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红楼]关于太子总把我当神仙这件事 > 第7章 热闹

[红楼]关于太子总把我当神仙这件事 第7章 热闹

作者:树聊花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2 18:01:20 来源:文学城

太子明昭半倚在锦榻上,脸色仍带着病后的苍白,但精神已清明了许多。近侍太监郑福海伺候着他用完药,轻声禀报赏赐已按制颁下。

“……荣国府那边,陛下和殿下您的赏赐都已按制颁下了。荣国府上下感恩戴德,尤其是那位林姑娘,听说接了赏,甚是恭谨感念。”

郑福海觑着他的脸色,见并无不虞,这才问出心中不解:“殿下的赏赐都是极好的,只是奴才愚钝,那方刻着清心玉映的羊脂白玉牌,是早年内府精心所制,质地虽佳,样式却古朴,不似其他赏赐那般显眼。殿下特意命人寻出来赐给林姑娘,可是,另有深意?”

明昭闻言,目光掠过枕边那卷经文摹本,温声道:“你有所不知,这玉牌原是一对。另一块明心见性,当年父皇赏赐给了林如海。林公为官清正,学识渊博,孤向来敬重。如今见到其女笔墨,不免想起故人。”

他顿了顿,想起那字里行间隐约透出的孤寂,语气愈发温和:“林氏女父母俱亡,孤身寄居外家。赏她金银珠玉,不过是锦上添花;赐她华服美饰,也难慰其心。唯独这件与其父渊源深厚的物件,孤想着,她若见到这玉牌,知是与父亲旧物成对,或可稍解思亲之情。”

郑福海这才恍然大悟,脸上露出由衷的敬佩:“殿下圣明!体恤入微至此,奴才万万不及!这般周全的考量,林姑娘若知晓殿下的用心,必定感念不已。”

他脸上堆起笑,又顺着话头说道:“说起来,如今京中都传遍了,都说林姑娘那经文了不得,是其中的愿力感动了上天,神明庇佑,殿下这才得以逢凶化吉,转危为安呢! 这林姑娘,怕真是个有福有造化的!”

明昭听了此话,心中却是一恍,仿佛梦中的身影再度缠着迷蒙的雾气,漫上心头。

那个身影,仿若神女,却看不真切,只记得一只温凉的手,将他轻轻扯住,犹如一股宁静之气,托住了他的神魂,把他从黑暗中唤醒。

这玄乎其玄的梦境,与那据说感动神佛的经文之间,究竟有无关联?他无从判断,也难以确定。

然而,这个念头只是一转,便被更实际的考量压下。

明昭想到如今京中已将“林氏女经文愿力感动上天”的说法传得沸沸扬扬。林氏女客居贾府,虽有外祖母疼爱,终究是寄人篱下。如今她正被这舆论推至风口浪尖,若自己此刻流露出任何对经文效力的质疑,恐怕会令她陷入难堪的境地。

无论如何,那林氏女献经祈福是事实,其父林如海亦是值得敬重的故臣。于公于私,此刻顺势而为,保全她的名声,方是稳妥之道。

思及此,明昭对郑福海吩咐道:“日后,凡宫中逢年节对贾府的例行赏赐,你记得单拟一份给林氏女,不必过于贵重,但要精巧雅致,合乎她的身份喜好。算是孤念及其父,对她的一份额外照拂吧。”

郑福海这次是彻底明白了太子的心意,这是要不动声色地给那位林姑娘撑腰,让她在贾府过得更容易些。

他忙躬身应道:“奴才明白了。殿下仁厚,念旧恤孤,奴才必定办得妥帖,既全了殿下的恩典,也不至让林姑娘过于惹眼。”

明昭微微颔首,不再多言。

太子的这番心思,贾府众人尚不得而知。此刻,贾府里正为着刚送来的赏赐一片欢欣,丫鬟婆子们穿梭往来,个个都带着喜色。

王熙凤一双凤眼笑成了月牙儿,主动向贾母提议:“林妹妹此番为府里立下大功,宫里都念着她的好,咱们自家人岂能没有表示?晚上合该好好摆几桌酒,好好热闹一番,既是给妹妹庆功,也是彰显咱们府上知恩图报,上下和睦的气象!”

这话说得漂亮,既捧了黛玉,更将贾府放在了知恩的位置上。

贾母听罢,喜得眉开眼笑,连声道:“正是!正是!我的玉儿,总算是否极泰来了!”

王夫人虽心底并不乐意,但宫中贵人的态度摆在那里,她又岂敢怠慢,面上也只得做出欢喜欣慰的样子。

“凤丫头说得是。黛玉这孩子,身子是弱了些,难得这份诚心能上达天听,得贵人如此青眼,也是她的造化,更是我贾府的荣耀。这庆贺宴,是该好好办一办。”

邢夫人见风使舵,更是忙不迭地附和:“这可是求都求不来的福气!林姑娘往后可是不一样了!这宴席务必得办得风风光光!”

