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红楼]贾敏有了随身空间 > 第51章 胭脂

[红楼]贾敏有了随身空间 第51章 胭脂

作者:是正经作者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7 19:01:38 来源:文学城

晌午时,宝玉正在贾母上房,忽有人来报:“老爷叫宝玉。”

宝玉好心情一下被破坏光了,实在不想去,求着贾母。

贾母因知贾政叫他何事,哄着他道:”去吧,有我在呢,他不敢委屈了你呢。”派了几个人跟着。

宝玉无法,只得磨磨蹭蹭到了前头。

此时,贾政正在王夫人处,廊下坐着站着彩霞、彩云、金钏、玉钏、绣鸾、绣凤等等一干丫头。

如莺儿此前分析那样,王夫人房里四大丫头里,彩霞是首席丫头,谁也越不过去。

剩下的三人中,金钏和彩云天然有竞争关系。

平日里,金钏奉承宝玉,彩云围着贾环,也就罢了。但自那日宝玉拉着彩云说笑,被贾环烫伤后,金钏心里便深为忌惮。

好不容易逮了个机会,她便决意要在众丫头,尤其是彩云面前,好好表现自己和宝玉有多亲近。

宝玉还没过来的时候,她就刻意挑着话头,肆无忌惮的嘲笑起宝玉素日如何怕老爷。

一众小丫头虽不敢接话,但也觉好笑,偷偷抿唇笑着。

彩云深知她意思,看了她一眼,并不搭这个茬。

一时,宝玉过来了。

金钏起身拉住他,故意带到彩云跟前,悄悄笑问道:“宝玉,我这嘴上刚擦的香浸胭脂,你可还吃不吃了?”

他从小到大,只悄悄尝过盒子里的胭脂,何时吃过人嘴上的胭脂了?

宝玉正欲反驳,彩云已忍不住火气,一把推开金钏,笑骂道:“人家心里正烦恼着,你还怄他!”

她气性上来,学着金钏刚才那样,柔声细语的对宝玉道:“老爷心里正喜欢,你快进去吧。”

抚着他拉着他,亲自将他送到门口。

金钏被气的不轻,只没办法发作。

且说宝玉,他进了门后,迎春、探春、惜春、贾环等早都到了。

贾政正欲骂他两句,忽想起赵姨娘害他一节,愧疚之下,再看宝玉、贾环,只见宝玉丰神俊朗,神彩飘逸;贾环人物猥琐、举止粗糙。

不免想到前头贾珠已不在,自己发须将白,只有这两个儿子,宝玉若没了,自己何尝忍心呢?

一时,对宝玉的厌嫌减去了**分。

贾政缓和了脸色,将元春的谕旨,大观园住处安排当着众人说了一遍,但又怕宝玉进去住后,开始荒废学业,习惯性的敲打了两句。

王夫人忙拉宝玉来,闲拉家常一般的问道:“前儿送去的丸药都吃了吗?”

宝玉道:“还有一些。”

王夫人笑道:“明儿再取十丸,叫袭人服侍你吃了再睡。”

如贾宝玉这般,有一些权贵世家长大的子弟,别的或许寻常,但在人情世故方面的手段,绝非小可。

只要有心想交好人,就没有拿不下的。

不但让你如沐春风,还丝毫感受不到刻意。

而宝玉能使贾母、邢夫人、王夫人等众长辈皆宠爱他至极,绝不止是长得好,他还是这方面的翘楚。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他自幼看穿了人性,却又怕人性,但对于人性人心的把握,已经融入到了他的骨髓中。

他一听母亲话里的意思,就知道母亲是要他在老爷跟前赞袭人,他一向对身边人是极厚道的,配合着道:“太太有吩咐,袭人天天临睡打发我吃的。”

贾政虽不才,但也浸淫官场多年,修成了半只老狐狸。

上回,周姨娘、贾芹一节能唬过他,第一是王熙凤厉害,设了一个三连套的局;第二,是贾琏出面抬举的贾芹,他对王家防备,却对贾姓人不怎么设防。

但经那事后,他便愈发留心身边小事来,更遑论是王夫人说的话。

他听王夫人说袭人,料想必是她麾下的丫头。

而今王夫人怂恿着宝玉,先在自己这里不经意的说那丫头好话,给他心里留个影儿。

若他不留神,指不定将来真考虑点那丫头给宝玉做通房或妾室。

门都没有。

贾政捋了捋须,板着脸问:“谁是袭人?”

“是个丫头。”

“谁给起这样刁钻的名字?”

