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红楼]林家寡妇摊牌了 > 第14章 第 14 章

[红楼]林家寡妇摊牌了 第14章 第 14 章

作者:叶一程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4-27 23:04:09 来源:文学城

虽说一路游山玩水,依旧是舟车劳顿,贾玫进京第一日见了贾家人后,没有紧接着安排剩余人家的拜访,而是闭门谢客休息了几天,待家中上下彻底休整过来才计划下一步。

王家、史家是必须要去的,至于贾家所属的四王八公一派,离她这个新丧夫的寡妇着实有些远,上赶着拜访落不到什么好,干脆当没有什么关系,将来有了明确的联系再打交道不迟。

除此之外还有林如海的同门故交。

人去了关系还在,若是只剩贾玫、林黛玉两个孤儿寡母的,以前的人脉丢也就丢了,总不能等黛玉几年后成人成亲扶持女婿。

只她们两个,那些人能起的作用不过就是她们被人逼到死路,出来说句公道话。

不过,有儿子就不一样了,尤其还是个会读书将来要走科举之路的儿子。

林诤可是林如海认证过得读书的好苗子,他年方十岁已经让贾政赞不绝口,这样的人才可不能浪费在贾家家塾。

来京之前贾玫和赵平一起研究过几次,林如海祖籍姑苏,读书也都在江南一带,就是同门关系近的也大多在外放,京城只有两家能仰仗的,一是现任礼部侍郎的周道,一是翰林院侍读孙敬平。

