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红楼]贾敏有了随身空间 > 第39章 茶叶

[红楼]贾敏有了随身空间 第39章 茶叶

作者:是正经作者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7 19:01:38 来源:文学城

且说这日隅中,黛玉听说迎春昨晚受了风寒,便约了湘云、宝玉一起向三春所居抱厦处去看她。

到了廊下,听到房里一阵爽朗笑声,听着是王熙凤,再进门一看,宝钗、探春、惜春、李纨、王熙凤等都在,围在大圆桌前不知在说些什么。

她一进去,王熙凤立马起身,把他们几个拉过来,笑道:“这下来全了!”

黛玉颇有些惊讶。

探春、惜春就住在邻屋;宝钗喜欢串门;李纨负责看顾姐妹们,迎春生病,她论理该来的;可凤姐儿是个大忙人,最近府里年事又多,她来一趟看看就罢了,怎么还有跟大家说说笑笑的功夫?

宝玉问起迎春的病情,王熙凤道:“不要紧,吃了药,正在里间屋里休息。”

那就不方便进去进去看了。

宝黛湘三人便要入坐,王熙凤拉着黛玉,让她坐在自己身边,问道:“我前儿打发人送了两瓶茶叶给你,可还好么?”

黛玉道:“我差点忘了,多谢你费心想着。”

王熙凤一笑,正要说话,宝玉顺口评价道:“我说不大甚好,不知你们怎样。”

他喝了之后,不知为何,睡不着午觉了。

宝钗道:“味儿倒轻,只是颜色不大好。”

王熙凤眯了眯眼。

她分给大家的,是暹罗国进贡的绿茶。

而绿茶制法常有两个,一是蒸青,二是炒青。

自本土发展出便于保存的炒青工艺后,蒸青工艺就很少用了,不过,暹罗国那边落后,采用的还是唐时盛行的蒸青工艺。

蒸青是蒸,把新鲜嫩茶叶放入蒸笼中轻微加热;炒青是炒,在锅中炒制茶叶,使茶叶在高温下水分快速蒸发。

因为制法区别,蒸青茶汤的浓度更高,但茶叶未全干,所以颜色更翠绿。

很多人爱蒸青绿茶,就是爱它的颜色。

所以,宝玉不喜欢是真的,毕竟各人脾胃不同,但宝钗说味道轻、颜色不好却全是假的。

薛宝钗纯属在众人面前故意挑理,让她没面子。

偏生薛宝钗的话是紧跟宝玉说的,她要怼回去,宝玉脸上也不好看,岂不是为打老鼠伤了玉瓶?

少不得暂时咽下这口气,自己给自己搬个梯子下。

只一转念,王熙凤就紧跟着宝钗的话,没事人一般,道:“那是暹罗国进贡的茶呢,我尝着却不如我每日吃的茶好。”

黛玉笑道:“我尝着却比我每日吃的茶好,不知你们脾胃是怎样?”

帮王熙凤解围是真,觉得茶叶不错也是真,比起炒制浓茶,她反而喜欢更香醇的蒸青绿茶,可以白口吃,还可以在里面加上牛奶和炼乳,当甜点吃。

宝玉听了,立即道:“你爱吃,把我的也拿去。”

王熙凤笑道:“你爱吃,我那儿多着呢。”

一时间,几个人都围着黛玉转。

黛玉对王熙凤道:“既然如此,那我就派丫头去取了。”

王熙凤意味深长的看着她,道:“不用,我让你给你送去,我明儿还有一件事求你呢。”

黛玉听了,向众人笑道:“你们听听,吃了他们家一点茶,就来使唤人了。”

王熙凤终于逮到了机会,马上按着贾母此前教她的,笑道:“你既吃了我们家的茶,怎么还不给我们家做媳妇?”

她已知道宝玉这头没问题,所以一心只观察黛玉反应。

黛玉先是楞了楞,忽然反应过来,猛的涨红了脸,扭过头,一声也不言语,不知在想什么。

宝玉悄悄地拿眼看她,心下忐忑。

王熙凤也有些拿不准,知道这个时机过了,再难寻到一个合适的机会,决定还是得再加把火。

她索性拉住宝玉,又来拉黛玉,笑问:“你看看,给我们家做媳妇,少你什么?是人物门第配不上?还是家私根基配不上?你说呀!你不说话,我就当你同意了!”