掌灯时分,荣庆堂内灯火辉煌,笑语喧阗。

黛玉因着身子不适,能来已是勉强支撑,更是无心梳妆,青丝松松绾就,未施粉黛的脸上带着几分病态的苍白,在这满堂锦绣中显得格格不入,却也愈发清冷出尘。

贾母一见黛玉进来,便笑着招手:“玉儿来了,快坐到祖母身边来。”

待黛玉坐下,贾母将她的手拢在掌心,细细端详她的脸色,蹙眉道:“瞧着脸色还是弱,明日定要请王太医过府,好好为你诊个脉,年纪轻轻的,可不能落下什么病根。”

王熙凤亲自执壶,先给贾母斟了酒,又转到黛玉跟前,笑容满面,声音格外响亮:“来,林妹妹,嫂子今日定要敬你一杯!你可是咱们家的大功臣,给老祖宗,给咱们全府上下都长了脸!这杯酒,你定要喝了!”

黛玉忙起身推辞:“二嫂子,我实在不善饮。”

“哎呦,这可是宫里赏的御酒,甜丝丝的,不醉人!”王熙凤不由分说,已将玉杯塞到她手中,“就这一杯,算是全了大家的心意!”

贾母也在一旁笑着劝道:“玉儿,既是凤丫头好意,你便略沾一沾唇罢。”

黛玉无奈,只得接过,在那一片灼灼的目光注视下,勉强抿了一小口。酒液果然甘醇,滑入喉中却带起一阵莫名的燥热。

她刚坐下,邢夫人便笑着夹了一块首乌肝片放到她面前的小碟里:“林姑娘尝尝这个,厨房新来的厨子做的,味道正。你如今可是金贵人了,合该多用些,好好补补身子。”

那语气中的热络,与平日的淡漠判若两人。

王夫人瞧见邢夫人的殷勤作态,心中暗嗤:到底是眼皮子浅,见着风就是雨,这般上赶着巴结,也不怕失了身份。

她端坐着,缓缓开口:“玉儿此番辛苦了。能为殿下祈福,是贾府的荣耀,也是你自身的功德。只是如今你名声在外,得了宫中青眼,往后更需谨言慎行,恪守闺训,一言一行都需思量再三,方不负天恩,也不负老祖宗和我对你的期望。”

黛玉垂眸,正要应声,一旁的薛宝钗却放下银箸,含笑接口:“姨妈说的是。林妹妹如今是御口亲赞过不负此心的人,不知多少双眼睛看着。行事确要比往日更加稳重才好,诗词上也该多些闺阁本分,那些过于伤春悲秋的,还是收敛些为妙,免得落人口实,带累了名声。”

这话听着冠冕堂皇,却隐隐指责黛玉往日言行不够稳重,诗词有失本分。

黛玉本就因身上恹恹的,心绪正低,乍然听及此言,心内愈沉。她抬起眼,定定地看向宝钗,唇角勾起一抹浅笑,声量不高,偏生字字清晰:

“宝姐姐教诲的是。妹妹才疏学浅,不及姐姐事事周全,处处得体。只是这诗词乃心声,悲喜由人,强求不得。若为避人口舌,便一味粉饰太平,歌功颂德,只怕更是失了诚心二字,反倒辜负了陛下赞许的不负此心。姐姐以为呢?”

她这话柔中带刚,直接将诚心抬了出来,暗讽宝钗的周全有时未□□于虚伪,席间瞬间安静了一瞬。

宝玉素来不喜这等弯弯绕绕,当即接口:“妹妹说得在理!你们女儿家写诗作词,贵在真情实感,若都成了一个模子刻出来的,还有什么趣儿?宝姐姐也太过小心了,林妹妹行事自有分寸,何须旁人整日提着名声二字来拘束她?”

宝钗被两人一前一后堵了回来,脸上笑容微微一僵,随即恢复如常,只淡淡道:“林妹妹年纪小,我不过白嘱咐一句,也是为林妹妹好。” 便不再多言,低头慢慢拨弄着碗中的羹汤。

贾母将这一幕看在眼里,慈爱地揽过黛玉,对宝钗笑道:“宝丫头也是一片好意,只是咱们玉儿这般年纪,正该有些天真烂漫才是,至于诗词,便是李太白,杜子美那样的大家,也难免有情之所致的时候,女儿家的笔墨,也不必去强求那些欢乐调子。”

她目光温和地扫过众人,最后落在王夫人的脸上:“这孩子近日抄经辛苦,今个儿家宴,原就是让她松快松快的,不必太过拘着。”

王夫人眼神微沉,终究没有再说什么。

这场宴席,于黛玉而言,食不知味,只觉得那喧闹的人声,晃眼的灯火,都让她头晕目眩。

好不容易熬到宴席过半,黛玉已是身心俱疲。她以身子不适为由,由紫鹃扶着,早早告退出来。

走出那片灯火通明,踏入清冷的夜色中,她才长长地吁出一口气。

春夜的凉风拂面,稍稍吹散了黛玉心头的窒闷。回头望了一眼依旧笑语声声的荣庆堂,她只觉得那繁华热闹,如同隔着一层透明的琉璃,看得见,却融不进去。

回到潇湘馆,她遣退了丫头,独自坐在窗下。

窗外月色朦胧,竹影寂寂。一阵倦意如潮水般涌来,黛玉只觉眼皮沉沉,终是伏在案上,悄然睡去。

意识消散前,她最后一个念头竟是,若能再入那梦里,或许,那里反倒能得片刻真正的安宁。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7章 热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