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红楼]从打秋风到暴富 > 第1章 打秋风

[红楼]从打秋风到暴富 第1章 打秋风

作者:慕容六六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7 01:12:35 来源:文学城

红日映在广阔的河面上,因着昨日下了一场雨,消减了几分暑气,这会儿风平浪静,水面上清风徐徐,给行驶船只上的人带来些许凉意。

这其中,有一艘小船自姑苏而来,正往扬州渡口行去。船上有一母二女,主母姓乔,夫家姓林,住在苏州府城东丁香巷。船上还有一个婆子、一个年纪不大的小丫鬟。

林家幺女今年不过十岁,此时正伏在母亲乔氏的膝上,半撒娇半抱怨道:“娘,我们不是要去京城吗?为什么要先去扬州堂伯家啊?”

这两年,见多了身边那些落井下石的亲戚,林小妹这是害怕了。

乔氏轻轻抚了抚小女儿的背,柔声安慰道:“娘在家不是和你说过吗?你爹爹生病时,你堂伯曾接济过我们。去京城走水路必要路过扬州,哪里有不去看望的道理?”

她顿了顿,接着道:“听说他近两年身子不大爽利,回头到了堂伯家里,沅儿可莫要淘气,咱们看看就走。”

“沅儿知道了,必不给堂伯添麻烦。”林芷沅乖巧地点了点头。

王妈妈从外头沏了壶茶端过来,正听到自家夫人安慰女儿的话,几番欲言又止。

她是乔氏的陪房,跟了乔氏多年。

要说起来,林家本也是姑苏城内殷实人家,祖上曾是侯门。姑爷是承庆二年的进士,做过翰林院编修。后因其恩师得罪当朝宰相,他也跟着受了牵连,便被外放到了穷乡僻壤的云阳,做了一方县令。

林姑爷性情耿直,既不与本地豪绅交好,又不奉承上峰。在任上仅干了三年,便辞官携妻女回了老家。凭着点家底,在姑苏城郊开了个书院,旁的时间则寄情于山水,倒也比在官场来得自在。

只可惜好景不长,没几年姑爷便突发恶疾。纵使花光家底,却也未能留住性命。

中年丧夫,对夫人来说犹如天塌。谁知夫君前脚刚走,婆母便在小儿子的撺掇下将她们母女赶出了祖宅,还占去大半财产,只给她们留了城郊一处不值钱的小院子。

说到底还是眼看着乔家家道中落,乔老爷、太太都已过身,剩下一个亲兄也不为妹妹出头做主。夫人膝下又无儿,老太太成天不是骂她克夫,便是嫌弃生不出儿子,害长子断了香火。

夫人自小娇生惯养,婚后又有夫君爱护,哪里经受过这个挫磨?眼看着家中两位姑娘一天天地长大,王妈妈比乔氏都要心急。她所急的是大姑娘的婚事。

这婚事是早年姑爷尚为翰林院编修,给长女在京城定下的一门娃娃亲。亲家是他同年的进士,姓沈。

如今孝期三年已过,林大姑娘眼看就要到二八芳龄,沈家却迟迟不来迎娶,写信也含糊其辞。

不过人在难处自向前。乔氏柔弱了一辈子,为了女儿的终身大事,一咬牙,拉拔上一双女儿,收拾了金银细软,直接奔赴京城沈家,去寻个明白。

因途中要路过扬州,现如今的两淮巡盐御史正是林家嫡□□边的族亲。论辈分,在世时要唤一声堂兄。扬州那位林老爷年轻时风光无限,曾经高中探花,又娶了京城国公府的小姐。

乔氏是个念恩的人。她知道自家老爷刚入仕时,这位大伯哥也曾多有照拂,直至三年前老爷病故,他还亲自来祭奠过。

是以她坚持要从扬州下船,去看看这位大伯哥。也好将前两年所借的银两奉还。

王妈妈放下茶盏,她自幼便陪着乔氏长大,知她是个最纯良心善的性子,眼下却也忍不住同乔氏道:

“太太,您去扬州林家府上,不如就和那位林老爷开个口,讨封书信。给他那京城的岳母娘、舅哥家里搭一句嘴,这样咱们到了京城去登沈家门,也好身后有个倚仗。”

乔氏是个薄脸皮,更不想再麻烦大伯子,将要出言反驳,便听王妈妈已赶忙开了口接着一句道:“就当是为了两位姑娘吧!”

