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黛玉对这本戏文更加的好奇。
她先翻开第一页,起头是楔子,介绍背景故事和人物身份。
两个男女主人公,分别叫做贾生和玉娘,贾生是一个公子哥儿,玉娘是一个大家闺秀。
故事要从小时候开始讲起,他们两家是亲戚,玉娘常来贾家暂住,她和贾生是两小无猜,青梅竹马。
黛玉看到这里,便明白,戏名是取自男女主人公的名字,玉娘的玉,贾生的生,所以叫《玉生缘》。
不过,这个剧情怎么这么熟悉?
她便往下一折一折的翻看,不多会儿功夫,就把十几折戏全看完了。
剧情大概可分为三段。
第一段讲,玉娘有多么多么好,长得好,性子好,又有才华,总之就是古今少有的人物。
因此,贾生对玉娘早已倾心,但碍于礼法和兄妹身份,不好直言,每每暗中试探。
第二段讲,府中来了一个叫雪娘的女子,许多人都说她好,还有人认为贾生和雪娘适合在一起。
由于雪娘的到来,玉娘终于意识到自己早已对贾生倾心,两人便定了情,终成婚配。
第三段和第一段差不多啰嗦,只是剧情反转过来了。
讲的是玉娘多么多么爱贾生,成亲后,她对贾生多么多么好,以及贾生过得多么多么幸福。
其中还有大段大段贾生的心理独白,都是他在炫耀,他的玉娘有多好,有多可爱,他拥有玉娘,是他前世修来的福气,世上的男子羡慕不来。
黛玉看完:“……”
她就是个傻子,也看出来了,这个戏本子是贾宝玉自己写的,里面,贾生就是他的化名,玉娘是她的化名,至于雪娘,不用说,是薛宝钗的化名。
她现在不想知道,他顶着棒疮,怎么文思泉涌,只花了一下午功夫,就写了整整十来出折子戏?
她只想知道,他写这出戏的目的是什么?
只是给她看看,还是说,流传出去,让戏班子演唱起来?
虽然说这个戏本子中,有些话罗里吧嗦的,但文辞优美,词句警人,并不输于《牡丹》《西厢》等。
他这么爱听戏看戏,又在写戏上这般有天赋,将来说不定会成为一个青史留名的戏曲家。
如唐朝的李龟年、黄幡绰,五代时的敬新磨,以及汤显祖、关汉卿等等。
不过,这个戏本子虽然用了化名,但还是很明显,若流传出去,万一有了名气,什么时候府里请了外头的戏班子演新戏,点了这出……
别说宝钗了,就是老太太她们,都能听出内涵。
如果再查出是他写的,再传到舅舅耳朵里,他指定遭大殃。
她得帮他润色修改一下,教人看不出来才行。
黛玉静静想了一会儿,忽然灵机一动,戏曲里面,都有反串角色,何不让戏本子里的人,也反串一番?
贾生,改为甄玉娘,代替玉娘的女性角色;
玉娘,改为朱生,代替贾生的男性角色;
至于雪娘,则可改为贾玉娘,女性角色不变。
一甄一贾,两位玉娘,更能体现戏剧冲突,连着反派角色,也契合了《玉生缘》的名字。
都是玉,都是缘,只是一段孽缘,一段良缘,放到戏曲里,让看官自己去想,自己去猜。
如此一改,估计连宝玉本人都能瞒住,再没人能想到,这个戏文故事,与她、宝玉、宝钗有关。
黛玉改了人物,又从前到后,将戏文细细润色一遍,放下笔,让雪雁拿了,送去怡红院给宝玉。
…………
怡红院中。
宝玉正在焦急的等着黛玉的反馈。
他这种写一个戏曲作品的想法,已经萌生好久了,尤其在听到一些好戏的时候,这个想法就更强烈了,只不知该以什么为主题。
今儿黛玉一走,他心里爱意汹涌难以寄托,便让人研磨裁纸,拿着羽毛笔,趴在床上,洋洋洒洒写了一本出来。
写完之后,他心觉满意,立即让人拿去给黛玉看,但丫头去了后,他又不自信起来。
黛玉的眼光很高的,自己拙笔粗作,又无推敲润色过,怎能入她慧眼?
不过,既已给了出去,被她取笑就取笑吧。
他文采本就不如她嘛。
只不知她看到故事会有什么反应,他可是大着胆子,隐晦的写了一段玉娘和贾生成亲洞房的内容。
她肯定知道,他在写玉娘时,是想着她写的。
想到这里,宝玉未免又有些不安。
他在这边度日如年的挨着,终于,外头传来动静,说:“二爷,林姑娘打发紫鹃给你送书。”
宝玉立即道:“快请紫鹃姐姐进来!”
紫鹃一进来,宝玉并不急于接她手里那一沓纸,而是问道:“林姑娘怎样了?”
