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红楼]林黛玉倒拔垂杨柳 > 第74章 京中贵女7

[红楼]林黛玉倒拔垂杨柳 第74章 京中贵女7

作者:不迁贰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6-24 18:31:29 来源:文学城

禁军毕竟不是乌合之众。哪怕粮绝援断、困守宫中月余,他们仍死死固守龙阙门下。

只是闯王终能破城,宫墙之外,血流成渠。

礼部尚书弃印而逃,户部账册一夜被焚,皇子郡王有的遁形、有的倒毙御道。义军踏着宗亲血路,将闯王供上皇位,却连半个朝廷都未接收。

所获者,不过一座空宫,一城余烬。

原本只是个不入流的北境粮草押运官。千里押兵送粮,返家时却只见全家因田赋催逼、疫病折命而草垛冷灶、亲骨成灰。

有人说他在门口跪了整整一夜,天明起身,便手刃了催税的州吏。

百人起兵,转瞬千人,再至万众归心。

以百人起家,击溃地方守军,一路成为众多起事乱民中的领袖,凭的是他生性重义,招江湖绿林为义军,吸残兵、纳义士。

他能与儒士辩策、亦可马前指挥,行军所到,掘皇仓,散私盐,三年破九城,一路势如破竹,直逼京师长安。

如今成王败寇,张才良一朝登顶,好似早做好准备成为天下之主一般,颁布《新民令》。

对王公贵族则恩威并施:或纳降归顺、或驱赶出京、或枭首示众。

百姓处,他命人逐户排查活尸残疫,又在城门外设赈棚、赐粥、分地,开始兑现他的“分田地、均贫富”。

闯王所带义军忙得热火朝天,而贾府这三日,却静得出奇。

贾赦院子黑油大门前,赫然挂着“安阳医馆”四字素布,开门行医赈粥。

百姓前来求医,也说八卦。

茜雪敲打算盘,瞄了眼安阳医馆门前喝粥聚集的人群,觉得今日的天格外沉重。没有雨,城西烧完不久的焦味还在风里飘着,而百姓的谈话比那风更具冲击力。

“……真的!不纳租了!”

“西城那边火烧的人家,今早已分了稻田送出城去了!”

“午门上头吊着的,不是那些个太监就是老朝臣

茜雪流落在外多年,虽不识字但是在当铺和买菜果时学会了记账,如今在安阳医堂做婢女,引导百姓入府做活来换汤药粮米。

“累死了!下次再也不跟卜姑娘上山了!”

门外传来倪二懒洋洋的抱怨声,还夹着马嘶,吵得百姓都回头望。鞋上还沾着泥,后头的卜旃正叉腰追着骂:

“谁叫你们男人走路动静那么大,不然也不会被那群活尸包抄了!”

护院从马车上拿下的箩筐抖落出泥土,卜旃翻弄着找出一株草根,明显连泥带叶一把拔下,连土都没抖。

茜雪听见声音,忙放下药框快步迎出去:“二哥哥回来了!”

她转着倪二绕了一圈,眼睛一扫确认没伤没血。

倪二还在嚷:“这女人疯了,偏要钻树丛,结果树上还真掉下来两只活尸,差点把我脑袋咬掉——”

茜雪拍拍他衣袖上的泥:“好啦好啦,快把药材搬进去,别吓着门口百姓。”转身就去招呼药童。

茜雪绕着倪二转了圈,确认干哥哥平安无事,笑着问:“怎么了吗?”

倪二又问那护门的:“老大回来了没?今天有人来找事不?”

区区一个黑油大门,门内便有十几个带刀护卫。

领班的道:“咱家奶奶猜错了,今儿还是没瞧见人来。估摸他们忙着,懒得理我们!总领带了好几户人家进府,回来一会了。”

倪二正好有事要找裴石,打听了去处,便往通过荣府的马厩去。

马厩上坐了好几个持弓箭的家丁,倪二与他们打招呼进了马厩,跟王端腿一起打趣了第一次见到的两只骡子,才进了荣府正院。

正院堆了不少竹子,十几人忙着拉锯,房师傅则在一旁领着一众家丁将测量精准锯好的竹筒嵌入其中。

现在修建高台哨所的不再都是夜里护卫白日还要做工的护卫,这里做事的好些个都是在府中做工的街坊百姓,也只有专门帮房师傅父子打下手的是贾府中的家丁。

房师傅瞧见倪二,朝他喊话道:“倪二,你帮我去喊我爹来看看,我这里有点麻烦。”

倪二:“老师傅在宁府那边搭台吗?”