话令乔氏默然,她让小丫头墨香带林芷沅到甲板上玩去,半晌重又开口道:

“你又何必将人都往坏处想?沈家是书香门第,读书人是最重信义的,绝不会做出反悔的事来。再说这三年漪丫头守孝,他们不也是等着?”

其实乔氏说着也心虚没底气,直提起这个才脸色好看了些:“更何况去年,沈珣那孩子还来过我们家,非要去给砚秋上香祭拜,说他在外游学,不知此事。另去岁家中祖母染病,爹娘侍疾未能前来,请我们见谅。”

“那今年呢?”王妈妈着急了,“光今年,您就去了三封信,那边回回都是推辞。说什么等哥儿中进士、再办喜事,届时双喜临门!可考中是多难的事?这沈家哥儿要是一直不中,难不成要让咱们大姑娘一直等着?”

乔氏叹了口气,她虽性子温柔,却不是个笨的,哪里会不明白王妈妈的意思?事实上,自从丈夫辞官归乡,周遭亲友对她们的态度便开始一落千丈。待到砚秋病倒,就连那最亲的亲人也都逐渐形容陌路了,生怕她们借钱似的。

“可我原是打算去看望大堂哥的,砚秋生病时,他也给了不少银子,再去麻烦人家,我怎么长得开嘴?那不成了打秋风了!”乔氏为难起来,攥紧了绢子。

王妈妈一拍大腿,“不算麻烦!我的太太哎!对那位林老爷来说,不过是家书里多句嘴的事,可对我们,说不定和沈家哥儿的婚事就能一下子落停了!”

她微微俯身,捡了个凳子在乔氏身边坐下,接着道:“我们大姑娘生得那么齐整,人又伶俐,将来在夫家站稳脚跟,若夫君再争气中个什么进士,那对于林家合族来说,怎么又不算个好事了?”

乔氏被说得有些犹豫。

王妈妈刚要再行劝说,却随着门上竹帘掀起,闻到一股子好闻的清香。

乔氏赶忙冲王妈妈使了个眼色,王妈妈知趣地闭上了嘴。

一抹日光被竹帘空隙间隔成几缕,投到案几上,像摊开的书简似的。林芷漪刚从外头回到船舱里,进门前,母亲和王妈妈的对话,已被她听去个大半。

乔氏和王妈妈口中的沈家,是她将来要结亲的婆家。

沈家老爷沈良原本家境清贫,年轻时因读书刻苦,被私塾先生相中做了女婿,并供他进京继续读书赶考。

南来的穷举子,没少受京中高门大户公子的排挤。她爹爹有几分义气,总帮沈良解围,二人便成了朋友。

后发现沈良的丈人、妻子原籍也在姑苏,算得上是半个老乡;两人又一同考中进士,一度关系好得不得了。正好家里两个孩子差不多大,索性就结了儿女亲家。

人生起起落落,世事皆难料。

那时的林家家境远好于沈家,父亲的恩师徐会之又是吏部尚书、当朝大儒。结亲对沈家来说,可谓百利而无一害。

现如今,父亲病故,林家落魄;而沈良却在原配妻子去世后,续娶了京官的女儿,如今已是礼部侍郎。

沈、林两家的境遇,简直是掉了个个儿。

她父亲过世,沈家只打发了家中一个无足轻重的后生同管家来奔丧,对于婚期也未有明确说辞。眼下三年孝期快结束,她今年十五,对方也有十六七了。

一年多前,沈家那位公子沈珣倒是来过姑苏,那时自己时疫刚好不久,不便见客。事后听乔氏说起,她似乎对这个女婿人选很满意。

可纵然沈珣不错,这是古代,女子嫁人可不是单嫁一个男人,而是他背后的一大家子,甚至整个家族。恩爱如原主的爹娘,也逃不过婆母的挫磨、小叔的恶意。

沈家一声不吭,意思已经再明显不过。这多半是想悔婚又怕丢了读书人的脸面,想等着林家先开口罢了。

林芷漪的眼底泛起一丝冷意,要真是那样,她是不怕退婚的。只不过要退,也不能是她们灰溜溜地被退!

