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红楼梦]王夫人重梦红楼,带着贾府洗心革 > 第107章 第一百零七章 荣宁二府皆得懿旨

要说皇太孙提及的先皇太后,正是当今圣上的贤元皇后,以女官身份入宫伴驾,与圣上几经风浪才亲封皇后,只是诞下废太子不久后便病甍,痛失贤元皇后的圣上自此将心思放在废太子一人身上。

这也难怪圣上对二废二立的废太子如此放纵,废太子一亡,越发偏爱废太子嫡子,也就是当今和硕理亲王。

今日和硕理理亲王依旧承圣上偏爱,喜获三位高官之女为侧妃。而皇太孙只求旨让元春入东宫作女官,只怕圣旨一下,又惊得众臣们议论纷纷。

圣上见皇太孙如此坚持,也不多言,命紫薇舍人写了几道圣旨,由安公公吩咐太监前往各家宣旨,恐又惹得几家欢喜几家愁。

此时,贾府西院正为闺塾置办而忙得火热,在王夫人与贾母院落折中选了一处,是处三间合报小院,当初两家未分家时预备给袭爵的贾琏所用,如今分了家暂无用处。

索性房屋格局极好,唤人置放桌椅、书柜,瑶琴宝鼎古画亦不曾少。少女们欢喜能有一方之地,自是大展身手,你插花来,我置灯去,装点得似那灵秀之地,一进便觉得身心轻松、喜悦。

既是要做闺塾,自是少不得请来闺塾师,要说京城人才济济却都是男儿身,却寻一个合适的女先生可就伤脑筋了。

而元春及笄礼后,谢家太太便与贾府常来往,一听王夫人的想法,忙着拍拍胸脯道:“莫愁莫愁,我家姑奶奶不日便要赴京投靠,太太只要不嫌弃,我必引荐至贵府。”

这可喜了王夫人,连问她家姑奶奶人品如何?怎么前来投靠?

谢家太太晓得这贵家世族多考究结交之人,便将她家姑奶奶前后道出:

这谢家姑奶奶是谢老爷的二妹妹,闺名唤蕙心,自幼便爱读书,若不是为女儿身,只怕比她兄长谢必严还要出息。只是时运不济,嫁京城里一小仕宦家,她丈夫急匆匆站队受波及,索性贬到西南小乡当县令。她也是福薄,这么多年未给她夫家留下一男半女,她丈夫在西南小乡里郁郁而终,她婆家既贪她嫁妆、又想扶有子息的妾室上位。她生性潇洒,舍了那嫁妆只为求得婆家一封和离书,才起身来京城投靠娘家。

王夫人听毕,虽蕙心遭遇豺狼虎豹而叹气,却也谨慎其才学、品性。正所谓‘百闻不如一见’,只有与她本人相处一段时间,方才知其性。

王夫人并非嫌弃她寡妇之身,毕竟闺塾师大多是寡妇者或年老者,正是她们无须照料丈夫、子女等,才可空出时间来教导别人家女儿。但也担心其性子过于洒脱,倘若家中女孩儿学了去,恐移了性子。

只是难得有人热心荐之,王夫人自是不轻言拒绝,笑道:“这女先生可遇不可求,我自是清楚。不过,她也离京城许久,就怕在西南待久,不适应我们府里。我看如此打算,你先不与她说来我们府上当女先生,带她来走动几回。一来你可探探她适应不,二来我和老太太借机看看。不怕你笑话我胆小,这家里的姑娘们不单单是我一人的,还有大伯兄家的、族叔家的,别人将姑娘放老太太屋里养,可不能遭人怨。”

“这自然好,所谓小心驶得万年船嘛。我家姑奶奶确实也离我们久,我也该把把关,免得害了太太。”谢家太太笑着应承道。

王夫人笑道:“如何谈害字?你有心帮我,我谢都来不及。若这事成了,也了我心愿,必要好好答谢你一番。”话毕,谢家太太又话了些牢骚,随后便托辞家去。

见元春几人说笑过来,便知是在闺塾那处玩玩过来的,彩鸳一边命人给三位姑娘们净面洗手,一边笑道:“今日得了个好消息,不久姑娘们的先生便可到位了。”

满心期待着闺塾运作起来,元春等人哪里还有心思洗手,忙围着王夫人追问,吵得王夫人一个头两个大,半怨半笑道:“八字还没一撇的事,到你嘴里就成似的。”

彩鸳嘴抹了蜜一般,道:“太太出手,必定是有。”恭维完,又说起如今府里顺风顺水的,多得王夫人料事有方。

谁料这话一出,便有人急忙来道:“太太!太太!这宫里来了位公公,说是要府里女眷一同接旨。”

众人听得正蒙,回过神的王夫人连忙遣着丫鬟帮姑娘们更衣打扮,又吩咐那人叫林总管好生接待,半盏茶功夫,她们奔着贾母处去。

要说除了贾府女眷忙得上火,贾政等人亦连忙换了朝服,赶忙招呼圣上御前大太监安公公,茶过一巡,女眷堪堪品妆后就位,摆好香案,全体一同跪接圣旨。

安公公笑容满面,起身南面而立,摊开圣旨,口念:“奉天承运,圣上昭曰:今有贾氏之女,素闻孝顺父母,感天动地之心。选秀期间亦察其温良贤淑、礼教克娴,宽仁待下,朕感贾氏女品性极佳,特册立「东宫女官」一职,协助皇太孙理东宫内政,望尔秉持忠心,恪尽职守,勿负朕望。钦此!”

