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红楼]贾敏有了随身空间 > 第13章 宝钗

[红楼]贾敏有了随身空间 第13章 宝钗

作者:是正经作者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6-26 10:30:43 来源:文学城

在中秋之前,订做好的衣服终于送来了。

此时,湘云已去,她的衣服自派人送去史公侯府,不必再提。

黛玉、迎春等姐妹正在李纨处说话,听说新衣服到了,都没了闲坐的心思,高高兴兴的回各自房里去试了。

黛玉的衣服是紫鹃从老太太那里取来的,除了一套参加中秋宴的正式衣服,还有几件家常穿的。

紫鹃打开桌上另一个匣子,道:“跟这套衣服配的,还有几件首饰,老太太让过节的时候戴。”

黛玉瞅了眼,见是一个珠玉点翠步摇、一件金嵌珠宝蝴蝶簪、两只金镶珠翠流苏耳坠、一个金璃璎珞项圈,上坠一个小小长命玉锁、两对和田碧玉飘花镯、一小盒各色玉戒指。

金光闪闪、碧彩辉煌。

光看着都觉得名贵。

黛玉头一次在贾府过中秋节,对穿戴打扮不是很懂,看到这么老些东西,不由纳了闷。

“别的姑娘都和我一样吗?”

紫鹃笑道:“姑娘是客居,自然比别的姑娘都好些。”

这个黛玉知道,她自从来了后,外祖母格外疼她,一应饮食起居,皆和贾宝玉比肩,比其他姐妹都要周全精细。

不过她还是觉得不太对,总觉得自己遗漏了什么,尤其是这一次,她的感觉格外强烈。

黛玉从匣子里拿起那个金璃璎珞项圈,反反复复的看了好几遍。

紫鹃问道:“姑娘看什么呢?”

黛玉犹豫道:“这个项圈……似乎有些眼熟……”

紫鹃噗嗤一笑,道:“姑娘天天见,能不眼熟吗?这和宝二爷颈上戴的那个一样。”

“当”的一声,项圈从黛玉手上划下来,掉在了桌上,转了几个圈,停下了。

“姑娘?姑娘!”

紫鹃看黛玉怔楞在原地,叫了她好几声。

黛玉这才反应过来:“我没事。”

她脑子里乱乱的,没心思再看这些,独自进了房间,坐在书桌前,撑着额头,陷入了沉思。

这真的对吗?

她总是和其他三姐妹不一样,而和宝玉一样。

外祖母给她的,宝玉必然有一样的,外祖母给宝玉的,她也必然有一样的……

按血缘远近来说,好像没什么不对。

宝玉是外祖母嫡亲孙子,她是外祖母嫡亲外孙女,二姐姐、三妹妹、四妹妹稍微远一些……

就像手心手背都是肉,所以也不好偏心哪个。

如果真有什么不对,父母亲应该也会告诉她……

至于那个项圈以及上面的长命锁,似乎也不足为奇,她知道,江南是有风俗的,外婆送的长命锁,可以保佑孩子长寿。

黛玉想通了之后,就觉得没什么了。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每次宝玉一来,她却忍不住留意这些细节上的差距,到了中秋这一天,大家穿戴好,到了宴桌上看戏,黛玉看了眼旁边宝玉的衣袖。

宝玉感觉她这一眼很有深意,不由将袖口翻出来,瞧了一遍,没沾上什么脏东西啊。

他悄悄凑过去,笑问:“我这袖子怎么了吗?”

黛玉眼也不回的看着戏台,道:“什么怎么?我不明白。”

贾宝玉笑道:“你刚看呢,别以为我不知道。”

他说着,去拉黛玉的袖子,将两人袖子放到一块儿,比较了一下,随口道:“咱们今天衣服上绣的这流云纹好看,你看,咱俩把袖子放在一起,两边流云纹正好能连在一起。”

略停一下,打趣道:“你刚是不是在看这个?”

黛玉没说话,给了他一个凉凉的眼神。

贾宝玉不敢再招惹她,半天,见台上都是些热闹戏,没意思起来,又忍不住跟黛玉搭讪。

“听说老太太给了你一个长命玉锁,怎么不见你戴呢?”

黛玉也不喜欢这些戏,默了半晌,问道:“你怎么知道?”

宝玉笑着反问:“你什么事我不知道?”

黛玉道:“你少每天打听我的私事。”

宝玉又问道:“怎么不戴呢?”

黛玉道:“你管我呢,再问我就恼了。”

宝玉呵呵笑道:“我知道,你不爱戴那些金呀玉呀的,嫌沉。”

黛玉道:“知道你还问。”

两人说完,往戏台上看,此时已经换了一出新戏,是南戏《拜月亭》,咿咿呀呀的,曲子很好听,两人看了起来。

…………

这般团圆佳节,却并不是人人家里都和睦。

且说金陵有一薛姓人家,在当地属于名宦大族了,薛家现传三代,第一代薛公做过紫薇舍人,第二代分为八房,其中一房娶了金陵王家的女儿薛氏,薛氏育有一儿一女,儿子名叫薛蟠,女儿名叫薛宝钗。

