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红楼】黛玉弟弟爱种田 > 第56章 伸冤

【红楼】黛玉弟弟爱种田 第56章 伸冤

作者:快乐猪憨憨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6-15 17:19:49 来源:文学城

黛玉捧着林如海留下的证据和大理寺苏守诚偷偷递过来的证据后,敲响登闻鼓后,因着是林如海的女儿,且崔凤仪提前给宫里打过招呼,跟当日轮值的御史大人通过风,在象征性的派人打了几板子后,便迅速被传到皇上面前。

因黛玉呈上的状纸牵扯面较大,紧急宣来了大理寺、刑部、都察院一起整理呈上的证据,另宣来户部尚书钱岱、吏部尚书协办。黛玉则暂时被带回宫里,由皇后负责照管。

在黛玉告御状前一日,崔凤仪的府上。

“这些都细细检查过了?以防万一,留一份备份吧。”崔凤仪看着眼前的红木书箱问道。

“这便是副本,涉及到太上皇和王家的,已经暂且模糊了。”黛玉道,崔凤仪点点头,继续观察着眼前的木箱。

这个箱子是典型的状元箱形制,造型古朴简洁,通体光素没有半点装饰,看上去平平无奇,但是就是这个箱子,装着甄家上上下下多年来在金陵的罪证,牵扯着朝堂多少人的饭碗,更是献祭了不知多少个像林如海这样的正直官员。

“都细细检查过了,甄家上下所为,令人发指,相信到了公之于众的那天,任凭多少个甄太妃也保不住甄家。”黛玉从头上拔下随身带着的一个银质发簪,灵巧的手在上面点拨几下,就将最顶端的兰花造型给取了下来,显露出钥匙的形状,她将发簪插入书箱的钥匙孔里,将锁打开,将里面的东西呈现在崔凤仪面前。“我尝试着写了一封御状,请老师帮忙检查修改。”

崔凤仪将箱子里的东西都仔细看了一遍,里面主要是书信和账本,另有一部分画押着红手印的供词。

黛玉拿出其中的账本,娓娓解释道,“父亲留下的账本分为两类,一类是关于盐政事务的,主要是前儿章数石大人下来查预提盐引事件时,找到的一些当时不方便递交的账本,从这些账本上来看,甄家在其中通过手段贪了白银三百万两有余;一类是甄应嘉身边的管事记下的,甄应嘉这些年接收各级官员、商人送上的礼物,以及甄应嘉这些年送出给京中高官们的银两和礼物。”

崔凤仪迅速过了一遍,见上面记下来的东西十分细致,竟然具体到了哪一天和通过什么样的方式。“难为林大人怎么找到的。”

“这是我整理的一个统计清单。”黛玉递过一张纸,上面将账本所涉的大数列示出来,对手方写的十分含糊,最底下的总数更是让人触目惊心。黛玉伸出手画了几个人的名字,“这些都到了那位手里。”

“你这样写,有心了。”崔凤仪叹了一口气,御状再怎么告,也不能告到皇上太上皇头上。

“另外这一摞,是甄家收集到的一些书信,这个估计是他们最忌讳我父亲的地方。”黛玉拿出那三十来封信件,另外又拿出一张统计的纸,“这些信有的是能对上的,有的不能,但是整理了一下,可以从其中找到至少三起的杀人事件、两起卖官事件。另还有甄家私放高利贷,违规圈地的事情。”

“难为林大人是怎么拿到的。”崔凤仪皱着眉头将信件一一看完,落款的日期集中在某一段时间,但从这段时间的信件往来可以看出,甄家众人常日里行事是多么的肆意妄为。

“最后这些,是父亲从各种渠道寻访到的,当事人的证词:这个是女儿被拐卖进了甄府打死,证词是被拐卖的老母亲含着血泪写下的,她女儿不到四岁就被拐卖了,寻访了半辈子却接到了女儿死去的消息,一夜白头;这个是一个大着肚子的村妇在田间口述的,她新婚的丈夫因着阻碍了甄家买田扩建花园的计划,被活活打死在了要征收的田里;这个是已经离开甄府的一个大丫鬟画押的,她的妹妹在甄府因看到了不该看的东西,被直接灭口,甄府的大公子在孝期跟他父亲的小妾私通,还生下了一个孩子…”黛玉拿出几张画着手印的证词,一一点着说道。

“最后一项,是我的证词以及当晚父亲死时的验尸报告。”黛玉拿出刚写好的证词,伸出右手大拇指在红色的印泥上狠狠一印,随即按在证词的纸上,上面写着黛玉在守灵时,开棺亲自验看了尸体,脖子上的勒痕是直直向脖子后面的。