王夫人一听这找茬的语气,便知大事不妙,她刚才的小心思,竟全被贾政识破了。

袭人还不是她的人,只是和她略沾一沾边,若就此被贾政弹压下去,她以后还怎么收拢人心?

王夫人忙抬出贾母,笑道:“是老太太起的。”

她说老太太起的名字,其实是在为自己解释,那是老太太的丫头,并不是她的人。

贾政一听贾母,方不欲追究,只是少不得替贾母说几句话,道:“老太太怎么晓得这样的话,定是宝玉。”

宝玉忙起身替自己描补:“有句唐诗,‘花气袭人知昼暖’,她姓花,就起了这个名字……”

贾政深深瞅了宝玉一眼,他心里清楚“袭人”二字还有另一个出处。

“独有南山桂花发,飞来飞去袭人裾。”

那是卢照邻的《长安古意》一诗。

大意是:一众娼.妓使劲手段,去勾引王孙贵胄家的公子,骗人家说,只要能在一起,就算死了也甘愿,以为只要凭借狐.媚舞技,就可以拿捏他人一生。

私底下,她们却不挑客,只要出钱,人人都可以染指。

这些娼.妓就如同皇上身边的小人一样,排挤着朝中贤臣,欲治他们于死地。

而王孙贵胄们,皆认为自己的富贵会超过五世。

结果娼.妓们年老色衰,落得一个凄凉贫穷的结局,昔日的豪华门第,也因王莽篡政而衰败,什么都不剩了。

只有一个人因从不干涉政事,才免除一死。

他年年月月的写书,写了满床满屋的书,伴着那些书的,只有南山的桂花,点点落在他的衣服上。

贾政瞅着宝玉,暗忖,宝玉纵读过这些浓词艳赋,应还不至于将自己身边的丫头比作娼.妓。

算了。

骂了几句宝玉,便将他赶出去了。

宝玉出了门,他早看出金钏与彩云的纷争,便冲金钏笑了笑,一溜烟的往回走。

刚至穿堂处,袭人堆满了笑,下来试探道:“老爷叫你做什么?”

宝玉忆及母亲对她的抬举,笑了笑,敷衍道:“不做什么,怕我进园淘气,白嘱咐我几句。”

说着,走到西厢房,去找黛玉了。

刚进门口,就听到一声粗嘎:“凤凰来啦!”

宝玉吓了一跳,往四周一看,却没有他人,只有桌上一个鸟笼,里面是一只赤金顶的鹦鹉。

他走过去,笑问道:“是你在说话?”

不但说话,还编排他,谁教它叫自己凤凰的?

那只鹦鹉却不理它,跳到架子上,嘎嘎的叫道:“紫鹃,看茶。”

宝玉愈发稀奇,会学人说话的鹦鹉他见过不少,可有自己小脾气,能和人对话的鹦鹉,这还是生平头一次见。

黛玉听到外间动静,从珠帘后走了出来,看宝玉挪了个凳子过来,逗着里头的鹦哥儿,似乎和它较上劲了,不由笑道:“你别欺负它,它会生气的。”

宝玉听了更惊喜,笑道:“好妹妹,你这只鹦鹉莫非成精了?”

黛玉勾起唇角。

紫鹃端着茶过来,笑道:“它叫鹦哥儿,是姑娘从苏州带来的,因姑娘常把自己茶水、点心喂给它,它就越来越聪明了,不但会和人对话,还会念诗。”

生怕宝玉不信,道:“鹦哥儿,你背一句诗给宝二爷听听。”

鹦哥儿嘎声嘎气的,对着紫鹃叹道:“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

又冲着宝玉,道:“绕堤柳借三槁翠,隔岸花分一脉香。”

后头一句,是宝玉题在大观园沁芳亭处的对联。

这屋里头,能教鹦鹉此句的,唯有黛玉。

宝玉心中一动,冲着黛玉直笑,道:“我居然不知道,你那么喜欢我题的这句联。”

黛玉红了脸,无可反驳。

她是很喜欢那一联,除了联中的诗情画意,还有里面“天人合一”的思想,柳堤之绿,同出一体;两岸繁花,香源一脉。

众生万物皆是同根同源,相互作用,不分彼此。

但看宝玉得意,她没好气道:“马上要搬进园子了,你不回去收拾,来我这里做什么?”

宝玉悠然自得的坐在摇椅上,嘻笑道:“我为什么不来?鹦鹉和你在一起都成精了,我也要常和你在一起,沾着你身上的灵气,让自己也变得聪明些。”

黛玉道:“你信紫鹃在那儿胡说八道。”

紫鹃立即道:“我没说假话。”

这里的真真假假,宝玉并不在乎。

他笑道:“好妹妹,你把这只鹦鹉借我几天?”