那薛蟠虽为家里唯一男丁,却是个混不吝,终日斗鸡走狗、游山玩景,全然不知经济世事,家里头的生意也被底下的总管伙计拐着拐着渐次消耗了。

这天,薛蟠又不知去哪里鬼混了,唯有薛氏和薛宝钗在家。

晌午时分,忽有人来送信,说是从京都送来的,薛氏收信后忙忙打开去看,看了半晌,却怔怔地掉起了眼泪。

薛宝钗见母亲伤心,忙问缘由。

薛氏拭泪道:“好女儿,还能为什么?自你哥去年和冯家强抢那丫头,倚财仗势打死了冯渊后,冯家一直有人告,咱们给府衙白送了多少银子,这官司却没个了结……”

薛宝钗沉吟道:“妈可按我说的,去求了王家舅舅、贾家姨父姨母他们?”

薛氏叹道:“问了,我是那等傻子吗?事一闹出来,我就两处写了信,几次三番,他们却托辞说,人在京都,远水解不了近渴,连你亲姨母都不愿管。”

“我想,你父亲要活着,咱们家万不至于这个境况,可见人若不得势,连狗都不如……”

薛宝钗闻言,起身踱步,在房内走了两圈,忽然停住步子,拉住薛氏的手,缓缓道:“母亲切勿伤感,咱们家今日不得势,焉知以后不能得势?汉烈帝刘备还卖过草鞋呢。”

薛氏见如此,问道:“你可有什么法子?”

薛宝钗沉声道:“山不来就咱们,咱们便去就山,他们不是说远水解不了近渴吗?那成了近水又如何呢?而今咱们留在金陵只有被人蚕食殆尽的份,不如举家迁去京都,咱们和贾、王两家都是实在亲戚,他们也都是要面子的勋贵人家,没有见着亲友出事不来拉一把的理,若他们真如此,几辈子的脸都丢尽了。”

薛氏听了,大有道理,仔细想了想,又有些发愁:“可是,坐船坐轿都是要有身份证明的,你哥这事不了结,他如何出得了省呢?没有他,咱们娘儿俩路上也不好走。”

薛氏说的话也在点子上,一个寡妇,一个闺阁小姐,出门没有个男人带着,那是要招人非议的。

而且,他们家大家大业的,而今落魄了,也有好些东西,少说几辆马车,遮掩不住。

薛宝钗早都想好了,道:“妈再给贾、王两家亲戚写信,这一次,信中莫提让他们帮咱们解决哥打死人的事,只说咱们要上京,至于为什么要上京,让他们自己想去。”

薛氏犹豫道:“这样……会不会得罪他们?”

薛宝钗道:“家里都这样了,还怕什么得罪人?”

薛氏深知自家女儿做事有章法,才干智谋奇高,有了她,自己跟有了主心骨一样,当即心下大定,立即写了信,让人加急送去京都了。

这两封软中带硬的信到了京都,王子腾先坐不住了,要真等薛家母女进了京,三求四告的,自己一个京营节度使的脸往哪儿放。

但薛家是贾、王两家的亲戚,没有道理自己干脏事,让贾家独善其身的理。

他们家也得有份。

想到贾政此前荐来的门客贾雨村,是个挺知道好歹的,王子腾赶紧命人在金陵弄出一个缺,很快事情就办好了,恰是金陵应天府,王子腾便周转关系,让贾雨村去补缺了。

贾雨村受理此案后,得知原委,便在堂下设了乩坛,命军民围观,请了几个僧道来乩仙,请来关二爷批文,说薛蟠已被冯渊追魂索命去了,判给冯家千八百的银子,将此案草草结了。

薛氏闻听消息,大喜,累积一年的阴霾总算没了,当即告诉薛蟠与宝钗。

薛蟠丝毫不放在心上,满不在乎道:“多花些银子,有什么结不了的官司。”

宝钗却私下和薛氏谋划起了上京一事。

薛氏道:“娘亲舅大,这一去,必然要求你舅家收留,不过因你哥哥这桩官司,你舅舅估计还在生气呢,这事要不先放放,等他消消气再说?”

宝钗无奈道:“哥哥他是个没笼头的马,再等,他再闹出来事来怎么办?这一次他们会管我们,下一次可就不一定了。”

又道:“我记得母亲先前说过,圣上下旨,要在世宦名家中择选女子,除了选为妃嫔,还可作为公主郡主入学陪侍,充为才人赞善之职,当时我就说我要去的,只是有哥哥这事牵绊着,不得遂意,现在这事了了,正好上京,送我去待选,若能成事,咱们家以后也不用三求四告的找亲戚了。”

薛姨妈闻言,眼神闪躲着,因怕兄妹失和,有些话难以说出口,应付的点了点头。

罢了,一万之中还有万一呢。

万一选秀的事不受影响呢?

[1]原著细节:“小人告了一年的状,竟无人作主。求太老爷拘拿凶犯。”

整一年下来,薛家都没能把案子了结,是不想了结吗?从后面需要王子腾出手帮忙来看,是薛家已无能力了结。

那为什么王子腾不早点出手呢?当然是因为不值。

而现在王家忽然出手,紧接前文黛玉入贾府,可推测王家需要薛家上京,对抗林家。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3章 宝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