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红楼]林黛玉倒拔垂杨柳 > 第23章 当家主母1

[红楼]林黛玉倒拔垂杨柳 第23章 当家主母1

作者:不迁贰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4-26 17:12:58 来源:文学城

除了裴石带走一同去审问的家丁,府中所有人一应聚齐在议事堂候着了。

微风透过半开的窗棂吹进来,干燥沉闷,轻轻拂动堂内悬挂的旧幔帐。

方正的桌台上摆着一只暗红色的紫檀雕花香炉,只是往常的袅袅青烟已经没了。

没有议事堂让人心神安宁的檀香,沉闷的气氛愈发明显。

下人们三三两两地站着,或垂首肃立,或交头接耳,偶有几个胆大的宁府家奴,仍在低声嘀咕着什么。

不知等了多久,终于,忽闻议事堂一侧开门的沉重声音。

一阵细碎的脚步声响起,所有人立即噤声。

只见黛玉与李纨从隔扇两侧走出,从偏厅而出,身后跟着莫云与周瑞家的。

两位总管步伐整齐,神情肃然。

黛玉今日着一身绛紫色褙子,衣摆上绣着精细的折枝海棠,显得她愈发瘦削。

她步履缓慢,眉宇间的神色却冷静沉稳,沉静的目光扫过堂下众人。

所有人都忍不住垂首,噤若寒蝉。

一举一动皆透着当家主母的风范。

李纨一身素色,眉眼温和,微微带笑,却在黛玉身侧站得端端正正。

两位奶奶稳稳落座,堂中无人敢乱动,空气仿佛凝滞了一般。

周瑞家的这才上前一步,清了清嗓子,扬声道:“方才两位奶奶定了,在流寇之患未解之前,宁府先闭府不用,往后宁府众人并入荣府当差,由林大娘一同管辖。”

此话一出,堂下顿时响起一阵窸窸窣窣的议论声,宁府的家奴们面露不安,彼此对视,低声嘀咕着什么。

而荣府的家奴则多是带着几分傲气,隐隐露出高人一等的神态,有些甚至轻哼了一声,似乎对宁府人很不屑。

李纨瞧下人颇有微词,和气道:“虽说昨夜府中解决一伙扰府的贼寇,但府中外祸还未消除,众人皆团在一处,免得各自为战,也好对抗外敌。”

府中下人口中的“大菩萨”,话语虽温和,却极具分量,底下的议论声渐渐低了下去。

黛玉声音虽不大,却清晰地回荡在厅内:“我管家至今,府中诸事繁多,便是大伙同心协力才顽抗至今。如今留在府中的都是共患难、同生死的。虽说外贼还未除尽,但经过昨夜,接下来府里的日子定是可以越来越好的。”

上次开议事堂她便是对下人多有训斥,如今语气平稳,让堂下原本忐忑的下人们神色稍稍放松了一些。

“我想,我们主仆同心协力,定能共渡难关。”

她目光扫过众人,顿了顿,声音清冷中带着一丝郑重:“如今贾府上下荣辱与共,幸而我们在这乱世中仍有一处安身立命之地。往后府中家丁每日需操练护院,护住这座宅邸;其余仆役,也当效仿探春姑娘管家时的旧例,自耕自作。”

议事堂内一片寂静。

“我与大奶奶亦会亲力亲为,将府中众人安顿好。待府邸安稳,便再思重振贾府往日荣光。”

众人面面相觑,神色各异。

有人露出惊讶之色,有人则怀疑。

护卫府邸,自耕自作,已是在做的事。

可主子们也亲历亲为?这可是闻所未闻的事情!

更何况,这位二奶奶向来严苛刻薄,早前因贾菖、贾菱欺辱小厮之事,她在议事堂训话,言辞激烈让众人丢了颜面,至今府中下人仍心有余悸。当时被叫出去寻宝二爷的小厮出了门便也没有回来了。

如今竟在堂上如此和颜悦色?说什么同心协力?荣辱与共?