周道为人圆滑些,孙敬平则偏古板较真,从二人官职也能看出,一个身为实权高官,一个只能算得上某些领域能说上话的清流。有出身姻亲的缘由,和性格为人处世更是相关。

这二人和林如海关系亲厚,多年不见依旧时常通信,便是如今人不在了,看在以往的交情上一般的小忙应该不会拒绝。

机会不能浪费,林诤年纪尚幼,贾玫和林黛玉两个人有贾家的看护,远不用周道这样的官员做什么,好钢用在刀刃上,开口一次当然要用在关键时刻。

于是,贾玫没做多余的事情,只是让林黛玉备了符合身份的礼数,让林诤以故交小辈的身份登门,互相认了认人,以后按时送着节礼,有来有往不会过分生疏就是了。

至于孙敬平,这个人官职比不上周道,用处可是大了去了。

林如海的人脉关系再厉害,人没了就是没了,用一次少一次,哪里比得上还在世的人亲手经营出来的可靠。

孙敬平注重学业,早早为两个儿子请了先生,得了空还亲自教授,不提孙敬平本人的水平,就只论那先生,能被曾经的状元认可,想来不是寻常人物。

一传十,十传百,和孙敬平交好的人家陆续送了自家孩子过去,慢慢儿成了正儿八经的家塾。

孙家家塾和贾家不同,进去的孩子可没有混日子的,正适合林诤。

什么交情能比得过从小一起长大的情谊,还是同窗,既有助于学业又能快速结识同辈,简直一举两得。

贾玫本想备下重礼,登门套套近乎再提出来拜师,没想去了史家一趟找了个更合适的法子。

史家一门两侯,保龄侯史鼐、忠靖侯史鼎。

保龄侯爵位是史家祖上传下来的,忠靖侯的爵位是后来新封的,非战时异性爵位不好得,还是忠靖二字,可想而知这爵位含金量之高,至少远胜保龄侯。

说到史家,不知是不是贾玫的错觉,贾家老太太出身史家,可自从先史公离世后史贾两家往来并不频繁,虽说史鼐史鼎是贾母的亲侄子,可这两家除了必要的交集很少主动来往。

这么说也不大准确,更确切一点说,史家除了先头袭爵的,去了的史家老大留下的姑娘,其他人似乎都在刻意疏远贾家。

那个叫湘云的丫头也是奇怪,一大家子都不来往,她这个做侄孙女的倒是时常去那边跑。

史家、贾家之间的关系贾玫暂时不关心,她关心的是史鼎的妻子,忠靖侯夫人郑氏。

当初史公嫡长子袭爵,长子又是将来的侯爷,姻亲找的自然是门当户对,下面两个儿子则相对差了一些,作为三子的史鼎定下了翰林院编修长女大郑氏。

大郑氏有个嫡亲的妹子,嫁的不是旁人,正是林如海故交,如今的门庭若市的孙家。

这不,关系突然又多一层。

史贾两家有嫌隙,关她们清流林家什么事,她们这边孤儿寡母,要名声有名声要银子有银子,要闲事半点没有,这样的人家还有拐着弯儿的亲戚关系,不朝近处拉才怪。

于是,在得知林如海和孙敬平有旧,贾玫还有把林诤送去孙家读书的意思,大郑氏自告奋勇自己牵线。

搭上大郑氏的面子正合贾玫意,有人主动做中间人比她直接上门强多了。一件事欠两家人情,想想还真是合算。

初来乍到如何快速建立起关系?受人恩惠比施人恩惠有效多了,人嘛,总是下意识对自己帮助过的人有好感。

绕了一大圈,林诤的事情算是彻底解决了,以后他能学到什么程度,交到什么朋友,贾玫不会再掺和也掺和不了,接下来就是林让了。

对十七岁的林让,当下有两件最为紧要的事情,前途和亲事。

亲事不着急,先定前途,一来林让和贾玫多少还有些陌生,太早成家对方更不好把控,二来依她们现在的情况,说到底林让什么都没有,拿什么成家?还不如先把前途定下来。

不同林诤有天赋,林让在读书上没什么天赋,而且年纪大了,没有多少耐心从头开始,比起科举一途不如另辟蹊径。

从文从武,文不行武来凑。

怎么凑?用银子凑。

贾家修建省亲别墅,贾玫提前准备的五万两正是要用到这上头。

五万两买一个寻常的武职绰绰有余,甚至按赵平口中的行情,有门路也就大几千两的事。

不过贾玫可不需要面上光的官职,级别可以不高,但一定要能升上去,五万两,不仅是打点得官的银子,更是确保仕途几年内顺畅的银子。

从文要靠别人,从武贾家几位老爷都有门路。

五万两和贾珍无关,要就得从贾赦或者贾政入手。

贾赦那边不用说,承袭了贾家的一等将军爵位,人脉关系都在。

贾政那边,贾政和武将不沾边,可碍不住人家有个好舅子,王子腾可是个大靠山。

贾赦和贾政,贾家和王家,这二者需要好好琢磨琢磨。

“让哥儿的事,我若是能办定义不容辞,只是,”听到贾玫的来意,贾政略感为难。

寻个官职不难,当初只凭林如海一封举荐信他都能让贾雨村任职,别提林让一个没什么要求的毛头小子了。

只是贾玫提出的时机不对。

家中正是银钱要紧的时候,这时候收了银子为林让谋了官职,说出去不像回事,他为亲戚谋事难道只为贪图银子?

可若是只办事不拿银子,家里的缺口怎么填补?何况原本就有找贾玫挪凑的打算。

只拿银子不办事更是说不过去,这银子有没有,既然找上了门,不管是看在同是贾家人,贾敬、贾珍的面子上,还是林如海的面子上,林让这个忙他都该帮。

贾玫着实不该直接找上他。

贾政心中暗自叹息一番,犹豫半晌还是没把话说明白。

男子有男子的顾虑,后宅女子不清楚其中的门道多说无益,与其他在这里纠缠,不如让其到夫人那边转一转,待二人当面把银钱之事说个清楚明白,打了欠条,下来再寻个时间,他想办法把林让安排了。

一码归一码,哪里有混在一起说的。

“近来事务繁杂,抽不出空子打探,待过几日闲了,我亲自出去看看,牵涉让哥儿一辈子的前途,容不得哪里马虎。”

“政二哥说得是。”

碰了个不软不硬的钉子贾玫也不觉难堪,顺着贾政的意思道。

“既然二哥这儿现今不方便,妹子过些时日再来。”

“你近几日忙碌没来过府里,太太一心惦记着,若是有空儿过去转一转。”

“好。”

