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红楼梦]王夫人重梦红楼,带着贾府洗心革 > 第158章 第一百五十八章 贾政畅想辞官美景

不顾王夫人惊讶的眼神,贾政自顾自地说下去:

“复职那日,我便向陛下递了辞呈。”

“这几夜的放纵,不过是想忘了自己为子、为夫、未父的无能。堂堂一品工部尚书,连自己一家子都护不住,何能何德再当下去呢?”

“夫人早就懂得越靠近漩涡便越死得快,而我却一个劲儿想往上爬,还鞭策我的孩儿们往上爬。呵,虎毒尚不食子,我倒是个禽兽不如的。”

王夫人连忙起了身,反手让贾政坐了下来,宽慰道:“老爷,这事非你我之力能抵御,你又何必过于自责。”

“夫人向来透彻,我听夫人的。”贾政苦笑了一声,反问道:“夫人,可是怨为夫软弱、遇事退缩?不似夫人那般慈心果敢,为贾家争出一片天。”

“老爷莫如此说,若非老爷自请下狱证清白,只怕元儿所受苦难更多。”王夫人又提了外头人所言:“大伙都说老爷敢于担当、爱子爱女,怎就成了软弱呢。”

贾政摇了摇头,道:“夫人,你可别替我遮羞。”

王夫人对视着贾政,坚定道:“老爷,不管外头如何想的,至少我、元儿便是觉得老爷好。”

“有妻有子如此,夫复何求。”贾政感慨道。

王夫人见贾政情绪平复了许多,才敢问道:“老爷,你方才说递了辞呈,可是真的。”

“珍珠都没这么真。”贾政难得说了句笑话,松了一口气道:“这事绝非冲动,在牢狱里,我想了许久。父亲的遗愿我怕是继承不了,不说祖上靠战功挣的金银、田产,花到我们这一辈还剩多少。”

这话可就让王夫人切身体会,要知管着诺大的贾府,一睁眼便是哗啦啦的流水银钱,就算是一日未有大钱花,往来请安的赏钱也不容小觑。

若非贾政高升了尚书、她背地里经营,这元春入宫的打点、锦绣堂都掏不出半点来。

“祖上经营的人脉都在军队,而我们这一辈都没挣半个军功,岂不是算是重头来过?我不过是个工部尚书,宁府敬兄也就小小钦天监,要说朝堂上的助力仅有姻亲罢了。再看小一辈的,也就珠儿尚能一争。”

“要继续筹谋贾府复荣,只怕比登天还难。”

贾政如此说,全无半点儿侥幸,而是实打实地剖白。

话虽是说进了王夫人的心坎,夫妻俩继珠儿西席一事后,又再一次殊途同归。

但王夫人却有疑虑,那便是老太太。

“老爷,这老太太那头。”王夫人一开口,贾政便接过话来:“你不用担忧,这事我早已想好了。”

“我这辞呈递了几日,想必这几日也该有答复了。”贾政对此倒有信心。

王夫人不免疑惑道:“老爷,您贵为一品大员,正值壮年、品行端正,如今也无好借口脱离朝堂,您怎就认定陛下会同意?若真的同意,不该早就给答复?”

贾政这才说起宫里、朝堂近几日的风云飘摇:

服侍圣上多年的安公公被派去督查圣上的皇陵修建,问无归期。

皇太孙刚一管三司,头一个便是把都察院的于大人撸下去,命了史鼎替其位。

众官员争得头破血流的户部尚书,如今花落皇太孙太傅头上,圣上命其筹备西北军队的军需、军粮,免得将军在前线有后顾之忧。

亲王府闭门不见人,护国大将军早就率兵去西北边界,自诩是亲王派的诸位大人自然忐忑不安。

朝堂上有人以死明柬,说是贾女官虽有护驾之恩,却也不至于破了高祖以来的规矩,毕竟女人当官最多便是五品。

一涉及到自己子女,王夫人当然提心吊胆,连忙问道:“那陛下如何说?”

“陛下让他要死便死远点。”贾政苦笑,不知是为那位身处尴尬的同僚,还是为圣上冷漠待臣民的态度。

王夫人也无言以对,这也像极圣上会说的话,从小唯吾独尊的圣上,又岂是那种墨守成规的皇帝。

贾政像是想起一事,笑道:“差点儿忘了一事,也算是为数不多的喜事。选秀时,圣上赐了北静王府世子爷与甄家姑娘的亲,这两日圣上命提前至腊月前办妥婚事,我们也该着手准备。”

不管是向来交好的甄家,还是近来示好的北静王府,贾府都要备好大礼,方才不失礼数。

听完王夫人的建议,贾政点头道:“也好,腊月参加完北静王府的喜事,正月过个好年,我们便举家南下。”

“老爷,是打算回金陵老家?”王夫人问道。

贾政肯定道:“这京城上的荣国府本就该归了大哥,也当作这事拖累大房的补偿,夫人可有意见?”