许多家丁小厮低垂着眼皮,眼神游移,甚至有些站得漫不经心,仿佛只是听个热闹,未曾将堂上训话的主子放在眼里。

李纨看出了众人的疑虑,缓缓站起身,走到黛玉身边,笑道:“二奶奶不似之前的太太奶奶,她本是书香世家的闺秀,自然有一套法子。只是此前家中灾难接踵而至,宝二爷又杳无音讯,二奶奶一时焦虑成疾,难免说话行事急躁了些。如今府中忧患稍减,她思虑再三,才定下这番章程。”

说着,她轻轻拍了拍黛玉的手背,神情亲昵,转头望向众人,语气温和而郑重:“有些丫鬟婆子也都清楚,二奶奶对下人向来宽厚。往后若能重振贾府,她定不会忘了大家的功劳。你们若是有本事,便拿出来让二奶奶看看,也给自己挣个好前程。”

莫云也适时开口:“奶奶有心重振贾府,便是我们这些做下人的也能有指望。往后定是都听奶奶指示,用心做事。”

她的话一出,堂下的沉默终于被打破,零零星星有人附和行礼。

有了这一开头,便如滚雪球般,越来越多的人纷纷应声行礼,气氛渐渐回暖。

黛玉与李纨对视一眼,心中了然——先前的布局,已然奏效。

既然已经叫众人愿意听从安排,黛玉终于可以切入正题:“今日开议事堂纠集大伙在此,一是合府之事,二是两府合一,大伙的差使必要重新规整。如今府里最要紧的便是众人安全和府中钱粮,便有大奶奶亲管粮米,而我管银钱账簿,府中开支拿取皆要有定数,才不会短了要紧的。”

往日府中账务有林、吴打理,贾府内外上下,早已习惯太太奶奶们大手大脚。

下人趁机贪墨盘剥,许多杂账都是一笔糊涂账,便是贾府落难,也不改众人偷鸡摸狗。如今二奶奶竟要亲管银钱账簿,这岂不是说以后府里的钱用得紧了?

有些管事婆子心中暗暗叫苦,偷偷对视了一眼,眼神里透着些许不安。

黛玉看在眼里,嘴角轻轻一勾,却未多言,只继续道:“至于府中护卫……”

她抬眼望向莫云,莫云立刻上前一步,朗声道:“奶奶说了,两府合并,府中人口折损,许多差事无人担任,如今最空缺的,便是护院一职。外贼未除之前,府中成年男丁皆要轮值兼差护院,以保府中安危。”

便是没有莫云这番话,府中男丁皆已经兼差护院,疲于守家护院。

可这些家丁小厮们并未用心御敌,先前还有护院家丁在夜里巡逻时,偷偷赌钱。

月钱早已停发,无论丫鬟婆子,还是家丁小厮,府里的人多是敷衍了事,能偷懒便偷懒。

不仅是他们,自从府中周转不开,以府中皆是家生子和卖身奴为由不发月钱后,逃的逃,留下来的就连丫鬟婆子们敷衍怠慢也不是一日两日了。

但莫云的话还没说完,“奶奶还请了这两日在府中做客的裴公子做护院总领,往后府中护院值守,皆有裴总领统管。”

此言一出,堂下顿时响起一阵低声窃语,随后便有一名胆子大的家丁站了出来,拱手道:“奴才们在府中护卫主子自然没什么,只是让我们听命于一个外头来的假和尚,怕是不合规矩吧?”

莫云厉道:“裴总领从佛门还俗,一早便与奶奶说了。”

可那家丁并未因此退缩,反而抬高声音说道:“那他到底是外人,总不好叫我们听他的吧!”

“莫说是护院了,便是奴才们做事,也只认主子,不认外人!”

一时间,堂中声音嘈杂起来。

家丁们你一言我一语,态度散漫中又带着几分试探,竟是想借此机会反抗新规。

毕竟若是府外人管人,岂不是再无偷懒的机会?

黛玉目光一沉,正要开口,却因一时气急,猛然呛住,咳得肩膀微颤,整个人看上去比往日更加虚弱。

堂下顿时鸦雀无声,只留下黛玉的急咳声。

黛玉看了看堂下众人。

他们的眼神,有怜悯,有不耐,还有些人眼中闪过不屑之色,似乎在等着瞧她的笑话,等着她失败,甚至……等着她病倒,彻底失去话语权。

“奶奶,喝杯水缓缓吧。”

黛玉心怀感激地看向身边的紫鹃,缓了缓,轻轻抬手,接过一盏温热的茶水。她抿了一口,压下喉中的不适,这才缓缓抬眸,目光冷淡地扫过堂下众人。

她心中清楚——这些人根本未曾将她放在眼里。

他们等着她倒下,等着她管不住贾府,等着她如往日那般借病势迁怒于人,却拿不出真正的手段震慑他们。

可惜……他们打错了算盘。

她声音微微有些嘶哑,却依旧清晰冷冽:“府中众人安危,是头等大事,护院领班之位,自然是能者居之,而非依资历决定。”

她从容地看向仍有些躁动的家丁们,缓缓说道:“裴总领是我和大奶奶请了多次才得来的能将,若有人不服,便也不必再勉强留下。”

此话一出,堂下顿时一片死寂。

经过昨夜疯鹿活尸,众人瞧见了家丁和钱槐尸变后,众人才信府外不只是流民四起,更是异变灾祸在前,人人自危。

贾府如今虽不复往日辉煌,但好歹有一处宅邸安生,能有一口饭吃。

乱世之中,若是被逐出府,哪里还能再找到一处可依靠之地?

