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红楼]林黛玉倒拔垂杨柳 > 第72章 京中贵女5

[红楼]林黛玉倒拔垂杨柳 第72章 京中贵女5

作者:不迁贰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6-23 00:26:09 来源:文学城

皇城久攻不下,百姓早已习惯了“外头打得凶,宫里稳如山”。可晚膳时府中众人才知皇城门破,一时间一众下人抢着打听。

尤其是,当时赵大彪闯府失败后签下死契留在府中的流民。

他们原先跟着赵大彪一道闯进来,攻府不成,反倒被裴石击退。落单之后,正是林黛玉发话,开后门收容,才得了口饭吃、一席瓦遮头。

如今在府中干的,干最脏最苦的活计,换得三餐一宿,虽无前程,倒也不必贪生怕死。

几人照例在粪桶边收拾,便偷偷聚在一角。

灰尘扑面的老金压低嗓子,眼里却掩不住一抹躁动:“听说了吗?顺天应命的旗子挂在皇城门上了……我们要不要趁机离开这里啊?”

这个问题不止是在这些人中,也萦绕在所有人心中。

“真若换了天,咱们这些签了卖身契的,没有用了吧?”一个年轻些的也很兴奋。

一旁年纪最大的老汉,正弓着腰在擦桶,他声音不大,却一语钉钉:“回去干嘛?现在这家人给吃给住,主子还不许下人打骂我们,挺好的。反正守着不长草的庄稼地也是干活,在这还不用靠操蛋的天吃饭。”

“瞧你这奴才样!”话音刚落,那年轻人“呸”了一口:“早知如此,当日便不该跪着求收留!现在就算能跑出去,也不知道他们怎么看我们,还能不能回去了!”

老金却转过头,凑近几人低声道:“其实嘛……咱们要是真想混出个名堂,也不是没法子——”

他没把话说尽,只是眼珠子一转,几人对视一眼,悄悄围拢,开始低声谋划,而那老汉早已默不作声地踮脚看向府内,眼神微妙。

“老货!干嘛呢!快过来!”

他将手中的桶猛地一丢,哗啦一声水花四溅,掩去了他们的窃语。

“来了!”

一旦天下有变,最先浮动的不是城头军旗,而是人心。

别说原就是闯军余孽的那几人,便是今日方才进府、尚在惶惑中的百姓,也不免心浮气躁。

东府那边,有五个汉子方才领了府里发下的棍棒家伙什,回来便见角落里婆子媳妇围成一圈,七嘴八舌嚷得热闹。

“快来快来!我们商量着要不要回去!”一个妇人拉着嗓门,声音都带着颤。

旁边一个老婆子接话,“北边打不过夷子,南头还把公主送了和亲,这朝廷多少年没个像样年景了?这回要不是咱家粮也断了,我才不来投奔呢!正好这闯王进城来送过粮,新朝廷许是不错呢!”

“这胜负还没分呢,你就这么着急!”

又一汉子插嘴,满脸不屑,“哪年不是天灾**?换了多少个皇帝老儿,不还是咱们这些老百姓遭殃?”

“可听说闯王那边打的是分田地、均贫富!”另一个婆子眼里泛着希望,“若真能有那等好事儿,还不如早点回自个儿家——再等几年,说不定还能分几亩良田咧!”

“拿着吧!家被火烧没了还不如想想今年冬天会不会跟去年一样冷得过不下去!”

汉子一人一个家伙什递给面前的人,可听着婆子只觉得聒噪,吼道:“人家是拿命换来的!你又没随军打仗,哪来那么大脸分田地?你指望人家发善心?没把你家抢光就算积德了!”

这话一出,场面顿时冷了几分。

半晌,那年纪最长、原是旧时衙门出来的老衙役开口:“你婶子也是嘴快,她没了家心里惦念着怎么过冬罢了。”

“我当差那阵,眼睁睁看过国本之争,城里头喊得凶,过了年就能翻盘。你只听着他们说‘顺天应命’,可见过哪个起兵的不说自己替天行道?真打下来了,还不是秋后算账一锅端?”

婆子嘟囔着:“可他们发的粮,还挺客气的……”

老衙役摇了摇头,目光深沉:“这世上没白来的饭。你以为他们进了皇城就都住里面了?那么多人,是喝西北风撑的肚皮?咱们这些百姓家,前几年朝廷要我们叫养兵税,以后说不得还得腾屋子出来养兵呢。”

这话一出,原本跃跃欲试的妇人也不再作声,只低头抿了抿嘴角。

七嘴八舌下他们也没有决定出去路,此时府中传话的婆子来,说当家奶奶要府中所有人到议事堂去。

鸳鸯一见是离开贾府多年的茜雪来传话,见人先愣了一下,听完又问:“客人也要去吗?”

她原是贾母身边的老人,知道家事不可轻传外人,语气中似有几分忧虑。却不料茜雪抢白一句:“姐姐这是糊涂了?主子要人去,我一个小丫头敢擅作主张吗?”