贾政如此一问,只因晓得王夫人与邢夫人两人不得对付,白白地将这家宅双手奉上,怕王夫人心里有芥蒂。

“老爷如此打算,我自是没什么意见。”王夫人顺从道:“只是我们一大家子回了金陵老家,就怕舒展不了拳脚,若是大老爷许了金陵几宅地与我们,那就皆大欢喜了。”

“夫人果然不能让人白占了便宜。”贾政笑话道,又说:“等陛下允了辞呈,我便与大哥商谈这事。再者,老太太那头你先别出声,要说便是我来说,挨骂挨打由我来受。”

“那我该干点什么?”王夫人不禁迷茫了,细数道:“若是不能让老太太知晓,这打包行李、车马、下人都不可动。”

“再急也不急这几日。”贾政笑了笑,叹了一口气道:“这下回去当个农夫俗子的,想想也不赖。”

突然想起贾政应承她说俸禄随她花的话,王夫人噗呲一笑,道:“老爷,我想您是怕我花了您的俸禄,这才巴巴递了辞呈。我好不容易承了老爷的宠,钱都没花呢,就没了踪影。”

“夫人这是掉进钱眼里去了,回金陵少烦心事,多少银子都买不到。”贾政道。

这时,王夫人想起贾政辞了外书房的清客,之前还以为怪罪他们不与贾府共进退,现在想想,只怕是为了回金陵做铺垫。

若真的如贾政所想,离了京城后,王夫人自是十万个愿意,脑袋瓜里也不断为珠儿几人做起打算。

一念想起未知情况的元春,王夫人眉间的愁闷越发显露。

珠儿几人倒没什么,只是苦了在深宫里的元春,未到年岁不得放出宫,京城又没了家里依靠,这几年该如何挨呢?

贾政忙问王夫人有何愁思,一问缘起元春,便暗暗咬呀道:“我便去求陛下、殿下,让她随我们回金陵。只是。”

“有何顾虑?”王夫人追问道。

贾政坦白道:“元儿救驾之功,就算我们不求圣恩,陛下也不会让万民觉得他亏待恩人的。一来元儿伤势不轻,在宫里疗养总比金陵好;二来等陛下淡了这情,也就好求她出宫的事。恐怕没个一年半载,是成不了。”

“若只是一年半载,我受得住,元儿也有个念想。”王夫人叹道:“便是再苦一苦元儿了。”

虽然贾政一一给了解法,王夫人心里的不安依旧盘旋不去。

正所谓‘世事难料’,贾政以为自己的辞呈必然能得到圣上的批复,谁料刚与王夫人通了气,次日便得圣上的旨意——命贾政赴两广做学道,工部尚书一职由吏部尚书兼任。

这对贾政、王夫人而言,可谓是大惊失色。

当然对此不满的还有贾母,正在屋内生气道:“这工部干得好好的,怎就去做了学道?还要去几千里远的两广,我不同意。”

本就无心朝政的贾政还要宽慰自家老母亲,不免头疼了起来,差点便要将递辞呈的事说出来。

缓过神的王夫人递了眼色给贾政,安抚道:“老太太,皇命难违,老爷不得不从。若是不接旨,只怕落得无官可做、遣返回乡。”

“这更不可。”贾母脸色一变,沉默许久,才流泪道:“我也只是一时接受不了,你向来长在京城,又怎么习惯得了两广的气候?一想到你长途跋涉赴职,我便心如刀割。”

贾政一面说这朝廷自会准备好路上和两广所需,一面道:“若是老太太不愿儿子去,儿子便如实上奏,贬了官也罢、遣回乡也罢,总不能让老太太伤心。”

这下贾母连泪都不流,慌忙道:“你可不准上奏,儿行千里母担忧,你母亲连个不舍都不能说了?”

也不出王夫人所料:

圣上淹了贾政的辞呈,既然贾政不愿在京城当官,那就调到山高皇帝远的地方去。

贾母也不会轻易让贾政辞官,纵然是几千里远的学道,只要是能让贾府立足于京城,为母的不舍也能咽得下去。

话至如此,贾政却不知该如何表态,对王夫人的许诺又失言,对贾母又不敢袒露心声,对圣上更是不敢以死辞官。

这时,不长眼的下人在外头通报了一声:“老爷,门房说有一同宗侄子贾雨村递帖子拜见。”

正值气性的贾母连忙喝道:“从未听过这人,让门房撵走!可不是谁姓贾便来攀同宗,坏了规矩。”

下人哪里敢再说半句,连滚带爬便去门前复了话。

将贾母的话一句不改地送给贾雨村,不顾贾雨村尴尬的神情,一个劲儿地驱远。

贾雨村抬眼看了看荣国府的牌匾,心底暗暗发恨,一甩袖子便离了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