乔氏见大女儿脸色不大好,并不知她是在门口听到了与王妈妈的对话,以为她是晕船了,忙招呼林芷漪坐下,用手背试了试她的额头,“漪儿不舒服?我叫王妈妈给你拿醒神的药膏来,先喝点水吧!”

林芷漪望着乔氏眼中的关切,忍不住眼眶一热,心下顿时生出感慨来。

其实自己是个穿来的。

林芷漪是个香水博主。那天直播到凌晨,结束的时候就觉得头晕眼花,接着便眼前一黑栽倒了。醒来时发现自己不在医院,而是在一个古色古香的房间里。

这户人家的主母,也就是乔氏在床畔哭得泪水涟涟,见她转醒又惊又喜,对着上苍拜了又拜。

这身子的原主人碰巧也叫林芷漪,今年才十五,两年多前父亲过世了,还在守孝。

也是命运多舛,林家所在的附近几个府县突然闹起了时疫。原主不知怎的,竟被传染上了,可怜这姑娘的身子弱,疫病又来得凶险,最终小姑娘没能挺过去。

就连郎中也忍不住惋惜,说林大姑娘这情况不大好,许是要去地府寻她父亲去了。

老天几年内一下收走了两个至亲,乔氏顿觉天塌地陷,人生没了盼头。而就在这当口,“林芷漪”迷迷糊糊地又挺了过来。

身子还是那个身子,内里已经换了一个魂。

经过乔氏寸步不离的救治照料,林芷漪渐渐好了起来。所幸乔氏本人和小女儿都并未染上瘟疫。

林芷漪自己的父母在她大学的时候,便因意外走了,情况和原主有点像。

看着无微不至照顾她的乔氏,林芷漪百感交集,实在不忍心告知,她的女儿其实已经不在了。

既然因某种因缘,让她们在这个世界成为新的家人,林芷漪很愿意把乔氏当做自己的母亲来孝敬,替原主照顾好小妹,将这个家继续撑下去。也算是感谢原主这副身子收留了她这缕孤魂。

竹帘晃动,桌子上的日光金影也跟着浮动。兴许是见姐姐进来,在外头玩的林芷沅也赶忙跟了进来。

一进屋便扑到乔氏的怀里,揉揉鼻子,拉起姐姐的一截衣袖,好奇地问道:“姐姐,你今天身上的味道可真好闻呀!怎么会有茶香?你去煮茶了么?好像还有茉莉花味儿。”

一连串好奇的发问让林芷漪忍俊不禁。小妹芷沅今年不过十岁,还不太懂香,只知道姐姐身上的味道让自己安心,一扫刚刚的闷湿与黏腻。

乔氏温婉笑道:“你莫要赖着你姐姐,你姐姐不大舒服。”

林芷沅娇嗔道:“我喜欢闻姐姐身上的香。姐姐,你这香露是从哪家铺子里买的?我怎么从不知道?”