紫鹃笑道:“瞧二爷这话问的,什么怎么样?问身体,问心情,问饮食,还是问别的,我回答时,也好有个抓手。”
宝玉笑央道:“好姐姐,你知道我在问什么,快告诉我吧。”
身体也好,心情也罢,只要是黛玉的近况,他都想知道。
紫鹃便不打趣他了,认真道:“方才我们太太回去了,听说我们老爷又兼了吏部的差,以后更有得忙了,太太那边也要应付一下人情往来,姑娘刚才还说,要回去帮忙。”
宝玉一听黛玉要回去,脑袋嗡一声响了,她走了,撂下他怎么办呢?
他现在躺在床上,就是想去看她,都去不了。
他赶忙问道:“姑妈怎么说?”
紫鹃道:“太太本也有这个意思……我实告诉二爷,我听春香说,因为金钏的事,太太放心不下,这次来,就是打算接姑娘回去住几天……”
说着,往周围看了看。
宝玉听紫鹃有别的话要说,忙命其他人出去了,让紫鹃过来,压低声音问道:“然后呢?”
紫鹃悄悄道:“老太太硬是不放人,我才听老太太身边的琥珀说……”语气一顿。
“说什么?”
紫鹃掩唇笑道:“老太太对我们太太放了话,说,除非把姑娘的大事定下来,才肯放她回去,不然,就不让她走。”
“好!”宝玉大喜,拍手合掌道:“这才是我亲祖母!”
又明知故问道:“你们姑娘什么大事?”
紫鹃抿着嘴笑道:“这我怎么知道呢。”
将手中东西放下,起身道:“姑娘让我把这个还给你,好了,我该走了。”
宝玉忙让人去送紫鹃。
他拿起那一沓纸,翻开,见黛玉在上面用朱笔批了许多小字,认真看起来。
在发现黛玉将男主改为女主,女主改为男主时,不由一呆:怎么会有这样的巧思呢?
真不知她如何想来!
宝玉再一琢磨,这样一改是好,任谁也发现不了这本戏文是他写的。
但,原剧情里的贾生对玉娘痴情至极,为她多愁多病,在无人知晓的暗处流了许多眼泪。
改完后,他成了黛玉,黛玉成了他。
剧情成了,玉娘对朱生痴情至极,为他多愁多病,在无人知晓的暗处赔了许多眼泪。
而结合了他的身份背景,以黛玉为故事原型的朱生,似乎左右摇摆,显得情不情的。
罢了,他跟黛玉是一体的,他就是黛玉,黛玉就是他,两人谁痴情,谁多情,也就无所谓了。
宝玉继续往下看,待看到黛玉将玉娘、雪娘改为甄玉娘、贾玉娘后,又忍不住抚掌赞叹。
改的好,改的太好了!
真假相替的故事,并不是黛玉原创,在许多涉及到宫廷倾轧的杂剧中,常会出现,比较典型的是改自《包公案》的《狸猫换太子》一出戏。
但是,无论是真假太子,真假王爷,真假公子,还是真假少爷,都和权谋政斗有关。
世面上才子佳人类的戏曲作品,没有一个是真假千金的。
她能把这个元素融进去,不但巧妙,而且是古今独有。
而且,真假玉娘,比之前的正派玉娘、反派雪娘更能凸显对比,吸引力更是暴涨数十倍不止。
不用想,这个本子流传出去,肯定会火遍大江南北。
宝玉再看,其中润色修改的部分,往往黛玉只改几个字,就能使得辞藻变得格外优美,读之令人口齿生香。
他家囡囡,真是太有灵气,太有才华了!
老天爷一定把它所有的灵气都给了他家囡囡。
至于才华,若说天下之才共一石,他家囡囡便独占八斗,湘云占一斗,剩下的一斗迎春、探春、惜春、宝钗等与天下人共分。
宝玉怀着满腹感慨赞叹,直到二更方睡。
…………
东北小院中,薛姨妈、宝钗在里间凉榻上坐着,莺儿在一旁站着。
宝玉挨打之后,袭人信了焙茗的话,宝钗听袭人说,亦信了焙茗的话,认定宝玉挨打,有自家哥哥薛蟠在外头挑唆的原因。
因此,她便悄悄将此事告诉了薛姨妈。
不妨薛蟠回来,问起宝玉挨打缘故,薛姨妈想也没想,咬着牙道:“还不是你闹的!你还有脸问!”
薛蟠怔了。
他闹什么了?
宝玉挨打,和他有什么关系?
他忙一叠声的追问起来。
薛姨妈本来就心烦,见他问,更烦闷了,想也没想,抖出宝钗来,道:“你妹妹都告诉我了,就是你说的,府里人人都知道是你说的,你还装腔呢!”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09章 写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