众人都笑起来,黛玉抬身就要往外走,被李纨拉了回来,她拉着黛玉,又看向宝钗,笑叹道:“真真我们二婶子诙谐的好。”

王熙凤笑了笑,岔开话题,改说其他了。

黛玉方松了口气。

一时,众人都散去了。

黛玉沿着抄手游廊往回走,宝玉亦步亦趋的跟在后面。

黛玉心里万种滋味,现在最不愿意见到的人就是他,偏生大家都走一样的路,没法撵走他。

过了一会儿,她实在受不了,停住步子,一扭身,宝玉也跟着停下了,正笑嘻嘻的看着自己。

对上他的笑脸,她鼻子一酸,泪珠在眼里打转。

顿时,宝玉脸上笑容尽收,忙关心道:“怎么了?”

他说着,便去拉黛玉袖子。

黛玉撤回手,坐在拐廊上,用帕子擦着眼泪。

宝玉看她哭,自己眼睛也酸酸的,强笑道:“你是因为凤姐姐刚才那几句话,你、你不高兴她说那些,是不是?”

黛玉闷闷道:“没什么,几句玩笑话罢了。”

“也不一定是玩笑话。”

凤姐儿不是玩笑,而是试探,贾宝玉相当清楚。

但现在,他宁愿不清楚。

贾宝玉默了半晌,之前的快乐一股脑全飞了,心里抽着直痛,他以为她心里也有他的。

可看现在这样子,他恐怕是自作多情。

事实让人难堪,但他又免不了自私的想法。

尤其是,他心里极其清楚,她许给别人之日,就是他的殒命之时。

但即便死了,他也不能瞑目。

强人所难非君子所为,可让他眼睁睁的放弃拥有她的机会,他办不到。

他便是使尽心机,用尽手段,也要把她扣在身边。

半日,宝玉低声道:“你想要我怎样呢?我以后什么都听你的,你不喜欢的,我都改,还不行吗?”

语气里,带着极卑微的讨好和哀求,光是听着,就让人于心不忍。

他也不待黛玉答话,自顾自的喃喃往下说:“好妹妹,当哥哥的求你了,你再考虑一下……”

黛玉受不住这样的气氛,抿了抿唇,没好气道:“你懂什么,你又在胡说什么,我哭自然有我哭的。”

她心里明白,他们两个之间,很难很难,而他以为美梦即将成真,还在那里傻乐。

就因为这个,她才哭的,他却想到哪里去了?

黛玉站起来,道:“不用你管我。”

说着,转身就走。

留下贾宝玉,在风口里站着,想了许久。

…………

贾宝玉有一肚子的话想问黛玉,可惜都不能直接问出口,他一面想着怎么变法试探,一面信步来了西厢房。

他并不忙着进去,而是习惯性的,先悄悄透过纱窗往里看。

黛玉正背对着窗,坐在榻边案桌旁,不知在做什么。

宝玉只好收回目光,进了屋。

紫鹃、雪雁她们都在里间,黛玉在跟他们说话,脸上带着笑,似乎心情很好。

宝玉一转头,又看到黛玉旁边的炕桌,上面被一瓶瓶茶叶盒子堆满了。

一模一样的盒子,是王熙凤分送给大家的暹罗国茶叶盒子。

宝玉便笑了,道:“我还说把我那两瓶送来给你呢,转眼凤姐姐就送来这么多……”

然而,这次他却猜错了。

不待黛玉说话,紫鹃端茶过来,笑道:“凤奶奶的还没送来呢,这是大家知道姑娘格外喜欢这茶,便纷纷把自己的茶叶转送给了她。”

宝玉惊讶的看黛玉,她冲他得意的挑了挑眉。

里面蕴含的活泼骄傲劲儿,让他心脏一阵狂跳。

他忙借着喝茶掩饰了一下,漫不经心问道:“都有谁送?”