林芷漪浅浅一笑,摸了摸妹妹头上的双丫髻。

说起来,这也算她穿过来,带上的一个金手指。倒也没什么用处,不过是在袖中藏有一方小小的随身空间,空间就是她在那个世界里的工作间,存放着那些瓶瓶罐罐。

林芷漪喜欢香水香氛,她觉得香气可以使人感到愉悦,合适的香水还可以增加气场、带来好运。

空间里的香水数量品种有限,她也不是没考虑过拿出来变卖。但也只偷偷地让墨香拿去换些银两补贴家用。

墨香年纪也不过十四五岁,认识人不多,胭脂铺子虽也觉得好闻,但却不愿意收来路不明的东西。

因无合适的机会,又唯恐被乔氏知晓盘问,到时候不好解释。林芷漪索性就偶尔拿出来自己用用。

林芷漪也不由自主地贴近闻了闻自己的香囊。

大概是因为穿的是个古代背景,那些香水当她拿出来时,便自动幻成了古色古香的琉璃瓶、银瓶、玉瓷瓶。没有了原本的独特瓶身设计和喷头,林芷漪颇有有几分遗憾。

要知道每个香水品牌的瓶身设计也是寓意的一种。

比如圣罗兰的自由之水,金色的瓶身光是看着就有种纸醉金迷的感受;又比如莫杰雏菊的瓶身,淡蓝色极具童真梦幻;安娜苏的美人鱼和旋转木马,和自身香甜的果香相得益彰。

今天用的香,是阿蒂仙的寻找蝴蝶。春夏时节,她总喜欢用这款,刚喷的瞬间有点佛手柑的果香,散开后就是茉莉,又有点像栀子,最后停留下来的是依兰晚香玉。

很轻柔很安静,和那些闻起来偏高级质感的香比较,它总得让她想起小时候在乡下外婆家,夏日傍晚走在田野间,脚边是野花和沾了水的青草,有虫鸣鸟叫,一只蝴蝶从眼前翩跹飞过,隐入草木丛中。

昨夜,她悄悄将香水浸透纸面,折好放在空的香囊中。此时见沅儿喜欢,便取了下来,予她把玩。自己则挨着乔氏坐下,同她说话。

“娘,我没事,不必给我药膏了。”

见她这会儿神情松快些,乔氏也放下心来,与女儿谈笑着聊起父辈的事情。

说到即将到扬州见到的堂大伯,乔氏弯了弯好看的眉眼,在脑海中回忆了一下。

“你这堂伯家也有个女儿,年岁比你小,比沅儿大。你堂伯和堂伯母这么多年,才得了这么一个宝贝女儿,疼得跟眼珠子似的。只可惜,我那堂嫂前些年也过世了。”

提到这里,乔氏忍不住流露出怜悯,“那年堂嫂过世,你爹爹前去祭拜,见过那个孩子。说那个囡囡生得极其标致,年纪不大却举止娴雅、知书达理,也真是可怜了。我听说后来,你堂伯便把她送到了京城的外祖母家。我们这次去,多半是见不到她了。”

林芷漪莞尔一笑,“也说不定呢!我们不是也要去京城吗?听娘说的,连我也好奇想去看看堂妹,到底是怎么个标致!”

乔氏与王妈妈相视一眼,继而又轻轻摇了摇头,笑道:“却也不是那么容易见的。”

一旁把玩香囊听了一耳朵的林芷沅不乐意了,“为什么不得见?难不成她外祖母家是公主吗?”

一屋子人都被她逗乐了。

乔氏笑着解释道:“她外祖母自然不是公主,却也是侯门千金。”

侯门?

林芷漪姐妹两个一下子来了兴致,纷纷望向乔氏,期盼着能听到话本子一样的高门大户故事。

“是出自金陵保龄侯史家,又嫁给了当年的荣国公爷。”

林芷沅唏嘘一声,宛如听到了戏文。林芷漪却瞪大了眼睛,惊得愣在原地。荣……荣国公?金陵史家?

“咚!”

一个蓝绿色相间的琉璃瓶子从林芷漪袖中掉落,在地上滚了一圈打了好几个转,浓郁的香气和一个念头都随之在林芷漪的脑海中如烟花炸开。

林芷沅赶忙去捡起,“呀,姐姐!这就是你那天配出来的香露?都洒了。”

她这穿的竟是红楼的世界!难道说在扬州做巡盐御史的堂伯就是林黛玉的父亲林如海?

开新文啦!求收藏!友情提示:本人的香水评价仅代表个人喜好,没有广告!好奇的亲们,可以买小样试试或者看看网上评价再入手。寻找蝴蝶是白花型,喜欢的会觉得好闻,晕香的就不要入啦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章 打秋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