贾府众人连忙谢恩,贾政满怀喜悦接过圣旨,又听安公公吩咐备齐贾大姑娘包裹,明日一早便会有宫里人来接。

这厢贾政留步安公公吃茶,只见安公公托皇太孙旨意去宁府一趟,不便久留。于是贾政把早已准备香囊、金裸子、银裸子一一分发诸位公公,又唤林之孝一同引安公公等人去宁国府。

贾政心里十分得意,命人将圣旨恭敬放置宗祠,备好祭品待他们与列祖列宗报喜。

不料转身一瞧,贾母颇为惆怅地望着王夫人,王夫人低头不语,元春到时被吓得慌:明明第三轮秀女都进不去的她,圣上如何会下圣旨命她做女官,而且还是东宫女官?

贾政不禁叹了口气,接连扶起贾母、王夫人,勉强笑道:“这是贾府莫大的喜事,怎各个都苦瓜脸?万一被圣上知晓,那可大不敬。”

贾珠连忙打圆场道:“怕是老太太、太太欢喜坏了,古话也有句‘乐极生悲’嘛。妹妹承蒙圣上喜爱,实在是贾府福气。要知道历来能当「女官」少之又少,数十年来也就先皇太后娘娘一人罢了。且说荣辱与共,望妹妹今后日省五勤五到,身、眼、手、口、心勤,心、口、手、眼、身到。精诚所至,金石可开。”

元春忙着点头应是,虽有贾珠圆场,贾政亦怕众人口舌,连忙让贾母等人回去歇息,他带着贾珠等人去宗祠告祭祖宗。

而彩鸳、周姨娘一人正要扶王夫人,只见王夫人摇头,勉强笑道:“既是公公说明早便要接走,如今合该整理衣物妆匣,如何白费这等时光。”

许是元春为王夫人骨肉相连,竟从此番话中听出王夫人心中滴血之痛,忙不迭地垂泪痛哭,惹得贾母几人亦抹泪不舍。

“元儿莫惹老太太伤心了。”王夫人忍着眼中泪水不落,笑道:“周姨娘、彩鸳,你们先同素琴去收拾大姑娘的包裹,待我与大姑娘过眼后再打包。元儿,我们娘们几个再话唠一番,岂不和美?”

元春泪浸满面,胡乱点头说好,几人才起身往贾母处去,儿女情长,不多赘述。

倒是贾政等人前往宁国府处的宗祠,途径外书房遇见门下清客相公詹光、单聘仁二人,笑着赶上来贺喜道:“恭贺老爷喜事,该是虎父无犬女,大姑娘极善,喜获圣上、东宫青眼,以后前途无量啊!”叨唠了半日,方才走开。

这一耽搁,待贾政等人到宗祠时,恰逢贾敬立在一侧,贾珍、贾蓉欢天喜地唤人东西奔走,颇为忙碌。

他们还未听闻安公公去宁府道何旨意,贾珍等人亦不晓荣国府元春得东宫女官一职,相互以为对方来为自己道喜,反倒惹了一场乌龙。

贾政笑道:“原来皇太孙招了敬兄去钦天监,实在可喜可贺。”要知贾敬科举中进士后,可未赐一官半职,不过世袭一等将军爵位罢了。

贾敬自是不敢当,连忙谦逊道:“我不过去钦天监做个博士,连个品级都无的小官。往后还得政兄弟多多扶持呢。”话毕,贾珍笑道:“父亲可莫嫌官小,如今父亲正走官运,往后加官进禄指日可待。”

“说这等话羞煞人,可千万不再提。”贾敬突地怒道,见贾珍战战兢兢低头道不敢,才说:“皇太孙殿下听我一番道经解说,略表心意赐我官罢了,你这孝子倒是挂念老子去拼搏。”

“正所谓‘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敬兄正值壮年,不该灭了自己威风才对。”贾政说毕,两家总管早就摆置好供品、祭品,只是两道圣旨却不知该如何是好,一为圣上颁元春,一为皇太孙颁贾敬。

“自然是圣上在上,皇太孙在下。”贾敬亲口吩咐,看贾珍一脸不解,便朝贾珍道:“大姑娘一入东宫当女官,品级在你老子之上,往后还得我朝大姑娘拜见行礼呢。”

贾珍这才知晓东宫女官一职正五品,忙笑着再恭贺贾政,一同拜祭祖宗后,方才关了宗祠,各回各家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