紫鹃道:”这两瓶是珠大奶奶送的,这两瓶是宝姑娘送的,这四瓶分别是二姑娘、三姑娘、四姑娘、史姑娘送的,还有这一瓶,是环三爷派人送来的。”

环哥儿?

他记得,凤姐并没有给贾环送茶叶,那贾环得的这一瓶,必是三姐姐给他的。

三姐姐有两瓶,一瓶转送黛玉,另一瓶给了贾环。

贾环统共就得了一瓶,还是亲姐姐给他的,他却舍得转送给黛玉。

想到贾环对黛玉的亲近,宝玉心里大为不舒服,将那盒茶叶攥在手里,笑道:“你得了这么多,这瓶给我吧!”

黛玉诧异道:“你不是嫌弃这茶味道淡吗?”

宝玉笑道:“我拿回去再细品品。”

和黛玉说笑几句,出了门,顿时,脸上温文尔雅的笑意消散殆尽,眼神冷冷的,莫名让人胆寒。

跟着他的几个小丫头,试探性道:“二爷?”

贾宝玉回过神,将那茶叶盒子随手撂到后面丫头怀里,也不在意是谁,淡淡道:“赏你了。”

转过天,贾宝玉去赴宴,席上喝了几杯酒,脸色有些发红。

等来了王夫人院,他脚步一趔趄,顺势扶着柱子,坐在廊下,让小丫头帮着按头,闭眼,低声嚷着说:“一身酒气,稍微散散再见太太。”

醉酒的人是不讲理的,众人只好由他。

过了一会儿,贾宝玉皱眉道:“什么时辰了?”

一个丫头说:“酉时过了。”

贾宝玉口齿不清道:“该下学回家了……”

众人听了,不由都笑了。

小丫头绣鸾嘻笑道:“二爷又醉糊涂了,现在还是正月,学房里放假,哪儿有课?”

宝玉带着醉酒之人的迟滞,反应了半晌,皱眉摇头道:“我才还见环哥儿和兰哥儿坐在我后排……”

另一个丫头绣凤无奈道:“兰哥儿在珠大奶奶那儿,环哥儿正在太太房里,帮着抄经呢,可见二爷醉了……”

“哦,”贾宝玉听了,也不理论,起身说要去见太太,众人忙扶着他,又有丫头进去禀告了。

王夫人正在诵经,听儿子喝醉了酒,忙扔下木鱼,不待他请安,就抱住他,摩挲着他的额颈,连声道:“我的儿!又吃多了酒,快别动了,小心一会儿头晕,还不去静静的躺会儿。”

让人帮着去抹额,脱袍服,除靴子,拿枕头被褥来,又让人去跟老太太说一声。

宝玉躺倒在王夫人身后,旁边贾环伏案在抄写《金刚经》,丫头彩云在服侍着贾环。

宝玉便拉住彩云胳膊,王夫人看了,笑道:“你替他拍着,让他睡吧。”

彩云只得替他拍着,两眼却看着贾环,似乎很怕他不高兴。

宝玉笑了笑,道:“好姐姐,你也理我一理。”

说着,不由分说拉住她手,放在怀里轻轻揉着。

彩云颜色都变了,立即夺手,道:“再闹,我要嚷了。”

然而,醉酒之人的力气是极大的,她实在挣不开,自己又是个丫头,并不敢真的嚷出来。

贾环气极,眼睛往桌上油灯一瞥,一时计上心头,装作失手的样子,把那油灯往宝玉脸上一推,心里想着:烫瞎他就好了。

贾宝玉早在暗暗留意贾环的动静,见他眼神动作,什么猜不到,却也不起身,只把头略偏了偏。

那油灯里的油大半洒在桌上、褥上、枕上,但还有一小半洒在宝玉脸上,他捂住脸,“嗳呦”一声。

王夫人唬了一大跳,再一看,又急又气,忙命人替宝玉擦洗,又对着贾环一顿臭骂,王熙凤听到动静,已赶了过来,摇头道:“环哥儿这毛手毛脚的性子,赵姨娘也该教导教导。”

王夫人立即命人叫过赵姨娘来,沉着脸,指着赵姨娘的脸,训斥了几句。

幸而她知道,蜡油烫伤有的治,方暂时按下不理论。

一时,阖府惊动。

黛玉听说宝玉被烫了,吓了一跳,忙过去看情况,彼时,宝玉已回到自己房里。

听说黛玉来,因脸上敷着药,怕她嫌弃,捂着脸左躲右躲就是不让看,黛玉只得罢了。

“很疼吗?”

