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红楼]贾敏有了随身空间 > 第31章 封妃

[红楼]贾敏有了随身空间 第31章 封妃

作者:是正经作者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7 19:01:38 来源:文学城

王子腾读完信,揉成一团,扔到地上,他皱着眉头,眉宇间显露出几分烦躁。

“这薛家的人就这般不中用,连个素昔爱混迹在闺阁中的贾宝玉都拿不下来!”

旁边一亲信名叫曹高者,陪笑道:“大人何必这样在意贾家?不过一没落的世家耳。”

当初强盛时,用两代的王家女笼络就罢了,现在没人没权没地位,内囊也渐被消耗掏空了,何必再搭理他们。

“你懂什么,”王子腾冷冷一笑道:“你以为贾家扶植我起来,把武将资源过度给我,就没留有后手?”

“老荣国公虽没了,可他在军中留下的影响力还在,现在军中那些老人肯听我的号令,是因为贾王两家有姻亲关系,同绑在一条船上,我要是敢散伙拆船,首先就得大出血。”

更不用说,两家还有其他方面的利益关系。

拆伙是不行的,太伤筋动骨,唯一的办法,就是一点一点把贾家吃掉,就像过去吃掉薛家一样。

等贾家成了王家的傀儡附庸,王家拥有了绝对的话语权,其他事情也就跟着解决了。

但现在的情况并不如他所愿。

宁府那边呢,大侄女嫁给贾珍没多久,就一病死了,外姓女人尤氏被扶了正。

而荣府这边,妹妹王氏虽一心向着娘家,可二侄女王熙凤却是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被贾母笼络去了,成了个两面光的角色。

他膝下只有一个女儿,还要留着和诸王公侯爵联姻,浪费到贾家太不值当。

所以只能靠薛家女儿。

起头帮着造势,费了不少功夫,尚未见成效,林如海一来,把他的大计全破坏了。

这该死的冤孽宿敌。

他怎么不死了呢?

另一亲信张继叹道:“大人应知,薛家也是有心无力,缺少筹码。”

薛家是商户,祖上做过官,但早已败落了,论及出身,和林家无法相比,论及亲戚,也没林家同贾家近,若硬碰硬,岂不是以卵击石?

纵有夫人王氏撑腰,可她平日被自己婆婆压得死死的,荣府管家权又被剥夺给了王熙凤,再者,她也不是一心为了金玉,只想借着薛家的手,铲除木石之盟而已。

王子腾显然有更多的考量。

朝堂之中,已分为了旗帜鲜明的三个党派。

以林如海为代表的新皇派,以他为代表的旧皇派,还有以贾家为代表的中间派。

那些中间派,各家势力不强,但却占大多数,是朝廷的基石。

一家两家算不得什么,联合起来的势力却不可小觑。

而贾家作为昔日的八公之首,便具有将他们联合起来的能力,且看小秦氏的葬礼就知道了。

林家势头猛烈,若如此发展下去,迟早贾家被拉到新皇的阵营去。

照此发展,他就危险了。

贾宝玉的婚事看着小,却是新皇和旧皇在掰手腕,也是他和林如海的博弈。

木石胜,新皇大优,他兵败如山倒;金玉胜,旧皇大优,林如海恐再难有回天之力。

他必须为他这一方增添筹码才行。

贾母,林如海,一个国公夫人,一个一品大员,能压住他们的,除了皇上,还有就是,宫里的娘娘!

王子腾顷刻间拿定了主意。

…………

自秦可卿葬礼后,贾政总觉得心里七上八下的。

他并不是天生的一本正经、不苟言笑,少年时也曾有一番雄心壮志,想着科举从仕、光耀门楣,但进入官场不久,一腔热血被泼了个冰冷,贪官他不愿意做,清官要有能力有手腕才做得起,他能力有限,也没有那么大的魄力。

从此,不求飞黄腾达,只求有功无过,几十年来,时时如履薄冰,处处小心谨慎,日日勤勤恳恳,年年兢兢业业,生怕自己一着不慎,把荣府带到深渊里去。

可族里有族里的规矩,他管得了自己,管不了宁府。

小秦氏的那场葬礼,恣意奢华,铺张浪费让他心里不甚安稳,后面出殡时的规格,所用的义忠亲王的棺材板儿,包括四王八公均派人来路祭,更让他心惊胆战。

偏偏珍哥儿一意孤行,不听他劝。

他这段日子,吃吃不下,睡睡不安稳,生怕由此引出什么祸事。

幸好几个月过去了,京都风平浪静,看似一切都平息了。

这天是贾政生辰,他因提心吊胆了许久,终于能松一口气,好好热闹放松一下,谁知酒席宴会上,忽有门吏匆匆来报:“六宫都太监夏老爷特来降旨。”

