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红楼]李长安 > 第7章 第七章

[红楼]李长安 第7章 第七章

作者:临兵列阵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0-04-05 00:01:16 来源:文学城

竹影下的石桌上摆着的书让风一吹,连着翻动了好几页,书页翻动的声音吵醒了趴在桌上睡过去的黛玉。

黛玉睁眼,朝四周看了看,不见紫鹃和雪雁,院子里安静得连风吹动树叶的声音都格外清晰。

怎么一个人都没有?难道都午睡去了?

“紫——”

“姑娘你醒了?”雪雁拿着一件衣服过来,见黛玉已经醒了,不由笑道:“你的病可刚好,你要再病倒,过两日上花轿的时候怎么去。”

黛玉接过衣服披着,皱了皱鼻子,斜睨一眼雪雁:“平日里,外边那些人欺负你的时候不见你这么能说,我跟前你倒是能说会道,一张嘴,比谁都厉害。”

闻言雪雁连忙笑着赔罪,好声哄着黛玉。

离着启程的日子越来越近,贾府上下也能瞧见一些办喜事的样子,大红灯笼和喜字高高挂着,走进走出的丫鬟们都换上了夏衫,面上喜庆。

黛玉拿着书起身,眼波流转,挑眉盯着雪雁:“可有人来?”

“正要和姑娘说,老太太院里来了人,说是让姑娘去一趟,临行要走了,老太太心里惦记,想多和姑娘待会儿。”

黛玉轻蹙着眉,脚步停了一下,想了一下,把手里的书塞给雪雁。

“正好你给我拿了一件衣裳,我这就直接去,你帮我把书拿回去。”

“那姑娘不要我陪着你去吗?”

“不用,去老太太那里,还要你们陪着,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去见谁,何况,院子里的事还不够你们忙的?”黛玉这几日光养病,还算闲,除了要试嫁衣,要让那些喜娘收拾,每日早上来一趟,午间才走。

昨天听她咳嗽了两声,才免了今天的罪。

想不到,成个亲竟然这么麻烦,一桩桩一件件的事,比起那年宫里娘娘回来省亲还要麻烦。

雪雁一听黛玉的话,忍不住笑出来。

“紫鹃可刚歇下,累得不轻,明天还得再清点一遍,免得有遗漏的东西。”

“那你还不去帮忙,在这里待着。”黛玉敲了一下雪雁的胳膊:“我可先去老太太那里了,要晚饭过后还不见我,你们再来接我。”

“是,听姑娘的安排。”

雪雁看着黛玉离开的背影,忍不住喊了一句:“人家李公子给的信,我们可仔细的收起来,免得到时候您要拿出来再看,寻不到了,还要怪我们。”

黛玉回身,雪雁早就跑得不见人影,不由暗恼——真不该纵着两人,越来越不知道规矩,这话也是能瞎说的吗?

可——李长安的那封信是迎亲的人送来的,黛玉拿到这封信的时候,从未想过,李长安这人的字行云流水、笔锋凌厉,像极了……

那个在大观园里迷路了两回的糊涂人。

从潇湘馆去往贾老太太的院子,黛玉一路上都在想,贾老太太这个时候让她去,是要说些什么。

“鸳鸯姐姐。”

“林姑娘来了?老太太刚醒,正好,你去陪着老太太说会儿话。”鸳鸯掀起门帘,引着黛玉往里走:“老太太,林姑娘来了。”

进了房间,黛玉看着贾老太太,笑着走上前。

“外祖母。”

“林丫头来了?”

乖巧坐在贾老太太身边,任由贾老太太握住自己的手:“外祖母这两日听说有些咳嗽,请大夫来看过吗?”

闻言贾老太太摇了摇头,叹了一声,盯着黛玉看,见黛玉眉目间少了以往的愁绪,心里竟是不知是喜是忧。

当时黛玉到她身边的时候,才那么小一点,一晃眼,都过了这么多年。

“你刚来的时候,才这么点大,瞧瞧,如今都要嫁人了。”贾老太太说完,拍拍黛玉的手背:“那李家公子未曾见着,要是能瞧一眼倒是好了,总能看出七八分来,是个什么秉性的。”

“外祖母净说笑,哪能一眼瞧出别人什么秉性?”黛玉垂下眼,嗔道:“何况,那李家的大郎不是一个好秉性的吗?李家二公子能差到哪里去。”

贾老太太面上表情一怔,竟是回答不上这句话。

李长安在外什么风评,怎么可能不知道?

大观园里都论过一回,处处说李长安是个纨绔子弟,从小比不上李西京,更别说秉性了,只怕是个风流的主。

这些话,黛玉不出门听不见,院子里的人难保不会私下讨论,天下哪里有不透风的墙,黛玉怎么可能不知。

“你心里——”

“外祖母的心意,我明白,可总是待在一处,也有些腻,如今这门亲事尽管突然,可却正好衬了我的心意,让我也能瞧瞧外面的模样。”

“你真这般想吗?”