“不借。”黛玉一口拒绝。

他这人心思坏,倘若把她的鹦鹉也教坏了,怎么办?

宝玉在黛玉跟前脸皮奇厚,一点儿没被拒绝的尴尬,反再接再厉的缠着她道:“好妹妹,借我吧?”

黛玉被他缠不过,实在没办法,道:“这只真不行,万一你一句两句话不妨头,被它学了去,我以后闹不清了。我还有一只翠玉顶的八哥,是和它一起养大的,你拿去玩吧。”

宝玉道:“八哥儿有什么好玩的?”

浑身黑乎乎,长得也不如鹦鹉秀气好看。

紫鹃暗笑道:“姑娘养的八哥自然也不一般。”

宝玉一听,顿时来了兴趣,道:“怎么说?”

紫鹃道:“它虽不会念诗,却能认字。”

说着,黛玉已让雪雁从耳房将那只八哥儿拿来,交到宝玉手里,道:“你自己拿回去慢慢研究,我还要忙着收拾东西,你快去吧。”

宝玉虽未能和黛玉说上两句话,但好歹得了东西,高高兴兴的走了。

择定一吉日后,宝玉、黛玉、宝钗等便纷纷搬进了大观园。

一、原著所隐真事,宝玉清清白白,他吃盒里的胭脂,但不吃丫头嘴上的胭脂。

[1]他吃盒里的胭脂是实证,确有其事。

“宝玉不觉拈起了一盒子胭脂,意欲往口边送,又怕湘云说。”

[2]袭人口中证明,注意“偷着”二字,即把别人用来擦嘴的胭脂盒子偷偷拿去,尝里面的胭脂,而不是嘴对嘴吃。

“再不许弄花儿,弄粉儿,偷着吃人嘴上擦的胭脂。”

[3]金钏所说,是为了排挤彩云,表现自己与宝玉的亲近,不足取信,这个“悄悄”二字是假语。

“金钏一把拉住宝玉,悄悄的笑道:‘我这嘴上是才擦的香浸胭脂,你这会子可吃不吃了?’彩云一把推开金钏。”

[4]这一处,宝玉是因为前文袭人对黛玉不敬,心中生气,为了打压袭人,故意与鸳鸯亲近,鸳鸯也心知肚明,所以故意把袭人叫出来看。

“宝玉涎着脸笑道:‘好姐姐,把你嘴上的胭脂赏我吃了罢!’一面说,一面扭股糖似的粘在身上。鸳鸯便叫道:‘袭人,你出来瞧瞧!你跟他一辈子,也不劝劝他,还是这么着!’”

二、王夫人在袭人一事上的弄巧成拙。

[1]贾芹事件一出,贾政十分防备王夫人,王夫人装作闲谈,暗夸袭人周到细心,欲让袭人在贾政心里留个好印象,贾政直接打压袭人,并因为记住了袭人的名字,贾政永远也不可能让她当宝玉姨娘。

“王夫人道:‘明儿再取十丸来;天天临睡时候,叫袭人服侍你吃了再睡。’”

“贾政便问道:‘谁叫袭人?’王夫人道:‘是个丫头。’贾政道:‘丫头不拘叫个什么罢了,是谁起这样刁钻名字?’”

[2]王夫人不是要替宝玉遮掩,而是抬出贾母,替自己遮掩。

“王夫人见贾政不喜欢了,便替宝玉掩饰道:‘是老太太起的。’”

三、作者用春秋笔法,写出了对袭人的评价:娼.妓。

[1]卢照邻的《长安古意》讲的是王孙公子与娼.妓的故事,并把娼.妓比喻为君王身边的小人。

“长安大道连狭斜,青牛白马七香车。玉辇纵横过主第,金鞭络绎向侯家……楼前相望不相知,陌上相逢讵相识?借问吹箫向紫烟,曾经学舞度芳年。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娼.妇盘龙金屈膝……共宿娼家桃李蹊。娼家日暮紫罗裙,清歌一啭口氛氲……自言歌舞长千载,自谓骄奢凌五公……昔时金阶白玉堂,即今惟见青松在。寂寂寥寥扬子居,年年岁岁一床书。独有南山桂花发,飞来飞去袭人裾。”

四、《长安古意》中,其中一个王孙公子杨雄的结局,写了一床的书而出名,这个人在文中,是后来的贾宝玉,即贾宝玉为作者本人的一处证据。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51章 胭脂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