的红薯秧?吃起来确实别有一番风味。”
黛玉道:“这是自家厨房舍得放油的缘故,若是普通农户不舍得放油,吃起来就不那么美味了。”
皇帝道:“这红薯是什么?种来就是吃这个菜叶的吗?”
黛玉笑道:“这是我家商队去南边发现的,据传是从海外传过来的,也就这二年在最南边有些地方有人种,这一批红薯是和土豆一起种下的,只是要晚一些成熟,它的果实长在地下,我先前也尝过,吃起来甜甜的,倒是比土豆还美味些。”
皇帝回想方才在庄子看到的,这红薯栽种得到处都是,若有所思道:“产量多大呢?”
黛玉摇头:“这却不知了,听商队的人说产量不小,只是我这庄子上种的还没收获,待红薯长成了才能知道。”
皇帝赞许道:“林家几代以来都是公忠体国,没想到你一个小姑娘也是这般。若是这红薯果如你说的这么好,朕倒要好好想一想怎么赏赐林大人,和你了。”
赏赐谁不爱要,黛玉便不客气的先谢恩了。
敏慎趁他俩说话赶紧吃了几口冰奶糕,被黛玉发现后嗔怪的打了一下她的手背,叫她不许吃。
敏慎小日子不忌口,前两日还疼得嗷嗷叫,被黛玉狠盯了两日,又仔细滋补才好些,小日子刚走又开始不长记性了。
敏慎嗷嗷叫:“舅舅你看她呀!”抬眼去看皇帝时却楞了一下。
皇帝一双丹凤眼微微笑着,看着黛玉的眼神似是欣赏,似是宠溺,嘴角翘起的弧度像是刚刚吃了这世界上最甜美的蜜糖。
听见敏慎叫他,皇帝回过神来,主持公道:“林姑娘不准你吃定有她的道理。”
敏慎噘嘴,抱怨道:“舅舅就是偏心玉儿,哼!”
说得皇帝有些尴尬,只好清了清嗓子来掩饰。
倒是一旁站着布菜的袁桥心中一动,暗暗记下此事。
酒足饭饱,送走贵客,黛玉长长的吁出一口气。
敏慎笑她:“怎么倒像是累着了似的。”
黛玉嗔她:“你当然不累了,这可是你皇帝舅舅,从小看着你长大的,我们寻常人家见了皇帝吓都吓坏了。”
敏慎怀疑道:“你唬谁呢,我瞧你胆子比我还大些,还你们寻常人家,你是寻常人家这世上就没有寻常人家了。”
两个人说说闹闹的目送皇帝一行人远去,只留下飘了半个天空的扬尘。
从庄子上小住几日,两人各自归家。
林如海回来有段日子了,苹果的事也该提上日程。
林如海做主给苹果起了个大名,林蔚然,苹果身上有一种蓬勃的生命力,蔚然二字倒是很适合她。
选了个好日子请亲戚朋友前来见证,林如海还预备在那天将林蔚然写进族谱。
收为义女和认作干女儿不同,记入族谱的义女享有继承权,同时也有赡养义务,干女儿则没有这些权利义务,关系亲近时多走动,关系疏远了自然也就不来往了。
林家这般郑重其事的认一个义女,自然有人打听是怎么回事,林家办事,又有闻风而来送礼的。
林如海风头正劲,想巴结他的人排队排到城门口,一时间门子收的帖子和礼单堆满几个大筐。
与此同时,林如海认义女前前后后的来龙去脉也悄然传遍了大街小巷,众人无不称赞林大人是个知恩图报的好人。
也有好事的议论林家:“怎么不认个义子呢,这样也好有人承继香火。”
对于林家没有儿子这件事,除了林家父女,所有的人都是痛心疾首,好似林家这万贯的家财和林大人的人脉都白白抛费了似的。
许多读书人凑到一起总会谈起林家,说到林家的女儿,又总会惋惜:“唉,可惜我家只有我一个儿子/可惜我家中父母不许,不然做个上门女婿……”
说得好像他们这些才子只要肯折腰上门,林家父女就一定会感激涕零抬着八抬大轿把他接进门似的。
不管怎么说罢,好日子这天秋高气爽,着实是个好天气。
一大清早,林如海领着黛玉和蔚然开了祠堂,将林蔚然的大名记入族谱,详细记录了她的来历,写明收为义女的时间和理由。
一番祭拜后,蔚然跟着黛玉去招待女客,林如海去了前院。
前院和花园子各有一班小戏,请来的也皆是至亲好友,人不多,气氛和谐。
贾家女眷只来了凤姐儿和三春,姊妹们许久不见,自有许多话要说。
三春困在内宅不知道外边发生的事,凤姐儿却知道一些影子,因此找黛玉问个究竟。
关于林如海起死回生的事,黛玉也不好说,便只推说自己也不大清楚。
凤姐儿了然,男人们的事,黛玉一个小姑娘不知道也正常。
不过凤姐儿倒是有个消息要悄悄告诉黛玉,前几日听鸳鸯说,贾母和贾政、王夫人正式议定了,等中秋前后找林如海探探口风,将两个玉儿凑做一对。
这事是贾母力主,王夫人不消说是一直不愿意的,贾政也觉着黛玉身子弱,还有些出格的行为,平时也不服管教,恐怕不是儿媳妇的好人选。
不过考虑到黛玉就算嫁过来也不是做宗妇,以后分家给宝玉一注钱财也就是了,横竖影响不大,贾政也就同意了。
王夫人胳膊拧不过大腿,没敢明着反对。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88章 第 88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