另外的一份验尸报告也详细的记载了验尸时候的情况,最终确定林如海的死亡原因是他杀。

“这个验尸报告是谁写的?”崔凤仪皱眉问道,这种案件,不应该会留下这个东西,官方的验尸报告肯定写的是自杀。

“是大理寺的一名仵作大人留下的,在父亲死后不久也离奇死掉了,他负责父亲当晚的尸检,这份尸检报告被提交上去后,被打回来了,最终让他在一份自杀结案的尸检报告上签了字,那位大人当晚便觉事有不妥,偷偷将原本的尸检报告留了下来,递给了苏守诚大人。”黛玉道。

“证据已经足够详实清楚了。”崔凤仪一早起来就在看相关的证据,并跟着黛玉一起进一步整理完善。

“接下来,我们来盘一盘你告御状之后的事情。”

“登闻鼓由通政司管,由轮值的御史主受诉讼,根据打听到的排班顺序,明日轮值的御史为卢万平大人。”黛玉点点头道,这个事情她自开始打算,就有意在了解。

“卢万平,出身范阳卢家,卢家以儒学传家,向来瞧不上甄家这样从商起家又靠着后宫招摇的人户,且此人是当今提拔上来的,他轮值,自然妥当。”崔凤仪赞赏的点点头。

“通政司接了我的状子后,涉及到都察院、大理寺,这两家自然是要传的,父亲的死又在都察院,大理寺负责的验尸,为公平起见,自然刑部也是要纳入的。”黛玉继续盘算道。

“都察院左都御史汪守仁是太上皇提拔上来的,恐不会向着你,刑部尚书吴恒是皇上一派,不必担心,大理寺的态度倒是微妙。”崔凤仪回想着,又补充道,“你为前巡盐御史林如海的死状告甄家,涉及到朝廷命官,太上皇肯定会将吏部插进来,吏部尚书张宣化是明晃晃的太上皇党,当今上任后,在他手里可吃过不少亏的……不过涉及到银粮,圣上也可将户部纳入,钱岱大人与你父亲关系甚好…如此,便是二比二了,能保住最终的判决不会完全朝着太上皇想要的方向发展,这事可行。”

果然如同推演那般,卢万平在听到风声后,当日早早的便到了登闻鼓厅候着,不多时便听见外面的鼓声响起,他立马起身带人出去,便见一个气质非凡的小姑娘在努力的举起鼓槌,用尽全身力气在鼓上一下下敲响,原本以为会见到膀大腰圆的女中豪杰的卢万平惊讶了一下,不由在心中感叹一句,果然是女子豪杰!在看到那种御状后,更是一惊,果然有高人在背后指点。

在快速派人象征性打完几板子后,吕万平迅速将事儿跟奏报御前,并将御状上达天听,打消了其他人干预的可能性,又迅速的请来刑部的尚书吴恒,两人将案子先接下来,得益于黛玉之前的整理,证据也很快清楚明了呈到了御前。

待太上皇得知消息,又迅速加进通政司御史、都察院左都御史后,相关的证据已经经过了非常多的手,在多个部门留下档案了,太上皇又迅速试图加入吏部尚书,尽量影响审理的节奏和力度,当今又借机加进了户部尚书。

一时间,朝堂上风声鹤唳,这个案件由多部会审,原本清晰的案情在一遍又一遍的掰扯,一次又一次的争论中,变得浑浊不清。

远在金陵的甄家,自然也接到了消息。被告之后,碍于太上皇的威压,会审的多部的集中点在于整理证据,论证其可靠性和合理性,并未立马提审甄家。

知道了这事儿的甄家众人头上都如顶着达摩克利斯之剑,纷纷为自己打算起来。贾府这日来了几个甄家的妇人,神色匆匆的就要拜见王夫人。

王夫人早已听说甄府被黛玉告御状的事,心下有些尴尬,贾府作为黛玉的外家,又与甄家是老亲,夹在其中总是难做,算下来,黛玉要是顺利了还好,要是被判诬告,贾府难免被牵连。甄家虽是老亲,但也只是关系好,他们做的那档子事可牵扯不到贾府和自己身上。

“就说我最近身上不快,打发琏儿家的去见便是。”王夫人思索了会儿对着周瑞家的道。

不多会儿,王熙凤便匆匆来报,道是甄家派人过来,道事态不明,未免意外,想藏几箱财物到荣国府,另将前儿荣国府借与甄家的五万两银子都还上,另外结算一万两的利息。

王夫人犹疑不定,两人一同去贾母处请示,贾母面色沉重的思索半日,挥挥手,“回绝了去,那五万两银子收了便是,利息一分不取。”

王夫人和王熙凤暗暗可惜到手的银子,但终究不敢违背贾母的判断,将甄家的婆子送走了。

刚送走,王夫人又接到了王子腾的信,让她和王熙凤回娘家探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