方才还叫嚷着的几个家丁顿时噤了声,互相看了看,不敢再接话。

黛玉站立于堂前,微微仰着下巴,目光扫视着堂下众人。

她便是死过一回了,就不会再坐以待毙。

她素来病弱,身姿瘦削,可此刻却仿若一柄藏锋的利剑,语调冷冽:“府中遇贼寇已多次,你们尚且无力招架。府中财务被劫也算是身外之物,你们连自己的性命都难保。往后更有活尸,凶残至极。若无外力能人,仅凭你们如何守家护院?”

可是,沉默之下仍有人心怀不轨。

贾菖自人群中站出,皮笑肉不笑地道:“二奶奶说得有理,只是……外面乱民众多,谁知道这裴师傅什么来头?别说他不是来守家护院的,而是鸠占雀巢,反叫奶奶们害了性命!”

此话一出,堂下顿时有人附和,窃窃私语声四起。

黛玉正要开口,却被突如其来的一声嗤笑打断——

“以我的本事,我若要屠尽贾府,何必等到现在!”

人未至,声先到。

众人寻声望去,只见裴石一脚跨进堂中,脸色阴沉如铁,一手提着被揍得鼻青脸肿的贾环,如拎死狗一般拖进屋。

贾环嘴角淌血,身上衣衫不整,显然是吃了不轻的苦头。

而在裴石身后,一群身强力壮的家丁,押着嘴被堵住的赵姨娘和十几个昨夜抓住的贼匪,气势汹汹地进了屋。

只见赵姨娘披头散发,双眼惊恐,嘴里呜呜作声,却被堵了嘴,无法言语。而几个贼匪更是一见到堂内众人,立刻疯狂挣扎,试图喊话求救。

裴石松开手,将贾环随手丢在地上,发出沉闷一声闷响。

他转身冷眼扫过堂下,目光凌厉如刀,又漫不经心地擦了擦指节,声音轻淡,却透着令人胆寒的森冷:“若是不服,你们便一起上来挑战我,我叫你们心服口服。”

这阵仗,只叫堂下众人面色铁青,心生恐惧,谁还敢上去跟裴石比划?

他们彼此对视,无人敢再出声。

她缓缓回到自己的木椅上坐下,眼尾轻轻一扫,声音清淡却不容置疑:“府中护院一事,就此定下。”

众家丁不敢再言,贾菖脸色铁青,却只能强忍不甘,垂下头去。

而贾环趴在地上,满脸屈辱,眼神怨毒地瞪着裴石和黛玉。

然而,黛玉连看都未曾看他一眼。

她只是转向裴石,淡淡问:“裴总领,知道宝二爷在哪了吗?”

她坐回了那木椅,问:“裴总领,知道宝二爷在哪了吗?”

“在城外嶽神庙,还活着呢。”裴石冷哼一声,随意地瞥了眼地上的贾环,“这家伙不肯说,但总有人是软骨头的。”

李纨听闻,顿时欣喜不已,连忙看向黛玉,急道:“太好了,快把二爷接回来吧!”

然而,黛玉却不急不缓地摇了摇头,语气镇定:“别急,此时出城怕是入夜也回不了府,不如明日一早出发。”

裴石闻言,眉梢微微一挑,露出几分诧异:“二奶奶好像不怎么着急?”

黛玉缓缓抬眸,淡淡道:“我怎么不心急?只是贸然让你们出城,若是叫你们与宝玉入夜遇到贼寇凶尸,反得不偿失。”

裴石眸光微动,不需他为人救夫豁出性命,语气便轻松了几分:“二奶奶的心气,比我想的还要硬。”

说罢,他踢了踢脚边的贾环,“不过确实也急不来,奶奶莫忘了答应我的,处置环三爷一事……”

他语气玩味,“……得我亲自动手才行。”

话音落下,贾环猛地一哆嗦,彻底慌了。

赵姨娘呜呜地挣扎着,眼中尽是惊恐。

然而,黛玉只是目光平静,淡淡地落下一句——

“那就依裴总领之意,动家法吧。”

堂中无人敢言,唯有贾环脸色惨白,冷汗直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