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红楼]亲爹穿成林如海 > 第6章 第 6 章

[红楼]亲爹穿成林如海 第6章 第 6 章

作者:芝麻如意卷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7 16:04:51 来源:文学城

西寺虽不是扬州规模最大的寺,却也是香火鼎盛,拜佛上香之人在山路上络绎不绝。

此时十几个粗壮仆妇环绕着正在上香的黛玉,组成了人墙,以免黛玉被其他香客唐突冒犯。

盯梢的两个人假作上香也混了进来,踮着脚看了几回,也只能影影绰绰看到一个穿金戴银的小姑娘在虔诚叩拜。

一路从天王殿、大雄宝殿拜到观音阁,拜过了弥勒佛、韦陀菩萨、药师佛、观音菩萨等,黛玉磕头都磕得晕头转向。

拜过了佛,紫鹃和雪雁一左一右扶着黛玉,在知客僧的带领下去了提前布置好的禅房。

将无关人等遣散后,紫鹃从随身带的小包袱里取出一块黄栌制成的颜料,用温水化开,黛玉这时已经换掉裙子,穿上深色棉布短打。

雪雁把黛玉的发髻打散梳至头顶,简单挽个男子常用的髻,用乌木发簪固定好。

紫鹃轻手轻脚的用帕子蘸了颜料水均匀涂抹在黛玉的脸上、脖子上和手上,包括裸露出来的耳朵都不放过,涂抹过颜料的皮肤泛出黄棕色,不再白皙。

黛玉自己用细细的螺子黛将眉毛化粗,揽镜自照,镜子里赫然出现一个俊秀小公子。

紫鹃笑道:“姑娘这样一打扮,倒真像是位少爷了。”

是啊,黛玉换了芯子,自是没有了古代大家闺秀那种羞怯温婉的气质,眉目间尽是旷达之意,猛地一看确实看不出竟是个小姑娘了。

黛玉再次检查了自己随身携带的物品,确认官印和信件贴身藏在荷包里,金叶子在内袄的袖袋,银票卷成卷藏在了腰带的小兜兜里,应急的药丸子和散碎银两在随身的荷包,干粮水囊在两名女护院背着,三匹骏马就在寺庙里的马厩。

林福全在门外请示,姑娘是否现在就回府。

黛玉看了一眼换了自己衣服鞋子的小丫头春兰,同自己一样也是细长条的身材,戴上帷帽和自己站在一起,恐怕还真是难以分辨,满意的点点头,向门外道:“姑娘已经歇好了,这就出发罢。”

紫鹃和雪雁看了看黛玉,紫鹃忧心黛玉的安危,想要再嘱咐两句,被黛玉了然的笑着挥了挥手,只好咽回了嘱咐的话语,一左一右扶着春兰向外走去,门口候着的仆妇们连忙跟上,从四周围簇拥着她们。

黛玉站在窗前向外看,感慨难得有这么一个旁观者的视角观察古代大家闺秀出行的排场,前呼后拥的,那排场是真够大的,也是真不自由啊。

看着她们的背影离去,黛玉伸个懒腰,油然而生一股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的豪情。

估摸着他们该到山下了,黛玉命其中一名女护院出去查探,确认盯梢的人已走,她们三人立即起身去马厩牵马。

三人皆作男装打扮,一人牵了一匹马从小路下山。冬日里骑马需要带个面罩挡风,三人策马疾驰,呼啸而过,更教人看不出端倪了。

扬州和淮安均为运河沿线的重要城市,因此陆路也大多是沿着运河,无高山峻岭,多河流湖泊,好在现在是冬季,雨水较少,如果是雨季,估计有些路段绕行都要费很大功夫。

三人三马成一线纵队疾驰,黛玉在中间,两个女护院本以为黛玉所谓的会骑马只是骑在马上溜达散步,没想到黛玉确实马术精湛,刚开始上马后还不甚熟练,与马儿磨合后竟越骑越快。

黛玉此时可不知道两个女护院都在暗中佩服她,她全副精力都用在控马,以及强忍着大腿被马鞍摩擦的痛。

毕竟这具身体没有骑过马,手臂腿部以及腰背力量完全没有锻炼过,更不用说这一身的细皮嫩肉,手不能提肩不能挑的,握着缰绳的手心都在隐隐作痛了。

黛玉默默在心里叹了口气,忍着吧,今儿个计划要一口气赶到宝应县呢,到了地方再抹药。今天多赶些路,明天到淮安卫大营就会早一些,还不知能不能顺利找到那位指挥使大人呢。

这一路上多是村庄河流,此时是农闲时节,路上行人稀少,偶尔遇见老农她们三人就停下来问问路,好确认自己没有走错。

第一日赶路尚算顺利,到天快黑时已经能远远看到宝应县的城门,三人凭借林如海的官员名帖过了城门,寻了一家客栈住下。

此时的客栈也有高中低档之分,黛玉生怕住到了有虱子的客栈,特意寻人打听了哪一家客栈最好,要了一间上房和一桌上等席面。

这宝应县属高邮州,也在京杭大运河沿岸,属于南北交通的重要节点,商业贸易十分繁荣,服务业也比较发达,最起码这家客栈的小二服务就十分周到殷勤,一会儿送热水,一会儿送茶水点心,一会儿又来问问席面是摆在房里还是摆在客栈雅间。

黛玉按捺住自己蠢蠢欲动想要出去逛逛的心,还是决定在客房简单吃一点就赶紧休息,明日一早天亮就出发。

饶是这么深居简出,黛玉三人还是被人盯上了。

自打三人在客栈门口下马,客栈大堂里就有人看出这三人是女扮男装,且其中一个年纪尚还幼小。

这个年月,女子单独出行十分罕见,黛玉三人虽刻意穿着低调,却挡不住马儿神骏,就连黛玉头上绾发用的乌木簪拿到当铺都能当个二两银子,自然是藏不了富的。

宝应县南北交通发达,客商往来如云,自然有那一等专门踩点偷窃的贼人,有专门找目标的,有专门传话的,有专门下手偷窃的,还有专门销赃的,上下链条清晰,一条龙服务。

客商们在本地没有熟人,手上都有急需采购或送达的货品,若是为了丢失些许银两去告官,一则耗费时间,二则,见官如同剥层皮,从胥吏、捕快到主簿、师爷、县官都须银两打点,恐怕花了大价钱打点后也要不回自己丢失的银钱,往往都会选择自认倒霉。

黛玉三人也是被这伙贼偷盯上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