语锋不重,却直逼鸳鸯那点遮掩的心思。

鸳鸯笑得勉强:“也不是这意思,只是……家中之事叫外人听去,总归不妥。”

“二奶奶是主子,妥不妥的有什么所谓?”茜雪收了笑意,“这府里如今是谁说话管用,姐姐该比我清楚。”

鸳鸯一噎,只得点头,吩咐茜雪稍候,自己入院传话。

院中的小丫鬟迎上来,凑在鸳鸯耳边悄声道:“那房里不给伺候,乐户还在逗小少爷弹曲呢,说是听曲解闷。”

此刻她身边几个与她旧识的丫鬟也凑了上来,眉眼间皆带试探。

府中重新安排差事后如今府中内外井然,连几个本与鸳鸯有旧的丫头,也多少归了二奶奶的心。

黛玉请鸳鸯伺候客人,鸳鸯便将心腹调往梨香院,以备将来。

鸳鸯已经见过玉钏带着奴仆起事被平儿和黛玉赶出府去的下场,她选择在贾府的内斗中渔翁得利、雀占鸠巢的计划,却早已失败。

而今城门已破,天下将倾,鸳鸯深知这是她最后的机会。

那丫鬟低声说:“等闯王真入京了,那些主子还不是得被清算?如今二奶奶还费这番心思,有何用处?”

鸳鸯轻叹一声,道:“只可惜老太太一世辛苦,这贾府,到头来还是被那帮纨绔子弟糟践干净。如今换了管家人,本想着帮老太太守好贾府,不然我便早早回金陵贾府去见父母了……终究命数难改。”

她话说得无比惋惜,实则不动声色地搅动旁人心思。

丫鬟愤然:“姐姐你费了这许多心,还不是因为没个好名分?世人只看尊卑,不管你多忠心,到头来还是当婢的命。”

鸳鸯摆摆手,神情含蓄得体:“我们这些整日被呼来唤去的,怎敢越过主子说话?只求安分守己,差事办妥……如今只怕是生死有命。”

“姐姐带头,我们的生死,何必还由他们摆布?”

丫鬟一腔热血,鸳鸯却立刻横眉一瞥,低声道:“住嘴!眼下正值风头紧,哪句话传出去都要吃罪。”

说罢便转身往屋内走,身影依旧稳妥得体,丝毫不露破绽。

茜雪一听小少爷不情愿,催促着鸳鸯。“快带我去见见小贵人,主子吩咐得紧,要亲口听客人答允才算数。”

鸳鸯只得赔笑,领着她进屋。

茜雪自从被赶出贾府后,既无身份也无亲人,先去了典当铺当钗环,又时常在街上卖菜果度日,后面天灾**地里收成不好了,没得菜果卖了,她又去做零活。便是这样在贾府外讨营生,又与干哥哥倪二厮混,茜雪如今是个仗义直言、妙语连珠之人。

小少爷柳晏正懒洋洋倚在榻上听乐,神色乏极,不愿动弹。

茜雪却极有手段,站定之后便口若悬河,把闯王如何攻破皇城,如何兵不血刃,又如何百姓无扰、专诛权贵,说得绘声绘色,引得柳晏听得入神,倒是真答应去见当家主子打听后续。

天色如墨,低云压顶,风声在檐下卷得发紧。整个贾府却已躁动不安。议事堂灯火通明,帘影乱动,内里却鸦雀无声。

账房先生、各处领班、内务丫鬟、外头家丁,再加上因乱收容的流民长工、改过自新的贼寇也赫然在列,人人神情肃然,又各怀心事。

林黛玉缓步而入,一袭素青衣,不着珠翠、不饰金银,唯神情澄澈如水,步伐笃定从容。裴石随行护其右,李纨在左,柳晏在后亦不敢越前。

众人俱默,唯有风声穿堂,帘影猎猎。

她不坐主座,立于众人之前,声音清润开口道:“我今日召众人前来,不为诘问朝局,只是贾府中此时已是人心不稳。我若不理,只怕明日各自为政,贾府便要再自杀自灭起来了。”

众人一怔,神色纷杂,却又不敢出声。

黛玉轻轻抬手,账房平四应声而上,呈上一只锦匣。匣中赫然是层层叠叠的雪白身契文书,整整齐齐,压以朱印。

”荣宁二府将回金陵老宅,如今府里人数众多,路途遥远,前途迷茫,只怕不能带上所有人。今夜过后,长安再无贾府,你们与贾府再无契约,各位自寻出路。”

便是父母在金陵管理贾府旧宅的鸳鸯也愣住了,她看向贾府如今辈分最高的珠大奶奶,她竟沉默不语,显然是同意这件事。

而再看自己身边的丫鬟已经发出低低地惊呼,丫鬟高兴不已,早忘了来前对贾府毫无希望的未来的那些不满。

只是一世为奴,便是累及子孙。

便是赖大家那样的,也只有其子为官才能脱除奴籍,简直万里挑一。

主子家一旦拥有了家生奴仆的身契,又如何轻易的肯给人除籍。

也并非所有人都欢欣鼓舞,贾府多是府中家生子,更是觉得不敢相信,甚至觉得前途迷茫,不知所措。

“二奶奶,这城中乱了,若是府里不要我们了,就是要我们去死啊!”一个年轻小厮哭着喊话,当即议事堂中零零散散便跪下了好些人。

黛玉将众人神色不一的反应尽收眼底,待议事堂中稍微,却退半步,让出契书,淡然道:“今夜各位早做决断,明日卯时开府门供你们自由离开,是要天高任鸟飞,还是信我管家,与我林氏一人重立‘新契’,你们自己作主。”

议事堂突然安静了,所有人都看向了黛玉,她继续道:“三日后贾府开粥厂、设医棚,赈济京中百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