“那边的有府里的家丁领着人搭,他去找林奶奶了。”

倪二想着裴石大概跟着主子,也就答应了,继续往荣禧堂去。走近往内院的角门,边上的张挂差事牌的木架做了重新规划,不再是以往那边领牌做活,而是多了些固定的工牌在上面。

————

贾府之所以能在这京中风雨骤变里,府门安稳,表面似天恩庇佑,实则是早早谋划。

新制推行之初,黛玉亲自过目旧人丁册,对照家仆往年之赏罚、品性与工绩,召见领班婆子、老资大丫鬟细细盘谈,将府中仆役按三股重编:内务、粮仓、护卫。

原本在府中服役的家丁丫鬟被重新分派,再之后,便是确立规矩。

凡敢偷奸耍滑者,杖责废契;若能按规上进,每月赏银、晋级皆有明确。各处差事不再重叠,一事一人,日点卯、日交牌,事结便清。

虽说义军在城中开设粥棚,比起安阳药房需要街坊百姓或是以物,或是以工来换粥粮药材,更是便宜。但是百姓见可以入府居住做事赚工钱,府内井井有条、饭食不薄,附近街坊也愿来做工换口粮。

这一整套规制,并非全出黛玉手笔。

当日与李纨商议之时,她淡淡一笑,道:“我也不过是照着探春妹妹昔日所行。那时她便欲改革府务,只可惜处处掣肘,终究功败垂成。我比妹妹运气好些,没有婆子姨娘联手设障,事情好做了许多。”

李纨听罢,却微蹙眉道:“但我看你这新规,与探春当年颇有不同。”

“有前车之鉴,我这般做法是摈除妹妹改革中的弊病。”黛玉笑得温和,“比起分与婆子们经营,将园子交予珠大奶奶你统领,你再分人调配,层层有据,能叫我安心不少。如今才未入春,园中已有肉菜收成,反倒贴补了用度。”

“当时众人只看你病弱,若是你帮探春管家便好了。”

李纨想起旧事:“当年宝钗主意,是让各婆子自负盈亏,自取园产。结果你也知道,没几年,那些人为了一果一菜争得面目狰狞,连春夏几树桃也能闹出官司。想想,当时改革之法只是为人做了嫁衣。”

黛玉如今才知其中原由,叹息道:“我本以为探春妹妹是顾及管人的难处,没想竟有如此一事?”

黛玉沉吟,摇头淡淡笑道:“宝姐姐许是好心吧。”

两人感叹良久,便又细细盘算起府中后续人事与资源分配。

黛玉向来行事周密,她在宝玉回来之前,或是决定贾府在未来如何自处之前,要将这座宅子变成乱世之中的孤岛屏障。

摘匾第二日一早,鸡鸣未歇,操练复起。

家丁分两列列队操演,府内哨岗高耸,府外由裴石每日带三十人巡街救济。

比起闯军的散漫不羁,裴石所带护卫队整肃如兵营,百姓又多有知道安阳医馆的,不但未远离,反而陆续前来投奔。

此时的安阳医馆,不只是为了延续卜大夫悬壶济世的德行而重新开张,更是贾府招揽工人的门户。

许多前来求医问药的百姓,若是身健体壮、无伤病染疾,便可由莫云、鸳鸯等人引荐入府——或做短工,或为学徒,一应有章可循。而倪二,则是帮着医馆上山寻药,打探城外情形。

这连年水旱不定,便是山头的野菜树皮也能被人啃了。但是京城许是不及中原饥荒遍地,城外的山头竟还是能找到不少草药野菜,甚至许是因世道难了,倒让药草野菜疯长一片。

不过倪二来找裴石并不是为了禀报采药之事。

他远远瞧见主子带着身边亲近的丫鬟,正往大观园去,裴石就在一旁同行,身后还跟着两个布衣。

当真如今日守门的领班所说——“只要总管一回来,就跟在主子身边”。既如此,找主子也便能见到裴石了。

倪二顿时三步并作两步跑了上去,临近便扯开嗓门喊:“哎哟裴爷!我找你!”

众人一听动静,纷纷回头,只见一尊泥塑似的大块头飞奔而来,跑得灰尘四起,脸上汗水淌成小溪。

裴石皱起的眉便是冷冰冰的一句:“何事?”

黛玉却轻声一笑,道:“见了倪大哥,倒也安心,省得有人成日牵挂。”

“姑娘见笑了,我就一粗人,哪得人记挂。”倪二嘿嘿一笑,搔搔头,倒叫黛玉和紫鹃她们这些个知道事的笑了起来。

“快说。”裴石却不带笑色。

“你不是让我留心城外活尸异动吗?”倪二凑近几步,压低了声音,“这回算是新鲜事——那玩意儿,今儿个竟是从树上下来的。”

裴石与黛玉闻言对视一眼,黛玉轻轻颔首,便带着人先行入园,将事务交由裴石处理。

待人走远,裴石才道:“细细说来。”

倪二便说了今日采药时,亲眼见披头散发的活尸自树杈间滑落地面,动作缓慢却极有方向感,半点不像从前那般茫然。

倪二说了今日进山采药所见,见裴石没有什么回应,便反问:“欸,你说这闯王都能自立天子了,怎么到现在还没个动静啊?咱家主子成日防着他们,说不定根本白费功夫。”

“切莫放松警惕,”裴石道,“今日出府才见他们抓了不知哪户人家,绑了游街示众,你以为什么时候不会轮到我们?”

“我们算得了什么!如今我们可是占府而生的流民罢了!”

倪二说得坦荡,便又道:“若真有人拿这个说事儿,那便是见不得我们济民救世界,哪算什么义军啊!”

正说着,裴石猛地仰头,只见高台方向升起一缕细长黑烟。

那是巡防哨上的警信。

哨台上有护卫点燃了浸过废油的粗布引绳。这乃是哨所报警之法。火起烟升,绕而不散,便是“远客来访,需大备”之意。

他们等的人,终于来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