贾政而今已是老鼠胆,闻听此语,吓得手里的酒盅没拿稳,差点跌在地上,旁边的贾赦等亦是如此,因提前未听得任何风声,不知何事,猜又猜不透,更让人惶惧不安。

贾政忙撤了酒席,换衣摆案的来到中门接旨,夏太监来后,也不说何事,只说陛下宣他入朝,在临敬殿觐见,说完,立即骑马走了。

贾政不敢有丝毫耽搁,更衣入了朝,等了许久,却未见到皇上,一时有皇上身边的太监总管来宣旨,说是她的大女儿元春被封为凤藻宫尚书,加封贤德妃。

贾政谢了恩,去见了元春,总算了解了事情因果始末。

原是皇上欲大封六宫,宫里老太妃见元春入宫做女史多年,谦俭持躬,泽洽宫庭,便趁着这个时机,向皇上提了一嘴。

皇上素来尊重老太妃,听她如此说,帝心甚喜,因此,着意厚封了元春。

除此之外,还有一道旨意。

皇上体贴宫中女眷思念亲人之情,下旨,以后每月逢二六日期,准椒房眷属入宫请候。

太上皇等闻之大喜,跟着下发谕旨,除了恩准宫嫔亲人入宫探视外,凡有重宇别院之家,还可以上奏请妃嫔回家省亲。

这竟是意料不到的隆恩。

一连串的喜事,将贾政砸的晕晕乎乎,待回了府,贾赦、贾珍、贾蓉等已聚在一起,津津乐道的商议起如何建造省亲别院,贾政忙止住众人,苦笑道:“若要请贵妃回家省亲,恐怕耗资过大……”

没有金刚钻,还是不要揽这个瓷器活了。

依他看,能每月让亲眷进宫探望就很不错了。

“二弟不要如此说,”

一语未了,贾赦止住他的话头,捋须笑道:“现宫中贵妃一共三位,除了咱们家贵妃,另还有吴贵妃,周贵妃。我刚派人打听过,周贵妃家里已动开工,吴贵妃的父亲也派人出城踏看地方去了。”

“到时候,若周吴两位贵妃皆回家省亲,唯有咱们家贵妃落下,岂不落人口实?”

“再说,省亲之事乃是皇上下旨恩准,我等怎可辜负皇上隆恩?要被京都其他名门望族看了,说不得还会在背后笑,咱们堂堂国公府连建造别院的力气都没有。”

对于贾赦的话,贾珍亦是赞同,不过,这是荣国府的大喜事,不需要他们宁府掏银子就罢了。

此时,贾政哪里不明白,贾珍不过是在旁边捶边鼓、看好戏、捞便宜,他大哥贾赦才是肚子里憋着坏水。

说起来,自父亲指定他继承荣国府以来,大哥贾赦便对他有颇多怨言,直至大哥儿子贾琏协理荣府事务,他的长子贾珠早逝,大哥心气方平。

而今,他膝下忽多了一位贵妃女儿,大哥这红眼病又犯了起来。

都是一家子兄弟,何必呢。

如今家计一年不如一年了,他们文字辈的这一代又没有一个特别出息的,大家都是在啃老本。

虽然他们国公府的老本雄厚,够啃,但要慢点啃,总得给子孙后辈留足发展的空间和余地。

万一子孙后辈还是不争气,也能回来跟着啃老本。

大哥却不盼人好盼人坏,巴不得花光积蓄,中公出现亏空,以治他掌家不利之罪。

也不想想,家里不好了,他的滋润日子还有吗?

贾政想了一回,知道此事是必不可免了。

“即使要建造省亲别院,也要以诸事便宜为先,一则耗费有限,二则缩减动工时日,使贵妃娘娘尽早归家探亲,与其另寻别处,不如在府中圈土修建,也可省下买地钱。”

他的话有理有据,贾赦、贾珍等自然赞同。

当下便拿出贾府地图来,圈圈画画,商量着从梨香院前,到贾琏院后,将那一带的建筑全拆了,再往东去,占住宁府会芳园部分,一共三里半地,用于盖省亲别院。

商议罢,命人去画图样,等之后大家再议。

次日,园子图样已得,贾赦、贾政、贾珍、贾琏、贾蓉等诸男人,以及府里一众管事,老赖、赖大、赖二、林之孝、吴新登、周瑞等皆聚于议事厅。

盖园子的总监工就不必说了,老赖虽已鬓须皆白,但精神矍铄,且服侍过贾家三代主子,经历府中无数大小事,此次省亲,非他来监工不可。

赖大、赖二是老赖儿子,如今是宁荣二府的总管,林之孝是大管家,负责管人,吴新登是银库总管,负责管钱,而周瑞则对接外部事宜,负责管物。

各人事宜均已安排妥帖,接着就是商议具体怎么建了。

[1]各方势力设定。

中间派:贾家

新皇派:林家

旧皇派:王家

[2]为何这样设定呢?从原著细节考据:

①首先是林如海,皇上对他极为看重,可以确定是皇上的心腹。

“林如海,当今隆恩盛德,额外加恩,为前科探花;今已升兰台寺大夫,今钦点为巡盐御史。”

②再是王子腾,属于太上皇势力。

“贾雨村也进京引见,皆由王子腾累上荐本,此来候补京缺。”

一个“累”字,已经说明,皇上在防着他,但王子腾还敢这么猖狂,还能不停的升官,说明他受另一派势力重用,原文中,只有一支势力,就是太上皇。

③贾政取王夫人,贾敏嫁林如海,显然,荣国公原给贾家定的是中间派路线。

[3]元春属于王子腾阵营,她的贵妃之位是太上皇给的。

两处细节,元春封妃的消息,很突然,之前她并不得宠;东宫在汉代为太后所居之宫,太后的意思,即太上皇的意思。

“至席前报说:“有六宫都太监夏老爷来降旨。”唬得贾赦贾政等一干人不知是何消息。”

“后来老爷出来亦如此吩咐小的。如今老爷又往东宫去了。”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1章 封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