“不疼了,养一两天就彻底好了。”

“好好的,怎么烫了呢?”

宝玉不说话,黛玉便去看丫头,袭人动了动唇,神色有几分为难,晴雯是个直性子,气不过道:“还能怎么样,被环哥儿烫的呗。”

袭人道:“不一定是故意的。”

晴雯阴阳怪气道:“对对对,八成不是故意的。”

黛玉光听话音就猜到,贾环故意烫伤了宝玉。

她心里莫名生气,却不知该说什么,能做什么。

宝玉嘱咐道:“明儿若老太太问,就说是我自己不小心。”

晴雯冷笑两声,道:“你就这样宽宏大量,别人越发欺负到你头顶上了。”

宝玉笑着不说话。

这是他的家务事,黛玉不好掺和品评,便转身回房去了。

一、原著暹罗国茶叶事件分析:

[1]第二十五回,宝玉部分动向。

第一天,宝玉去探望贾赦的病,凤姐送茶。

第二天,宝玉没睡中觉,早早的吃了晚饭,在府内待了一天,没出门。

第三天,宝玉去北静王府,傍晚回来。

第四天,王子腾夫人寿辰,宝玉去了一天,回来挨烫。

[2]那么,第二天宝玉为什么没睡中觉?必是因为吃了凤姐第一天送的茶,睡不着了。

所以,后面才说那茶“不大甚好”,意思是茶味太重,喝了容易睡不着,这是真话。

而宝钗说“味倒轻”,显然就是假话了。

[3]另外,宝钗说茶“颜色不大好”,也是假话。

暹罗国即泰国,古代发展比咱们落后,所以明清时咱们已经喝上炒青的茶了,他们还喝蒸青的茶。

蒸青和炒青的茶汤区别就是:

①蒸青颜色好,较为嫩绿,炒青颜色深沉。(宝钗说了假话)

②蒸青保留了更多茶碱成分,容易让人睡不着。(宝玉不喜欢是真话)

③蒸青香气更加鲜明。(黛玉喜欢也是真话)

二:原著宝玉挨烫事件分析:

这次挨烫,源于宝玉吃醋。

[1]原文一句话,证明宝玉是故意气贾环的。

“宝玉见彩云淡淡的不大答理,两眼只向着贾环。宝玉便拉他的手……”

[2]为什么宝玉要故意气贾环呢?

第一天在邢夫人处见面,贾环和贾兰要走,宝玉还要跟他们一起走,说明这个时候,宝玉对贾环没有意见。

第三天宝玉去静王府,第四天宝玉去王子腾家,按理说,宝玉更和贾环没什么交集了。

那么,中间只剩了一个茶叶事件。

宝玉一向会做人会说话,不会让人下不来台。按理说,即便他不喜欢那茶叶,也不会直接在王熙凤问黛玉时,抢先一步说茶不好。

再联系一下,第二天他没睡午觉,在府里呆了一天,必往黛玉处去了,然后,看到贾环把他的茶叶送给了黛玉,所以心里怄气。

说这句话时,显然是吃醋了,“别人”必然指的是黛玉。

凤姐儿又问黛玉道:“你尝了可还好不好?”没有说完,宝玉便说道:“论理可倒罢了,只是我说不大甚好,也不知别人尝着怎么样。”

[3]因为宝玉吃了两天醋,所以看到贾环来气,故意在贾环面前,拉扯彩云。

[4]后文,黛玉不缺茶,宝玉明知道,王熙凤又送了她很多,但还要把自己的茶送给黛玉,也证明了这一点。

[5]从此后,黛玉再未和二房的赵姨娘、贾环有过多交集,就是因为这次,宝玉为她争风吃醋而挨烫。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9章 茶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