“您知道我从不说假话,打小性子就是这样。”黛玉抬眼朝贾老太太一笑,沉思片刻:“外祖母,我想我也该回去拜祭父亲和母亲,离开这么些年,还未曾再回去过。”

前路未知,可比起已知的结果,黛玉更愿意去闯一闯,大不了再得一个油尽灯枯的结局,那也是她心甘情愿的。

陪着贾老太太说了半日的话,刚要走,忽地听到外面鸳鸯的声音。

“宝二爷,你——”

“你拦着我做什么,老太太的房间我还进不得了?”贾宝玉径直往房里走,边和鸳鸯说话边回头,一回头就瞧见黛玉站在那里。

四目相对,贾宝玉怔在原地,忘了来这里是做什么。

倒是黛玉见状,先笑了起来,盈盈福身道:“二哥哥,你来得巧,我走你来,老太太这屋里什么时候都有人在,倒也好。”

“你——要走?”

“说了一下午的话,正要走。”黛玉回身看一眼贾老太太,见她眼神里如同第一回见着她时的疼爱,轻点一下头:“外祖母,我先走了。”

“路上小心些,紫鹃和雪雁两个丫头是越发不知规矩,你不让跟着就不跟着。”

“我可不愿意她们跟着。”黛玉说完边往外走,掀起帘子时停了一下:“二哥哥,往后成亲了,可记得往扬州送一张请柬。”

七月二十一,荣国府嫁女。

即便不是十里红妆,却也做足了场面,不仅宾客如云,还贵客亲临,来的都是京中的权贵。

黛玉身披嫁衣,让紫鹃和雪雁扶着往外走,要去前厅拜别长辈才能上轿。

眼前一片绯色,黛玉握紧了手里的东西。

“姑娘,小心脚下。”

耳边忽地传来紫鹃的声音,黛玉一怔,轻点了一下头,立即听见珠帘晃动的声响,比起刚才更为紧张。

敲锣打鼓的声音越来越近,耳边的声音明明以往能清晰辨别,这一刻黛玉竟是完全分不出来。

黛玉深吸一口气,迈开步子,将玉镯戴回了手腕上。

那日李家的人登门提及迎亲一事时,特地让人把一样东西送到了潇湘馆,原先黛玉还不知是什么,打开盒子才知道是一只玉镯。

盒子里的那封信就是李长安给黛玉的信,信上不止提及了玉镯的来历,说是李家给过门媳妇的见面礼,入京时匆忙,忘了带,特地交托给迎亲的人转交黛玉。

信中一支干花,随着一路上的颠簸,到了黛玉手里时,已经不像样子,花叶碎了不少,看上去颇为滑稽。

紫鹃和雪雁嘲笑时,黛玉只觉拿着干花的指尖发烫,像是能看到李长安手忙脚乱,蹙眉耐着性子倒腾的模样。

“林丫头——”

黛玉听得贾老太太的声音,稍稍抬了眼,朝着声音传来的方向一拜:“拜别外祖母。”

“到了扬州,可要好好的,若有机会,回京里来看看。”贾老太太看着面前的黛玉,仿佛瞧见了多年前的贾敏。

“拜别舅舅。”黛玉停顿了一下才接着道:“拜别舅妈。”

“好好好,这一路上,好好照顾自己。”贾政叹了一声:“这些年,你母亲若是瞧见你长成这般乖巧的样子,也会高兴。”

闻言黛玉垂下眼,并未应声。

喜娘和紫鹃见着贾府众人祝福的话都说了一遍,听到外面一声高唱“吉时到”,连忙扶着黛玉向娘家人最后一拜,便要往外走。

吉时可不能耽误,这上轿的时间得一刻不差。

转身时黛玉似乎听到了贾宝玉的声音,只觉恍然,心中惆怅——今日后,她与贾家,是真正的断了。

一步步朝着门外走,黛玉下意识抓紧了紫鹃的手。

这回总不该是梦了。

“新娘上轿——!”

鞭炮声噼里啪啦的响起,黛玉弯腰正要进轿子里时,忽地听到热闹人声中传来熟悉的声音,微微一怔。

“林妹妹!”

黛玉眼前忽地出现自她和贾宝玉相识以来所有的一幕幕,直至紫鹃的声音传入耳中,黛玉才惊觉,她心里不似想象的那么难过。

压在心里多年的石头,随着黛玉进轿子的动作,尽数丢在了荣国府。

“你做什么!好好的喜事,你难道想闹事不成?”王夫人拉过贾宝玉,狠狠瞪一眼袭人:“让旁人听了去,你怕是要捅出一个天大窟窿,成了天大的笑话!”

“母亲……”

“你要不愿意在这里待着,那就回去!”王夫人压低声音:“还愣着做什么!没瞧见宝玉醉了,还不把人扶回去!”

袭人连忙上前扶着贾宝玉,好声劝道:“二爷,你醉了,咱们回去吧。”

薛姨妈和薛宝钗对视一眼,见旁边的人招呼,笑着应声,跟着人群往回走,重新回到热闹里。

贾宝玉痴痴盯着黛玉的花轿远去,忍不住掉下两行泪。

“林妹妹……走了,这回是真的走了。”

“二爷,我们回吧。”

“往后,再没有林妹妹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