转不转的,贾玫从贾政处出来径直走出府直奔贾赦院子。

贾赦贾政这兄弟二人,怎么看都是贾政更靠谱些,结果这兄弟不上道,戴着个面具说话,想得便宜还想卖乖,她可不干。

什么太太什么没时间,不就是不想把这银子和拜托的事儿分开,想得美。

希望贾赦是个爽快人。

“这事妹妹放心交给我,让哥儿是妹妹的孩子便是我的孩子,自家孩子的事,我哪里有不上心的。”

贾赦确实是个爽快人,甚至有些过于爽快敞亮了。

贾玫到贾赦院中时,对方正在和近来新纳的小妾玩闹,大太太邢夫人也是个见过大风大浪的,面上难掩尴尬,行动却是毫不迟疑。

先是道贾赦身子有恙不好直接见客,招呼贾玫去厢房暂歇,又是一本正经叫人去屋里通告,再是故作寻常地找了几个话头和贾玫闲扯。

别说,邢夫人多少也是个人才,找的话题贾玫相当感兴趣。

什么史鼐史鼎兄弟不睦,什么尤氏有两个模样出众的妹子,什么她家姑娘笨嘴拙舌是个木头……

一个敢说一个爱听,二人也算一起度过了一会儿愉快的时光,直到贾赦那边收拾齐整叫贾玫过去。

要不是有正事摆着,贾玫心道,她还真愿意跟邢夫人嗑着瓜子唠个半天。

幸亏贾赦这儿痛快,不然还不抵和便宜嫂子交谈。

贾琏从南边回来后对贾赦仔细说了林家的事,尤其涉及贾玫的部分,当然,几乎前后都有贾玫的插手。

托贾琏的发挥,人还没到的时候,贾赦对这个便宜妹子就有了一定的了解。

不好糊弄,不用客气。

因此,刚被贾玫目睹了自己的荒唐,贾赦也不觉尴尬,四平八稳坐在正中听完对方来意,没过多犹豫应了下来。

答应下来有坏处么?

没有,随手的事。只要银子够,给林让那小子谋个七品官职轻而易举,以后升不升的,就是不升贾玫能拿他如何?

答应下来有好处么?

有。万一林让是个出息的,就是有贾雨村的一半也能为他带来点方便,就是没出息他也能落下些银子。

贾玫拿五万两,他用一万两为人办事总不为过。

娘娘省亲是贾家的事,更是二房的事,他个人出四万两已经算是仁至义尽了,谁敢说那一万两没有全用在林让身上。

笑话,老二敢说,怎么不自己为人办事?他耳不聋眼不瞎,贾玫可是头一个找上的老二,自己死要面子不肯应下,过后儿有了想法也别摆到他跟前儿。

贾赦心里的谋算贾玫无从得知,总归达到目的就算不虚此行,银子送出去了,她们背景更稳固了,林让前途有着落了,这一个多月也是没有白忙活。

七月份来京,转眼到了八月十五。

中秋是大节日,荣宁二府提前几天开始做了准备,夜里正宴设在了荣国府,白日宁国府尤氏设了小宴。

邀请的没外人,荣国府大小主子以及林家人。

林让已经成人,林诤还在孙家读书,贾玫只带了林黛玉赴宴。寻常的宴席没什么特别,贾母懒得挪动,众人用了饭各自寻相熟的玩了。

林黛玉和贾家三位姑娘以及薛宝钗几人去了园子,王熙凤提前回西府准备晚上的宴席,尤氏陪着刑王二位夫人以及薛家太太闲话。

许是矮了一辈,尤氏说话颇为谨慎,王夫人一如既往无趣,连邢夫人都明显不如那日放得开,贾玫听了一会儿觉得没意思,自己扯了个借口出去透气。

宁国府人丁不如荣国府兴旺,可占地面积丝毫不小,论起来原身还是正儿八经宁国府姑奶奶,不仔细转转都对不起这个身份。

到底是世家大族,宁国府亭台楼阁完全不输姑苏园子,不说优劣各具特色。

景美人更美。

贾玫绕过小院影壁,一位风姿绰约的美人缓缓映入眼帘。

美人落泪是很具观赏价值的,如果对面没有试图动手动脚的男人。

贾玫上前一步,似笑非笑道。

“珍儿不去前头,怎么来这儿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